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惆怅
成员 3604 帖子 564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鱼相忘于江湖

鱼相忘于江湖

LV12 2017-06-28
先不管有没有考虑百姓,就这一政策对老百姓有没有力来看,我觉得是有利的,它比地主的利息低如果地主想租出自己的谷物起码不能比国家的租金高。
共12条回复
  • 勾茫

    勾茫

    LV15 2017-06-29
    地主的租金高不高先不说,那是完全自愿的,百姓想借就来借不借就算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青苗法在执行中是完全强迫的,地方官根本不管百姓是不是真的缺粮强制他们来借而且要求每五家互相作保,一家还不起另几家来还,还美其名曰“散青苗”。甚至有的地方要求根本就不务农的渔民、工匠、城市市民都要借。此举本身既劳民伤财也违背经济规律。
    王安石变法的大部分措施看似能来钱但实则是杀鸡取卵,搞得农工商业凋敝,从长远来看根本是阻碍国家发展。如果变法真那么好,为什么变法后不到四十年北宋就灭亡了呢?
    回复
  • 每时每分每秒

    每时每分每秒

    LV15 2017-06-30
    北宋灭亡原因都能这样解释,你可真能胡诌

    勾茫:地主的租金高不高先不说,那是完全自愿的,百姓想借就来借不借就算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青苗法在执行中是完全强迫的,地方官根本不管百姓是不是真的缺粮强制他们来借而且要求每五家互相作保,一家还不起另几家来还,还美其名曰“散青苗”。甚至有的地方要求根本就不务农的渔民、工匠、城市市民都要借。此举本身既劳民伤...

    回复
  • 勾茫

    勾茫

    LV15 2017-06-30
    那你说说有什么理由可以表明变法与北宋之亡无关呢?要知道哲宗开始就完全恢复了王安石的新法,章惇、蔡京等全是新党的,结果宣和年间经过改革的宋军北上伐辽,两战全败,《三朝北盟汇编》记载“安石所积之金银甲胄,一夕丧尽!”这说明王安石的“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多不靠谱,如果真像他所说的这么好,恢复新法后北宋应该年年更有钱才对,怎么到徽宗时还要靠当年王安石搜刮的钱过日子呢?而且王安石不说要强兵吗?当时的辽已经被金打得奄奄一息了,兵力不足、士气低落,就这样宋军都打不过,这就是他所谓的强兵成果?
    再说了,他的变法搞得士农工商个个鸡飞狗跳,常年与民争利搞得民生凋敝百业荒废,政府也没多富起来。试问搞得这样官、民皆困,对国家难道有好处?这样如何抵御兵强马壮的金呢?

    每时每分每秒:北宋灭亡原因都能这样解释,你可真能胡诌

    回复
  • 每时每分每秒

    每时每分每秒

    LV15 2017-07-01
    你为什么对章惇的胜仗就不提?灭辽真的就是宋捡来的?还有你能无视徽宗的搜刮百姓,作威作福?再说封建王朝那个朝代一百多年没问题?只不过宋的外敌更多没撑下去而已。头一次见有人怪王安石变法,我看过你的其他发言,你是什么用心我不懂,但是不要胡言乱语。还有你说过汉唐灭于内乱,宋至少亡于外族这种话吧?这些的禽兽言语都能说出口

    勾茫:那你说说有什么理由可以表明变法与北宋之亡无关呢?要知道哲宗开始就完全恢复了王安石的新法,章惇、蔡京等全是新党的,结果宣和年间经过改革的宋军北上伐辽,两战全败,《三朝北盟汇编》记载“安石所积之金银甲胄,一夕丧尽!”这说明王安石的“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多不靠谱,如果真像他所说的这么好,恢复新法后北宋应该年...

    回复
  • 勾茫

    勾茫

    LV15 2017-07-01
    章惇打过几个胜仗?灭吐蕃秽斯罗部?吐蕃早不知道是几个世纪前的强国了而且早就四分五裂自相残杀,宋只不过灭个小部落,打个小鱼小虾都好意思炫耀?章惇要真那么厉害,为什么不去和西夏、辽这样真正的强敌打?他倒是打西夏,结果根本打不进去后来还主动议和半途而废。
    至于宣和伐辽,目前没任何史料记载宋军打过胜仗,倒是败于白沟、范村的记载史不绝书。最后只能厚着脸皮求金,结果金军一来,幽州辽军就投降了,最后俘虏天祚帝,灭辽的还是女真骑兵,辽是宋灭的?完全靠金,宋跟在后面捡桃子都捡不到。这也是日后金向宋索要大笔“赎辽费”的资本,那本来就是人家打下来的!
    再说,王安石变法能在短期内来钱,加强中央集权,这值得肯定。但他说要富国强兵,祛除小人。结果强兵是肯定没达到,富国倒是富了,但他是把全社会都当做索要对象,地主、商人、农民都是,搞得民生凋敝。他打击高利贷,结果青苗法的利息也低不到哪去,百姓还是承受不了。他打击私商,结果来了更贪更坏的官商(易先生也写了,市易法的国家百货公司是非贵的不买,越多越买,而且利用特权提前囤积物资日后倒卖)。本书也写了,王安石不仅没消除腐败还培养出更大的腐败集团。他赶走的所谓小人,司马光、苏轼、文彦博等都是一时之选,结果换上来的章惇、曾布、吕慧卿、蔡卞、蔡京等哪个不是争议颇多?像蔡京更被誉为千
    古巨奸。至于徽宗胡作非为,未尝不是受王安石的影响,王公不是三不足吗?既然一个人连天地祖宗、舆论民意都不在乎,他还怕什么?随便干呗。
    最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多了去了,就说当时,不仅司马光等少数官僚,上至两宫太后,下至黎民百姓都反对,难道北宋几千万个脑袋都错了,就王安石一个脑袋对,太霸道了吧?后世对王安石的评价也多为负面,南宋时的《神宗实录》就说他是“第一巨奸”,朱熹嘲笑他是“关起门来说道理”。明朝名臣杨慎说他“第一小人”,李贽更说北宋之亡,起于变法。民国时王安石就更是各种小说、戏曲里的固定奸臣典范,本书不是也在着力批判变法吗?后来新文化运动兴起,梁启超、胡适等为了推行变革,才刻意把王安石吹成大改革家,甚至说他是共产主义者(其实他的变法倒更像国家资本主义),王安石名声才变好了。

    每时每分每秒:你为什么对章惇的胜仗就不提?灭辽真的就是宋捡来的?还有你能无视徽宗的搜刮百姓,作威作福?再说封建王朝那个朝代一百多年没问题?只不过宋的外敌更多没撑下去而已。头一次见有人怪王安石变法,我看过你的其他发言,你是什么用心我不懂,但是不要胡言乱语。还有你说过汉唐灭于内乱,宋至少亡于外族这种话吧?这些的禽兽言...

    回复
  • 每时每分每秒

    每时每分每秒

    LV15 2017-07-01
    你的意思是从来没发生过变法就能打赢谁了?原因你都搞错了吧。徽宗的荒唐行为都能怪王安石? 变法不过理想化了,执行过程变质,不过这种走样也是官僚地主导致的。另外现在也许觉得弊端多,为人诟病,但是让国家开公司在当时本来就是先进的想法,的确可以不加赋税而增加收入。至于老百姓的遭遇更多的应该怪在官僚地主身上,不变法不过是剥削缓和一些,金人来一样的结果。韩琦有多少地?那可是个吓人的数字吧,这样的官僚集团能说好的?何况史书都是他们写,舆论都是他们说。
    王安石不过性格差,经常专断,但是最大的奸诈小人一定是司马光

    勾茫:章惇打过几个胜仗?灭吐蕃秽斯罗部?吐蕃早不知道是几个世纪前的强国了而且早就四分五裂自相残杀,宋只不过灭个小部落,打个小鱼小虾都好意思炫耀?章惇要真那么厉害,为什么不去和西夏、辽这样真正的强敌打?他倒是打西夏,结果根本打不进去后来还主动议和半途而废。 至于宣和伐辽,目前没任何史料记载宋军打过胜仗,倒是败...

    回复
  • 每时每分每秒

    每时每分每秒

    LV15 2017-07-01
    王韶打下来的河湟土地本可以就能牵制西夏,那这是司马光又送回去的吧,后来才会又费大力气去争,兵力才会更磨损。
    司马光文彦博只是屁股决定脑袋,儒家思想毕竟是历史背景,苏轼都能认为士大夫不能不用农户服徭役,士大夫不能交所得税。如果你在宋元明请任何朝代都无所谓,你是当代人还这样去认为只能说不必再说下去

    勾茫:章惇打过几个胜仗?灭吐蕃秽斯罗部?吐蕃早不知道是几个世纪前的强国了而且早就四分五裂自相残杀,宋只不过灭个小部落,打个小鱼小虾都好意思炫耀?章惇要真那么厉害,为什么不去和西夏、辽这样真正的强敌打?他倒是打西夏,结果根本打不进去后来还主动议和半途而废。 至于宣和伐辽,目前没任何史料记载宋军打过胜仗,倒是败...

    回复
  • 勾茫

    勾茫

    LV15 2017-07-02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当时的经济总量基本是定值!宋代官方铸币的货币增量绝对达不到一年一千万缗的地步,但王安石变法期间岁入却增加了一千五百万缗(甚至以上)。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货币存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政府的货币存量大幅增加了,请问如果民间融货币存量不减小的话,多出来的收入是从哪里的?很简单的等式,一年中:社会货币总存量+社会货币总增量(只有官方铸币)=政府货币存量+民间货币存量(宋代不许私铸货币,所以没有民间货币增量)
    等式左边变化不大,等式右边的第一项大幅提高,第二项肯定大大降低了。用现代货币学说的观点可以很轻易地证明,王安石变法的钱都是来自百姓。变法富了国,因为拿走原本属于百姓的,故而百姓痛恨变法。百姓为国家做贡献是应该的,但与民争利是权宜之计不能坚持下来,变法是牺牲存量换现量,当民间资本也被盘剥完时,国、民皆困,这样难道利于抵御外敌了?所以说市易法怎么能算进步呢?
    另外,官僚集团破坏变法是真,但王安石自己不也是官僚士大夫,他不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吗?他本质上和司马光是一样的,变法目的就是要拯救官僚集团的危急,保住统治权,他一样不关心百姓。而且说韩琦贪污有何史料可证明?北宋官员工资本来就高的吓人,韩琦这样的一品官年薪折合今天的1000万加2000亩地,韩琦就算啥都不干靠工资一样可以锦衣玉食、买房置地,人家是合法收入致富,为什么要怪他?
    说变法的成就被篡改,宋元时的确有可能,因为史书是这帮理学家写的。但明朝了为什么人们还都骂王安石呢?李贽是有名的反理学家,史料不可能完全被理学家篡改完吧,连他都痛批王安石只能说变法多弊端的记载是真的。
    另外,司马光绝对算不上奸邪,他送还西夏土地的确不对,但除此之外他就没啥了。其人品连新党都没得说,而且王安石离职时有一个百姓来送他吗?司马光入京时可是人山人海,万民欢呼。可见他两谁更受拥戴。王安石死后他还主动要求礼葬追封,这够仁至义尽了吧,要知道王安石当年可把他整得够惨。
    王安石个人在变法失败中占据很大因素,他刚愎自用、处处得罪人,对民生毫不关心,引得百姓哀嚎一片,所以变法无群众基础,四处整人更导致他和官僚不共戴天,这是没有政治基础。他把所有的宝都压在神宗一个人身上,一旦神宗动摇,则变法必败。所以说王安石是“一个人的改革”,他的集团也是四分五裂自相残杀。这种品质,绝不是一个优秀政治家该有的,所以说王安石算不得高明。

    每时每分每秒:你的意思是从来没发生过变法就能打赢谁了?原因你都搞错了吧。徽宗的荒唐行为都能怪王安石? 变法不过理想化了,执行过程变质,不过这种走样也是官僚地主导致的。另外现在也许觉得弊端多,为人诟病,但是让国家开公司在当时本来就是先进的想法,的确可以不加赋税而增加收入。至于老百姓的遭遇更多的应该怪在官僚地主身上,不...

    回复
  • 勾茫

    勾茫

    LV15 2017-07-02
    宋亡的本源的确是建国时的弊病遗留,但变法对其起了放大和推波助澜之用。比如非常严重的腐败问题,变法都没有一点政治改革,根本没触及这点,当年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还改革官制呢,从这来看变法还不如几十年前的那场。军事改革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丝毫未触及重文轻武、耻于习武的根本。
    其次,宋官场原本还算风平浪静,变法后才诞生了党争问题,哲宗开始变法还成了新党整人的工具。而且自蔡京做元佑党人碑后旧党就基本被赶尽杀绝,徽宗时执政的蔡京、王黼等都是新党的。你说官僚集团愚蠢,那也是新党在愚蠢,他们难道不该为灭亡负责?关旧党何事,人家早没了!
    变法失败主因不是执行差而是措施本身就有问题,青苗法依然是重担还互相摊派,市易法破坏正常经济秩序,养马法就更荒诞,养马在古代是专门技术,需要专业马夫、技艺、设备,只有国家负担得起,就像现在国家能让民营小厂去研制导弹吗?王安石自己又巨不靠谱,与民争利使他没群众支持,到处赶人使他失官僚支持,他只靠神宗一人,一旦神宗怀疑他,变法就必定失败。他只是个孤胆英雄,这岂是成熟的政治家该做的?
    最后,变法期间举国哀怨,王安石黯然离去,有一个百姓来送他吗?沿途都是“青苗免疫两妨农,天下嗷嗷怨相公”的讽刺。做人做到这样只能说是独夫民贼了吧。司马光入京时人山人海夹道欢迎,废除新法后还开创了最后一个元佑之治。所以说新法岂非大害,他不仅没解决弊病还带来了更大弊病,开党争整人之风,对原先的一些弊病还激化了,故而变法岂不是与北宋之亡有关?王安石不该为这种悲剧负责?

    每时每分每秒:变法也许没执行好反而因为动荡使得末日来临,但宋亡绝不是变法的错。宋亡于外族,是因为太宗后期开始国策上的软弱,末代皇帝的荒唐,占绝对话语权的文官集团的顽固愚蠢和最后的党争内斗。

    回复
  • 小东斯基

    小东斯基

    LV10 2017-07-10
    你和那位的辩论我从头看到尾,我感觉好精彩啊!也增长了不少知识,更佩服你以理服人的品质!(づ ●─● )づ

    勾茫:宋亡的本源的确是建国时的弊病遗留,但变法对其起了放大和推波助澜之用。比如非常严重的腐败问题,变法都没有一点政治改革,根本没触及这点,当年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还改革官制呢,从这来看变法还不如几十年前的那场。军事改革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丝毫未触及重文轻武、耻于习武的根本。 其次,宋官场原本还算风平浪静,变...

    回复
  • 勾茫

    勾茫

    LV15 2017-07-10
    谢谢

    小东斯基:你和那位的辩论我从头看到尾,我感觉好精彩啊!也增长了不少知识,更佩服你以理服人的品质!(づ ●─● )づ

    回复
  • 宫商角徵羽

    宫商角徵羽

    LV9 2019-02-08
    我觉得你说的国家重文轻武的弊病根本无法改变,王安石养望三十年才得以入朝执政,如果他上来就要针对重文轻武这块下手,那他的改革失败的应该更快,在那个时代是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更何况,屁股决定思维,他怎么可能会去给士大夫挖坑,古今变法你见过执政者自己找自己麻烦的吗?至于武人就更不用说了,只要敢表现出来这个意思,恐怕瞬间就会被满朝文武吃了,要改变重文轻武的现象只有皇帝自己有那个意识,然而可悲的是赵家的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也不会这样做,所以重文轻武的问题在宋朝就只能是个死结。

    勾茫:宋亡的本源的确是建国时的弊病遗留,但变法对其起了放大和推波助澜之用。比如非常严重的腐败问题,变法都没有一点政治改革,根本没触及这点,当年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还改革官制呢,从这来看变法还不如几十年前的那场。军事改革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丝毫未触及重文轻武、耻于习武的根本。 其次,宋官场原本还算风平浪静,变...

    回复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