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与文化:强权兴起的决定性战役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煤球

煤球

LV9 2022-11-25
其实我是个西方(近代)战史爱好者,我的战史入门阶段是看《剑桥战争史》过来的。《杀戮与文化》是我高中的时候偶然被别人推荐看的。当时我很就偏激,对这书爱不释手,经常把书中观点和《剑桥战争史》联系起来。但是现在我也意识到,读史不能偏激。历史是科学的、复杂的,妄图用几句看似有理话就概括历史只是哗众取宠的调侃。我远不如作者学识渊博,没资格在没有任何研究的情况下去驳斥他的观点。我只能有选择地学习。
西方战史带给了我对战史基本的认识,提高了我的历史素养,让我破除了很多对战争的幻想和错误观念,这是中国战史确实没能给我的。对于会战而言,我喜欢了解编制表,对照地图了解各部队的部署位置,按时间整理出每一步行动。对于没有战术细节的,我会根据已经了解的知识进行合理想象……
倘若我只看过中国战史,根据某些表面上是家喻户晓的史诗,实际上是年代久远、记载不详、甚至缺乏考证和真实性的战例和夸张的文学小说来了解战史,那我一辈子也不能了解战争真正的面目。了解战史,就不能给战史披上深不可测的神秘面纱,也不能脱离军事实践、脱离具体时代和条件的限制妄谈什么大战略大智慧,而是要从一些最基本的“小问题”入手,踏踏实实地研究。
我对中国战史了解得很少,我感到惭愧。我觉得我国肯定不缺少对古代战争的研究,只是我没发现其中的精品罢了。所以我可能一辈子都要停留在爱好西方战史上了……不考军校果然是个错误啊!
简而言之,对于西方的成功,我国是可以学习借鉴的。我对这本书整体上来看没什么异议,也不会揪着某些特殊战例不放。但是我很讨厌作者这种自大的态度。历史是成王败寇,假如未来我国的地位提升到了100多年前西方的水准,(我能活那么久吗[尴尬])我给这书最多评2分。
赞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