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
天命书圈
成员 251 帖子 169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E*t

E*t

LV1 2013-06-01
就我个人经验,读史书读到一定阶段会觉得很憋屈、有些丧失兴趣,因为找不到“意义”。看三两个人的传记会觉得很好玩,看到五十个一百个就受不了了,每个人单看都不错,可是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大堆细碎、散乱、偶然的史料,让人产生严重审美疲劳。      这时候总会产生一种冲动,想把这些杂乱无章的东西整理起来,找到其中的规律和逻辑,让历史成为一种有理由的东西,而非偶然性的随机漫步。      这个背后逻辑,用古代汉语说叫“天命”,用阿西莫夫的话叫“心理史学”,按马列理论叫“历史唯物主义”,按戴蒙德的理论叫“自然地理背景”。更细一点,吉本的civic virtue之类的都是在做这件事。虽然他们实际找出的逻辑大相径庭,但做的事情本质上是一样的。      不过迄今为止这样的努力好像还没有哪个成功了。很可能历史本来就是细碎偶然随机漂变成现在这样的,但是就算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也很难抑制自己去寻找背后逻辑的冲动。      而显然,《天命》这本小说是在这样一种冲动下写出来的……写出这一篇小说的人,从气质上讲依然是一个史学家而不是一个小说家,她的终极理想大概是创造出一个能短暂地自洽的逻辑,而不是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      就这个目的而言,我想她是达到了,至少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当我一口气看完之后,确实有一种短暂而强烈的高潮感。如果跳出来看的话,无论是科学还是史学都有不少槽点可吐;但是对于历史缺乏逻辑的怨念在那一瞬间被满足了,因此我宁可选择短暂地忽视这些槽。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willing suspension of di*elief,但是这一次让我“情愿暂时信以为真”的不是完美的意象所带来的幻境,而是理性对于规律的渴望。好吧其实这两者大概也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美好的东西我们希望成真而已。      只可惜眼下的这个逻辑毕竟是太脆弱了,经不起反复读,和柯勒律治那样的路线始终不是一个级别;而作为小说,人物个性又太单薄了。所以如果对历史没有类似感受的读者大概不会给好评。不过我还是很自私地给了4星,理由很简单:我依然希望将来能看到类似路线的作品,只要这个“历史的逻辑”不要总是类似路数的阴谋论。
赞 1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