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二册)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白露横江i

白露横江i

LV14 2020-07-18
白先勇老师素来以德高望重、治学谨严著称,看完第八十回就不想看了,这本书倒让我产生了些怀疑。理由如下:
1.序言有些猫腻。篇首叶嘉莹的序,初读觉得古色古香、典雅浓厚,昨天阅读已接近尾声,对书中一些观点保留了些意见,想起篇首的序,翻回读读,幡然醒悟:这篇序完全是逢迎之作,虚的很!只是在表层说书怎么怎么好,并不加以解释,想是叶先生年事已高,不便再潜心读书,出版社的人相扰,又是白先生作品,无奈作些表面文章吧。
2.版本比较失误。处处讲程乙本胜庚辰本,我承认一些地方程乙本处理的好,但庚辰本不是一无是处,我印象最深的是“庚辰本这几行:如今仲春天气,虽得了工夫,争奈宝玉因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这个怪得很,什么冷遁了,剑刎了,金逝了,不通。”这是如何不通?曹雪芹风月笔法,叙事沉稳,从来没有说浪费一个字在不紧要的地方,这样的倒装叙述还不动人吗?倒说程乙本的平白无情的叙述好,真真辜负抄书人。
3.书中某些观点失误。看了相关介绍,说这部书是白先勇老师在海外授课的讲稿整理而成,并且包含了白先勇老师的一些观点,通俗易懂,没有斑驳的说教,确实引人入胜,不过有的地方也很草率。一时竟举不出例子来,读书的时候心浮气躁,觉得某些观点大错特错,既没有做笔记,也没有留书签。还是举个例子吧!白先生认为贾家住在南京,那贾政打宝玉的时候老太太说回南又是回哪里?白老师避而不谈,周汝昌老先生早在五十年前就已把这种可笑的观点在《红楼梦新证》中给驳斥了。主流红学观点基本可以肯定,后四十回已经迷失,程高本的后四十回有许多不合之处,当然也有一定的价值,白老师全篇论断后四十回是曹雪芹亲笔,有些主观了。谁主张,誰举证,证据不足,有待商榷。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太值得购买实体,一家之言而已,瑜不掩瑕。白老师的考证信度,还有待提高。毕竟《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是外国学生的文学快餐。我以为,现今对红楼梦的考察重点,应该放到探佚中去,不能让前人的心血白费。如今诗词、情节都有了比较完整的体系解释,考证条件也是越来越优越,红学考证之路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明亮的。
赞 2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