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爱的父亲有一句名言:“多读书,还要学会勤思考,勤思考才能得智慧。”

他老人家经常对我说:“思考是金,只有勤于独立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才能不断进步。因为,你的智慧是你将所学的知识经过多动脑子去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得到的,不是不动脑筋就能轻而易举得到的,多思考才能明白道理,明白道理才能学以致用。”

“你读书时,一定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不要像蜻蜓点水一样,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看得多忘得快。读书不仅要广,重要的是要精,对所学的知识要在脑子里多想几个为什么,只有自己想明白了,融化在你脑子里了,才能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孔子有句话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讲思考与读书要同步进行才能得到你自己的东西。特别是你学中医,一定要多读古代经典著作,经典才是中医的根本,读经典就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理解,不要人云亦云。而且多思考,还会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父亲的这些话对我是非常有用的,一直贯穿于我读书和临证的过程中。

为什么父亲经常对我这么说呢?

因为,在我读书和临证的路途中,曾经有过浮躁和迷茫。

初入临床的时候,我踌躇满志,认为自己教科书学得也比较扎实,考试也都不错,也没少读古今医案,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知识应当是掌握得差不多了,治病还会有多难吗?

而接诊病人后,我才发现治病是远远没有那么简单的。病人的病证和病情变化与我从教科书上及其他类似书籍中所学到的知识是不太相同的,是不能简单对号入座的。

当时我就有些着急了,感到所学的知识是缺乏思考的知识,看得多,但没有深入地理解,思路狭窄,不会变通,没有获得以不变而应万变的知识和智慧,辨证不清,以方套病,疗效不明显,每每感到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感叹,特别有一种中医理法到用时难以理清头绪的困惑,以及还要加倍读书的紧迫感。

所以,我常常对父亲说起读书和临床的苦衷,正因为如此,父亲才经常对我进行耳提面命。

经过父亲的多次教诲,我对自己的读书方法和思维习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此对中医经典著作开始重视起来,在读书中逐渐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面对病人复杂多变的病证,我能够做到勤学不辍,扎扎实实地深入思考经典理论知识,在临证中读书,在读书中反复思考,再将思考所获得的知识在临证中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尝到了多思考的甜头。经过反复而深入的思考,所学知识的确记得牢,并且用得活,从而使我增强了自信,拓宽了思路,学会了变通,临床疗效也不断提升。

我在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有时候对其中的一个条文、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要进行反复思考,多方查找资料对比,力求弄明白它的涵义。

思考后,我有目的地在临床上进行验证、总结,不断地弃旧图新,力求得出一些符合临证实际的规律性的东西。

我认为,要想在临床上得心应手,首先必须要有深厚而广博的知识积累。知识的积累是你获得圆机活法智慧的前提,但要将知识上升为你的智慧,就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多思考,勤思考,多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思考中,不断修正错误的认识,增加新的认识,并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变零碎为系统,变感性为理性,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所以说,读书无止境,思考无止境,知识的积累和临证经验的总结也是无止境的。

冯世纶老师曾经说过,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同事和学生曾多次请求胡希恕先生写书,以便大家学习和掌握他的学术思想,而胡希恕先生却一直说:“还没有考虑好。”

这个“考虑”,就是一种思考。《广雅》说:“考,问也。”《说文》说:“虑,谋思也。”

考虑,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对理论和知识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反复思考和探索,力求臻于至善。

胡希恕先生是一位很善于思考的学者,尽管他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理解得已经相当深刻了,并且在应用六经方证辨治上疗效卓著,但他自己还是在不断地认真思索、考证、探求和反复验证,力臻完善。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而我们现在读经典、学用经方何尝不是这样?

仲景经方学术之道,在于弘扬六经辨治大法的至理,在于使医者弃旧图新,即反复思考和实践而获得新知,在于使医者达到辨证施治的最完善的境界。

历代的名医和明医无不在临证中深入经典,在苦读的同时用心思考和体悟。

这本书起名为《思考经方》,内容都是我在临证中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伤寒》经方的心悟。我认为,读《伤寒》,用经方,思考和临证相结合是提升临床水平的关键环节。

我在临证之余,不懈研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经典理论,学习–思考–再学习–再思考,通过勤读书,勤思考,勤临证,反复体悟,不断在学习和扬弃中改善临证思维,不断地思考和纠正不足,总结经验,力求创新思维,用心思考和体悟经典经方,特别在学习、研究和应用胡希恕先生等经方医家的《伤寒》六经方证辨证学术思想方面,有自己的独特的思考和一定的临证经验。

我在学习、思考和临证中,悟出了《伤寒》六经辨治内涵就是“六经方证集合”的理念;总结了六经方证病机的具体辨治要诀为“明辨六经,顾全合证,谨守病机,方证相应,重视两本,药参神农”;提出了《伤寒》经方“六经方证病机二元辨治”的思路和方法。这些思考的结晶都非常切合临床实际。

抓住了经典的根,有了读书思考得来的临证智慧,心里有底气,胸中有定见,从而使我在临证中善于应用《伤寒》六经方证病机辨证,活用经方辨治外感和内伤杂病,以及慢性疑难病证和急重症,临床见效快,疗效好,多获病人和同道的好评。今后我还会不断地去思索,去感悟,力求达到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境界。

《伤寒》奥旨博大精深,经方义理法度严谨,自古以来开创了辨证施治的先河,活人无数,所以说,这部书就是中医的根。

后世医者无不认为《伤寒》重要,但临证时却鲜有应用经方者,所以古有“经方之难精,由来尚已”的感叹,这也说明自古就存在学《伤寒》而入门不易的问题。

胡希恕先生勤求经典,博采众长,精于思考,探索并弘扬《伤寒》六经方证辨证学术思想,使《伤寒》六经方证理法及经方之用契合临床,易学易用,功莫大焉。从这个途径来寻求中医的源头,抓中医的根,实乃“至道不繁”之法。

在读《伤寒》和临证中,我曾涉猎和研究过古今不少医家的学说和观点,广为探求《伤寒》经方临证的途径和方法,而经反复思考和应用,惟独对胡希恕先生的“六经方证辨证”理念最为认可。

因为这个《伤寒》六经方证辨证学说,既不失辨证之大法,又能使经方施治时,方与证的对应恰到好处,从而使《伤寒》六经辨证学术及经方的应用从模糊玄奥,艰涩难懂,变得清晰明白,通俗易懂,为医者学《伤寒》、用经方开辟了一条易于理解、易于掌握的实用之道。

这本书中的内容,主要就是我在学习、研究和应用《伤寒论》六经辨治学术的思考、探索、创新和经验。重点是在阐扬胡希恕先生等经方医家《伤寒》六经方证辨证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将自己学习、思考和探索的《伤寒》六经方证病机辨治方法、思路和经验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和解析。

书中广为涉猎历代典籍,博采众长,旁征博引,对经方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思考,以大量翔实的材料来佐证《伤寒》经方的义理,凸显六经方证病机辨治理念的辨治独到性和临床实用性。

书中信息量较大,有《伤寒论》六经提纲证等重点方证条文的思考和演绎;有重点经方方证病机的思考和解读;还有经过我反复思考和临证探索所形成的六经方证病机辨治理念。特别是有针对性地举出了我本人应用《伤寒》六经方证病机辨治的大量的医案,通过对这些医案比较详尽地思考和辨析,很有助于启迪和拓宽《伤寒》六经辨证及活用经方的思路。

这本书是我在繁忙工作之余所写的,花费了不少心血,尽管在写作过程中,心身都很疲惫,但我感觉是值得的。因为,作为一名中医,为复兴《伤寒》经典经方学术,尽到了自己一分力量。

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感于现今经典传承的弱化,《伤寒论》六经经方使用率低下的现象;忧心于中医界相当一部分医生不重视经典学习,不会用、不善用或不用经方临证,辨证不明阴阳,甚至放弃辨证而掺杂西医思维,不伦不类而致疗效滑坡的现状。

感叹《伤寒》经方这么好,这么简便验廉而用者寥寥,几近湮没,实在可惜;感叹经典不彰,根基不固,源头不明,中医特色尽失而日渐边缘化,实在可憾。

有感于此,发心立愿,为彰显中医经典,弘扬仲景经方学术,不揣荒陋,勉图蚊负地将自己对经典经方的思考和临证心悟毫不保留地和盘托出,力求理论结合实际,实战性强,可操作性强,主要目的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冀能够起到鼓舞同道重视经典,学习经典,思考《伤寒》经方,多用经方临证的信心;启迪同道以《伤寒》六经方证病机辨治的思路;顿悟医者活用《伤寒》经方的义理,以使仲景经方学术日益发扬光大,造福于世人。

要当好一名真正的中医就必须抓住中医的根,中医的根就是古经典,就是仲景经方临床术,没有根基,临证功底就不会牢固。

由于本人学识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纰漏及不足之处,殷切期望读者予以指出,不吝赐教,以便本人在今后的学习、思考、研究和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毛进军

2013年12月09日

思考经方:《伤寒论》六经方证病机辨治心悟 - 序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