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联产承包 第1章 安徽放宽农业的政策

万里叮嘱农委:“不要勉强!有些同志思想不通,要耐心等待,因为具体工作还要靠下面的同志去做。”

社员王道银说:“过去干部不知有多难!没有尿的也去撒尿,妇女不该喂奶的也去喂奶,如果让我们包产到户干,两三年内要粮有粮,要猪有猪,要啥有啥。”

严美昌的孩子有意见了:“爸,我们都快半块地了,我大爷怎么还不来干活,这块地又不是全是咱家的,我们也不干了,回家吧!”

1977年6月,江淮大地,烈日炎炎。

就在此时,在1975年整顿铁路中表现突出的万里,受邓小平的推荐来到安徽,担任安徽省委书记。

万里到达安徽后,对工作进行了稍事安排,就开始把注意力转到安徽的农业和农村。

万里在战争年代一直生活战斗在农村根据地,对农民是熟悉的,但进城后一直从事工业和城市工作。

这次,解决安徽的农业、农村问题,万里决定轻车从简,直接深入基层、深入农户。不做指示,只是看、问、听,争取尽快了解农村的现实情况。

在当时,安徽农村贫穷的状况非常严重,多次巡察的所见所闻,令这位新上任的省委书记触目惊心,忧心如焚。

此时,万里深深感到,对农村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了,对此,省委必须下大力气推动。

1977年10月,在万里的一再支持下,安徽省委召集地、市农委主任召开座谈会,了解调查情况,研究解决办法。

会议开了一星期,当时在会上,关于农村的讨论大家都认为农村困难很多,但对改变现有农村政策,与会同志的争议却很大。

经过激烈讨论,最后,会议形成了一个会议纪要。

万里对这个纪要大为赞赏,连声说好,因为那个纪要,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安徽农村的现实。

根据这个纪要,安徽省委提出了解决农村困境的六条意见。这就是以后影响深远的《六条规定》,又被称为“六条意见”。

其主要内容是:

1、搞好农村的经济管理,允许生产队根据农活建立不同的生产责任制,可以组织作业组,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也可以责任到人。

2、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

3、减轻社队和社员的负担。

4、落实按劳分配政策。

5、粮食分配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6、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自留地、家庭副业、开放集市贸易。

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地、市、县委书记参加的常委扩大会,逐条讨论这份草案。

在讨论会上,争论十分激烈,思想分歧很大。大部分干部认为“六条”是解决安徽农业的及时雨;而少部分人则心有余悸,他们担心“六条”的精神正是多年来批判的“三自一包”、“单干风”。

有的同志说:“这不是社会主义方向!”

有的同志说“给农民的自主权太多啦!这样下去,会不会滑到合作化前。”

更有一些老同志,对此改革措施,简直痛心疾首,大力反对。

针对这些思想分歧,万里在会上做了《最重要的生产力是人》的重要讲话。他指出:

农村的中心问题是把农业生产搞好,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着眼于发展农业生产。集体经济要巩固、发展,还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生活不断有所改善。凡是阻碍生产发展的做法和政策都是错误的。

农业政策怎么搞好,管理怎么搞好,主要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

万里还反复告诫与会干部,我们现在是拨乱反正。既然是拨乱反正,我们都没有经验,如何搞,主要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去创造。如果事事都要靠中央现成的东西,那还要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做什么啊!大家要发挥创造性,不要怕犯错误。

同时,万里还叮嘱农委:“不要勉强!有些同志思想不通,要耐心等待,因为具体工作还要靠下面的同志去做。如果硬写进去,他们接受不了,反而会把事情搞糟。”

万里的讲话让干部们吃了定心丸,统一了思想,会议折中了代表的意见,对“六条”又做了不少处文字和提法上的修改、润色。

最后,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即“六条规定”。

《六条规定》的出台,立即轰动全省,震撼全国,预示着一次深刻地农村革命的前奏。

《人民日报》以头版显著位置发表题为《一份省委文件的诞生》的文章,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

“六条”在安徽省是一份具有十分重要历史意义的文件。它是清除当时思想流毒、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信号,实际上中国农村改革是从这里拉开了序幕。

这份文件针对当时农村政策方面存在的几个严重问题,拨乱反正,做了新的具体规定,突破了许多“禁区”。

随后,刚刚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看到安徽省委的“六条规定”,非常兴奋,当即给予明确地肯定。

于是,一场农村的改革帷幕,在江淮大地率先拉开了。

农民心愿: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包产到户政策 - 第一卷 联产承包 第1章 安徽放宽农业的政策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