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世界的九个根本问题:一个中学生眼中的哲学探索
张朔宁 试读
这本哲学书涵盖了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探讨了哲学基本问题,包括“道德分歧是否可以解决”“什么是真理”,以及“如何实现和谐社会”等。它不仅为建立个人的道德方向标提供了哲学指导,还为我们开启了通往“幸福(eudaimonia)”之门。例如,在“亚历山大城如何反映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中,朔宁将哲学与历史结合起来,以亚里士多德最负盛名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为例,研究哲学思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亚历山大大帝的功绩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就,也可以看作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实现。
-
周易本义(精品公版)
朱熹 试读
30《周易本义》是朱喜的重要著作,在中国哲学史和易学史上三有重要地位。《周易本义》成书后,流传甚广,一度成为科举考试标准用书。《周易本义》释卦爻辞,无一不是从筮占的角度入手,并收有河图图、洛书图、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卦变图等九个图,是易学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
每天学点哲学常识(涨姿势系列丛书)
问渠 试读
本书是一本哲学常识精编荟萃,把读者可能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然而又零散的哲学常识编辑成册,帮助读者轻松熟悉古今中外哲学的基本常识,从而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
-
-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 肆
胡适 试读
1917年7月,胡适受蔡元培之邀就任国立北京大学文科教授,讲授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名学、英文高等修辞学。胡适一边教学,一边编写教材。顾颉刚曾对同窗傅斯年推荐:“胡先生讲的的确不差,他有眼光、有胆量、有断制,确是一个有能力的哲学史家。”自1919年至1937年间。胡适多次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而且主要是讲中古哲学史和近世哲学史,其中1919年2月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就是在讲义的内容基础上修定而成。胡适是首位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哲学的人,由于他的出现,中国的思想史才初具规模。他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是开创性的,他觉得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开山鼻祖。“胡适的北大哲学课”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