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读杂书的工程师

读杂书的工程师

LV21 VIP 2022-06-08
本书主要探讨的是专家和公众之间的态度关系。专家一般是专业性较强的小圈子人士,对某些特定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辅助当权者决策的一类人,实际中从事技术工作的行业更容易出现专家。作者认为专家往往都是在小圈子里犯了许多别人没犯的错,积累了许多经验形成的。
随着许多假专家的冒名顶替让公众对专家失去了信任,甚至曾经一度成了嘲讽的对象,出现“砖家”这样的词汇,所以现在除了特定圈子里,极少有人在公众面前敢自称专家。
比较认同作者的观点,公众对专家应当保持谦逊和怀疑的两种态度,谦逊是说专家毕竟是在一个行业从事多年,有丰富的经验,其正确的概率要远大于公众自己,对他们肯定是要信任的。例如医生、教师、工程师、律师这些行业;同时保持怀疑,毕竟专家也分水平高低,有沽名钓誉的“砖家”,也有兢兢业业的专家,碰上什么样的会存在随机性,但是公众并不是盲目的,可以大概判别出专家的影响力或是权威水平,通过工作经验、业绩情况、职业资格、职称、学术影响,例如论文、专著、专利等水平来初步判断,其次如果想要更为准确的答案,可以多通过不同专家对同一事件的判断来逐渐靠近真是答案。如果是要专家预测,那当然要承担不少风险,疫情之下,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预测本身的正确性也大大降低。
另外, 专家对于公众也应该理解,更应该在保持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的前提下,尽可能深入浅出的让公众明白、理解,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盲目的依靠一些审查、评估程序来确保专家的工作成果的合理性,公众作为甩手掌柜漠不关心,直到专家出错后被媒体放大又反过来指责专家。
本书主要是从公众和专家两个角度出发,内容还是比较深刻,也符合当下情况的。
赞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