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纲
成员 870 帖子 62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liu****on

liu****on

LV1 2013-03-22
以下不是我的书评,是我对书中韦尔斯关于中国文字的评价的一点个人看法。更多跟中西文字差异和意义的一些看法,可以去看我的豆瓣日记。      梁思成可不是只会研究建筑史和保护古建筑,大概是受他老爹的影响,他翻译了韦尔斯的《世界史纲》。对于中国文字,韦尔斯的没有一句好话,现摘录如下:      “是知中国文字,确是形书,既异且繁。多数之字久用方熟。故思想议论之能力,至今仍不与西方标准合。吾人极怀疑此种文字所能发展之思想,其范围之广大,性质之普遍,能否与西方文字相比拟。中国谓操正音者谓操官音,官吏俱习之。读书人好修饰字句,不顾理想及实际,国势虽太平,个人智慧虽高,然其国社会上经济上之发展大受打击。识者谓中国今日较列强种种退步,其文言文之复杂,即其总因云。”         还有如下:   “中国文字构造繁重,应用艰难,形式固定,不能适应现代简易敏疾准确交通之用,同时西方人则已解决文字记录之问题,其文字之组织与中国文字迥异,且较利便焉。”      以下是我的个人理解:      1 韦尔斯强调中国文字的复杂是没错的,他给出中国文字是“形书”的判断抓住了汉字的主要特征。个人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与字母文字可以更方便的表示发音这个特征最本质的区别。事实上,字母文字的老祖宗圣书体也是一种象形文字。但是与汉字不同的是,这些象形文字符号大部分并不代表其图形内容,而是表示读音。      2 韦尔斯说的“读书人好修饰字句,不顾理想及实际”指的应该是文字没有被充分利用于利于社会发展的的地方,而是成为了读书人的追求雅趣的特权。我觉着这一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上,无论是西方早期的圣书题,还是甲骨文和东巴文字,早期的应用都是统治阶级用于祭祀,占卜或者记录重大事件的,仅供少数人使用,并不是为老百姓所发明的。但是在文字的后来的演变和发展中,文字本身的特点就变得非常重要的,这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个是是否便于推广,从而让更多的人使用;另一个是,文字本身所蕴含的审美和思维方式也会影响使用这种文字的人。      3 但是其怀疑中国文字“所能发展之思想,其范围之广大,性质之普遍”则明显带偏见了。且不说汉字,即便是只有2200多个单字的东巴象形文字已经可以表达非常抽象的事物和细腻的情感了,汉字在能发展之思想上并没有问题。      4 韦尔斯对汉字“构造繁重,应用艰难”的诟病应该跟打字机有关。字母文字可以通过打字机记录,而汉字由于构成复杂,较难通过打字机实现。至于林语堂后来发明的打字机是不是可以让韦尔斯改变看法就不得而知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里问题现在也不存在了。记录和书写工具的确会影响到文化和技术的传播,但是西方打字机的发明和应用最早的记录不过1808年,而代表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之始的工业革命早在此前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文字记录之便利似乎并不是造成中国在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
赞 2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