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金融学书圈
成员 94 帖子 154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扶摇

扶摇

LV10 2021-11-08
教科书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说人话。股票就股票,债券就债券嘛,非得“信用工具”。活生生弄成了解构学。就像一头猪,解构成毛,皮,脂肪,油,肥肉,瘦肉,猪肝,大肠,小肠…………这么解构还不能说它错。相比教科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教科书简直就是刚生下来的婴儿。不把人读傻了才叫奇怪呢。
  • 梦境漫长

    梦境漫长

    LV17 VIP 2021-12-17
    那你适合看科普类的,这个是教科类,专业术语是少不了,信用工具是抽象类,股票与债券是实体,这不矛盾。信用工具就像动物类,股票债券就像猫狗牛羊,是实体化。其实没必要那么偏激的
    回复
  • 扶摇

    扶摇

    楼主 LV10 2021-12-19
    老专家都各种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深怕别人听不懂。这个书,同一个东西让来绕去绕来绕去。做研究可以各种解构各种说。但是教别人,特别是要“说”出来的时候,目的是让别人懂,而不是自顾自地绕来绕去。我不知道什么科普类,教科类。但是我知道,如果一个东西明明很常识,却让学的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本来懂一点的,学了以后什么都不懂了。这在另一个层面上说,跟“愚民”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几乎,几乎,全社会都在调侃“专家”“叫兽”,难道是全社会的问题? 我并不迷信《西方经济学》,我看完以后,总觉得哪里不对。于是就去查《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公开课还可以。相比王德峰教授的《资本论》课程,还是差距很大。 知识……得要到群众和社会中去,才能有基础有土壤。 孔子说“述而不作”,佛教到中国“不立文字不依经卷”,整部六祖坛经只说了个故事。 王德峰,温铁军,曾仕强…………当然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那才是真大佬。王德峰讲完《资本论》, 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去读原著。温铁军讲完“三农”,甚至把经济学的原理都讲得八九不离十,我觉得有必要去读中国的十次危机。曾仕强讲人性,我觉得有必要去读《孔子》《道德经》。 区别在别人我不知道,在我就是“厌弃”和“主动去找智慧”的区别。 老师上课学生瞌睡连天,不是学生的问题。专家被社会厌弃,也不是社会的问题。 我们尊师重道,这是5000年的文化传承,刻在基因里的。 我尊重写这本书付出的劳动和辛苦,但是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绕来绕去,把简单的常识复杂得让人一脸懵逼。哲学应该是最难的了,王德峰教授把哲学说得大家都听得明白。佛教很难了,六祖大字不认识一个,却成了人人供奉的活佛。 谢谢你的好心告诉我我应该看什么,心之所发,于你来说是“善意”,也谢谢你规劝说叫我不要那么偏激。说实话,发那个评论的时候,我的心里是“愤怒”的,可能在你看来是偏激吧。 我接受这股善意,但是不接受这好为人师的姿态。谢谢你的解释,但我想我大部分情况是不会去用那本书的说法的,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 如果那是学术研究必须的,那就留给在天上的专家们吧,关起门来那也是他们的爱好,无可厚非。 只盼有一天,社会不再调侃“专家”。

    梦境漫长:那你适合看科普类的,这个是教科类,专业术语是少不了,信用工具是抽象类,股票与债券是实体,这不矛盾。信用工具就像动物类,股票债券就像猫狗牛羊,是实体化。其实没必要那么偏激的

    回复
  • 扶摇

    扶摇

    楼主 LV10 2021-12-19
    老专家都各种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深怕别人听不懂。这个书,同一个东西让来绕去绕来绕去。做研究可以各种解构各种说。但是教别人,特别是要“说”出来的时候,目的是让别人懂,而不是自顾自地绕来绕去。我不知道什么科普类,教科类。但是我知道,如果一个东西明明很常识,却让学的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本来懂一点的,学了以后什么都不懂了。这在另一个层面上说,跟“愚民”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几乎,几乎,全社会都在调侃“专家”“叫兽”,难道是全社会的问题? 我并不迷信《西方经济学》,我看完以后,总觉得哪里不对。于是就去查《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公开课还可以。相比王德峰教授的《资本论》课程,还是差距很大。 知识……得要到群众和社会中去,才能有基础有土壤。 孔子说“述而不作”,佛教到中国“不立文字不依经卷”,整部六祖坛经只说了个故事。 王德峰,温铁军,曾仕强…………当然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那才是真大佬。王德峰讲完《资本论》, 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去读原著。温铁军讲完“三农”,甚至把经济学的原理都讲得八九不离十,我觉得有必要去读中国的十次危机。曾仕强讲人性,我觉得有必要去读《孔子》《道德经》。 区别在别人我不知道,在我就是“厌弃”和“主动去找智慧”的区别。 老师上课学生瞌睡连天,不是学生的问题。专家被社会厌弃,也不是社会的问题。 我们尊师重道,这是5000年的文化传承,刻在基因里的。 我尊重写这本书付出的劳动和辛苦,但是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绕来绕去,把简单的常识复杂得让人一脸懵逼。哲学应该是最难的了,王德峰教授把哲学说得大家都听得明白。佛教很难了,六祖大字不认识一个,却成了人人供奉的活佛。 谢谢你的好心告诉我我应该看什么,心之所发,于你来说是“善意”,也谢谢你规劝说叫我不要那么偏激。说实话,发那个评论的时候,我的心里是“愤怒”的,可能在你看来是偏激吧。 我接受这股善意,但是不接受这好为人师的姿态。谢谢你的解释,但我想我大部分情况是不会去用那本书的说法的,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 如果那是学术研究必须的,那就留给在天上的专家们吧,关起门来那也是他们的爱好,无可厚非。 只盼有一天,社会不再调侃“专家”。

    梦境漫长:那你适合看科普类的,这个是教科类,专业术语是少不了,信用工具是抽象类,股票与债券是实体,这不矛盾。信用工具就像动物类,股票债券就像猫狗牛羊,是实体化。其实没必要那么偏激的

    回复
  • 扶摇

    扶摇

    楼主 LV10 2021-12-19
    老专家都各种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深怕别人听不懂。这个书,同一个东西让来绕去绕来绕去。做研究可以各种解构各种说。但是教别人,特别是要“说”出来的时候,目的是让别人懂,而不是自顾自地绕来绕去。我不知道什么科普类,教科类。但是我知道,如果一个东西明明很常识,却让学的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本来懂一点的,学了以后什么都不懂了。这在另一个层面上说,跟“愚民”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几乎,几乎,全社会都在调侃“专家”“叫兽”,难道是全社会的问题? 我并不迷信《西方经济学》,我看完以后,总觉得哪里不对。于是就去查《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公开课还可以。相比王德峰教授的《资本论》课程,还是差距很大。 知识……得要到群众和社会中去,才能有基础有土壤。 孔子说“述而不作”,佛教到中国“不立文字不依经卷”,整部六祖坛经只说了个故事。 王德峰,温铁军,曾仕强…………当然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那才是真大佬。王德峰讲完《资本论》, 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去读原著。温铁军讲完“三农”,甚至把经济学的原理都讲得八九不离十,我觉得有必要去读中国的十次危机。曾仕强讲人性,我觉得有必要去读《孔子》《道德经》。 区别在别人我不知道,在我就是“厌弃”和“主动去找智慧”的区别。 老师上课学生瞌睡连天,不是学生的问题。专家被社会厌弃,也不是社会的问题。 我们尊师重道,这是5000年的文化传承,刻在基因里的。 我尊重写这本书付出的劳动和辛苦,但是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绕来绕去,把简单的常识复杂得让人一脸懵逼。哲学应该是最难的了,王德峰教授把哲学说得大家都听得明白。佛教很难了,六祖大字不认识一个,却成了人人供奉的活佛。 谢谢你的好心告诉我我应该看什么,心之所发,于你来说是“善意”,也谢谢你规劝说叫我不要那么偏激。说实话,发那个评论的时候,我的心里是“愤怒”的,可能在你看来是偏激吧。 我接受这股善意,但是不接受这好为人师的姿态。谢谢你的解释,但我想我大部分情况是不会去用那本书的说法的,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 如果那是学术研究必须的,那就留给在天上的专家们吧,关起门来那也是他们的爱好,无可厚非。 只盼有一天,社会不再调侃“专家”。

    梦境漫长:那你适合看科普类的,这个是教科类,专业术语是少不了,信用工具是抽象类,股票与债券是实体,这不矛盾。信用工具就像动物类,股票债券就像猫狗牛羊,是实体化。其实没必要那么偏激的

    回复
  • 扶摇

    扶摇

    楼主 LV10 2021-12-19
    本来发了好大一段,但也不知道能不能审核过。哎……………… 说实话,以前年纪小,觉得有的人把简单的事情绕来绕去绕来绕去是智慧。现在因为网络知道了王德峰,曾仕强,六祖,王阳明…………觉得,把简单的事情绕来绕去绕来绕去,还真xx是“智慧”,“专家”才能达到那种地步,咱是到不了。谢谢你给我解释,谢谢你觉得我适合看什么,还给我指明了道路,还告诉我不要偏激,我该怎么感谢你呢?! 《西方经济学》我读完之后觉得哪里不对,但又不知道哪里不对,于是去上人民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公开课。又去听王德峰教授的《资本论》。要不是王德峰教授上了资本论,我估计怎么也不会有念头去读马克思的原著。被社会调侃的“专家” ,到底是社会有问题,还是“专家”有问题? 尊师重道,是5000年传承的文化,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我尊重写这本书的辛苦,但是绕来绕去绕来绕去,可能不适合我这样的p民吧。留给那些在天上的人们得了。

    梦境漫长:那你适合看科普类的,这个是教科类,专业术语是少不了,信用工具是抽象类,股票与债券是实体,这不矛盾。信用工具就像动物类,股票债券就像猫狗牛羊,是实体化。其实没必要那么偏激的

    回复
  • 梦境漫长

    梦境漫长

    LV17 VIP 2021-12-20
    教科类书本目的是考试啊,考试得写术语啊,不写术语写白话文会丢分的,这不是为科普金融学而写的书,是为教学写的书,目的是应对考试,术语有它的严谨性,这本书编写本来是针对的是高校金融专业的,你看他封面就注明了。科普可以看看其他通俗经济学之类。

    扶摇:本来发了好大一段,但也不知道能不能审核过。哎……………… 说实话,以前年纪小,觉得有的人把简单的事情绕来绕去绕来绕去是智慧。现在因为网络知道了王德峰,曾仕强,六祖,王阳明…………觉得,把简单的事情绕来绕去绕来绕去,还真xx是“智慧”,“专家”才能达到那种地步,咱是到不了。谢谢你给我解释,谢谢你觉得我适合...

    回复
  • 扶摇

    扶摇

    楼主 LV10 2021-12-20
    可能是因为自己太累,所以觉得内容不好吧。最近每每看到一些词,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不得不去查,明明平时都比较常见。比如什么是“德”,什么是“仁”。 跟你道个歉“对不起”,言语中有些绵里藏针,情绪也激烈了点,实在抱歉。我记得小学3年级还是什么时候,课本教人认“钟表”,有分针秒针的那种,学了一年我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也不认识戴手上那种表是几点几分。又不敢问,怕人笑话。差不多4年级快结束的时候吧,有一天,有个低年级的为了在我在我面前显示他懂了,就跟我说:最短的是小时,12个,你看就是12小时(数给我看),最快的是秒,一格5秒一圈60秒,然后这根一圈60分钟。3分钟不到,我就记得一辈子了。直到现在我都感谢这个小兄弟,虽然他年级比我低,但他大概不知道我有多感激他。我想,我的确感觉到了书中的繁复,当然,只是对我个人而言,可能我天生就比较愚钝。再比如“异化”,这个词在资本论的背景下我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哪怕此刻,我的脑中都是朦胧的。 不是书的问题,世界多样性也允许各种存在。只是我个人接受不了这种繁复,与书和别人无关的。

    梦境漫长:教科类书本目的是考试啊,考试得写术语啊,不写术语写白话文会丢分的,这不是为科普金融学而写的书,是为教学写的书,目的是应对考试,术语有它的严谨性,这本书编写本来是针对的是高校金融专业的,你看他封面就注明了。科普可以看看其他通俗经济学之类。

    回复
  • 梦境漫长

    梦境漫长

    LV17 VIP 2021-12-20
    不适合自己的不看就行了,反正掌阅书城那么多书[呲牙]

    扶摇:可能是因为自己太累,所以觉得内容不好吧。最近每每看到一些词,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不得不去查,明明平时都比较常见。比如什么是“德”,什么是“仁”。 跟你道个歉“对不起”,言语中有些绵里藏针,情绪也激烈了点,实在抱歉。我记得小学3年级还是什么时候,课本教人认“钟表”,有分针秒针的那种,学了一年我都不知道...

    回复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