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师范学院采薇文学社
成员 7877 帖子 799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这一季,寒冷

这一季,寒冷

LV2 2016-11-23

【相识·相知·相忘】

作者:这一季,寒冷

作品简介:风雨本是通路,然而世事变幻莫测,在朦胧的年纪里,她为了看清远方,于他,也于自己,选择了远方。时光匆匆,来到异地上大学的她,不知前方何故。

1 票
  • 这一季,寒冷

    这一季,寒冷

    楼主 LV2 2016-11-23
                                相识·相知·相忘(上)                                          浅行  不知从何时开始,雨学会了用一种近乎自我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或许是经历了所谓浴火的高考,自己便真的如涅槃般得到重生,抑或许是在大学摸爬滚打了大半年,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见解······不论什么原因,雨总是清楚:自己确乎成长了,从寻找美到欣赏美,她像走了一个世纪。  风是雨高中时期的“钟点”同桌之一,也是雨的最后一个“钟点”同桌(所谓“钟点”同桌就是有时间限制的同桌,因班主任采取滚动式调动座位,每月一次,故得名)雨和风从高二才开始接触,那时他“滚动”到雨的后一排,整天目睹着雨无限循环的机械性学习方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喜欢与雨谈论起她的“死党”——数学。那时他的数学成绩在班上确是名列前茅,而雨的数学成绩却是一落千丈,也许是出于同情,他便开始了对雨无限循环式的辅导,时日久了,彼此也渐渐熟悉,无形中,一种奇妙单纯而又朦胧的情感正在萌发······那时,他是她的导师,她的益友······  时光似水平静地流逝着,不知何时,雨竟然发现自己对风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每天早上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教室,第一眼不是扫视自己的课桌,也不是想着自己昨晚还剩几个单词没背,而是直接看向风,看他来没来,也许他就是她的定心丸,让她能够真正静下心来,然后驰骋书场。他对她的好,是无形的,而她对他的回报,亦是无声,只是静静地贪婪着他的助人为乐,守着她的风轻云淡。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雨的成绩出现明显好转,令人意外的是,风的成绩居然直线下降。还没来得及庆祝自己的进步,雨慌了,她可以是原来的她,但她不想他不是原来的他。之后雨便把这样的“两败俱伤”归结为自己对风的依赖和拖累,后来雨鼓起最后的勇气向风发出一条决绝的短信“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一言既出,便再无任何余地。其实雨比谁都清楚自己对风的感情,只不过她不想去深究这份看似无法被接受和容忍的感情,因为渴望未来,她在路上遇到了风,而也是因为未来,她决定放开他的手,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一切,让他不再有牵绊,一路向前。想到这里,雨清晰地记得一次风令她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2014年6月的某个周三中午,雨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如常匆匆赶到教室,因为学校的中饭时间只有将近半小时,而爱洗头的雨并不介意牺牲自己的午饭时间而换来接下来一两天“头顶”轻松的日子,当她赶到教室时,班上的许多学霸级别的人物早就开始“奋笔疾书”,风当然也在。雨利用自己散着头发的优势,活生生挡住半张脸,然后从教室门口飞快奔向课桌,仿佛这样她就能少被同学看到她的姗姗来迟一样。然而事实是......  雨刚入座,就被桌上的试卷惊呆了——“数学,60分”。雨下意识地用手将试卷挡了挡,毕竟这是个多么令人毛骨悚然的分数,她生怕别人看见,更怕身后的风看见,雨小心翼翼地将头扭过,偷瞄了一下风,随即迅速转回,见风在认真做题,她安心地舒了一口气,但愁绪又不觉涌上心头......  面对这惨不忍睹的试卷,雨不禁想起自己久违的梦想,是的,雨从懂得大学的概念起就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她想上华中师大,在那片热土上,她相信自己可以闯出一片新天地,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在挤满学生的教室里绘声绘色地讲授知识是她一直以来的目标......想着想着,雨不由得笑了笑,可随之后背传来的一阵刺痛把她残忍地拉回了现实,身后的风正拿着笔对着雨,当她转过头来时他也不避开,因为他就是要提醒雨,赶快投入学习状态。雨装着生气的样子转过头来,本想和风理论一番,但没等她说话,坐在风旁边的冬瓜开始调侃道:“雨,快把你试卷借给我看看,我想纠错。”随后便继续咬着他的笔,等着看雨的窘态。这可真是个可恶的家伙,明明知道雨考得超烂,却还故意往她伤口上撒盐,怪不得大家都叫他“狠冬瓜”,因为他天生一张狠毒的嘴。雨确实没出息地被他窘到了,正在想着如何收场,风发话了:“别管他,没听过胖子都是潜力股吗?”随即狠狠瞥了冬瓜一眼,示意他不要再幸灾乐祸了。后对雨说“快去改错,不要把问题越存越多,我相信你的实力,加油!”雨得到了风的肯定,便像初生牛犊般,一切困难都不怕了。周六,风给了雨一本厚厚的数学资料,说是他在路上偶然看到,觉得无聊就买下了,送给雨就当她无聊时的消遣物,而这次考试风波,似乎就这样渐渐过去。但对于雨来说,内心的感激与动容却久久难以消散.....她渐渐懂得自己狭义的价值,也情愿如风所说她是一支不折不扣的潜力股。想到这儿,雨强制把自己的思绪拉回现实,虽然人的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改变和控制的,但雨不得不与自己对抗,她要放下,这是对风的最大回报和支持。  假期结束,就意味着紧张的高三生活正式开始,回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滚动”座位,无疑风和雨分开了,从一组到三组,从第二排到第五排,看似近,实则千里。之后风有意无意便去找雨说话,他不明白,为什么雨对他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大,他更不甘心,只想要听雨亲口说,但得到的回应也只是沉默。雨深深明白,自己的自制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她害怕自己妥协,如果真是那样,她就更没办法原谅自己。日子一天天过去,彼此也渐渐学着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于是,一模排名:风,10 雨,8   二模排名:风,2雨,13   三模,风,1雨,20。原来雨是对的,她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才是对风最好的馈赠,但她却不曾想自己究竟该怎样做才会对自己有益。高考结果,风的分数远远超过重本线,而雨却只刚上了二本线,后来,风上了本省的最好的一所大学,而雨却选择了外省的一所师范院校。是的,雨想要从头再来过,不管曾经的苦的甜的回忆,她都不想把他带到她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      
    回复
  • 何生

    何生

    LV7 2017-02-06
    我们都经历过学习,出生社会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我们和过去的那个个人相识相知相忘。你还记得老狼的《同桌的你》吗?你记得李春波的《小芳》吗?你记得任贤齐的《小明》吗?
    回复

热门参赛作品

  • 1
    太多太少

    舒璃莫言丶珊

    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们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奢望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但作者还是要更新哟!!^o^

  • 2
    净土

    第陆天

    短篇小说,乡土气息,感谢各位的支持!

  • 3
    盖茨比与黛西

    常态

    用了三个晚上读了这本书。也许只有在夜深才有心无杂念的时候,才能舍弃那些让时间美妙流去而后慨叹良久的娱乐,而后禁得住思想的拷问。 小说其反映社会为根本是我一直都无法反驳的言论,就想是现实中的道理让你憋在心里,说出来多此一举。然而我们始终在剖彻社会,却忘了人性左右着社会,而社会创造且发展着人性。说这句话并不是为了兜圈子,而是让我们明白人性的重要。我们看书是是让我们暂且隔离此刻的社会,在以往的被岁月尘封的社会中寻找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在书中那一个个鲜明各异的人物中以旁观者的清醒审视那些已忘乎自己的丑态,进行不屑的嗤鼻的批判,而后与自己对话,仿佛在警告自己千万不要如此糊涂。如此,我们寻到了那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 一个故事的精彩不是那绚丽的文字,而是不参杂任何一点虚幻的东西硬塞到里面,显示出它的尴尬。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无奈与愤怒,真实人性是发展的。 黛西是书中最聪明的人也是最悲哀的人。她的聪明在于她始终看得清自己的利益,永远向着自己有利的一方前行。让我们从头说起,盖茨比早期与她确实是相爱的,然而这中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她认为盖茨比是个富豪的认识上;认识了汤姆,两人都不幸福,这一部分情节很有趣,他们尽力摆出一副仿佛让人看出他们很辛福的样子,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即使在她知道汤姆另有女人之后,她都不想让这种平衡打破,以维护她最大的利益;与盖茨比再次相遇,了解到盖茨比是个极度富裕的人 表现出很大欢喜,于是下了决心翻脸,但是后来汤姆讲到盖茨比不过是个走私贩酒贩子,心有动摇,途中遇险,与汤姆合好;盖茨比死后,再无去信。她是聪明的,然而她的聪明造就她的悲哀,她失去了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与坚持,于是她失去了快乐。 她总是想要得到圆满,得到利益最大化,殊不知,有时失去是为了更长远的获得,是为了保存一个人身上本该体现的完整。有些东西不能失去,有些东西是为了让不能失去的而失去别的,这是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在黛西身上没有失去了价值,而那失去的是人性。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