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年贴“福”字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宋代《梦粱录》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所谓“春牌”说的就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贴“福”字只是形式,表达祝福和祈福才是“福”文化的。表达祝福是对别人的一种美好祝愿,祈福则是对自己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虽然对象和受者不同,但祝与祈的内容却高度一致,我们的先辈们以高度精练的语言为其做出了完美的概括——“福、禄、寿、喜、财”。

为何是这五个字代表祈福的核心内容?“福”字为何处于第一位?

其实只需稍加思考,便会发现“福”与其他四字的不同,“禄、寿、喜、财”都是比较具象的,即使没有具体的形状,我们也能非常容易地理解其包含的意思。但“福”不同,从来没有人给“福”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它是抽象的,或者说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福”可以说是包含着“禄、寿、喜、财”的,因而它被放在第一位。

“福”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人生观不同、价值观不同,对“福”的理解也就不同。我们只能从一些相同的方面来阐释“福”:所有人都要吃饭,因而“丰衣足食”是福;大多数人都渴求长寿,因而“长寿”是福;人们都生活在物质社会中,因而“富贵”是福;人们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因而“康宁”是福;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族人丁兴旺,因而“多子”是福……

从学术方面来看,“福”文化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分支;从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福”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精华。先贤们留给我们的“福”文化,包含了他们对世界、宇宙的理解和思考。纵观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一个“福”字蕴涵了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先人们持之以恒地为之拼搏努力和奋斗。

本书对民间祈福纳福习惯,民间认为可以带来福气的宝物,纳福的文化内涵及注意事项,福运和住宅的依存关系等诸多方面予以层层讲析,内容详尽,通俗易懂,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份较全面的传统福文化生活参考,适合对福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禀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力求达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由于中华民俗文化绵延千年,博大精深,而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华年俗文化丛书·福满门-《中华年俗文化》编辑部 - 前言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