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古风
唯美古风兴趣圈
成员 10w+ 帖子 15970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1. 置顶

    #古风何去何从##话题# 近来有一股热潮席卷古风圈,一时古风歌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招牌。越来越多的人冠于自己“古风爱好者”的头衔,在古风歌的海洋里徜徉。曾几何时,古风歌的热度与日俱增,而看似繁华的表象却隐含着一些“古风乱象”的问题出现。 实际上每个人对于“古风”的定义都是互异的,可以是如“高山流水”一般琴韵悠长,“霓裳羽衣曲”一样奢靡金贵的古典美韵,这些曲子流连于欢宴做达旦的配乐,回荡在山竹间做贤士的伴奏,传响在山月中伴长风漫游。也可以像《春山外史》《秋水》《不枉》这般,打造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音乐,从字里行间中直白地感受到千百年前的浩然之气。但无论是哪一种看法,都不可与“古”字脱节。“古”指的不是古板,而是一种悠久的厚重感,它是包含文化内涵的古士遗风。而“风”便是在保留和坚持“古”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造添加些流行元素。不会被时代更迭而埋没在风尘中,保持着灵动和多变,使其在各个时代都绽放着专属的光彩。“古”是笼着“风”的一段薄纱,“风”有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形态,但自始至终都不能丢弃“古”的根基,也正因为有“风”才会让“古”永远有可塑之处。 若是听古风古韵的歌曲。眼前自然是胶卷慢放的古代生活。大到殿堂之上,小到市井人家。皆可从音韵中品出百年甚至千年前的风俗景象。虽然那些历史无再回头之日,但它们却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了下来。以新的面貌呈现在当代人的面前。用旧茶试新水,火候正好,恰到好处,便是足以细细品尝,回味无穷。古风的韵味如茶根泡在热水中,慢散出清雅的味儿令人唇齿留香。 几日前偶然逢一曲《苦昼短》。配乐的顿挫感,歌手空灵而大气的声音,无半点平静之感,一词一句一唱调透着一股气。是傲气,是李贺对时政的不满和抨击;是豪气,是李贺对生不逢时展示的豁达气度。古作的词,和偏古调的曲,配上现代人婉转流长的唱腔,竟也刻画出了李贺抑郁忧伤下的三分侠气。 所以说,先贤留下的文化宝藏,用适宜的方式,贴近最真实丰满的古诗内涵,除去原汁原味的迂腐守旧,带来新颖和活力。这不是多么亵渎经典的事,它保留了其内在格调散发的永恒隽永魅力,不陈腐不偏狭。在充分尊重经典的前提下,将诗作的风雅俗经过现代化的加工,继而达到润色的作用。 随着古风圈日益壮大,一些鱼龙混杂的“古风”也层出不穷。打着所谓“古风”的幌子,实际上是颠倒了“传统”和“流行”的比例关系。套着“古

    102人赞过
  2. 置顶

    #眠#烂笔【说书人】抚帘望见的欢喜,青涩封存于心底。红尘褪了色,落花没了情,徒留多少意兴阑珊;提笔淡淡描,宣纸上又勾勒出多少云烟成雨的温柔。他阅尽这浮世,终究说尽他的书,绘尽他的人。青丝一圈一绕,一墨一痕,嵌入纸卷,后来乌黑褪尽又是隐隐作痛的白。这相逢模糊一段,芳菲尽谢,往日覆云烟。长亭送别此生风花作假不过年华,我将相思挽入发间遮掩。这落霞陈酿,星月一盅,入口,索然无味,不过是,一个人的清欢。后来啊还是那个说书人,先生张了张口却是无言。那哪是说书人,那分明是江湖万千,红尘不顾,扉页字迹模糊,他盯着泛黄的纸页,启唇,云淡风轻,仿佛他不过是看戏的羁客,字句,亦是无关过往。 听闻姑娘寻一说书人小生才疏学浅可愿闻? 徐止眠

    117人赞过
  3. 置顶

    #唯美古风.圈规#汉霄苍茫,山河无疆,红尘嚣,相逢随缘巧。自古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幸为圈主,发此圈规,愿合。圈规于此,然,末犹圈主定。若有提议或要事相商者,请言于楼中,愿诸君在此圈中玩得愉快。

    131人赞过

圈内热读榜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