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羁绊
成员 2382 帖子 2386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傅老师说教育

傅老师说教育

LV17 2022-03-27
这本书其实需要“专业能力”才能很好地理解。当然,我并不是说得要咨询师或者心理学家那样高的能力,而是对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有大概的“整体认识”的人才能消化得充分。

其实,这本书的聚焦点是母亲-女儿,这一传承(或者说遗传)线。笔者是以为心理咨询师(治疗师)。

养育者多数是母亲,当然这是“关系简化”以后,类似于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控制变量”,忽略其他关系的影响。把主要分析的方向指向了母亲和女儿,女儿再成为母亲。

读这本书,跟读原生家庭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感受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小棉袄”其实往往也是多处漏风的,母女关系往往也是“相爱相伤”。正如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里分析的,我用自己的话说——“生存空间重合部分太多”所以,互相碰撞不可避免,如果你很“硬”但是又不“足够硬”,那么碰撞就定会受伤。而如果你是有弹性的,碰撞以后可以复原,能够适度地弹开,那么碰撞不仅不会使你受伤,还会让你获得“动能”去探索新的空间。

治疗师的脉络是,先分析,再解释,自测,这一部分是为了觉知。然后是长长的分析,主要是为了觉知后的正视问题、接纳自己。觉知道问题,把痛苦彻底显意识化。最后,根据笔者指引的方法实现疗愈、康复。

书是外文翻译的,有很多句子冗长、啰嗦,读起来有点费劲。其他没毛病。
赞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