-
-
唐诗之路研究(第一辑)——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邱高兴主编 房瑞丽副主编 试读
2021-03-03上架本论文集是“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成果。共收录论文50余篇,从唐诗之路的地域空间界定、诗人与诗路研究、诗路宗教哲学及其文化资源研究、诗路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等角度对唐诗之路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展示了近年来学界唐诗之路研究的新成果,为唐诗之路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新构想和新思路。
-
-
-
-
遗愿清单:一个临终关怀工作者的手记
纪慈恩 试读
2021-03-02上架本书为作者10年2700小时临终关怀工作的结晶,记录了她的所见所闻所感。图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纪慈恩在临终关怀医院的工作手记,记录了十二位临终者的人生故事。第二部分是作者个人的人生经历,以及对生命的思考第三部分是人生整理手册,涵盖了对患者、家属、普通人、想做志愿者的人的忠告与建议。
-
灵魂伴侣:如何觅得真爱,保鲜真情
爱丽斯·加泰尼奥·塔尔布克 试读
2021-03-02上架如何获得爱,感知爱,享受爱,保鲜爱。在书中,爱丽斯会谈及男女之爱的精神实质,爱在永恒的旅途中一直在访求和找寻灵魂伴侣,但只有通灵之人才能在现世与往生得见爱的福惠。她也会谈到爱人间的幸福与不幸、命数长短、缘分聚散;还会谈及爱人间的肉体结合,通过性爱进行能量的交换,这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充满魅力神奇。
-
萧红:怎样爱,怎样活
萧红 试读
2021-03-02上架本书是萧红作品的精选合集,包括部分散文与小说作品。为了让读者能更快速的了解萧红的作品思想,本书还将她坎坷艰难的一生经历及其作品思想的分析放在了作品后。如此,读者便可以了解到萧红笔下弱势群体的鲜明性格和保有的人道主义和文学自由。
-
威柄在御:明嘉靖初年的皇权、经世与政争--岳麓书院国学文库
胡吉勋著 试读
2021-03-02上架“大礼议”之争、追尊生父并为之立庙,是嘉靖帝“天性至情、君亲大义”,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李福达狱,一审再审,“打着追问”“用刑推究”,案情事实重要吗?明世宗嘉靖帝即位之初,力除弊政,天下称治。然其后“大礼议”兴,朝野舆论沸腾,又有幸臣假托,遂致大狱迭兴,如“李福达狱”“陈洸案”“封疆之狱”等。通过这一系列事件,在皇权与各方势力的博弈中,明世宗迅速强化了自己的威权。终嘉靖一朝,明世宗始终“威柄在御”。
-
茶馆
老舍 试读
2021-03-01上架《茶馆》收入老舍话剧代表作《茶馆》《龙须沟》。《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结构上分三幕,以老北京裕泰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五十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每一幕写一个时代,北京各阶层的三教九流人物,出入于这家大茶馆,全剧展示出来的是一幅幅气势庞大的历史画卷,形象地说明了旧中国灭亡和新中国诞生的必然性。《龙须沟》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邀请一线名师对作品进行导读,提炼知识点,拓展阅读视野,深入浅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并能学以致用。
-
-
战石油
高凯 试读
2021-03-01上架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崛起的深度报告。不过,这部石油长庆史,不只是写给长庆人乃至中国石油人的,而是写给每一个与石油天然气有关的人,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与衣食住行里的每一个人,都不会与这个报告没有关系。在长庆铁人看来,为祖国采油就是为祖国加油,为民族采气就是为民族争气。这一句誓言似的格言,是四代长庆人历时五十年锤炼的一块思想的金砖。而油一代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献了青春献子孙”,虽然只是一声自豪而悲壮的感慨,但却是长庆人奉献初心和青春的真实写照。在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在新中国70年的建设中,几代石油人挥洒着火热的青春,以饱满的石油之笔,谱写了一部宏阔壮丽的青春史诗。如作家所说,这部《战石油》确实是一部为长庆石油人和长庆石油人的青春竖碑立传之作。
-
时代长镜头:短篇报告文学佳作选
李炳银 试读
2021-03-01上架本书收入了17篇优秀的短篇报告文学作品,包括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除此之外,还有从2002年至今国内涌现出来的新时期代表性作品,大都在《报告文学》《人民日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过。作品在一人、一事、一点上发力,使人在简短的阅读中感受到新颖特别的收获,促进对社会生活与人生的理解。
-
唐宋词的艺术特征及美学史地位--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杨柏岭著 试读
2021-03-01上架本书以专论的方式论述了唐宋词的艺术特征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
绪论采用对王国维词学研究的专论,通过对王国维延续、发扬传统词学的审美现代性走向的分析,表明本书的研究起点和思路。
从“时间与空间”“情感与道德”“俗与雅”三个大的方面,分析唐宋词作为音乐文学在艺术样式上的特点,作为抒情文学在创作论上的特点,及其与传统艺术精神之间由冲突到调和的演进特点。最后,系统总结唐宋词在语词、节奏、意象、时空及深义等艺术结构方面的特点,全面观照唐宋词艺术的魅力。 -
-
-
-
夜鸟穿上鞋子旅行:八首集:2016—2019
小葱 试读
2021-02-28上架《夜鸟穿上鞋子旅行》是河南省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青年作家文丛”的一种,收录了作者2016-2019年创作的诗歌《蔓草八首》《修辞灯笼八首》《杭州八首》等多篇,其所选篇目,多为正式发表或被通知采用的作品。作者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更多的是“中年体验”,展现内心的挫折和挣扎,对世界与生命本身的思考。所选诗歌在语调上力求节制和内敛,去揭示理想与现实、永恒之境与有限生命之间的断裂,彰显心灵内部的困惑和疼痛。
-
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
胡晓明 试读
2021-02-28上架《万川之月》是一本从新的角度解读中国山水诗歌的书。中国山水诗,乃是中国哲学精神的感性显现,除了表达诗人的心境,更是表达着中国诗人代代相承的共通的心境,集体的意欲;这共通的心境与意欲,正映射着中国哲学的真正性灵。本书不仅仅把山水诗作为精妙优美的语言文字或风景画来看待,更重在探究山水诗中所表现的中国的心灵境界,试图发现中国山水诗隐藏在技、家数、渊源、流派以及风格背后的共通的民族的诗心。从中国哲学的学术立场看中国山水诗歌,从中国山水诗歌的特殊角度看中国哲学,这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
-
-
流光思韵:魏治功诗选
魏治功 试读
2021-02-27上架《流光思韵》按主题分为“雅斋小诗”“泡桐花开”“亲情依依”“友爱心迹”“四季之歌”五部分。慢读细品,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春天来了,暖阳、和风、细雨,残雪渐融、溪水淙淙,小草初醒,飞鸟振翅,远山含黛,绿铺红点,一幅妙曼的春景图画宛然眼前。
-
-
-
文章读本
谷崎润一郎 试读
2021-02-27上架《文章读本》是日本唯美派大师谷崎润一郎探讨文章阅读和创作技巧的名作,如同三堂深入浅出的写作课。本书在日本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后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等作家都以“文章读本”为题著书,论述自己的的文学创作观。作者以文学大师的眼光,从日本语言文字及文化的特质出发,围绕“何谓文章”“写作如何精进”以及“构成文章的六大要素是什么”,兼举东西方经典名作的实例为证,论述日本语言和文字在创作中如何发挥优势,才能顺畅出色地表情达意。其中更是多次引用《大学》、唐诗等,分析中国文人的作品,强调文学的含蓄之美。本书由日文翻译名家赖明珠翻译。与谷崎的名作《阴翳礼赞》一同构成日式美学的完整拼图。
-
假如我能使一颗心不破损 : 世界抒情诗选
拜伦 试读
2021-02-26上架我们期待此版诗选可以为读者打开世界诗歌大门的一点缝隙,呈现16个国家67位诗人的思考与情绪,无数同样的文字在他们笔下变幻流转,组合成千差万别却同样震慑人心的诗句。在这里,读者读到的不仅是诗歌,也是诗人的一生,以及每个人对昨日、今天、此刻和未知的感悟与共鸣。
-
援疆岁月:2018-2019
马宏伟 试读
2021-02-26上架《援疆岁月2018—2019》以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为大背景,讲述了第九批郑州援疆干部人才发生在新疆哈密市的故事和心路历程,全面而生动地呈现了郑州援疆干部人才“扛大梁、走前头,为新疆做贡献,为家乡添光彩”的援疆业绩。 《援疆岁月2018—2019》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援疆干部人才三年来的生活磨砺和工作感悟,或是经历,或是心得,或是体会,或是感悟。把真情大爱融于笔端,把责任担当呈现于纸上。文笔或许稚嫩,真实毋庸置疑。文中有幼儿嗷嗷大哭的不舍,也有年迈老人临别时装出的坚强;有妻子对丈夫喋喋不休的叮嘱,也有白发苍苍老母三餐饮食的问询,更有亲人离世而无法床前尽孝的人生缺憾。《援疆岁月2018—2019》既有大的时代奉献担当,又有小的两地书信的温情交流;既是一段援疆岁月的记录,又是援疆人的成长缩影。
-
游学集录--孙昌武文集
孙昌武著 试读
2021-02-26上架《游学集录》为2004年版《游学集录》的修订本,收为“孙昌武文集”的一种。书中所收录的36篇文章,除含孙昌武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在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讲演稿及所发表作品外,又增加了13篇文章,内容更加丰富,集中展现了孙昌武在禅文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宗教与中国文学发展的关系、中国古代诗人与作品研究、日本汉学家作品研究、回忆海内个师友等方面。
-
清代赋学论稿--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潘务正著 试读
2021-02-26上架辞赋研究领域向来重两汉大赋及唐宋律赋,于明清辞赋虽有关注,但未能与前代相提并论。本书着重探讨清代赋学,以期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深化。 本书从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清初的文化政策与赋学的复兴,尤其是康熙十八年召开的博学鸿词科考试,为吸纳汉族士子入仕,以诗赋命题。此举刺激赋学创作及理论的兴盛。二是清代馆阁翰苑重赋,廷试、馆课、散馆、大考等都考赋,因此赋的学习是时人重要的功课。为此,各种馆阁赋选涌现,翰苑赋风引领文坛风尚。三是由于翰苑考赋,对赋法的探讨成为清代赋学理论的重点,赋选尤其注重赋法的揭示。四是与前代相比,清代赋学不仅盛行于馆阁,也凸显出浓厚的地域色彩。五是清代赋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极为密切,书赋、画赋及以赋写小说的现象比较盛行,赋体向各种艺术门类旁衍。 本书将文献考索与理论阐释相结合,通过个案研究揭示清代赋学发展规律,力图弥补赋学研究之不足。
-
会海鸿泥录--芷兰斋作品系列
韦力著 试读
2021-02-26上架《会海鸿泥录》,韦力著。著名藏书家韦力先生将他2015年到2019年之间参加各类与书有关会议的所见所闻,写成妙趣横生的文章,其中包括新书发布会、图书馆开馆仪式、研究院周年庆典,以及与书有关的论坛、颁奖、捐赠、展览、学术研讨会、讲座等,配上自己拍摄的照片,图文并茂,使读者可以跟随他的文字,一同亲历现场,聆听许多专家和爱书人的精彩发言,收获与书有关的各种信息和知识。本书延续了韦力先生一贯的写作风格,在平易、幽默的语言中,将书林掌故、交游趣事娓娓道来。
-
全元曲1
冯学礼 试读
2021-02-26上架全元曲是新兴的一种文体,一般分为杂剧和散曲。它出现了伟大作家和许多优秀作品,在文学史上有深远影响。散曲是在金代的俗谣俚曲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绝大多数属北曲,包括小令与套数。今存小令3800多首,套数450多套。有姓名的作者200多人,其中前期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后期有齐吉、张可久、睢景臣、张养浩和刘时中等。因散曲多用作宴会歌伎唱词,艳曲较多,但也不乏写景、抒情、怀古的小令,和讽喻世俗、指谪时弊的套数,著名的有马致远《借马》、刘时中《上高监司》、睢景臣《高祖还乡》等。元杂剧原流行于山西、河北一带,元初流行到其他地方,元灭南宋后流入杭州等地。它是在宋杂剧、金院本和诸宫调等戏剧、曲艺基础上形成,基本上为歌舞剧。其内容具有时代的特征。首先是广泛反映元代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其中表现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占重要地位,特别是商人和妓女的形象尤其突出,作品有关汉卿的《救风尘》、《望江亭》等。其次清官公案故事也不少,特别是出现了不少包公戏。再次是历史故事题材的剧本和水浒戏,前者如《梧桐雨》、《赵氏孤儿》,后者如《李逵负荆》。此外,还有隐逸题材剧作和神仙道化剧。前期杂剧作者有白朴、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康进之等,人才辈出,作品繁盛,以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曲四大家"为代表。其中关汉卿作品最多,成就最高;王实甫的《西厢记》则被明人喻为"天下夺魁"之作。大德以后的郑光祖、乔吉、宫天挺的剧作,流露出怀才不遇之感。元代后期创作,宣扬封建道德的气息浓厚,从而使杂剧创作趋向衰微。南戏为流行于南方的南曲戏文。原为浙江温州一带的剧种,又称永嘉剧。据载有160多种剧本,今存16种,其中《荆钗记》、《拜月亭》和《白兔记》、《杀狗记》,合称南戏四大名剧。高明的《琵琶记》则是南戏发展到高峰的标志。
-
-
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价值研究
吕高超著 试读
2021-02-25上架本书基于文化视野,从文化价值视角研究阅读教学,探究阅读教学中的价值以及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本书首先梳理了“文化价值”这一核心概念,接着探讨了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和核心价值,并对阅读教学历史做了文化价值取向的回顾与透视,明确了当代阅读教学面对的价值取向的问题,最后对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的实现策略做了论述。
-
-
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
吕文明著 试读
2021-02-25上架本书综合运用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文艺学和社会学的知识与理论,对于汉末魏晋时期的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陈郡谢氏等十个家族的文化转型、书法传承、重要人物、经典作品等进行深刻剖析,全面梳理了汉末魏晋书法发展演进的具体过程,全方位展现了这一时期书法文化世家的形成原因、传承谱系、发展盛况及其典型特征。
-
-
三岛由纪夫典藏作品系列(套装共9册)
三岛由纪夫 试读
2021-02-24上架两次入围诺贝尔奖的文学大师三岛由纪夫代表作,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包含了作家人生成熟时期的全部思想,被日本评论界认为是三岛文学的最高杰作。本套书收录三岛由纪夫经典作品九部,分别是《爱的饥渴》《潮骚》《金阁寺》《假面的告白》《阿波罗之杯》《丰饶之海1.春雪》《丰饶之海2.奔马》《丰饶之海3.晓寺》和《丰饶之海4.天人五衰》。
-
又是愉快的一天
陶立夏 试读
2021-02-24上架畅销书作家、译者、摄影师陶立夏全新生活图文集。 在足不出户的一年里,曾经不断远行的陶立夏重新回观自我,把生活、物品、情感的各个角度展示给读者,并为大家阐述很多不同的结束和开始。 在新书里,陶立夏说:安定太久的我,如果要重新开始,又该如何应对呢?要有一只白色搪瓷杯,喝茶喝咖啡喝水,煮奶茶。要有一根白色香薰蜡烛,在雨天的时候点亮……我们创造自己的生活,同时生活定义我们:以我们选择的道路,使用的物品,度过时间的方式。 如何醒来,又怎样睡去。这一天,是余生的缩影。以后的日子,我想平静而认真地度过,按自己的节奏,用自己的方式。就算工作忙碌也能每天早晨吃到热乎乎又松软的新鲜面包。今天,又是愉快的一天。 这一次,我决定写一本轻松愉悦的书,我用在咖啡馆等人的心情写它,你将用同样的心情读完。
-
一生里的某一刻
张春 试读
2021-02-23上架在荒原上种花,在痛楚上绽放欢笑。一边跌倒一边前行的张春关于爱与生命的勇气之书,李松蔚、陈海贤、文珍感动推荐!中国影响力图书、豆瓣年度文学,入围《新京报》年度好书!这是一本让人笑中带泪读完的书。本书新增3万字,收录张春新近创作,分享与抑郁症战斗的感人经历,在本书中,善于创造故事的张春用异于常人的敏感与开朗记录了她生活中的吉光片羽:在厦门冰激凌店“晴天见”的动物、植物、客人和孩子们,真实存在于她生命中的可爱的朋友们。她也用发自肺腑的深情书写与家人和朋友的羁绊,描摹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人生场景。她更用最大的诚实与勇敢,记录了她与抑郁症同行的日子,带给许多人抚慰与勇气。 生命中的经验、情绪和故事不可能重来,这样的书写也不可复制,因而成就其独特与珍贵。
-
父爱如山:清末状元张謇写给儿子的信
南通市档案馆 试读
2021-02-23上架张謇系江苏南通人,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张孝若为张謇独子。在兴办实业、文教、公益事业的同时,张謇不忘对其子进行严格教育,他给儿子的家书便是最好写照。南通市档案馆藏有张謇致张孝若家书一百余件。本书展现了这批家书的全文及原貌,并由专家对写作背景等知识进行介绍,具有很高的学术和鉴赏价值。
-
-
图文新解徐霞客游记. 名山游记
于双远 试读
2021-02-21上架本书是对我国日记体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名山游记部分的新的解读,图文结合地介绍了明末旅行家徐霞客游览天台山、雁荡山、五台山等名山时所经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细腻描绘了山、水、木、岩、穴等种种奇观,记景、记人、记事,展现了明末各地的风土人情,详细记录了各地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
马尔克斯纪实文学全集(共8册)
马尔克斯 试读
2021-02-20上架“要么写作,要么死去”,欢迎来到马尔克斯的世界!收录马尔克斯8部纪实文学代表作:《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世上最美的溺水者》、《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活着为了讲述》、《番石榴飘香》、《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
-
-
唐宋文史论集
李一飞 试读
2021-02-20上架《唐宋文史论集》一书由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李一飞教授精选其近四十年来发表的30篇关于唐宋文学的论文结集,可分为如下几个部分:一是对唐宋时期重要作家生平行事的考证;二是对唐宋部分作家作品的评析;三是对唐宋某个历史阶段文学特征特质的评论;四是关于唐宋文学发展进程中文体兴革的阐述;五是关于唐宋一些作家在文学发展进程中历史地位的评价。作者尤着力于新说的阐发和对旧说偏差的修正,如对中唐传记文学及中晚唐怀旧诗作特质、价值的述评,对杜甫、韩愈、张籍、李商隐、梅尧臣、秦观、苏轼、范成大诸家以及对唐集、宋集的考评、着墨尤多。本书为作者一生之学术精粹,文献较为扎实,考证严谨,立论精当,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唐宋时期的文学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
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19081949)
吴翔宇,徐健豪 试读
2021-02-20上架本书研究19161949年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对此一时期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整理,并从儿童文学角度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得出了颇为新颖的学术见解,对我们今天的研究也有着现实的参考意义。
-
-
当呼吸化为空气(双语版)
保罗·卡拉尼希 试读
2021-02-19上架全世界只有百分之0.0012的人在36岁就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本书是“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天才医生与癌症抗争的生命感悟。作者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他的文章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获得了全球读者关注。本书文笔优美,诚挚感人,书里有着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全球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
王小波精选杂文集(共三册)
王小波 试读
2021-02-18上架《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三本杂文集,是得到王小波的三个步骤。《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王小波代表作,“入坑之选”——有趣、独立、反对假正经!《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智慧之书,“上头之选”——爱智慧,爱自由,反对愚蠢!《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品位之书,“死忠之书”——谈文学,说艺术,反对品位low!
-
文学新锐作品合集(共十册)
王占黑 试读
2021-02-18上架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生活经历,相同的是他们探索的东西。那些细小的甚至卑微的隐秘欲望,在他们手中壮大成一篇篇小说,变成文字记录下来。感受当代新生写作力量!
-
马振骋译文集:贺拉斯
皮埃尔·高乃依 试读
2021-02-18上架《贺拉斯》包括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代表高乃依的作品《贺拉斯》以及法国文学的开卷之作《罗兰之歌》。《贺拉斯》是以古代传说或故事为原型,并且都选在罗马历史的关键时刻,时代的危机感十分强烈,暗合于高乃依所处时代的状况。《罗兰之歌》是中古欧洲的伟大史诗,把一则平凡的逸事渲染成了一片辉煌的传奇。其中可以看到大量并列句,简单的形象和隐喻,人物的心理和意图描写,还有民歌中常见的复叠和夸张。这部叙述七七八年龙塞沃悲剧的纪功歌,更多反映的却是十一、十二世纪的时代精神和特征。
-
道源乡情—王子文集(一)
王子 试读
2021-02-16上架“道源”,指老子诞生地安徽涡阳。全书分老子情、故乡情、至亲情、道源情、、校园情六个部分。“老子情”歌颂了圣者老子,诠释了“道德经”的内涵;“故乡情”、“至亲情”、“道源情”展现老子故里涡阳的风土人情;“英杰情”歌颂了老子故里的英雄豪杰、行业精英;“校园情”饱含作者的同学情、师生情和对教育事业的忠情。
-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卷五:1962—1965)
王洞 试读
2021-02-16上架《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共五卷,收录了1947年夏志清赴美求学到1965年夏济安因病逝世,十几年间兄弟二人的通信六百余封,以最原初的面貌,真实记录了夏氏兄弟在1947至1965年间对于志业理想和人生境况的种种经验与感触。在这些书信中,他们聊家常,谈感情,论文学,品电影,说抱负,议时政,推心置腹,无话不谈。这十七年间,正是中国历史、政治、文化与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年代。在夏氏兄弟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时代的大历史之外,作为一介文人,他们如何凭借个体的努力,书写了个人的小历史,不断对话现实,增延历史。这些看似家常、琐碎的个人史,却为我们回溯和认识那个时代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材料,也为研究夏氏兄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比如书信中大量记录了兄弟二人与当时众多名家或汉学家的交往,两人更是时不时畅聊读书心得,对中外文学作品率性评说。可以说,这部《书信集》是一部离散之书,温暖之书,有情之书。
-
-
码字与码砖
陈海津 试读
2021-02-16上架这是一本由生活中的碎片构成的书,或者它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算一本书,它更像我的涂鸦本。涂鸦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图形涂鸦,二是文字涂鸦。图形涂鸦是我的一种职业训练,而文字涂鸦纯属个人喜好。图形和文字都让我痴迷,特别是可诉说的图形和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我从不掩饰我对王小波的喜爱,王小波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对图形和文字乃至人生也有个基本的要求:有趣。涂鸦缘于倾诉的需要。生活中某些奇特的时刻、欲与人分享的感受、脑海里突然出现的图像、一些具有魔力的字眼……碎片就这样慢慢地堆积起来。我扒拉这些碎片,发现它们是如此的凌乱,找不到主线也找不到主旨,但却依稀能从这些碎片中看到一个略为清晰的自己。我把它们结集在这个本子里,虽然稚嫩如儿时的图画本和作文本,但也是真实的硬硬的存在。
-
-
砚耕堂集——钱敏诗选
钱敏 试读
2021-02-15上架作者根据自身一生不同时期的经历,在当时有感而创作了许多能反应当时事件、心情的诗歌。在晚年之际将其整理成集,以回忆当年青葱岁月,以留纪念,同时表现出作者对党奉献终身的感情。适合有同感的老一辈革命家,有兴趣了解当时情况的人阅读
-
一辈子学做教师:曾建洪教育随笔
曾建洪 试读
2021-02-14上架本书基本是作者2011年至2016年期间的教育随笔,内容覆盖学校管理、德育思考、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思想政治教学、教师健康、指导学生七个方面,其中50余篇是发表在《班主任》《中国教师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报刊上,还有一些未发表的文章都是作者自己平时阅读及对教育教学的所思。从教11年来,作者一直在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悲剧小说研究
王静 试读
2021-02-13上架作者选取欧茨不同时期的四部代表作品——《他们》、《光明天使》、《狐火》和《大瀑布》——进行研究。作者立足悲剧理论,集中探讨欧茨在反思上世纪30至60年代美国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遭遇过程中的悲剧写作与悲剧意识。在欧茨看来,这些人物作为20世纪美国人的代表不时地流露出悲剧式的缺陷,但他们普遍表现出的令人称道的激昂个性使其在斗争中绽放出人性的光辉。
-
郑振铎讲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郑振铎 试读
2021-02-12上架本书是郑振铎先生花费十余年时间,广泛搜集、翻译、整理西方相关著作的结晶。本书取材广泛、权威,文辞优美,堪称是国内希腊神话译介领域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