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文学类别圈
成员 29w+ 帖子 26368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i69****464

i69****464

LV1 2016-10-31

【好·想】

作者:i69****464

作品简介:当天生有缺陷的人得不到世人的关爱时,是选择报复怨恨,愤世嫉俗地过完一生,还是选择原谅,用一己之力爱着这个世界?《悲惨世界》的冉阿让选择了后者,而这篇文章中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两个主人公同样也选择了后者,他们不被人接纳,却孤独而坚强地生活着,他们合力用最真挚的歌声唤醒这个世界的爱与理解。

889 票
  • i69****464

    i69****464

    楼主 LV1 2016-10-31
                                                                    1.“新住客”       这里来了个“新住客”。她是上个周五进来的,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清楚她的罪行,只知道,她的行为举止让人猜不透。人人都叫她疯子,因为她总是一个人待在角落里傻笑或者装模作样地自言自语,从来没有人知道她笑什么或者自言自语什么。初见她时,她对谁都笑嘻嘻地,她的笑声像深夜小巷里野狗的喘息声,要不是从她咧开嘴看到她那缺了门牙的牙齿,我还真的分不清她是在喘息呢还是笑。她的双臂分别被两个狱警挟着,与其说是挟着,还不如说是架着,她的手铐或者脚铐都没有上,裤子拖到地上,与地面摩擦发出撕裂的声音,她被偏长的裤脚绊倒过几次,每次膝盖还没触地狱警都会及时地把她拎起,她宽大的上衣挂在她那用简单线条连起来的骨架上,至于脸嘛,太脏我没看清。她走秀似的走过我的面前,然后被关到我对面的房间。       我没见过她显露出悔疚的表情,也没瞥见过她紧皱的眉头,我总是能看见她在房间里有模有样地锻炼着身体,在集体活动时对着墙壁摇头晃脑地读书,她居然在这种地方还那么地享受生活!她很快地就成为了我们讨论研究的新对象,“诶,你看,她又在读书了。”“是啊是啊,她到底在看什么?”“要不你上去看看?”“我才不要,说不定她是脑子有问题呢,我可不敢惹。”       就在昨天,她受罚了,原因是她挑食不吃葱。她被罚打扫整个食堂一个礼拜,即使被罚,她也照样乐呵呵地拿起扫把左挥挥右拍拍,扬起一阵浓尘大雾,然后钻到白雾里,像在演舞台剧那样,面对幻想的观众笑得像个孩子。                                                                  2. 排队的小孩       一群没有脸的小孩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排着队,我之所以能够判断他们是小孩,是从他们的身高大概揣测。宇宙茫茫,从我这个角度看,每个小孩只不过是沙漠里一个小黑点,我必须调整焦距才能看清他们。队伍缓缓蠕动,又好像很久都没有动,谁知道呢,每个小孩都是一模一样。我把镜头转移到队伍的前端,哦,我知道他们在排队做什么了,他们每一个都从一个大人模样的生物手中接过一个气球,气球有多种颜色,好像是代表了不同的人生,红色气球代表了热情奔放,绿色代表了希望与生机,蓝色代表了文静与安逸,咦?有一个灰色的气球!       每个小孩取走气球后他们的五官便从光滑平整的脸部慢慢呈现出来,一旦有了五官,他们便看不见在身后排队的没有脸的小伙伴了,仿佛进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我想了想,那应该就是人间了。在人间与沙漠之间有着一条细微的界限,这条界限的一侧是荒芜干涸的黄土沙漠,没有一点绿洲,天空与蔓延开来的沙漠融为一体,每个孩子是没有脸的,他们机械麻木地挪动着步伐,不知道为什么挪动,也不知道等待什么,他们只知道,其他人是这样做的;界限的另一侧是远离城市的乡村,往远处看去,有方方整整的田地,田地间纵横交错的阡陌小道上时不时走着一个农夫,或者一个小孩,或者一条小黄狗,近处炊烟升起,随着风向来回摆动,藕断丝连地和天空保持联系,有大人和小孩的叽叽喳喳的交谈声,还有鸡鸣犬叫声。每个小孩有了五官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心地笑,有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的,有抿嘴羞涩地笑的,有眼睛弯成月亮的,也有皮笑肉不笑的,总之都是笑。但唯独那个接走灰色气球的小孩没有笑,他没有任何表情,旁边一个眼睛弯弯的小孩用两只食指撑住他的嘴角两侧往上抵,“你笑一个嘛。”可是灰色气球的小孩仍然没有任何笑意。“他是个怪物!我们离他远点!”不知道是谁高喊了一声,也不知道是谁慌乱地附和了一声,人群瞬间分成两部分,一群人和一个人。       接下来一些大人来了,他们接走属于自己的孩子,渐渐地,天色暗淡了下来,暮色像涂抹水彩画似的一层一层地晕开,黑暗伸出了无数只触角,驱走了光明,紧紧拽住整个大地。从我这个视角,只有灰色气球小孩独自一人,茫然地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3. 你的名字       “嘿!你的名字?”       我左望望右望望,疑惑地用食指指着自己的下巴,“我?”       “对啊,是你,你的名字?”       “阿木。”       “是‘木头’的‘木’吗?真好哦,你有自己的名字,我真羡慕。”       “你没有名字吗?”       “太久没用了,早忘记了,要不你帮我起一个?”       “嘘!”       “吵什么吵!不许说话!”狱警朝着我对面的“住客”吼叫,我立刻住嘴,躺回自己的床铺上,我留意到她盘着腿原地坐下,用手指在地上轻轻划着什么,像是写字又像是在画画。       午饭结束后是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可以在操场散步运动晒太阳,她被罚打扫食堂花了不少时间,等她打扫完出来活动,已经快到活动结束时间了。只见她一出来就径直走向人少的另一侧,背部倚靠着篮球架,眯着眼睛直直望着太阳的方向,咿咿呀呀不知道在唱着什么。我们的目光突然交触在一起,她笑盈盈地正要朝我走过来,我马上转过身去往人多的地方走去,心里念叨着她可千万不要跟来,等我找到了安全藏身的地方回头看时,幸好,她还是在原地,以相同的姿势面向太阳,唱着我听不见的歌。                                                          4. 不会笑的小孩       拿到灰色气球的小孩始终没有大人愿意收他为小孩,因为他始终不会笑。他被好心的警察叔叔带到儿童收留所,那个地方是专门收留没人要的小孩,国家每年拨款维持收留所工作人员和小孩基本的生活,进入收留所,也就意味着他被贴上了“收留所的小孩”的标签,上的小学是儿童收留所小学,吃的食堂是儿童收留所食堂,穿的是印着“儿童收留所”的衣服。收留所里的小孩也是各有不同,有残疾的,也有痴呆的,但不会笑的小孩既不是残疾也不是痴呆,他四肢健全,十分有音乐天赋,他的与众不同仅仅是因为他从来不会笑,他是个被夺走笑容的小孩,他表情麻木,甚至也忘了自己有哭的权利。他很坚强,面对其他小孩的冷嘲热讽,面对收留所的大人对他的不公平待遇,他从来没有抱怨,从来没有哭。他不记仇,伤害过他的人他都风轻云淡地忘记。       收留所的空间有限,平均一间房间要住五六个小孩,但不会笑的男孩的房间很宽敞,因为只有他一个人住,没有小孩愿意与他分享一个卧室。       “有小朋友想要和他一起住的吗?”不会笑的男孩低着头站在课室的前端,肩上搭着一个老师的瘦骨嶙峋的手,整齐站在课室中间的孩子们互相推嚷,越退越后,直到逼到墙角的位置,不会笑的男孩微微抬头瞄了一眼,又沉沉地低下头去,长长的睫毛盖住了男孩的眼睛,其他小孩像是受了惊吓似的不安地转动着眼睛。       “老师,你过来一下。”一个头发短得出奇的女主任把老师叫了过去,“老师,你看小朋友们都不愿意,不如就让他自己一个人一个房间吧,其他的小朋友挤一挤。”       男孩就这样,自己独享一个完整的房间。清净是很好,可是有时风吹过,孤独却漫出了地平线。“为什么?为什么他们都不喜欢我?”男孩坐在空空的床架上,大腿压着双手,低低地沉下头颅,双脚耷拉无力地自然晃动。男孩露出的光亮的脖颈刺痛着我的眼睛。       有一天清晨,天气微凉,柔和的光线舒服地流泻在地面,一阵歌声把我唤醒了,那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纯净如泉水的声音,我起身探个究竟。我焦急地用镜头寻找着声音的来源,终于发现了,是在海边沙滩那里,那个不会笑的小孩在面朝着大海涨红了脸唱歌,我听不清他的咬字因此我不知道他在唱什么内容的歌,但是他的歌声悠扬婉转,如同海风拂过丝绸之路不带走尘埃,如同午夜的月亮悄悄爬上屋顶,如同花悄然绽放在某个不起眼的清晨,海浪随着他的抑扬顿挫而翻滚,不紧不慢地奔向水天相接的地方。       顿然间,我对小男孩产生了爱怜之情。                                                      5. 她的新名字       我对面的“住客”总是趁着狱警交班的空隙主动和我聊天,聊天的内容超不出以下的范围:名字和喜好,而且她总能从这些无聊至极的话题中找到新的乐趣把自己逗笑,我在她的纠缠下随便敷衍了她一下,给她起了一个名字,阿好,她却因为此事笑弯了眼睛,那时我才真正注意到,她的脸上酿着一个浅浅的梨窝,不露齿的话,笑起来很好看。       好吧,以后就称他为阿好吧,这样我就不用苦恼着用何种称呼来指代她了。       听说阿好是因为偷窃而判刑的,而且因为她个人情况严重,好像被判了五年,个中细节不得而知,所有消息都是道听途说。回想起来,我“住”在这里快七年了,如无例外还有半年我就能出去了,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改变了多少,又保留了多少。我出去后孩子还能原谅我吗?这几天晚上我梦见我死去的妻子,她面容狰狞,浑身是血,向我扑来,我疯狂地逃跑,而我的五岁的女儿牵着刚学会走路的弟弟却把门锁死,“开门啊!你们在干什么!快给我开门!”梦中的我失去理智似的吼叫着。“爸爸,你杀死了妈妈,我们要你偿命。”女儿冷冰冰地不紧不慢地从牙缝中挤出这几个字。我一回头,妻子双手掐住了我的脖子,指甲嵌进颈部肌肤。七年前,我因为发现了妻子与好兄弟的背叛而错失杀人,由于我改正错误的态度良好,于是减轻了刑判,这么多年了,我都原谅了枕边人和好兄弟的背叛,为什么我的孩子却还不能理解我?       “集合!集合!上课了!”       几个狱警一一为我们开锁,我们很自觉地排成一条队伍,阿好在我前面。       “嘿,知道上什么课吗?”阿好转过身用夸张的唇语问我,我摇摇头,心思却飘回遥远缥缈的故乡,那里曾经有漫山遍野的花,那里曾经有孩子天真无邪的笑。       我们被带到一间课室,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桌椅,桌子上放着描红本和笔,是写字课,我最讨厌的课。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们都要像机器人那样绷直了肩部握着笔写字,装作乐在其中的样子,等狱警一转身就倚靠着靠背偷歇一会,狱警一来又挺直腰板。我们大多数都讨厌上写字课,阿好除外,她全程专心投入地练字,每写完一个字就十分满意地轻点一下头,继续写下一个字,她是那天唯一没被老师罚加时的人,而我却嗅到了一丝不安的味道——那双从我身后传来的意味深长的目光。                                                      6. 男孩的成长       都说地下一年,天上一天,我仅用了无限生命之中的渺分之一去守护男孩,而男孩却用了一生的时间去憧憬未来。命运给了我无尽的生命去看透生命,我却无法让某个瞬间变成永恒。我终将会像见证万千古人的死亡一样来见证男孩的死亡,男孩孤独地躺在棺木,带着属于他一生中的记忆,落入风中,万劫不复,可他永远都不知道,我一直默默地守候着他,他并不是孤独一个人。我看遍人间桑海化为田,松柏摧为薪都不为所动,为何这次却为区区一个渺小的生命而如此感性?可是男孩成长地太快了,我还来不及珍藏他的一切,就被他远远地甩在了后头。       男孩的成长好像在一夜之间,又好像酝酿了许久,男孩一天一天地变换着自己扮演着的角色,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进入社会,从前糯糯软软的娃娃音变得低沉浑厚,肌肤变得紧致,骨头迅速拉长,脸部轮廓立体化,喉结紧绷皮肤从颈部凸显出来,胡渣倒刺在上唇,必须定期修剪。男孩从上大学的时候就搬离了收留所,终于花了五分之一的生命撕掉了“收留所”的标签。男孩以优异的艺术成绩保送到城市的音乐大学,在校长领导的推荐下出国进修,回来后的男孩更添了些异国神韵。细数一下指头,男孩已经很久没有像小时候那样,独自一人站在海边,微仰着头唱歌,海风从男孩正面吹过,把男孩的头发吹起来,露出丰泽的额头,也很久没有在节日的时候双手合十诉说心中所想,我好像离男孩越来越远了。 
    回复
  • 择天记

    择天记

    LV6 2016-11-03
    一章也太少了吧
    回复

热门参赛作品

  • 1
    太多太少

    舒璃莫言丶珊

    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们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奢望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但作者还是要更新哟!!^o^

  • 2
    净土

    第陆天

    短篇小说,乡土气息,感谢各位的支持!

  • 3
    盖茨比与黛西

    常态

    用了三个晚上读了这本书。也许只有在夜深才有心无杂念的时候,才能舍弃那些让时间美妙流去而后慨叹良久的娱乐,而后禁得住思想的拷问。 小说其反映社会为根本是我一直都无法反驳的言论,就想是现实中的道理让你憋在心里,说出来多此一举。然而我们始终在剖彻社会,却忘了人性左右着社会,而社会创造且发展着人性。说这句话并不是为了兜圈子,而是让我们明白人性的重要。我们看书是是让我们暂且隔离此刻的社会,在以往的被岁月尘封的社会中寻找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在书中那一个个鲜明各异的人物中以旁观者的清醒审视那些已忘乎自己的丑态,进行不屑的嗤鼻的批判,而后与自己对话,仿佛在警告自己千万不要如此糊涂。如此,我们寻到了那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 一个故事的精彩不是那绚丽的文字,而是不参杂任何一点虚幻的东西硬塞到里面,显示出它的尴尬。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无奈与愤怒,真实人性是发展的。 黛西是书中最聪明的人也是最悲哀的人。她的聪明在于她始终看得清自己的利益,永远向着自己有利的一方前行。让我们从头说起,盖茨比早期与她确实是相爱的,然而这中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她认为盖茨比是个富豪的认识上;认识了汤姆,两人都不幸福,这一部分情节很有趣,他们尽力摆出一副仿佛让人看出他们很辛福的样子,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即使在她知道汤姆另有女人之后,她都不想让这种平衡打破,以维护她最大的利益;与盖茨比再次相遇,了解到盖茨比是个极度富裕的人 表现出很大欢喜,于是下了决心翻脸,但是后来汤姆讲到盖茨比不过是个走私贩酒贩子,心有动摇,途中遇险,与汤姆合好;盖茨比死后,再无去信。她是聪明的,然而她的聪明造就她的悲哀,她失去了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与坚持,于是她失去了快乐。 她总是想要得到圆满,得到利益最大化,殊不知,有时失去是为了更长远的获得,是为了保存一个人身上本该体现的完整。有些东西不能失去,有些东西是为了让不能失去的而失去别的,这是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在黛西身上没有失去了价值,而那失去的是人性。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