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中央决策规划 第1章 毛泽东紧急批示治理淮河

毛泽东欣然为治淮工程题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周恩来在长江葛洲坝工程汇报会上意味深长地说:“20年我关心两件事,一个上天,一个水利。这是关系人民生命的大事,我虽是外行,也要抓。”

周总理在会上说:“淮河要蓄泄兼筹,三省共保,党中央、毛主席已经决定成立治淮委员会,由曾山同志负责”。

1950年6月至7月,河南与安徽交界处连降暴雨,淮河三河尖、任王段及王截溜、正阳关以上右岸全部漫决,正阳街上水深数尺。

为此,毛泽东与周恩来经过商议决定,派政务委员曾山赶赴受灾地区视察。

毛泽东看了曾山在政务会议上的发言记录后,他的脑海中全都是滔滔洪水和流离失所的灾民,内心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安徽省负责人曾希圣几乎每天都给中央发4个的特急电报,报告灾情。

1951年8月1日,毛泽东又收到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致华东局、华东军政委员会并转中央的电报,详细地报告了有关淮河决口造成的损失:

今年水势之大,受灾之惨,不仅重于去年,且为百年来所未有,淮北20个县淮南沿岸7个县均受淹,城市因受淹而迁徙者约23万人。被淹田亩3100余万亩,占皖北全区二分之一强。全无收者2200百余万亩,房屋被冲倒或淹塌而已报告者80余万间,死499人……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失足堕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

这封电报让毛泽东泪流满面。

毛泽东一生遇到这样三种情况就常常流泪:一是看戏看到情节悲伤处,会被剧情感染,情不自禁地流泪;二是相处久的警卫员牺牲了,或亲人、朋友离别,或是见到自己骑过的老马死了,用久了的东西破损得不能再用了,会流泪;三就是见不得老百姓受苦受难,人民群众饥寒困苦乞讨流浪的场面,会让他流泪。

毛泽东看到“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的地方,不忍再看下去了!这时,他的眼前景物似乎化作了水急浪高的滔滔洪水,渐渐地漫过房屋,只有大树的树冠还露在洪水的上面。他似乎看见了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坐在树杈上哀号求生……

毛泽东终于又从幻化的思维中回到了现实来,他那滚动欲出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滴在了这份电报上。接着,毛泽东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在“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的下边,重重划了两道横杠。

毛泽东毕竟是一代大政治家,很快进入了理性的思索。他按着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从历史到现实、从历代帝王得天下到失天下的层面进行了审视和思考。

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大禹治水是第一件无与伦比的伟业。一位外国学者曾说:“称中国为河川之国,其意义不仅在于它有众多的河流,而且在于因为对河川进行了治理而极大地影响了它的历史。”

中国古代治水自禹之后,代代有传人,在防洪、通航、灌溉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黄河大堤,始于东晋时代的荆江大堤,开创于东汉时期的江浙海塘,都是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伟大工程。

从春秋时期开始,经历隋唐到元明清完成的京杭大运河,把西东走向的江、淮、河、汉通连了起来;秦始皇时期建成的广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的水系,扩大了我国内河航运的范围。

为解决干旱问题,我国很早就修建了技术水平很高的灌溉工程。岷江上的都江堰,造就了著名的天府之国;黄河河套灌区,创造了塞外江南的奇迹。

但是,近代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后,水政荒废,河流失修,不涝则旱,民不聊生。

在蒋介石执政的20多年中,由于水利长期失修,加上连年战乱的破坏,尤其是像黄河花园口人为决堤,给人民造成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

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日本侵略军的大举进攻面前,节节败退。当开封陷落、郑州岌岌可危的时候,他们为了阻止日军追击,于6月9日扒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水从贾鲁河、颍河倾泻入淮,进一步加深了淮河水患。1947年,黄河被挽回故道,却给淮河留下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恶果。

1946年,黄河又发生大灾,灾民得不到政府的任何救济,连美国记者白修德都看不下去,到重庆质问蒋介石,蒋介石居然说河南没有灾民。

仅1949年不完全的统计,全国被淹耕地达1.2亿亩,减产粮食220亿斤,重灾区灾民达1000万人。其中,华东地区被淹耕地5000余万亩,占全部耕地的五分之一,减产粮食70余亿斤,灾民1600万人。

可以这样说,蒋介石兵败东南数省,与洪水成灾、失去民心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比之下,中国共产党对建立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表现出坚强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当1949年淮河发生洪水,帝国主义曾幸灾乐祸,预言共产党无法克服中国的灾荒,无力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时,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

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从大禹治水兴天下,到蒋介石因失修水利等原因而败退台湾,对“水兴国家兴,水害国家败”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毛泽东认为,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政权,并应付国际和国内的突发事变,必须考虑从根本上解决洪水年年造成的局面。唯有如此,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一心一意地拥护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否则,其他一切革新都会因为洪水成灾而付之东流!

毛泽东根据淮河灾情,借鉴历史经验,从政治高度出发,强调了根治淮河水患的重要性。

据原水利部长钱正英回忆,当时毛泽东认为,中国历史上好几个开国皇帝都出在淮河流域,刘邦是淮河流域沛县人,曹操是淮河流域亳县人,朱元璋是淮河流域凤阳人。其原因在于淮河流域天灾人祸多,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温床。

为了新中国的安定,必须先把淮河治好。为此,毛泽东在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发来的电报上作了批示:

周恩来:

请令水利部限日做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8月份务须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如何,望酌办。

毛泽东

8月5日

这个批示,表达了毛泽东对治理淮河刻不容缓的急迫心情,说明灾区人民的苦难时刻牵动着他的心。

指示下达不久,治淮会议在8月底召开,决定了“蓄泄兼筹”的治理方针。但上、中、下游和左右岸的河南、安徽、江苏省委存在着意见分歧。

为了加快治淮步伐,毛泽东再次批语周恩来,督促治淮工程早日开工:

周恩来:

现已9月底,治淮开工期不宜久延,请督促早日勘测,早日做好计划,早日开工。

毛泽东

9月21日

经过毛泽东的批示和周恩来的协调,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党委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在当月就制订出动员勘探计划,10月就开始动工。并决心以3年为期,根除淮河水患。

毛泽东欣然为治淮工程题字: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为了兴修水利、根治淮河,逃难在外的灾民纷纷返回家园,自动请缨打石做治水器材,修造船只,准备运工料、粮草。当时的情景是:

父子齐上阵,兄弟争报名,妇女不示弱,夫妻共出征。

220万农民参加到治淮行列,90万工人日夜奔走在数千里淮河的运输线上。中央从东北、华北、中南各省调运了20多亿斤的建设物资和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

经过80多天奋战,一条长160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建成了。

变害为利:新中国开国之初的水利建设与淮河大战 - 第一卷 中央决策规划 第1章 毛泽东紧急批示治理淮河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