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童弗与

童弗与

LV17 2020-06-03
这本书的主题「深阅读」体现在让阅读深刻地影响你的人生和选择深刻的书来读上,对「怎么把书往深了读」没有很多涉及,作者的观点和我也多有差异,不太喜欢~
先说说让我比较欣赏的观点。一,他强调用读书开阔思维角度,同时锻炼自己的思考速度,多元视角、多元知识有助于提高在特定情境中的判断力,这是我以前容易忽略的。二,讲到了从作者、自己,以及通过读书会吸收各种视角的思考,阅读时既开放自己,又随时准备「吐槽」,这和我读书的喜好相合。三,讲到以「输出」为目标输入,这个亲测有效。
而作者令我不太喜欢的是,我感觉读书一事对他而言符号意义不小。他对很多流行的文化形式不太看得上,觉得人家肤浅;觉得古典文本更好,看不上用故事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方式(但教育也要顾及特定年纪孩子的认知能力吧);认为读书是为了「对每个领域都有点了解」,不然很丢脸,但我觉得选书时跟随自己的认知程度和兴趣所至选就好了,没必要先预设自己「要了解所有事」而去读,好像上通识课或修学分似的;而且我觉得他没有多爱读书,更像是要完成一个名为「读书」的任务,他非常强调图书的触感和视觉强化物,不然仿佛就没有阅读的动力似的。
比较啼笑皆非的是,作者真的是个矛盾体耶。他一方面觉得电影等形式限制了观众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却鼓励读者快速读书,有的情节不用读,脑补就可以(这不就是完成任务吗)。另外,作者是不是没什么社(朋)交(友)啊?他一方面说需要用阅读摆脱孤独,认为人生有书就够高品了,另一方面又鼓励大家通过读书会社交,揣测其他人的性格和喜好,推荐书给对方,但其实这种事不要猜直接问就好了啊!然后同则搭伙,异则互补呗!交朋友那么多弯弯绕,谍战吗?
此外,书中提供的一些选书技巧还是蛮值得借鉴的,可以康康~
赞 6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