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准备进军南极

第1章国务院批准考察报告

中国科学院竺可桢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要研究极地。因为,地球是一个整体,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环境的一部分,极地的存在和演化与中国有密切的关系。”

中央提出:“务必精心组织,各方大力协作,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做到安全第一,站住脚,积累经验,为完成南极考察的长期任务奠定好基础。”

万里在听完汇报时说:“为国家南极科学考察事业做贡献是很艰苦的,但这是苦中有乐,求人民之乐,求国家之乐。”

1984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我国国家海洋局、国家南极委、国家科委、外交部和海军联合提交的《关于中国在南极洲建站和进行南大洋、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报告》。

从这一天起,我国便拉开了准备远征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历史序幕。

其实,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已经开始酝酿遣团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了。

例如,早在1957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教授就指出:

中国是一个大国,要研究极地。因为,地球是一个整体,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环境的一部分,极地的存在和演化与中国有密切的关系。

竺可桢还建议:

在中国派遣出留学的学生当中,要有人来学极地专业,以便将来能够从事极地方面的科学研究。

1962年,我国在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有一些科学家也提议:

中国应该考虑筹备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事情了。

1964年2月11日,中央批准成立国家海洋局,首次把南极考察正式列入了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议事日程。并且,在赋予国家海洋局的6项任务中,就包括“将来进行南极、北极海洋考察”。

但是,由于当时国家海洋局尚属初建,还没有来得及考虑中国南极考察问题,随后不久,就开始了人所共知的“特殊时期”。

1976年8月以后,国家海洋局才重新开始积极酝酿中国的南极考察工作。

1977年5月25日,我国国家海洋局提出“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目标规划,并委托海洋科技情报研究所,开始从事国外南极考察方面的情报研究工作。

同年12月,海洋科技情报研究所向国家海洋局提交的《南极和南极考察》情报研究报告,首次较详细地介绍了南极考察的意义、各国考察南极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向。

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曾呈奎教授也很关心南极考察工作。他在1978年初,写信给副总理方毅,建议中国要积极开展这项工作。

曾呈奎在信中说:

下一届国际地球物理年将于1982年举行,世界各国政府拟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南极考察。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人口1/4的大国,理应积极参加这项工作,为将来两极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准备。

同年6月26日,方毅对这封信做出了批示:

南极考察是一个大项目,建议由国家海洋局研究实施。

8月21日,中国国家海洋局经过认真研究后,向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开展南极考察工作的报告》。《报告》中详细谈到:

鉴于南极洲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和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当前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科考动向,中国应及早地开展南极考察活动。

这不仅在政治上、科学上、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就目前中国的工业和技术水平来看,也有条件争取早日实现这一目标。

《报告》中,中国国家海洋局还建议国家科委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讨论并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以听取各单位对南极考察工作的意见,同时商定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的方案及各项准备工作的要求与分工、研究南极考察船的建造或购买问题、草拟关于开展南极考察的请示报告。

10月10日,中国国家海洋局又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开展南极考察工作》的请示报告。请示报告中就南极考察的意义、考察的主要内容、考察的步骤和时间,以及南极考察的组织领导等问题做了说明和提出了建议。

1980年5月12日,经国务院领导批阅同意后,国家科委召集国家计划委员会、外交部、财政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等19个部、委、局的领导,开会商讨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有关事宜。

会上,各部门一致赞成开展南极考察工作,并同意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

1981年1月20日,经国家科委多次与有关部门协商后,再次召集有关部门负责研究讨论了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事宜。会后,国家科委正式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报告》。

5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科委提交的《关于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报告》。

至此,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领导机构诞生了。它标志着南极考察在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酝酿时期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即将进行的南极考察活动的开始。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章程规定: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隶属于国务院领导,其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和军队系统的有关部门派员兼任。

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担任南极委主任委员,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国家科委二局副局长林汉雄、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律巍、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赵北克和海军副参谋长范豫康担任南极委副主任委员。

其他15名委员分别来自财政部、教育部、地质部、石油部、交通部、一机部、三机部、四机部、六机部、中央气象局、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家测绘总局、国家水产总局、国防科委和海军等15个部门。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章程还规定:

南极委系国家在南极考察、研究工作方面的领导机构,其职能是:

1、研究中国南极考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并统一领导中国的南极考察、研究和处理国内、外有关事项。

2、制定中国南极考察工作的规划、计划。

3、负责向国家申请南极考察工作所需经费,并负责分配给有关部门。

4、负责组织中国与南极考察国际组织和各国南极考察组织的往来、合作。

南极委成立后,并于同年9月15日设立了日常办事机构,即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由国家海洋局代管。

南极办主任由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律巍兼任,郭琨和高钦泉担任副主任。南极办在南极委和国家海洋局的领导下,开始积极筹划我国的南极考察工作。

此后,南极委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对南极考察具有较为全面认识的基础上,适时地制订出中国南极考察规划,并提出中国加入《南极条约》的建议以及实施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的报告。

1982年5月20日,南极委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报告》的文件精神,考虑到中国国民经济调整的实际情况,以及南极洲在国际政治、经济、科学和军事上的地位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首次编制出中国南极考察工作“六五”计划及十年设想。

“六五”计划的要点是:

为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科学考察站进行各种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建筑器材、通讯设施、科学仪器设备和运输工具等的研制、生产或购置,以便实现1984至1985年在南极洲建立一个夏季考察站,并在南极大陆及其邻近海域进行气象、生物、地质、冰川、测绘、海洋科学和医学考察的愿望。

1983年3月31日,南极委会同外交部、国家科委和国家海洋局共同协商,认为中国要更好地开展南极考察工作,就应该尽早加入《南极条约》。

其理由是:《南极条约》在缓和各有关国家对南极领土主权要求的矛盾和冲突,确立对南极洲考察为和平目的的原则,促使南极考察活动中进行国际合作和保护南极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积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此外,中国加入《南极条约》,有利于发展与其他缔约国进一步合作,南极科学资料的交换,推动中国南极考察、研究工作的开展,填补中国科学领域的空白。

于是,南极委、外交部、国家科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向全国人大提出了中国加入《南极条约》的建议。

5月9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南极条约》的决议。

6月8日,中国驻美国大使章文晋向条约保存国,即美国政府递交了加入书,从此,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的缔约国之一。

1984年2月7日,获得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的王富藻、孙鸿烈、谢自楚等32名专家学者,联名致书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建议中国尽快独立组建南极考察队,到南极洲建立考察站,从事南极科学考察活动。

信中表示:他们大多数虽然已进入中老年,但是,只要祖国需要,他们愿意作进军南极洲的马前卒,为祖国、为人民、为子孙后代再作一次拼搏。希望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早做决定,他们时刻听从祖国的召唤。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这封信极为重视,经过反复考虑后认为:中国这样大国理应在南极洲有自己的考察站,同意在南极洲建立考察站,开展南极科学考察。

6月12日,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同意建站的批示,南极委、国家科委、海军、外交部和国家海洋局,就《中国首次组队进行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联合向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报告。

报告中建议选用国家海洋局的“向阳红10”号远洋考察船和海军的“J—121”号打捞救生船组成一个船队,执行南大洋和南极考察任务。

报告还对组织领导、建站地址、考察重点区域和主要项目,以及经费等问题做了较详细地说明和周密安排。

从这一天起,我国便拉开了准备远征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历史序幕。

第2章调查研究及准备技术

1981年5月,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成立之初,为了借鉴国外南极考察的先进经验,使中国的南极考察工作能在较高的水平上起步,南极委采取了派团出访、邀请外国专家来华指导和选派科技人员到外国南极站考察的办法,对从事南极考察较早的、经验丰富的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智利、英国和美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和深入的考察。

据有关资料表明,自南极委成立的1981年5月至1984年8月,我国先后派出6个代表团,就南极科考事宜访问了日本、美国等7个国家。针对赴南极考察的仪器设备、房屋建筑、通讯设备、取暖系统、运输车辆、燃料与储存、船舶性能、飞机种类、服装、食品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在此同时,南极委还有计划地选派一些业务能力强、外语好的科技人员,到我国友好国家的南极站上,与外国专家合作进行南极科学考察,为中国独立组队开展南极考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为日后的科学考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早在南极委成立的前一年,即1980年1月6日至3月26日,我国就首次选派遣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董兆乾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青松,随澳大利亚考察队到凯西站进行综合考察和访问。

这期间,董兆乾和张青松同时还参观访问了美国的麦克默多站和新西兰的斯科特站,以及法国的迪尔维尔站。他们在了解这4个站的建筑、通讯设备、运输工具、生活设施,以及科学考察项目、仪器设备和后勤保障的同时,还进行了气象、地质、生物和海洋等学科的现场观测和取样,取得了第一批南极科学资料、数据和样品,并拍摄了许多南极自然景观的照片。

紧接着,董兆乾又被派到澳大利亚租赁的“内拉丹”号南极考察船上,参加澳大利亚执行的“首次国际南极海洋系统和储量的生物调查”的水文调查。

这期间,董兆乾与澳大利亚科学家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和险阻,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海上考察任务,并在澳大利亚南极局的实验室里进行资料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研究工作,最后写出了考察报告和论文。

此外,董兆乾还利用登上他国3个南极站的机会,采集了南极大陆上的地质样品30余个,海洋动植物样品33个,以及海水样品10瓶。后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专门组织专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

与此同时,1981年1月26日至1982年12月3日,张青松、吕培顶又先后被派往澳大利亚在南极的戴维斯站越冬。

在这期间,张青松主要从事西福尔丘陵的第四纪地质地貌考察,采集了大量标本和样品,并对该区陆缘冰地貌进行了定位观测。吕培顶主要进行海洋生物考察。

1981年11月,南极委还派卞林根到澳大利亚莫森站越冬,进行气象学研究;谢自楚到澳大利亚凯西站越冬,进行冰川考察;王声远和叶德赞到新西兰斯科特站度夏,进行地球化学和生物学考察,1982年1月26日至2月9日,南极委首次派出以郭琨为组长的4人考察组,对智利和阿根廷在南极站的机构设置、建筑设施、主要装备、生活设施、管理经验、考察项目、考察内容、研究水平和长远目标等进行了全面考察,并且探索了今后开展政府间合作的可能性及其方式,以便为中国日后在南极洲建站作准备。

11月5日至11月26日,南极委派出以南极委副主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津巍为团长的5人考察团,对日本南极考察的仪器设备房屋建筑、通讯设备、取暖系统、运输车辆、燃料与储存、船舶性能、飞机种类、服装、食品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同时,考察团还系统地了解了日本南极考察的管理体制、研究机构、南极考察规划、经费预算及后勤保障等。

11月21日至12月19日,以南极委主任武衡为团长的4人代表团,参观访问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比较系统地考察了两国的南极考察的进展和南极站的建筑、装备、仪器设备,以及后勤保障和管理方面的情况。

与此同时,1982年11月,南极委还派遣蒋加伦到澳大利亚戴维斯站越冬,进行浮游生物考察。陈善敏和宁修仁赴智利马尔什站度夏,进行气象学考察;钱嵩林赴澳大利亚凯西站越冬,进行冰川考察。

1983年8月27日至9月23日,南极委派出以汪龙文为团长的5人代表团访问了英国,了解了英国的南极考察机构、管理体制、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同时,了解了英国南极考察使用的装备、仪器设备,搜集了一些情报资料。

同年11月,南极委派秦大河到澳大利亚凯西站越冬,进行冰川考察;王自磐和曹冲到澳大利亚戴维斯站越冬,分别进行浮游生物和高空大气物理考察。

同时,还派遣卞林根到阿根廷马兰比奥站度夏,从事气象观测;陈时华随日本的“白凤丸”船,从事南大洋生态系和生物资源考察,研究项目包括浮游生物、浮游动物、南大洋微生物生态学;王友恒到阿根廷布朗站越冬,进行气象学观测;魏春江和董金海赴智利马尔什站度夏,进行海兽考察。

同时,还派遣李华梅和许昌赴新西兰斯科特站度夏,分别进行地质考察,包括第四纪沉积物、火山岩系、比康系和基底古老系;王荣到阿根廷的马兰奥站和尤巴尼站进行了考察。

1984年1月14日至2月19日,南极委又派出以南极委副主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罗任如为团长的4人代表团,访问了阿根廷的南极机构,并随“天堂湾”号抗冰船参观访问了阿根廷的南极站。

这次访问,不仅学习了阿根廷的南极考察经验,还对南极半岛地区和南设得兰群岛的自然环境有了感性的认识,为中国日后在西南极洲选择建站站址提供了依据。

7月9日至8月2日,以南极委主任武衡为团长的5人代表团,先后参观访问了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南极规划局。对南极考察的具体组队、实施方法、运输工具、仪器设备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

另外,1984年3月2日至16日、1984年7月3日至12日,南极委两次派员到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分别参加了日本第二十六次南极考察队的夏季和冬季训练,为中国自行训练南极考察队员收集了教材,培养了人才。

随后,南极委又邀请外国的南极专家、学者来华参观访问。这些南极专家、学者,在访华期间,通过座谈会、学术报告会的形式,向中国有关人员介绍了他们国家的南极考察概况、南极科学研究进展、建站经验等,使正在准备进行南极考察的中国人受益匪浅。他们对中国即将从事实施的南极考察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热情地支持。

第3章拟定目标及筹备物质

如上所述,我国南极考察队在1984年11月进军南极之前,南极委通过派员考察和访问,做了大量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调查研究,随后筹备南极考察的事务便进入到的具体部署和安排阶段。

我们知道,南极洲是一块不毛之地,要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就必须首先建立考察站,以便为考察人员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各种后勤保障。

因此,南极考察所需要的一切软件和硬件,出发前在国内都必需精心准备。稍有疏忽,就会给日后的科考活动带来极大的障碍。

而在这所有的准备工作中,对中国南极站的站址的初选,是南极委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日后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问题。

因此,在对南极的地理地貌和自然环境有了比较全面了解后,南极委认为:相对于西南极洲而言,东南极洲尽管离中国较近,但是,以目前的我国所能够配备的硬件条件来看,也就是说:在目前我国还没有破冰船或抗冰船的情况下,要登上东南极大陆显然要冒极大的风险。因此,暂把选建南极站站址的视线转向了西南极洲的南极半岛和南设得兰群岛。

根据前期南极委副主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罗任如率团随阿根廷的“天堂湾”号抗冰船航行的体会来看,我国目前在西南极半岛建站仍有很大困难。于是,南极委决定选定南设得兰群岛作为中国第一个南极站的站址。

当然,站址的具体位置还需要通过实地勘察后,根据该地区是否具备较大的露岩地域、船只是否容易停靠、卸货是否方便、淡水资源是否充足、站点周边是否适合开展综合科学考察等条件再具体确定。

就这样,在站址初步拟定后,南极委便开展了其他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运输工具和各种物资设备及生活用品的准备。

要想把赴南极考察的各种物资设备和人员运送到南极洲,从事南极考察的各国大都采用具有破冰能力的或抗冰能力的极地考察船。

因此,我国国家海洋局早在1977年,就着手了建造专门的南极考察船方案的论证工作。但由于各种具体问题及财政上的困难,计划都被迫搁置了。所以,根据当前的情况,使用“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是最佳的选择。

“向阳红10”号是万吨级的远洋科学考察船,可以在南极冰区以外的任何海区航行作业,续航力为18000海里,一次性运输货物的能力为2000立方米。

而且,它的通讯导航设备也比较先进,远航科学考察仪器设备也比较完善。如果对它进行适当的改装和维修,就可以承担到南设得兰群岛运送人员、物资和进行南大洋考察的任务。

为了做到更加安全可靠,因考虑到海军“J—121”号打捞救生船曾经执行过海上军事演习和海上救援等重大任务,而且,船上还载有一架直升飞机,是一艘出色的后勤支援船。因此,经南极委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商量,决定由海军派出“J—121”号打捞救生船与“向阳红10”号共同组队,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证中国的首次南极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同时,南极委还考虑到,要想日后登越东南极大陆建造中国第二个南极站并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它的前提必须是:中国拥有自己专门的破冰船或抗冰船。

为此,南极委在积极准备首次南极考察用船的同时,还为中国建造自己的破冰船抗冰船,或购买外国破冰船、抗冰船做了各种准备工作,以满足日后南极考察的需要。

我们要知道,南极考察船到达南极洲之后,一般无法直接靠“岸”,只能停泊在离“岸”一定距离的海湾中或冰架外。

而考察船所运载各种随行物资必须要由运输艇或直升飞机运到“岸”上,再用各种车辆运到建站的地方。因此,在选定了“向阳红10”号和“J—121号”作为主船后,还需要准备至少2艘运输艇、1架直升飞机和若干辆雪地运输车。

运输艇“长城1”号和“长城2”号,已经拟由上海造船厂按照南极办的任务书建造。直升飞机除了“J—121”号船上搭载的一架可以用外,拟向阿根方面廷租用一架。

建站物资设备的准备,包括房屋建材、动力设施、通讯设施、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

房屋是科考站上所有的人员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考虑到南极气候严寒、风大干燥的特点,基站房屋必须要求保温性能好,抗风能力强,而且最好可以防火阻燃。

所以,根据国外在南极洲建站的经验,房屋一般采用高架式的结构。这样,就可以使风吹雪从房底下通过,而房屋也不致于被暴雪覆盖或掩埋。

一般来说,因为前往南极的运输船必须在冬季来临之前离开极地,所以,南极基站的建站施工,只能在夏季进行。而且,世界各国大都采用预制件组装的方式建设基站。

即:在国内把房屋所有的组件预制好,等运输到了南极洲后,就可在短时间内组装起来。南极委通过对国内建筑行业的调研后,拟定委托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承担中国南极站房屋的设计、生产和装配任务。

另外,南极考察站上的生活、科研、通讯等都离不开电力,尤其在是冬季,天气寒冷、黑暗,基站人员如果没有电力用来取暖、照明,那将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动力设备被视为南极基站的心脏。

为了确保中国南极基站电力的正常供应,南极委不仅广泛地调研国内的配电设施,还选派电力工程师赴新西兰南极斯科特站进行专题考察。

之后,经多方论证,确定了中国南极站的电力方案,并拟定由原机械工业部兰州电源车辆研究所负责进行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南极洲尽管与世隔绝,但是,借助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就可以保证它与北京总部的联系如同邻里。而且,也可以保证中国南极站与其他友邻站的联络互助。所以说,把通讯设施比作南极考察站的耳目,一点儿也不过分。

为此,南极考察站必须设立通讯电台。南极委在广泛地调查了国内通讯设备的基础上,又考察了一些国家南极站的通讯台,最后拟定由原电子工业部微波技术传播研究所提出通讯方案,并进行中国南极站的通讯台的准备工作。

要想在世界上最寒冷的南极洲生活,除了房屋、电力、通讯外,还要解决所有人员的着装、吃饭和饮水的问题,这是生活的基本保证。

关于御寒服的准备。根据一些国家的经验和一些专家到外国南极站的体会,南极着装冬夏都离不开羽绒制的御寒服,对它的要求是:既防寒,又轻便、宽松,且外不透风、内可逸气的特点。

南极委委托上海纺织科学院参照一些国家南极羽绒服的优点,研制中国南极羽绒服用料,拟由上海羽绒服厂加工制做。

关于防寒靴的准备。根据国外的经验,防寒靴一般为长统式,分为夏季用和冬季用两种,其防寒性能有所区别。南极委拟定由天津大中华橡胶厂研制,长征鞋厂生产防寒靴。

关于食品的准备。考虑到南极气候寒冷,即便是在南极的夏季,平均气温也低至0摄氏度左右的特点,南极委在走访了国内的食品研究所和大庆油田等单位后认为,南极食品需要高蛋白、富含维生素C,以弥补寒冷消耗和蔬菜缺乏的不足。

而且,在食品筹备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运输、储藏和保鲜等问题,决定食品以半成品和罐头为主,大多在国内采购,有些可在去南极洲途中的外国港口补给。

食品的准备,还包括饮料、酒类、水果等的筹备,前提是补充营养,确保考察队员的身体健康。

另外,还有饮用水的问题。据前期的考察结果表明:各国南极站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有3种来源:淡水湖泊、融化冰雪和海水淡化。

我们知道,南极大陆和岛屿上许多地方分布着淡水湖泊,是南极站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最经济来源。南极大陆储存的冰,占世界淡水资源的72%。

但是,因为南极大陆储存的冰坚硬难取,给融冰取水带来很大不便,尤其是在冬季,又因为用淡化海水来解决用水问题,耗能高、代价大,所以这个方案应尽量少用。基于上述3种方法,南极委决定让考察队尽量找到淡水湖泊。所以,准备好了提取湖水的各种设备,同时,也做好迫不得已时融冰化雪和海水淡化的准备。

由以上的叙述我们已经知道,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的目标是:在南极洲建立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以便对南极洲和南大洋开展科学考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央提出:

务必精心组织,各方大力协作,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做到安全第一,站住脚,积累经验,为完成南极考察的长期任务奠定好基础。

因此,南极委和国家海洋局遵照中央指示,着眼于最困难、最复杂和最恶劣的条件。从船舶、航海、物资装备和考察队组建等方面,展开了紧张而全面的准备工作。并编制出准备工作网络图,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规范行动,协调关系,科学地落实各项工作。

首先,是考察队设备的改装和物质筹备。

如上所述,为了适应极区海域航行和科学考察的需要,南极委对选定的国家海洋局“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号打捞救生船进行了检修和改装。

1984年7月,上海船厂抽调骨干,集中力量,如期完成了“向阳红10”号船的卫星导航系统等200多个项目的施工任务。同时,还为“J—121”船增装了20多台新型设备。全船指战员也自己动手检修机器,维护设备,保养船体。

与此同时,上海船厂还建造出两艘运输艇,从设计到交货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

“J—121”号船的179号直升飞机机组人员,为了适应极区航行和胜任冰情侦察、导航、吊运建站物资、运送人员等任务,进行了100多架次的模拟南极飞行训练。

与此同时,担负航行指挥和通讯联络的国家海洋局管理指挥司,广泛搜集了航海、气象、冰情、通讯和外港的资料,周密设计出通往南极洲的最佳航线,制订出保障航行安全和通讯指挥畅通的最佳方案。

在这期间,因南极洲建站和科学考察需要的物资种类繁多,其中许多仪器设备要现研制、现生产。又由于我国技术人员对研制和生产这些仪器设备缺乏经验,所以,难度确实很大。

于是,全国各有关工厂、企业和科研单位想南极考察之所想、急南极考察之所急,密切配合、积极支援,开展了攻关大协作,按计划要求快速速优质地完成了研制生产任务。

例如,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为完成长城站站房设计、生产和装配任务,精心挑选了14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攻关小组,根据南极的自然环境特点选用新型建筑材料,生产出既轻便,又防寒抗风的活动房;

又如,上海纺织科学院参照国外的南极羽绒服,研制出御寒、挡风、防雨雪和轻便、结实、耐磨的羽绒服面料后,迅速地交由上海羽绒服厂为南极考察队员加工制做出适合南极考察的羽绒服;

又如,天津运动鞋厂、长征鞋厂、大中华橡胶厂,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研制、生产出适合南极野外作业的防寒防水靴;

又如,北京汽车制造厂,为考察队设计、生产出两台特种车辆。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医学科学院、海军总医院等单位,向考察队生产提供了尼龙帐篷、汽油锅灶和各种药品。

就这样,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站和科学考察需用的4000余种、计500多吨物资,从全国各地,用飞机、船舶、火车和汽车按时运送到考察队出发地,即上海黄浦江畔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为考察队按时出征和成功建站考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是考察队成员的组建。

我们都知道,我国首次进行南极考察,理所当然地举世瞩目。所以,考察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的荣誉和威望。因此,南极委除做好必要的物资准备外,组建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一支素质高的考察队伍,也是圆满完成这次考察任务的关键。

因此,南极委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南极考察队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对考察队员进行了严格的挑选,筹建了一支由591名队员组成的高素质考察团队。

他们包括:“向阳红10”号船船员155人,“J—121”号船船员308人,南极洲考察队队员54人,南大洋考察队队员74人。其中,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文汇报》社、《解放军报》社、《解放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人民画报》社、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共派出200多名记者、摄影师随考察队赴南极实地采访。

就这样,参加首次南极考察的“两船”、“两队”,统一组成了“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考察队下设指挥组、政治工作组,同时还设立了“中国共产党首次南极考察编队临时委员会”和“共青团组织”,并事先规定:重大问题由临时党委集体讨论决定。

考察队编队总指挥兼临时党委书记由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德鸿担任;副总指挥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局长董万银和海军旅顺基地参谋长赵国臣担任。南极洲考察队队长由南极办主任郭琨担任,南大洋考察队队长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金庆明担任。

南极委同时还任命张志挺任“向阳红10”号船长、周志样任政委;于志刚任“J12I”号船长、袁昌文任政委。

随后,南极委组织考察队员进行了适应性训练。首先,考察队员在北京体育学院进行了集训,指导员是两名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的专家。通过训练,队员初步了解了南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外国南极考察概况,认清了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任务,掌握了一些建站和实施科学考察的基本知识。

之后,考察队员便在上海集结,为“向阳红10”号船装载建站和科考物资。连续13天的强体力劳动,使队员们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形成了一支意志顽强的队伍。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军委对首次南极考察极为重视。邓小平、陈云分别为首次南极考察题写了题词。

邓小平写道:

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

陈云写道:

南极向你招手

1984年10月13日,万里等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考察队的代表,听取了首次队领导关于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与代表们一起合影留念。

万里在听完汇报时说:

为国家南极科学考察事业做贡献是很艰苦的,但这是苦中有乐,求人民之乐,求国家之乐。

万里还说:

我们国家应该进入这个领域,增长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地球,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贡献,你们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战斗的精神,中国人不笨,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央领导的接见,让考察队员们深受教育和鼓舞。他们纷纷表示:

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一定竭尽全力圆满完成我国的首次南极科考任务。

第4章考察队就要向南极进军

万事俱备!考察队员们就要向南极进军了,那么,南极洲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

根据有关资料,考察队员们了解到: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岛屿,它的面积大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

在地质和地理上,我们通常把南极大陆分为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界线是根据格林威治0至180度子午线来确定的。

在这两大部分之间,贯穿着一条呈东南至西北走向的横贯南极山脉。南极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为2000米,是地球上其他大陆平均高度的3倍。

南极大陆98%的陆地常年被冰原所覆盖。冰盖的平均厚度为2450米,最大厚度可达4750米。冰雪总储量为2500至3000万立方公里,是全球冰雪总储量的90%,是全球淡水总储量的72%。

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将升高60米,那么,许多国家沿海的大城市就会被淹没。

在南极圈以内的地区,明显地分为冬夏两个季节。冬季是连续的黑夜,而夏季则是连续的白昼。

这种连续的黑夜和连续的白昼所持续的时间的长短,与极圈内的纬度高低是一致的。在南极点上,连续的黑夜和连续的白昼所持续的时间的长短,几乎相同。

在南极圈以内的高纬度地区,由于冰原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能相对比较少,所以气温比较低。而且,由于南极圈内全是陆地,与北极相比较,受海洋调节的影响较小,因此,南极洲是全球最冷的大陆。

在南极洲的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约为—17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大多在—40摄氏度以下。而夏季的最高气温是9摄氏度。

南极大陆以多风暴著称,风暴频繁而且特别强烈。在东南极洲的中央高原,因为常年被极地高压所控制,所以风很微弱。

但是,这里的强烈的冷空气沿着冰面陡坡向沿岸急剧流动,于是形成了稳定而强劲的下降风。

这种强劲的下降风,频繁地出现在大陆沿岸地区,于是诱发产生了强烈的暴风雪。在这种极端的天气里,局部地区风速可达85米每秒以上。空间能见度几乎为零,而且持续时间常常在几小时甚至几天。

而且,在南纬50至70度之间,气旋的活动也相当频繁。所以,在任何时候,都可能有6个以上的低压气旋环,围绕南极大陆自西向东移动,它的移动速度可达8.5公里每秒,它的形成的最大风速也可达70米/秒以上。

不仅如此,南极大陆还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它的年平均降雪量为12厘米。而在中央高原,年平均降雪量只有5厘米,这个数字,仅仅只比比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稍多一点点。

南极大陆没有土著居民,又因为远离其他的大陆,受人为的污染很小,所以,空气和水源都很纯净。

南极大陆与其他的大陆相比,动植物的种群数量较少。地衣是这里最分布最广、常见的的植被。即使在距离南极点约300公里的露岩区还可发现地衣的踪迹。

另外一种常见的的植被是苔藓。由于它对湿度的依赖性较强,更适于只能生长在沿海地区,所以,它的分布范围则要小一些。

再有一种常见的的植被是藻类,它是南极大陆总生物量中最丰富的植物,但是它只适于生长在水分充足的水洼地和潮湿土壤中。而显花植物,在南极半岛只发现了3个种类。

南极大陆没有陆生的脊椎动物。比如像昆虫和蜘蛛类,特别是蝉、虱、螨、橡和尖尾虫是最高级的土著动物。

而在南纬89度以南的高原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土著生命的迹象。

在南极大陆的沿海的地区,情况却截然相反。众所周知,这里是企鹅、海豹、贼鸥和海燕的天堂。它们的数量众多,只不过,它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海上活动和摄食,陆地边缘只是它们暂时栖息和繁殖之地而已。

包围南极洲的南大洋由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南端部分组成。所以,不难想象,南大洋是唯一一个没有东西海岸的大洋,它的总面积约为3800万平方公里。

当南极洲进入的冬季的时候,海冰面积可达到2000万平方公里。这些海冰完全封住整个大陆并向外延伸300至400公里,个别地区甚至延伸到了南纬55度的区域内。

当南极洲进入的夏季的时候,大约有85%的积冰会崩塌到不冻的海域里融化掉。每当这个时候,海冰面积就会缩小到了400至500万平方公里。

于是,这些未融化的海冰,就从陆缘断裂出来,形成了遍布满海面的大大小小的冰山,并逐渐向低纬度海域漂移扩散。

南极洲周围的大陆架,大多数都比较窄,有的甚至只有10多公里宽,而唯有罗斯海和威德尔海是个例外。这正是南极洲大陆架的特点之。

南极洲大陆架的另一个特点是:海水较深。水深一般都在400至600米左右,而其他各洲的大陆架的海水深度一般则只在100至150米之间。

虽说南大洋的生物种类与其他各大洋相比,显得很贫乏,但它的生物数量却比其他各大洋庞大得多。大量的浮游植物是南大洋简单食物链的第一环,它是南大洋中,体型微小的浮游生物、南极磷虾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南极磷虾是南大洋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它的种群数量直接左右着南大洋中其他高级动物,如枪乌贼、鱼类、海鸟、企鹅、海豹和鲸等的种群数量和命运。

从以上的内容来看,不仅南极洲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而且,它的物产利用价值似乎也特别有限。那么,世界各国争先恐后考察南极洲的意义又何在呢?

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不妨说,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大陆架构造、自然环境的演化和形成,都是地球环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据科学考察资料表明,在中生代时期,我国青海、西藏、新疆等地,曾经是水草丰富,沃野千里的地方。只是由于南极洲冈瓦纳大陆分裂出来的中南半岛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碰撞,使青藏高原隆起,挡住了亚热带暖温气流的北进,才出现了现在我国西北部大片的沙漠和“死海”。

由此可见,研究南极洲的地理演变对于认识中国大陆的地壳演化、动植物的形成和分布,以及成矿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是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因为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据有关资料表明:

南极大陆上大部分太阳辐射被镜面一样的冰原反射回空间,因此,南极大陆的气温极低,南极大陆成为全球主要的冷源之一。

而且,南极大陆周围的海冰,在全球气候系统中也是相互作用的重要动力因子。海冰的覆盖明显地改变了海表面的反射率,将大气和海洋隔离开来,同时还改变了海水的含盐浓度。

因此,南极大陆的海冰对辐射能量的湍流输送,大气和海洋间的动力输送、垂直混合和海洋盐分平衡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也会由于海冰覆盖面随着季节显著变化和年际间的差异,显得尤为敏感。

同时,还因为南大洋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紧密相连,南极冷水向北流动以及绕极流的存在和变化,对世界各大洋的气体交换和热交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南大洋的这种“一冰一气”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不仅决定着南半球的气候变化,也影响着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并且与中国气候变化也有密切的联系。

所以说,对南大洋的气候动因进行研究,对保证在南极地区活动的飞机、船舶及人员的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另外,研究南极冰盖、冰架、冰川、冰山、海冰以及各种冰雪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如南极冰原的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目前的消长情况与趋势、冰、海、气的相互作用、年季变化规律等,能提供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所需要的许多珍贵资料。

同时,由于南极冰盖是由几千万年来的降雪堆积成的冰层所构成的,而这种降雪堆积成的冰层,同时也将混在大气中的各种物质完好地储存起来了。因此,它提供了自它形成以来的全球气候变迁的全部历史记录。

科学家通过对南极科学考察钻取的冰样的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全球气候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判别人类活动,特别工业社会以来,对全球气候环境所造成的的影响。甚至还可以获知天体和地球演化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因此,南极的冰雪也是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重要宝库。

我们知道,南极洲生态系统比较独立而且基本上保持其原生状态,为研究生物环境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条件。

全面综合研究南极植物、植物与动物、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之间的关系,不仅为生物的专业学科填补了空白,而且可以综合探讨系统进化、大陆漂移、地球变迁、生态系统中土壤的形成和发展、环境污染和指示生物、生物的抗寒嗜冷和抗旱机制等,从而完善生态学理论,认识南极洲特殊生态环境,并使人类的活动与之相适应。

我们都知道,目前,全球环境已面临日益恶化的窘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南极洲作为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直接受人类干扰最少的原生大陆,它不仅提供了全球环境演变的历史背景信息,并且还是研究目前全球环境变化最有价值的“参照区”。

因此,对南极环境的背景研究、容量研究以及动态分析,将为全球环境研究提供依据,为衡量人类活动强度提供指标。

宇宙空间有无穷的奥秘,正有待人类作更深入地探索。例如,太阳辐射及其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变化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日地关系是也是破解地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的突破口之一。

而在南极洲进行日地关系研究的优越性,不仅在于南极洲的大气比较纯净,和可以扩大人类在地面设站的范围。

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地球磁场的偶极子结构,使极区磁场与地面近乎接近垂直,而成为空间高能带电粒子易于进人的窗口。所以,磁层、电离层、高层大气能质量、动量的耦合主要发生在极区,形成一系列极其特殊、极其重要的日地物理现象,如极光、粒子沉降、极区亚暴、西向浪涌、极盖吸收、中层大气加热等。

上述这些过程,对地球环境的变化及全球无线电通信、宇宙飞船发射和正常运行、以及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正常运行都有重大影响。

我们知道,南磁极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从1841年罗斯首次测定南磁极位置至今,南磁极位置大约移动了1000公里。南磁极的移动,与地磁偶极距的减小,非偶极子场的西向漂移,南极大陆的磁异常,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极区进行日地关系的观测研究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与实际意义。

而且,对南极陨石的研究,对于认识天体形成与演化以及地球成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资料表明:

降落在南极大陆的陨石被冰雪所包裹并随着冰雪流动,当冰雪在前进中遇到高地阻挡便逆坡流动,冰雪逐渐融化,陨石便富集裸露于表面。所以,南极陨石的特点是数量大,类型多,储存年代久,弱氧化,少污染。所以,综合了这些特征的南极陨石就显得尤其珍贵。

南极的海豹和鲸,因为有极重要的经济价值,而南大洋的磷虾储量,过去曾经估计为10至50亿吨。近年来,国际南极海洋系统和储量的生物调查结果认为:南极磷虾储量仍难做较精确的估计。所以,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蛋白类资源,它的开发前景极其是令人鼓舞的。

再者,南极大陆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已从卫星遥感、地球物理探测中获得了许多资料。世界各国探险家、科学家在现场实地考察中发现了许多裸露于地表的煤、铁及其他稀有金属和贵重金属。

而且,各国科学家结合南极洲与非洲、澳大利亚、南美洲地质构造单元的连续性进行分析,普遍认为南极大陆的矿产资源储量是丰富的。南大洋的锰结核的储量及分布还鲜为人知。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许多国家进行过地球物理调查,有的国家还进行过深钻。从地质构造、沉积层厚度以及油气显示的特征分析,前景是可观的。

另外,南极冰雪为全球淡水总储量的72%,用以解决人类的水资源危机是很有吸引力的。

南极纯净的空气、宁静的环境、美丽的冰雪、神秘的大陆,对于身居闹市的其他大陆居民,是一块理想的旅游圣地。有些国家已在南极修建机场和旅馆,并在南极的夏季,用飞机、船舶开辟了旅游航线。

遗憾的是,对于南极洲资源的开发,它的前景虽然十分可观,但是,就其开发的科学性而言,这种开发仍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短视性。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研究南极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和长期性,也是这次我国国家海洋局、国家南极委、国家科委、外交部和海军发起联合科学考察的必要任务之一。

以上这些问题,我国政府都必需委派相关的科学工作者深入南极大陆,作实地考察和研究,提出我们自己的有科学依据的见解,以便在南极资源开发问题上有充分的发言权和较大的影响力。也为人类认识南极、保护南极环境以及和平利用南极洲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那么,世界各国考察南极的现状如何呢?

众所周知,自15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来自世界各国的个人或团体,怀着探险或商业的目的,已经对南极进行了近百次的考察。

早在在1957至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阿根廷、澳大利亚、法国、比利时、智利、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英国、美国和苏联等12个国家在南极洲共建立了67个考察站。

1958年以后,除挪威和比利时只派考察队进行了夏季考察外,其他近10个国家都先后在南极洲建立了有数量不等、规模不一的永久性考察站,并已成为依托,坚持着全年的科学考察。而且,各国政府为此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逐年增加。

进入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表现出莫大的兴趣,纷纷派考察队赴南极洲建站和进行科学考察。

例如联邦德国、韩国、印度、巴西、民主德国、乌拉圭、意大利、瑞典、西班牙、秘鲁、芬兰、荷兰、巴基斯坦、保加利亚、厄瓜多尔正准备在南极建立考察站,或准备派遣考察队从事南极考察活动。

而且,南极科学考察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比如,由早期为商业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气象观测,已经逐渐发展到了今天的海陆空及外层空间的全方位的科学考察。考察的学科几乎涉及到整个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冰川学、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气象学、低层和高层大气科学、大地测绘、人体生理和医学,以及海洋科学等。

每逢南极夏季,各国专家、学者云集南极洲,或用飞机、船舶,或乘雪地车、履带车、雪橇,在南极洲上空、海洋或地面上从事各类科学考察活动。但是,这些科学家中,却一直没有中国科学家的身影。

于是,在1984年11月20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团向目的地进发了。

南极科考:中国首次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 第一卷准备进军南极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