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分的历史:谁说古人不躁动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爱嘬脚趾的萝莉

爱嘬脚趾的萝莉

LV38 VIP 2022-05-25
读了一个开头,没有看到结尾。

把功过是非一股脑儿都塞给始皇帝不是很合适。尤其是对秦的第一印象是那两个字。

为什么要“暴”,因为始皇帝残暴不仁;为什么要“焚书坑儒”,是因为始皇帝的“政”。

总而言之,千错万错都是始皇帝的错,帝国倾覆全是始皇帝的锅。

对这样的解释不是很满意!

皇帝是封建专制毒菜者,没有一个皇帝会宽恕想要他命的人,“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至于“焚书坑儒”历来多见并列而书,实则这是两件互不相干的事。

先说“焚书”,首先要确定一点“焚书”利国。

耸人听闻!

要知道“焚书”不似清末太平天国的“绝书”行动,实际是禁书,而禁书令一直延续到汉初。

思想斗争也是权力斗争的一部分,为了维护思想的统治,刀光剑影在所难免。(王立群《汉武大帝》)

这是始皇三十四年(前213)的事。

在“焚书”的次年(前212),发生“坑儒”事件。

这一年,方士侯卢二生,因不满始皇的行为,背地讥评了一番,相率逃去。始皇闻之大怒,又听说其他儒生也有不敬之言,因此把咸阳城中所有的儒生都召来审讯。诸儒生不肯认罪,而且互相指攀,一共牵连了四百六十余人,始皇下令把他们一起活埋。(傅乐成《中国通史》)

坑儒一举,乃因有人诽谤始皇而起,意非欲尽灭儒生,并不能与焚书之事并论。(吕思勉《中国通史》)

统一思想,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只有思想统一了,才容易管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为,实则是统一思想的一种过激手段。而与之相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显得尤为温情,而且更具可操作性。(王立群《汉武大帝》)

由此可见,“焚书”是件利国的事。而多数文化成果不是毁于“焚书”而是毁于秦末的兵燹,一把火一片焦土。
赞 11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