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
成员 3020 帖子 234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猪头

猪头

LV14 2017-07-01
读后感:世上共分两种人,第一种,擅于合作或具有社会兴趣的人,这类人是童年遭遇正确的人;第二种,不擅于合作或不具有社会兴趣的人,这类人是童年遭遇错误的人。
  • 猪头

    猪头

    楼主 LV14 2018-12-04
    自卑与超越 结合另外一本书叫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 两书读完感觉很酸爽 不由得感叹佛家讲的因果报应 太般若了。
    回复
  • 刘贵生

    刘贵生

    LV21 VIP 2021-10-10
    朋友,有点片面了(๑•̀ㅂ•́)ง
    回复
  • 刘贵生

    刘贵生

    LV21 VIP 2021-10-10
    上述这些类型人的思想都会反映在他们的行为里。如果思想得不到改变,行为自然无法被改变。在此,个体心理学摒弃了决定论。经验并非成功或失败之母。我们的生活经验对我们没有太大用处,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赋予经验的认知和意义。所以说,我们是自我决定的,决定于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如果我们将过去的经验作为未来生活的基础,那么我们很可能会一直错下去。所以说,生命意义不取决于环境,而取决于我们给予环境的意义。这个,决定了我们。
    回复
  • 刘贵生

    刘贵生

    LV21 VIP 2021-10-10
    ——《自卑与超越》
    回复
  • 刘贵生

    刘贵生

    LV21 VIP 2021-10-10
    我们可以简要来说明一下解读儿童情境的不同方式。在童年时期所经历的不幸有时候可以被赋予完全相反的意义。比如,有的孩子并不将自己的不快乐视为痛苦经历,而是看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于是努力摆脱这个困境,为自己营造更好的未来。由此,他会这么想:“我一定要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不让我的孩子像我一样经历这种痛苦。”面对同样的情境,有的人则会这么想:“上天太不公平了,其他人总是好运连连。既然上天待我这么薄,我凭什么还要善意地对待他人和世界?”
    回复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