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卷——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1

一、国学学习知要

国学典籍浩如烟海,国学的概念意蕴深广。那么,要有条理地学习国学,我们必须弄清楚这样三个问题:什么是国学?国学学什么?国学应该怎么学?

什么是国学

“国学”一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载于《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部分类法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简要地说,国学实际上就是中国学的简称,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对中国固有传统学术文化的称谓。国学也叫国故,以前北大曾经出版过《国故月刊》。胡适提出过“整理国故”的口号。他说:“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也称为国学。”

总之,国学是一个国家治国、齐家、修身的所有学术、文化的总和。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有门类: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在国家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不但不可缺,还要不断创新,以便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国学学什么

谈“国学”,讨论“国学”,必须明确它的范畴。国学即“一国固有之学”,诸子百家、文史、制度、内典、理学等都囊括其内。如此丰富的国学内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学国学,不仅要学习它外在的文化,更要学习它内在的精神。具体来说,应注重如下方面:

(1)要以史为鉴。唐太宗的《帝范》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一面镜子,其中的兴衰更替对国家、企业、个人都有一番启示。夏桀和商纣纵情酒色、粗暴管理、不以人为本、从不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最终都带来灭顶之灾。明朝万历的怠政、泰昌的短命、天启的无能、崇祯的懦弱与多疑,终使得大明在和大清、大顺的角逐中结束了朱家的历史王朝。

(2)要以人为镜。国学不仅可以学历史,还可以从古人身上学修身、处世、领导以及持家。国学中有许多为人处世的典范以供后人参考。例如,姜子牙的《六韬》有云:“杀一人而天下为之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为之悦者,赏之。”这是对赏罚有据、赏罚分明的最好归纳。又如:“贤主应劳以求贤而逸以治事。”这是指领导的工作重在选人与用人,而不是处理日常事务等。

(3)要古为今用。学国学当然可以深入地研究各家各派的学说,但就其实际而言,应该古为今用才能真正体现国学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这也是学国学的真正收获。冯友兰有一句话说得好:“讲哲学要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这说明了哲学结合实际的重要性。有些国学的内容不一定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也不一定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这些必须在学习中有所理解,有所取舍。比如,帝王学的内容就有它的历史背景,古代帝王的权威极大,皇权的服务对象是为维护一个家族王朝的统治地位,现今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再者,帝王学有许多奸诈、残酷以及不择手段的伎俩,这些也不适用于有法律依据、以理服人的现代社会。

总之,学习国学要学习其所蕴含的精神和底蕴,而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知识层面,我们的情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我们的人格要从学习中得到完善,这才是我们学习国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国学应该怎么学

冯其庸先生为《开心学国学》作序时说道“人人都来学国学”。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精华、文化精华和精神宝库,是我们世世代代的祖先们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渊海。作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尤其值此民族复兴、国家日益走向强盛之际,更应该认真学国学。

那么,应该怎样去学呢?从古到今,人们都似乎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背诵,实际上更重要的还要注意以下环节:

第一,要尽可能地把“理解”贯穿到经典诵读的各个阶段。理解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索。

第二,要循序渐进。国学典籍繁多,其内容也深奥不一,一般人很难有精力去全部顾及。所以要善于选择,循序渐进地提高。

第三,从国学大师那里借鉴和吸取学习方法。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都是公认的、难以企及的国学大师。他们都是学贯中西,运用西方现代学术方法来研究国学,在中西结合、新旧结合中成为大师的。由此可见,学国学,在方法上不应对古人亦步亦趋,对传统的方式生搬硬套。应该逐步学会用比较的方法、综合的方法来学国学。当然,这里仍然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认为“其实国学不用搞得那么神秘,如果轻松一点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国学是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并没有跟现代社会割裂开来,科技越进步,社会发展越快,就越需要文化精神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始终带着一颗求知和探索的心去学国学。

二、历史常识

中华文明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早在100多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因此,中华文明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社会时期。远古社会处于人类历史进程的初期,先后经过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出现在约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随着人类思维和技能的进步以及劳动工具的改良,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随后,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距今约十至二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生产力的显著发展,使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繁盛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结构和制度日臻成熟。磁山——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6300年至55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300年,上述黄河、长江流域的考古学文化大体处于这一历史发展阶段。

大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各氏族部落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相当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主要有黄河流域的大汶口中、晚期文化,龙山文化等;长江流域主要有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以及珠江流域的石峡文化等。

“三皇五帝”是指哪些人物

我国古代有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的传说,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为了表示其崇高的地位,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其皇帝的称号。但是,在历史上,“三皇五帝”却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三皇指天皇、地皇、泰皇,这种说法认为泰皇最可贵。另一种说法提出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还有说法认为应该是燧人、伏羲、女娲。此外,《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皇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由此可见,伏羲和神农占有三皇两席,诸说基本一致,而第三位分歧较大。至于“五帝”的说法也有所不同,一种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人。后来又有人认为“五帝”是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另外,还有炎帝高辛等人也被列为五帝之中。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五帝主要是指传说中原始社会里接触的部落首领。多数人认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三人是“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为“五帝”,这种说法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为什么说我们是炎黄子孙

相传在上古时代,中国的黄河流域住着许多分散的人群,他们按照亲属关系组成了氏族,很多氏族又联合起来组成了部落,黄帝和炎帝就是其中两个大部落的首领。那时候,人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一遇到水旱灾,就得搬家。有一次,炎帝部落在搬家的时候,来到了黄帝部落占据的地方,他们看到那里条件很好,就决定长期住下来,可是黄帝部落的人不愿意,结果双方互不让步就打起仗来。经过三次战斗,炎帝部落被打败了。炎帝向黄帝认输,表示愿意听从黄帝的命令,黄帝就答应了炎帝部落住下来的要求。黄帝的妻子亲自教给炎帝部落的人养蚕缫丝,黄帝让人把造车、造船的技术教给他们,炎帝也把木犁和草药送给了黄帝,他们相处得很好。后来,他们联合在一起组成了炎黄部落联盟,黄帝成了这个联盟的领袖。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就开始了,所以中国人就把黄帝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并自称是“炎黄子孙”。

尧帝有何主要功绩

尧帝,姓尹祁,名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他。他为人简朴,严肃恭谨,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深得人民爱戴。传说在尧的时代,首次制定了历法,这样,劳动人民就能够依时按节从事生产活动,不致耽误农时。汉民族是农业垦殖历史悠久的民族,对农时十分重视,故《尚书·尧典》对此有详细记载。《史记》说: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接近他如太阳一般,远望他如云霞一样灿烂。尧在位时,天下洪水汤汤,他用鲧治水,九年无功而返,又启用禹,使洪水得以治理。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他治天下五十年,问天下治与不治,百姓爱戴自己与否,左右不知,朝野不知。他于是微服私访于民间,在田边听到一位八九十岁老人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就是著名的《击壤歌》,它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一首十分淳朴的民谣。

尧帝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他认为儿子丹朱不成器,决定从民间选用贤良之才。他听说舜非常贤明,便微服私访,来到舜居住的历山一带,方圆百里都夸舜是一个贤良之才。尧便决定试一试舜,他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两个女儿观其德;把九个男儿安排在舜周围,让九个男儿观其行,把舜放进深山之中,舜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深山之中不迷失,很快就走了出来。尧先让舜在朝中作虞官,试舜三年后,带着舜在文庙祭拜了先祖,此后,他禅让帝位,让舜开始代行天子之政。尧让位28年后去世。

舜帝有何主要功绩

舜是中华民族五帝之一,中国之源始于尧、舜、禹时期,舜承尧启禹,为华夏民族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舜帝统治时期,在尧帝仁政抚民的基础上,完善律法,修正仪礼,体察民情,开诚议政,治理洪水,安国定民,发展农业,开拓疆域,统一时序,制乐作典,选贤任能,在他以德育人的统一思想影响下,君臣和谐,集思广益,形成了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五谷丰登,人民安康,政治、经济、文化都迅速发展的时代。《舜典》中说,舜命令主持政事的各方酋长,要对四方百姓提高政务的透明度,要让百姓们明察四方政务措施得当与否,详细倾听四方百姓意见。这表现了古代帝舜已经有了倾听群众批评的民主意识与卓识。舜帝处于承尧启禹的重要时期,透过数千年历史的雾霭阻隔,使虞舜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位伟大的先祖,他倡导和力推的道德思想,至今依然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大禹有何主要功绩

禹,姒姓夏侯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与尧舜并称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是夏王朝的开国君主。

舜在年老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就确定了威望最高的禹为继任者,并由禹来摄行政事。禹,最主要的功绩是治水。

传说帝尧时,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鲧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未平。舜巡视天下,发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没有什么效果,最后在羽山将其处死。接着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禹接受任务以后,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

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淌河过川,视察河道,在总结鲧失败的原因后,决定改革治水的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他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带领治水的百姓,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

禹在外治水,无暇顾及家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传说,表现了他在治水中艰苦卓绝的作风以及忘我的精神,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历久弥新。至今在我国到处都有关于大禹的遗迹和传闻。

商汤为何会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

商汤(?~前1588年)子姓,名履,庙号太祖,为商太祖。商朝的创建者(公元前1617年~前1588年在位),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夏朝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

《易革彖辞》:“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商族原来是活动在夏朝东边的部落,因汤施行仁政,爱护百姓,深得民众的拥护,周围的一些小国慕名前来归附,商族的势力迅速强大起来。当时,夏王桀残暴无道,王朝内部动荡不安,汤趁此时机实施取代夏的计划。他在伊尹和仲虺的帮助下,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之后经过11次的出征,先后灭掉周边十余个拥护夏朝的小国,成为当时的强国。汤发布征伐夏桀的誓师辞《汤誓》,于鸣条(今河南洛阳附近)之战中一举灭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商汤开了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使华夏以后的历史变得多姿多彩,打破了天子是不可变的定律,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他的此举,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愿望,因此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

周文王有何主要功绩

周文王是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领,姬姓,名昌。古公掸父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死后被追封为文王。太子发继位,是为武王。

周文王原为商朝的诸侯,位居三公,封为西伯。他是一位礼贤下士、尊老爱少的统治者,因不满商纣王暴政,被拘于河南羑里。《史记》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就是记载他被拘时的作为。文王归周后,不断发展生产,其在位的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是很有作为的君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吕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为武王灭商奠定了坚实基础。

管仲有何主要功绩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管仲因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而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管仲少时丧父,家庭生活贫困,为了维持家庭生计经营商业,为后来辅助齐桓公经济富国思想提供了实践基础。后来管仲从事政治活动,曾支持公子纠与小白(即齐桓公)争夺君位。小白取得君位后,经鲍叔牙的力荐,不计前嫌,管仲被拜为齐国上卿(即丞相)。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等。通过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政策,使其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存续作出了巨大贡献。管仲的政治、经济思想收录在《管子》中,该书共24卷,85篇,今存76篇。

应如何看待“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过

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姓嬴,名政,为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著名的暴君。因为在赵国出生,又叫做赵政。13岁即王位,39岁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其功绩主要表现为:“消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纷纷扰扰长达数百年的旧时代,开启了天下大一统的新时代;“废分封,置郡县”,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的宗法制的羁绊和模式,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创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国家制度;“统一经济制度,统一文字”,对于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其过错主要表现为:焚书坑儒,坑杀大批无辜的士人学者,严重摧残了我国古代文化,这是一种政治暴行;横征暴敛,不恤民力,使广大百姓苦不堪言。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响应,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秦始皇一方面是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一方面是专制独裁的“暴君”,对于其功过是非,我们应辩证客观地看待。

李斯有何主要功绩

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汉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早年为楚国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派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

秦统一天下后,李斯官至丞相。他主张废分封制,设郡县,明法度,定律令,禁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以小篆为标准,统一全国文字,销毁民间兵器,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赵高诬陷为谋反,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四族。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商鞅(前390~前338年),姬姓,卫氏,又称卫鞅、公孙鞅,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秦孝公时封于商邑,故名商鞅,号为商君。

商鞅起先在魏相公叔痤的手下担任中庶子一职。公叔痤得知商鞅怀才不遇,便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商鞅并未被惠王重用。后来听说秦孝公颁布求贤令而西行入秦,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商鞅三见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种君主之策。孝公拒绝施行儒家的仁政德治,而对霸道非常崇尚,这与商鞅的法家思想不谋而合,于是商鞅在秦国一度得到了重用,并在秦国推行了最为彻底的变法运动。

商鞅在秦国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等。这一举措,较为彻底地革除了旧的封建制度,实行了新制度,使得秦国迅速走上了强盛之路。由于商鞅的变法触及了贵族保守派的利益,以至于在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驾崩,惠文王即位后,商鞅受到陷害,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

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有何贡献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色,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构建“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的新思想体系。

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出发,并明确指出人性包括“性”与“情”两个方面。他认为,性表现于外则为仁,可以产生善;“情”表现于外则为贪,可以产生恶。因此,必须以“性”控制“情”,“损其欲以辍其情以应天”。董仲舒继承了先秦时期孔子、孟子的义利观,提出“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的主张,强调义重于利。在志与功的关系上,他强调志,主张“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认为动机(志)不善就可以惩罚,不必等到酿成事实。董仲舒崇尚儒学的主张,为当时封建制度提供了主要的理论根据,因而被尊为群儒之首,成为汉代和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理论家。

桑弘羊推行的经济政策主要有哪些

桑弘羊(前152~前80年),汉武帝时大臣,洛阳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13岁入侍宫中。自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起,终武帝之世,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深得武帝宠信。元狩年间以后,在桑弘羊的参与和主持下,先后实行了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此外,还组织了60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史称当时“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桑弘羊以此赐爵左庶长。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桑弘羊由搜粟都尉迁任御史大夫,与霍光、田千秋、金日殚、上官桀四人同受遗诏辅佐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长安,会议盐铁等国家大事。贤良文学反对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与民争利的政策,力主改弦更张,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由于桑弘羊的坚持和封建国家财政方面的需要,当时除废止酒类专卖改为征税外,盐铁官营等各项重要政策仍沿袭不变。次年,桑弘羊因与霍光政见发生分歧,被卷入燕王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最终被处死。

司马迁对中国史学作出了哪些贡献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据说,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董仲舒和孔安国学习。20岁时,他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他被封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史记》,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16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创作而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个部分,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四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名著,为后世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王莽篡汉是怎么一回事

王莽(前45~23年),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人。他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早年折节恭俭,勤奋博学,孝事老母,以德行著称。成帝时封为新都侯。哀帝时,因外戚丁、傅两家辅政,王莽被迫告退,闭门自守。哀帝死后,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任侄子王莽为大司马,拥立刘衎(kan)为平帝,由他总揽朝政。遂诛灭异己,大封汉宗室、功臣子孙和在朝大官为侯,广植党羽,以此获得了许多人的拥护。平帝死,改立2岁的孺子婴为帝,自己以摄政名义据天子之位,称“假皇帝”。

初始元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称皇帝,改号为新,建年号为“始建国”。于是托古改制,下令变法: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限制个人占有数量;奴婢改称“私属”,均禁止买卖;推行五均六,以控制和垄断工商业,增加国家税收;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经济混乱,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恢复五等爵,经常改变官制和行政区划,等等。由于贵族、豪强破坏,改制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使阶级矛盾激化;加之又对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发动战争,赋役繁重,横征暴敛,法令苛刻,终于在公元17年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更始元年(公元23年),新王朝在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覆灭,王莽也在攻入长安时被杀。

张道陵为何被尊为天师道祖师

张道陵(34~156年),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据传为汉留侯张良的八世孙。建武十年(34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

他自幼聪慧过人,七岁就读通了老子《道德经》,天文地理河图洛书无不通晓。后来被选为贤良方正的官,然而虽然做官,而他却志在修道,不久就隐居到北邱山里。汉和帝曾经赐他做太傅,并封他为冀县侯,三次下诏他都婉拒了。他后来到了四川,爱上四川的山明水秀,于是就隐居在鹤鸣山上潜心修道。

相传,张道陵在鹤鸣山修道传教时,恰逢地方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十室九空。为拯救苍生于水火,他将自创金丹术和极富道教特色的人体医学思想加以整合,研制出袪病健体的神秘草药配方,并将药浸于酒中送于百姓,瘟疫得以袪除。百姓病除之后感觉身轻体健,精神焕发强于从前。百姓感念其施救苍生之恩,奉张道陵为代天行道之师,即“张天师”,所以,“正一盟威之道”又称为“天师道”。

张道陵在鹤鸣山著作道书24卷,阐明“天师道”的微言奥义,成为教众的行动纲领,又尊奉老子为教祖,《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又作了《老子想尔注》,他宣称,人君用“道意”来治国,国则太平;循“道意”而爱民,民即寿考;人法道义,便可长久,并以“佐国扶命,养育群生”为最高目标。

王充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充(27~约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他反对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说,提出“气”的一元论思想,以为气是客观世界的最基本的元素,“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体现。此外,王充还反对有神论,认为人的生命与精神,均以“精气”为物质基础,“死而精气灭”。王充曾作《问孔》和《刺孟》等篇,反对儒家古是今非的观点,提出“汉高于周”的历史进步观点。他提出的一系列理论,体现其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并对以后思想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充的重要著作是《论衡》,共85篇,二十多万字,解释万物的异同,纠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另有《讥俗》《政务》《养性》等。

诸葛亮为什么被尊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有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千百年来,诸葛亮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的故事亦为世人所传扬。

诸葛亮早年躬耕南阳,晴耕雨读,研究过前代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和各家学派的政治主张,对先秦法家人物,特别是管仲、乐毅、申不害和韩非的著作,做过认真的研究。因而娴熟韬略,学识渊博,兼通天文地理,奇门遁甲。

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三分”。历史上有许多知名的故事,比如草船借箭、借东风、七擒孟获、革新“连弩”,造“木牛”“流马”,推演兵法,作“八阵图”等,这都是诸葛亮足智多谋的表现,因而他被后人称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223年,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受封武乡侯,勤勉谨慎,事必躬亲,赏罚严明。他多谋略,善巧思,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227年,上疏《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234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表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为何说陶弘景是“山中宰相”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自号阳陶隐,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自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自幼聪明异常,10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15岁著《寻山志》。20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36岁梁代齐而立,隐居句曲山(茅山)华阳洞。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陶于是画了一张画,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带着金笼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虽不为官,但书信不断,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人称“山中宰相”。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百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陶弘景一生著书很多,约223篇。其中关于医药学的有《本草经集注》7卷,《补阙肘后百一方》3卷,《梦书》1卷,《效验施用药方》5卷,《服食草木杂药法》1卷,《断谷秘方》1卷,《消除三尺要法》1卷,《服气导引》1卷,《养性延命录》2卷,《人间却灾患法》1卷,《集药诀》1卷等。其中绝大多数均已散失。

寇谦之对道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寇谦之(365~448年),名谦,字辅真,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自称东汉光武帝时雍奴侯寇恂的十三世孙。其父修之,为苻坚东莱太守;其兄寇赞在北魏初任南雍州刺史。

寇谦之夙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年时曾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后随仙人成公兴,随之入华山,采食药物不复饥。继隐嵩山,修道七载,声名渐著。后出山入世,对早期道教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吸取儒家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观念,吸融儒释的礼仪规诫,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并改革道官职位的制度,主张唯贤是授,信守持戒修行。他重视道教斋醮仪范,为道教增订了诸多斋仪和仪式,亦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后人称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公元448年,寇谦之卒,年八十四,葬以道士之礼。

为何称玄奘是中国佛学界第一人

玄奘(602~664年),名陈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滑国故城)人。唐代著名三藏法师、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玄奘13岁出家。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贞观十九年(645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75部,凡1335卷。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称“新译”。曾编译《成唯识论》,论证“我”(主体)、“法”不过是“识”的变现,都非真实存在,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达到“成佛”境界。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开辟了中国译经史的新纪元,同时他还积极讲经弘法,热心佛教教育,门下人才辈出。玄奘的译经传教,使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佛教的中心,日本和韩国的僧侣也纷纷投到玄奘门下,再把中国佛教传到各国。他不愧被称作为“中国佛学界第一人”。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唐太宗(598~649年)即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李渊次子,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即位为帝后,他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精心治理天下,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呢?主要在于: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②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如“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避免宰相专权。④合并州县,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⑤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学校还有了专业分科,如医学、算学、天文学等。⑥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尊称他为“天可汗”,他还设立安西都护符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⑧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

唐太宗实行了这些比较开明的政策,既维护了统治,又使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基础,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朱熹为何被认为是理学集大成者

朱熹(1130~1202年)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先生、紫阳先生、云谷老人、逆翁等。南宋时期,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晚年曾在抚州定居,游历甚广。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18岁举建州乡贡,19岁中进士,初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后,请求为祠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的创始人。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

作为一代理学名家,朱熹的著述甚多,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

朱熹22岁授左迪功郎,初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为官48年。庆元六年(1200年)病逝,享年71岁。赐谥曰“文公”。后人称朱文公,累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后改徽国公,从祀孔子庙。明朝通称先儒朱子,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诏升大戍殿配享,位列十哲之次。

朱熹曾在岳麓书院讲学,他还重建了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邀请了吕祖谦、陆九渊等学者讲学。

朱熹把《大学》重新整理,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他又将《论语》跟《孟子》,以及《礼记》一书中的两篇《大学》《中庸》,合订为一部书,定名《四书》。《四书》遂与《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成为后来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

朱熹发扬《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成为后世学者必宗的追求。朱熹的学说对中国影响深远,此后的各朝各代都以他的儒学理论为正统,道学家甚至以朱熹的是非为是非,而他所倡导的封建礼教,也成为束缚中国人思想解放的精神枷锁。

陆九渊为何被认为是“心学”祖师

陆九渊,字子静,生于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年),卒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江西抚州金溪(今江西临川县)人。由于他在中年以后,到贵溪的象山居住讲学,又自号“象山居士”,故学者称他为象山先生。陆九渊还与四兄陆九韶、五兄陆九龄以学名世,号称“三陆子之学”,甚有影响。

陆九渊“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使他开创了中国“心学”,是当时唯一能与朱熹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他所主导“心即是理”的观点认为人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是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等道德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致学目的就在于穷此理、尽此心。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到蒙蔽后的心就不灵,理也就不明了,这样就必须通过师友讲学来恢复心的本然。

自宋以后,朱熹理学成为执政者的统治思想,而自明代中期以来,陆门弟子将“心即理”进一步发展成为“万物唯我”“心外无理”的命题,影响渐大,官方学界开始由朱转陆。明朝王阳明更以陆门传人自居宣扬心学,并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陆九渊所创心学在王阳明时终集大成,史称“陆王心学”。明代之后,陆王心学大盛华夏,并出现诸多流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王阳明心学有何独到之处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外无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

王守仁心学的特点是他的“良知说”。他认为,人心之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录”,“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生,真是与物无对”。天地万物皆从良知中产生。没有良知,便没有天地万物,但良知为人心之所固有。他又说,良知是“天渊”,是天地万物发育流行的根源,因此,良知又称为“太虚”。天地万物在太虚中发育流行,就是在良知中发育流行,而不在良知之外。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理论出发,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而主张“知行合一”。由他创立的阳明学派,成为明代中后期一个体系庞大、门徒众多、思想活跃、影响深远的新儒家学派,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为何说黄宗羲是“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黄宗羲(1610~1695年),字太冲,号梨洲,世称南雷先生或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黄尊素为万历进士,天启中为御史,是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又下狱,受酷刑而死。19岁的黄宗羲乃进京讼冤,并在公堂之上出锥击伤主谋,追杀凶手,明思宗叹称其为“忠臣孤子”。黄宗羲归乡后,愈加发愤读书。黄宗羲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并称为“清初四大家”,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黄宗羲多才博学,于经史百家及天文、算术、乐律以及释、道无不研究。尤其在史学上成就很大,而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更是一位从“民本”的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者,堪称是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他的政治理想主要集中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该书通过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向世人传递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这在当时黑暗无比社会环境下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黄宗羲一生著述大致依史学、经学、地理、律历、数学、诗文杂著为类,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思旧录》《易学象数论》《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其中《明儒学案》是中国第一部学术史,他开创了中国史学上的新体裁,即“学案体”。这种体裁被清人取用,成为编写中国古代学术史的主要方式。

王夫之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何种影响

王夫之(1619~1692年)明末清初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衡阳市人,字而农,号姜斋;中年称“一瓠道人”“更名壶”,晚年仍用旧名。因隐居衡阳县曲兰乡(今船山乡)石船山,故自号船山老人,后人称船山先生。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三大学者。

王船山少“负奇才”,称“神童”。4岁与二哥王参之跟随长兄王介之入塾读书,7岁读完《十三经》,8岁卒业私塾,10岁从父读《五经经义》及大量古代哲学和史学典籍,12岁能咏诗作对,通晓文辞,以文会友,崭露头角。他勤恳著述凡40年,有著作100余种,400余卷,近800万字;他崇尚道学,排佛、儒学。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循天下之公”“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主张选贤使能,“以天下之禄位,公天下之贤者”。在哲学思想上,辟朱(熹)程(程颐,程颢)“理在气先”“道在器先”和陆王“心学良知”之说,提出“天下唯器”“理不先而气不后”的理论,而归于躬行实践,强调知行统一。

船山思想是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王船山勇敢面对“天崩地解”、改朝换代、社会变革以及传统文化内在危机的历史挑战,他站在历史高度,对社会历史深刻反思,对传统文化批判总结,自觉置身于现实生活中,承担起从思想领域去反映时代精神的历史重任。他推吐纳新,开辟生面,创立了博大精深、气势宏伟的思想体系。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学术的范围,他务实求真、“趋时更新”的理论品质,闪烁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经世致用的鲜明特点,从而具有强大的时代生命力,对后世,尤其是对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何说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改革家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少名白圭,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文章绝伦,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炼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他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张居正改革,首重吏治。他认为,各级官员长期因循旧事,纲纪废弛,臃肿腐败,因此需要重典治吏。对朝中四品以上官员实行考核,昏官与庸官一律裁汰。

对违法乱纪的官员,严惩不贷。冯保的侄子殴打平民百姓,张居正果断地把他革职。远在云南的黔国公沐朝弼自以为天高皇帝远,屡次犯法,张居正派人飞马前去捆绑沐朝弼,将他押解幽禁于南京。在张居正执政期间,原来软弱疲惫的官场为之一振,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力大大提高。

改革过程中,张居正恩威并用,软硬兼施,显示出卓著的才干。当时,官民田土的耕地面积达到1161万余顷,成为万历年间乃至整个明朝后期财政状况最好的时期。而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由此活跃,他还成功解决了明朝中央政府与蒙古族地方政权的冲突问题,促进了汉蒙和睦相处。

张居正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康熙帝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即清圣祖,满族,顺治皇帝的第三子。“康熙”为其年号,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8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10岁丧母,在其祖母孝庄太后的教导下长大成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康熙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打败了顾命大臣鳌拜,开始真正亲临朝政。

康熙执政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

在政治上,康熙进一步完善各种政治制度,加强皇权。在经济上,康熙一方面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另一方面废止“圈田令”,保证百姓有土地耕种,而且延长了垦荒的免税时间。

在军事上,剿抚并用的方针初步形成。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1673年,康熙废除了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84年,统一了台湾;1688~1697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的叛乱,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而换得了大清朝近150年的边界和平。

在文化上,康熙强调兴礼教。在他的倡导之下,编成了《康熙字典》《大清会典》《佩文韵府》《历代题画诗类》《全唐诗》及《古今图书集成》等。

康熙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民族矛盾得到缓和,他开创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乾隆帝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满族,爱新觉罗氏,雍正十三年,弘历继位,改年号乾隆,习称乾隆帝(1735~1795年),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乾隆帝在位时,凭借清朝强大的军事力量,曾多次平定了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密切了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

除了在战事上的成就外,乾隆在文化方面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些可贵的财富。

乾隆帝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乾隆三十八年,以国家财力,组织360余人,历时15年,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开馆编纂巨帙——《四库全书》。该书对古往今来的学术作了全面的总结,保留下来了大量有价值的古籍,对古籍整理和总结历史文化遗产有重要贡献,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乾隆继位时,清王朝已经是一片繁荣的景象,经过他的励精图治,清王朝达到了强盛的顶点,再加上乾隆的雄才大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中国固有的版图。

颜元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颜元(1635~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唯物主义思想家、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

颜元的学术思想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24岁时,他“深喜陆、王,手抄《要语》一册”。26岁时,始知程朱理学之学旨,34岁“因司周公之六德、六行、六艺,孔子之四教,正学;静坐读书,乃知程朱王为禅学、俗学所浸淫,非正务也”。从此以后,他力主恢复尧舜周孔之道,猛烈抨击程朱陆王学说,从原来笃信理学变成批判理学的杰出代表,学术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竭力提倡“实学”和“实用”的教育,主张读书的目的应该是“经世致用”,而非程朱理学所倡导的“格物致知”。

颜元毕生从事教育活动。62岁时,应郝公函之聘,主持肥乡漳南书院。他亲自规划书院规模,制定了“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办学宗旨,这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主张。颜元一生培养了众多的学生,其中有记录可查者达100多人。高足李恭(1650~1733年),字刚主,号恕谷,继承和发展了颜元的学说,形成了当时一个较为著名的学派,后人称为“颜李学派”。

颜元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革新的作用。所以,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章学诚对方志学的突出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章学诚(1738~1801年),原名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曾援授国子监典籍,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

章学诚自小对文史有浓厚兴趣,立志追求学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起开始撰写《文史通义》,20余年从不中断。章学诚一生主修、参修各类地方史志十余部,如应聘纂修过和州、永清县、亳州、常德府和荆州府等地方志,并参与《湖北通志》的修订。于此,撰写了大量的志评著作。修志的过程也是章学诚史学理论逐步成熟的过程,因其提出较为系统的方志学理论而被梁启超称为中国方志学的创始人。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的重心有过两次大的转变,从关注方志的艺文著录转向关注如何保存地方掌故,从企图在方志书志部分保存掌故转向方志“志”体与掌故分立。他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提出了方志分立三书的主张。《方志立三书议》可以说是章学诚所创立的方志学之精义所在,它的提出,标志着其方志理论的成熟、修志体例的完备和方志学的建立。

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所著《文史通义》共9卷(内篇6卷,外篇3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著作。

慈禧太后对中国历史的走向有哪些影响

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出生于北京,满洲镶蓝旗人,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1861~1908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咸丰元年(1851年),叶赫那拉氏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后册封懿嫔。1856年3月,生下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诏晋封懿妃。未几又晋封懿贵妃。咸丰帝死后,皇子载淳即位,定年号“祺祥”,慈禧与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并尊为皇太后。顾命八大臣企图专权,权力欲极强的慈禧非常不满,于是联合在京主持和谈的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利用帝后和咸丰帝的梓宫回京的机会发动辛酉政变,设计逮捕了八大臣,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肃顺斩立决,其他人革职,粉碎了八大臣势力。奕被封为议政王,1861年12月2日,两宫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并改年号为“同治”。

同治十一年(1872年),载淳已17岁,慈禧不得已为他选后,次年,两宫太后撤帘归政。

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兼外甥4岁的载恬为帝,改年号为“光绪”,两宫太后再次垂帘听政。

慈禧所处的历史时代,西方世界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西学东渐,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也是中国这头睡狮应对这场生死攸关的挑战的关键时刻。作为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的慈禧本应该运用她的权力,引领中国这艘摇摇欲坠的古老航船,闯过险滩急浪,成功地驶向彼岸。遗憾的是,她虽然熟谙权力场上的帝王术,却昧于世界潮流,面对险象环生的时局,或视而不见,或反应迟钝,或判断及决策一误再误。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她与光绪帝逃往西安,下令屠杀义和团,并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6年又宣布预备立宪,结果让中国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这实在是中国发展的悲剧,也是她个人的悲剧。

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

我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此外,中国朝代历史顺序如下表:

华夏族(黄帝)——4000多年前

尧→舜→禹

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和东晋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隋朝——公元581~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

元朝——公元1206~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16~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可用一首简短的历史朝代歌概括如下: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三、文化常识

什么是“三易”

“三易”是《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的合称。现只有《周易》存世。关于“三易”,易学界普遍认为,《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分别形成于夏、商、周三代,其中《连山易》最早,《周易》最晚。

有学者认为“三易”的名称和它们各自的卦序以及卦序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关。郑玄在《易赞》中说:“《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贾公彦疏:“《连山易》,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纳)于山,故名易为《连山》。《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坤为地,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中,故名为《归藏》也。”这两位学者的意思是说,《连山易》取象于流云从连绵不绝的大山深处飘来,因此以上艮下艮的纯艮卦为第一卦,艮为山,一座座山连在一起称为连山。而《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卦,坤象征着地,万物莫不归藏于大地之中,因此名为归藏。而《周易》则是要表达易道包罗万象、无所不备的意思。

何谓“三礼”

古人的三礼有两种说法:一是指祭祀天、地、之礼;二是指《周礼》《仪礼》《礼记》。我们通常说的三礼是指后者。

“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昔人谓《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系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所删记也。按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之时,宋儒亦多疑之。唯刘歆、郑玄、信为周公致太平之书,但亦有谓为刘歆伪造者。清方苞《周官义》已开其端,近人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则也认为系刘歆伪造。

《周礼》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而成。《仪礼》一书的内容主要是冠、昏、丧、祭、朝、聘、燕等典礼的详细仪式,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提倡一种有等差的人伦礼仪,其中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体现“亲亲尊尊”原则的礼仪,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血缘关系,而且对后世社会组织、文化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何谓“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就是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左传》也叫做《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左丘明所撰。《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证了许多古代史实。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公羊传》也叫做《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旧题战国时公羊高撰;唐人考证,为西汉前期人所作:最初为口头传授,到汉景帝时,才由公羊高的五世孙公羊寿和其弟子胡母子都整理成书。

《谷梁传》也叫做《春秋谷梁传》或《谷梁春秋》,旧题战国时谷梁赤撰。初仅口述流传,西汉时才成书,有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后两书的体裁相近,都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何谓“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百家争鸣”中代表性人物及主要思想是什么

百家争鸣中的代表性人物及主要思想如下:

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的理论核心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首创私人教学,主张“有教无类”,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个人修养,强调关爱别人,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老子的哲学里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两方可以互相转化,转化的途径是“守静”。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

法家学派:该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人。韩非是荀子的大弟子,与李斯同学,出生于韩国的贵族家庭,是法家的著名代表。《韩非子》一书是他总结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韩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学派的长处,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兵家学派:该学派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当时著名的兵书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一部军事名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军事名言就出自这本书。今天此书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很多西方的军事学校都把它列为教材。战国时期,孙武的后代孙膑继承发扬了他的军事思想,写成了《孙膑兵法》。他们当时被称为兵家。

名家学派:该派萌芽于春秋末期,以郑国大夫邓析为先驱。作为一个学派,名家并没有共同的主张,仅限于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各说差异很大。主要有“合同异”和“离坚白”两派。

“合同异”强调事物的统一性,“离坚白”强调事物的差异性。战国末期,后期墨家对二者的片面性有所纠正,提出了“坚白相盈”的观点,荀子亦强调“制名以指实”。

阴阳家学派:“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

纵横家学派:纵横即合纵连横。是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主要人物是鬼谷子。

杂家学派:杂家列于诸子中,是很鲜明的一派,因为它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其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杂家著作以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

农家学派:农家是先秦在经济生活中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派。吕思勉先生在其《先秦学术概论》中,把农家分为两派:一是言种树之事,二是关涉政治。农家学派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农家对农业生产技术经验进行总结且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小说家学派:该家是先秦与西汉杂记民间古事的学派。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小说家指的是一类记录民间街谈巷语的人,而小说家被归类于古中国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

中国三大传统宗教是什么

中国三大传统宗教分别是儒教、佛教、道教。儒教是以孔子为儒家之祖,又称孔教。中国历史上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视同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起初儒教不算宗教,因为孔子与孟子只注重伦常,而不谈论神道,不谈过去与未来的事,只被称为儒家。后来才慢慢形成为宗教,称为“儒教”。儒教自汉代以来被奉为官学,其后各个主要朝代,或者主要历史时期,儒教都是官方指导思想。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到汉代时才传入中国,它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教重视人类心灵的进步和觉悟,主张轮回转世学说,它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受苦的,这一世受苦来世就能享福,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一般认为道家思想的特征之一,是幻想通过各种养生修炼而达到长寿不死。

道家的养生思想中,“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道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也有重大影响,它主张的“道”“有与无”“无为”对中国古代的哲学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也称实有。“无”指无形无象的虚无。“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为为用。也就是说,必须无为才能有为,无为之中产生有为。

孔子为何有“圣人”之称

孔子姓孔名丘,生于公元前552年,是春秋时代鲁国人。人们尊称他“孔夫子”,简称“孔子”。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家庭生活困难,但他刻苦好学,使自己的知识渐渐丰富起来,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学派。他赞成社会改革,调和各种矛盾,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周游列国,到处游说。

孔子在我国首创私人讲学,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几十年,收各国弟子三千人,其中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就有72人。弟子中多数来自贵族家庭,但也有出身平民阶层的,还有个别下层的“贱人”。孔子认为,学生只有通过艰苦的学习,才能获得知识,他提倡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不能不懂装懂,也不要自以为是。他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几千年来成为我们读书、做事、为人的重要准则,这些可贵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都是从他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不仅对我国,也对人类文化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纪念他,于是后人都尊称他为“圣人”。

孟子为何被尊称为“亚圣”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著名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自幼便在母亲的教育下,勤奋攻读,学成以后便以孔子的继承者自称,广招弟子,并且到各国游学,先后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形成了世人俗称的“孔孟之道”。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鉴于他对儒学的巨大贡献,后世奉其为“亚圣”。因此历史上总把孟子和孔子相提并论,提及儒家,必说“孔孟”。

为何说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在春秋末年。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道教奉为教祖,尊为“道德天尊”。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据《史记》记载: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做史官,管理藏书),后见周朝衰落,社会风气颓败,于是弃官归隐,归隐后著《老子》。《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言》,是中国道家的主要经典,也大致全面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其中“道”的观念,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反对儒墨两派的道德观,认为真正道德是不追求道德,提倡柔弱虚静,减少私欲,知足不争;理想政治是无为而治,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社会。《老子》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哲学有巨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角度吸取了《老子》思想。

鉴于《老子》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由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老子自然而然地是道家的创始人。

庄子对中国文学史有什么深远影响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称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早期曾在蒙地做过漆园吏,生活很穷困,但却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楚王听说了他的贤德,便派使者以千金相馈赠,并邀请他出任宰相,被他拒绝了。随即终身不再出仕,隐居于抱犊山中。

他所著《庄子》一书,文章结构奇特,句式富于变化,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可以说,《庄子》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都给予了我国历代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而巨大的影响,由此,也奠定了庄子在我国文学史上极其崇高的地位。

荀子的思想有哪些特别之处

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赵国郇邑(今山西临猗县)人,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是继孔子和孟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家。他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应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繁荣发展;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需经过后天改造才变善。他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

荀子虽然是儒家的继承人,但他并没有盲目地将儒家学说照单全收,而是将其融会贯通、加以发挥。他的重要思想都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韩非子最突出的思想理论是什么

韩非(约前280~前233年),也称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贵族。韩非口吃,不善于言谈,喜好著书。是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者。

韩非师从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韩非身为韩国公子,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非常悲愤和失望。这位极具时代使命感的哲人以其审视的目光、冷峻的思考、理性的分析,从“观往者得失之变”中探索变弱为强的道路,提出了最具特色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制理论。法是指健全法制,推行法令;术是指驾驭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政策和手段;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其目的是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这些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发了他忧愤孤直而不容于时的愤懑。

韩非的著作面世后,秦王大加赞赏。后来韩非子奉韩王之命出使秦国,因为李斯的嫉贤妒能,使得他受到了秦王的猜忌,最终被李斯用毒药毒死。

为什么说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年),名平,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生于楚国的贵族家庭,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时期杰出的诗人、政治家。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明于治乱,又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使楚怀王而对其疏远。顷襄王即位后,屈原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认真地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不忍离开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以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殉了自己的理想,表现了对国家和故土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共有25篇,篇目为:《九歌》《招魂》《天问》《离骚》《九章》《卜居》等,给中国文学宝库增添了宝贵的遗产。

汉高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一说原名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他于公元前209年响应陈胜吴广号召在沛县起义,公元前206年首先入关推翻暴秦,后利用近五年时间消灭天下割据势力,于公元前202年统一中国,建立汉朝。登基后,刘邦一面平定诸侯王的叛乱,巩固统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民心,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聚起来,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和发扬等有着巨大的贡献。

汉武帝对中华文化作出了哪些贡献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7~前87年),字通,幼名彘,汉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之子。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公元前141~前87年)。其间,他任用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基本解除了汉朝北方的边患,开创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

汉武帝不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也是一位爱好文学的皇帝,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曾创造过六个“第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五经指哪些著作

两千多年来,宣扬儒家思想的典籍浩如烟海。但作为重要经典的儒家著作,最初只有五部,是儒家的五本经典著作,即《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据说,儒家原本有六经,还有一本就是《乐经》,但秦始皇“焚书坑儒”,将之附之一炬,《乐经》从此失传。

十三经指哪些著作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主要是在上述“五经”的基础上,增加了《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礼记》《孝经》《尔雅》《孟子》几部儒家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代,以《易》《诗》《礼》《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代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所谓“九经”包括《易》《诗》《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益以《论语》《尔雅》《孝经》。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南宋大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深入人心。

“十三经”内容极为宏博,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

十三经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十三经”的核心内容可简要归结于如下:

《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

《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周礼》——该书原名《周官》,西汉时在民间发现,创作年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在战国时期。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

《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

《礼记》——是西汉的两位学者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编辑的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

《春秋》——指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为春秋末左丘明所作,但也有人认为是战国初的作品,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谷梁传》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传。后二传重在论议。

《论语》——是春秋时孔子弟子对于孔子的语录笔记,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

《孝经》——西汉在孔壁中发现的藏书,可能为春秋时孔子或其弟子曾子所作。为论述儒家伦理思想的专著。

《孟子》——战国时儒家学者孟子的著作。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

《尔雅》——战国到西汉的学者编写的一本可以用来学习儒家经典的词典,《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训解词义,诠释名物,多据以解经。

何谓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是对中国十三部儒家经典注疏的汇编本。即《周易正义》10卷,《尚书正义》20卷,《毛诗正义》70卷,《周礼注疏》42卷,《仪礼注疏》50卷,《礼记正义》63卷﹐《春秋左传正义》60卷,《春秋公羊传注疏》28卷,《春秋谷梁传注疏》20卷,《论语注疏》20卷,《孝经注疏》9卷,《尔雅注疏》10卷,《孟子注疏》14卷,共416卷。“十三经注疏”最早的合刻本是南宋十行本,以后辗转翻刻﹐讹谬渐多。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由当时江西巡抚阮元主持,将南宋十行本残存的十一经,配补以宋刻《仪礼》《尔雅》两书的单疏本,重刻于南昌学堂,并将阮元旧日罗致学者所作《十三经校勘记》分别摘录,附于各卷之后,世称“阮刻本”。1935年,世界书局曾将阮刻本圈点缩印为两巨册出版。1980年﹐中华书局又将世界书局本校正讹脱后,重新影印,仍为两巨册发行。

国学知识全鉴(第2版) - 常识卷——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1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