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中央决策 第1章 中央决定研制导弹

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明确指出:“五院的建院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利用其他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

王诤强调:“制定规划要突出一个特点,就是要把上海搞成一个中间性的试制基地,上一个综合性的科研、试制和小批生产的基地。”

赵世愚得到肖卡的通知说:“刘少奇主席和陈毅副总理路过上海,他们很关心上海新技术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1956年10月,中央成立了专门的导弹研究机构,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明确指出:

五院的建院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利用其他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

1957年9月,聂荣臻带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苏联谈判,要求苏联对中国的导弹事业提供援助。

10月15日双方签定了协定。协定规定苏联在1961年前,向我国提供四种导弹。其中包括一种岸舰飞航式导弹。

同年10月15日,我国又派出苏振华率领的海军代表团赴苏谈判提供飞航式导弹。

1958年2月4日,中苏双方签定了协定,协定包括苏联向我国提供542岸舰导弹,544舰舰导弹,1060潜地导弹。

在签订提供导弹技术的同时,还签定了苏方向我国提供629艇、205艇和183P艇的协定。

这就是当年所谓的“三弹三艇”协定。当时的苏联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也希望我国形成强大的海防体系,解除来自其远东地区南翼的威胁。

在当时,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只有一些要塞地域部署有早期海岸炮。面对西方阵营海军舰艇射程达30公里以上的舰炮,这些射程只有10多公里的早期海岸炮显得力量非常单薄。

例如,1944年,美国和英国海军配合诺曼底登陆时,他们的战列舰、重巡洋舰多数在距海岸20公里左右,对德军进行炮击,使德军大量部署在大西洋壁垒的海岸炮几乎没有还手余力。

作为岸防导弹,射程要比舰艇导弹远才能使敌方舰艇不能接近海岸,从而保护海岸要塞或临海城市等要地。

这种远程导弹完成部署后,不仅能依靠海岸火力将大型水面舰艇拒于其火炮射程外,还能采用携带导弹的小艇出到岸舰导弹的射程极限附近,攻击远离海岸的对方舰艇编队。

因此,要想真正建立强大的岸防体系,寻求有效的海防武器成了我海军岸防部队当务之急。

“三弹三艇”协定签订后,1959年中期开始,苏联向我国先后运送了导弹和相关技术资料图纸等。

542导弹前鼻锥内装的雷达其实是米格战斗机上雷达的测距接收机的改进型号。这种接收机对于引导飞行员对向搜索的精度十分高,而作为半主动制导的雷达接收机却精度不足。

由于弹上雷达接收机和机电式控制系统精度不足,542导弹的命中率历来很低。

尽管试验结果不满意,但是,我国科研人员认为能够将导弹的精度进一步提高。因此,仿制工作就展开了。

当时的国防部五院负责设计资料的整理、消化和仿制设计,还派出工作队下厂参加仿制工作。

1960年8月,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专家组被陆续全撤回。此前不久,542岸舰导弹专家组的工作已经出现停滞。

这对我国反舰导弹的发展打击很大,所有仿制工作都陷入了停顿之中。

1961年7月,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了国防工业会议。面对当时国家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困难局面,会议确定并提出“缩短战线,任务排队,确保重点”的方针。

按照这一方针,中央军委决定,停止仿制性能不佳的542岸舰导弹,集中力量仿制544舰舰导弹,从中掌握技术,积累经验,培养锻炼技术人才,为飞航式反舰导弹的发展积蓄力量。

由于当时国防工业全面调整收缩,国家要生产和研制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的导弹,以应对边境和台湾海峡的严峻局势。

在反舰导弹作用还不被世界完全认可的时代,544导弹仿制不是重点,所以进展缓慢。在这种情况下,1963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544导弹专门会议,研究解决544导弹仿制中存在的问题。

9月,国防科委颁发了《关于544系统技术责任分工的规定》,明确了国防科委所属各院、部在544项目中的分工和责任。此后,这一项目终于加快了进度。

1966年5月至7月,仿制成功的544导弹,进行了陆上和海上飞行试验。

这些试验弹的控制系统设备采用苏联产品,其他为国产,所以称为混合弹,有人调侃简称“混弹”。此时的544导弹型号已经被定为“上游一号”。

1966年底,“上游一号”进行了海上定型试验,试验结果是9发8中,终于通过了定型进入批量生产,装备同步研制的6621和6623型导弹艇。

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进入了导弹时代,我国终于有了第一种自己生产的飞航式舰舰导弹。完成了舰舰导弹的研制,岸舰导弹的出现也就指日可待了。

自从1961年仿制542岸舰导弹下马造成空白后,重要频海城市和港口依旧要部署大量的岸防炮兵。而且,在修建大型骨干基地的同时,还要在远距离建立临时基地。一些鱼雷艇和炮艇也配置在附近的基地,以便及时出动提高巡逻效率。

当时大型舰艇少,续航能力差,对于不断地袭扰,有些疲惫。早在1963年,我海军拦截入侵的美军驱逐舰时,双方对峙达7天时间,超过了我国舰艇最大续航时间。当时,为减少淡水消耗,官兵们只好用海水做饭。

面对严峻的海防形势,在“上游一号”仿制成功后,我国获得了导弹生产和装备使用的经验,同时也消化了导弹技术,为研制岸舰导弹打下了基础。不久,国家就下达了研制岸舰导弹的任务,并命名为“海鹰一号”。

1965年4月23日,国防工办在北京召开了“海鹰一号岸舰导弹武器系统方案审定”会议。

飞航式导弹研究院和320厂共同提出了以544导弹为基础,进行改型设计,增大射程的方案。

由于“上游一号”导弹还是苏联544导弹仿制产品,在射程上并没有提高,不能满足岸防作战需要,因此对其进行改进,增加射程转为岸基发射,这在技术上是风险很小和最便捷的方案。

因此,“海鹰一号”岸舰导弹武器系统审定方案很快就获得通过。方案包括加大推进剂箱容量、延长发动机工作时间、研制地面发射控制系统。

国防科工委办公室决定,由飞航导弹研究院担任武器技术和总体负责,由320厂负责试制生产。

会议后不久,320厂在仿制544导弹的工艺生产流程基础上,迅速制定了技术方案和研制进度。

改型对于设计的任务不重,但是不断有新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以生产厂为主,研究院进行技术负责的办法,能够很快且很直观地处理相关问题。

不到半年时间,320厂就拿出了模样弹,主要体现弹内设备安装和燃料容量,摸索重量和重心变化的情况。

1966年3月,“海鹰一号”生产出了遥测弹,并在当年11月运送到了试验基地。

遥测弹是没有安装战斗部,加装了测试记录仪器。在整个飞行中记录导弹的飞行状态及弹上雷达、控制系统等的信号情况。

1966年12月26日,“海鹰一号”在辽宁锦西海岸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

试验由国防科委第二十三基地组织实施。导弹要飞完最大动力航程,目标是命中该航程上的靶船。导弹试验取得初步成功。随后,加强了弹体强度,并进行了局部修改。

从1966年首射到1970年定型,“海鹰一号”导弹总共试射了25发弹。

1970年9月,导弹定型。1971年开始批量生产。从此,中国海岸有了岸舰导弹,并且能在100千米范围内形成有效威慑。

尖兵利器:中国成功研制系列战术导弹 - 第一卷 中央决策 第1章 中央决定研制导弹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