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定要知道的国学常识1

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广义上,中国古代与现代的文化,包括历史、地理、政治乃至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国学常识是国学奇葩的零星点缀,它包括礼制、民俗、天文、地理、文学、乐律等诸多知识点,积淀和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将国学常识尽收囊中,是轻松自如地获取国学知识的捷。

神异人物

盘古

盘古,中国古代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首见于三国时徐整的《五运历年纪。《五运历年纪》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有关盘古的神话,最早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广泛流。苗、瑶向来崇奉盘古,把盘古看做自己的祖。壮、侗、仫佬等民族也盛传盘古,把盘古看做开天辟地的人类始。

盘古是自然大道的化身,在开天辟地的传说中蕴含了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文化、科学和哲学等内涵,是研究宇宙起源、创世说和人类起源的重要线。而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更是人类精神的至高境界,历来为仁人志士所效。

女娲

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这就是曾以造人、补天而被尊崇为女神的女。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娲神通广大,不但被尊为始祖神,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创业。她最伟大之处就是她的创世业绩,即抟土造人与炼石补。

女娲又称女阴、女娲娘娘,风姓,生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风里牺。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女娲人首蛇身,与伏羲为兄。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伏羲鳞身,女娲蛇。

《说文》: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女娲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可以化生出70多种东西,光她的一段肠子就能化生出10个神。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世本·姓氏篇》曰:女氏,天皇封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女娲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

有巢氏

有巢氏,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汉族人民想象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发明。《通志·三皇纪》记载:厥初,先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亦曰‘大巢氏。

有巢氏既是个人称号,也是氏族代。有巢氏称号是后世之人,根据传说而给首创巢居的人追赠的荣誉性称。在燧人氏之前,人类都是无名的,所谓有巢氏、燧人氏并不是他们的自称,而是后人的他称。

称巢,与有巢氏其人筑巢之事迹功德有。称氏,这是古代的一种名称样。古文献中,有关传说式记载的远古时代帝王,几乎一律都享受这样的称谓,如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轩辕氏等,之所以如此,大凡此等称谓兼有氏族意义、时代意义,还多少包含着对他们的尊敬意。

有巢氏因为功德和地位,自然成为他所在氏族的领袖人物,领袖人物的称号便渐成为他所生息的时代的名。

燧人氏

燧人氏又称燧人,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个母系氏族,他们以打猎为。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从石块与山石相碰时产生的火花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曰燧。关于他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

据古史记载,燧人氏不仅发明了钻木取火,还发明了结绳记事,为禽兽命名,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燧人氏在昆仑山立木观察星象祭天,发现了天道。因天道而受到启发,燧人氏始为山川百物命名,而有地道。天地之德孕育万物,而人为万物之。燧人氏以风姓为人类命名,对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缘上的限制,使人与兽有了严格的区。这是人类早期的伦理道德,也就是人道。

由天道生地道,由天地之道而生人道,这便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道。天、地、人始于无名,成于有。有名则天地开明,人乃文。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九千年文明历史由此开。

伏羲氏

伏羲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皇甫谧《帝王世纪》中说:庖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有圣。燧人氏没,庖牺代之,继天而王……称太昊,都陈,制嫁娶之。取牺牲以充庖厨,故号庖牺氏,是为牺。后世音谬,故谓之伏牺,或谓之宓。再后来,就演变成了伏。又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始画八卦,造书契、都。

除了人祖外,伏羲也是一个统治一方的帝。《淮南子·时则训》: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东方木德之帝也,句芒,木。伏羲在五帝中为东方天帝,此即其神。

伏羲氏是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伏羲氏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他又拥有着超人的智。伏羲氏将他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了下来,这就是八。

神农氏

5000多年前,神农氏为姜姓部落的一位首领,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作为一酋之长的神农氏和普通氏族成员一样长年劳作在田。在劳动实践中,他发明了中国最早的农具——耒耜,从而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人们敬仰他对农业做出的贡献,所以称他为神农氏。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

神农氏还是中国最早的医药专。据说,神农氏看到人民经常受到病魔的煎熬,心中忧虑不。他从五谷能使人健康,联想到百草的果实块茎或许能治好人的疾。传说中,神农氏跑遍山野采集各种各样的草药,为了摸清草药的特性,神农氏尝遍各种草药,常常中毒,甚至在一天中毒七十多。据说神农氏还编写了《神农百草》,里面记载了治疗各种疾病的药。

神农氏在位一百四十年,后来他的统治地位被黄帝所取。

黄帝

黄帝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五帝之。相传黄帝姓公孙,出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建立国家,故又称有熊。《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

黄帝一生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了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炎帝

炎帝,传说为远古时期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与黄帝同为中华民族始。《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宋代《路史·国名》载:炎帝后,姜姓国,今宝鸡有姜氏城,南有姜。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相传其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

相传炎帝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首。事实上炎帝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它代表的是远古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改造自然集体的智。在今天,炎帝和黄帝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被载入世界文明的史册,因此中国人也称为炎黄子孙。

颛顼

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阳,建都帝。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颛顼是传说中的神化人物,他有非凡的经历和超人的力量,有至高无上的权。他的辖区非常。据《淮南子·时则训》载:北方之极,颛顼、元冥(元冥又叫玄冥,是管北方的水正官)之所司者万二千。又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北至于幽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蹯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真是一位泽被宇内,功德盖世的帝。因他生前崇尚玄色,故后人推戴他为玄。

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为上古五帝之。他是黄帝的曾。相传帝喾生于穷桑(西海之傧),母握裒因踏巨人足迹而。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颛顼,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三十而得帝位,迁都毫邑(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寿百。

据说帝喾非常喜欢音乐,他叫乐师咸黑制作了九招、六列、六英等歌曲,又命乐垂作鼙鼓、钟、磐等乐器,让64名舞女,穿着五彩衣裳,随歌跳。在音乐起鸣之后,凤凰、大翟等名贵仙鸟也都云集殿堂,翩跹起。古时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招来凤。

帝喾好巡游,他东到泰山、东海,东北至辽宁,北到涿鹿、恒山、太原,西北至宁夏、甘肃,西南至四川,南到湖北、湖南至长沙,几乎游遍五岳,参观了女娲、少昊、黄帝等先人的遗。

帝喾时战事不多,只在帝喾带领常仪、帝女南巡时,在云梦大泽遇到了房王作。当时帝女带着一只有神通的狗,名叫盘瓠,它暗暗跑到敌营,咬死了房王,平息了祸。帝喾把帝女和宫女许配了盘瓠,各生十二南女,分送到湖南、浙江两。

著名文学家曹植曾作《帝喾赞》以颂之: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木德治。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

尧帝

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姓伊祁,号放。据《史记·五帝本纪》和其他一些古代典籍记载,尧是黄帝的后代,为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的儿子,本名放。因封于唐,故称唐尧。

传说在尧的时代,首次制定了历法,这样,劳动人民就能够依时按节从事生产活动,不致耽误农。

在诸子书中,还有关于帝尧武功的传说,文治和武功俱臻美。《吕氏春秋·召类篇》说: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曾讨伐过南方的帮族,并亲自出征作。《淮南子·本经训》说: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尧派后羿将那些野兽杀死,并射落九。据说人们对尧为民除害的举措十分感激,所以拥戴他为天。羿射九日已是神话,不过其中称颂尧兴利除害,伐乱禁暴的意思,确实是推崇帝尧安邦治国有道,不但文治昌明,而且武功赫。

《尧典》记载,尧登位时,正值年富力强,十六岁由唐侯升为天子,在位七十年,禅位后八年而终,尧的年龄在百岁上。尧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帝王世纪》云: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

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舜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创始。舜帝只为苍生不为身的奉献精神和敬老爱幼、诚信待人、惩恶扬善、举贤任能的优秀品德,四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华民族所钦。舜帝主持国事,公正治理,积极推行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和五常之教而天下大治,为世人所。

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

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

祝融

神话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的三皇之一,住在昆仑山的光明宫,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另一说祝融原叫重黎,在担任火正官时,黄帝赐他姓祝融氏。

相传,祝融还是一个音乐家,他经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扬动听、感人肺腑的乐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对生活充满热。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之阳,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南岳最高峰称为祝融。

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

共工

相传共工为水神,是古代传说中神农氏的后代,属于炎帝一。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身为水神,共工有人的面孔、手足和蛇的身。宋罗泌《路史·后纪二》:共工人面蛇身朱。《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

共工在黄帝的继承人颛顼治世的时代反叛,被颛顼击败,共工怒而头撞不周山,造成世界向东南倾。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故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

今河南杞县流传的女娲补天则说:共工、祝融、女娲、棺人为兄。共工与祝融因吃天鹅蛋之争,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滥,女娲乃有补天之。

刑天

刑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刑天亦作邢天、形天。据宋罗泌《路史·后纪三》,刑天为炎帝臣。刑天原是一个无名的巨人,因和黄帝争神座,被黄帝砍掉了脑袋,这才叫刑。刑天的意思是要誓戮天帝以复。

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与天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乃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因此,刑天常被后人称颂为不屈的英。

到了后世,刑天成为勇猛将士的象征,各朝各代之中,更是被比喻作战斗之。几千年后,晋朝的大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写诗赞颂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同物既无类,化去不复。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赞扬刑天虽然失败,仍然战斗不已的精。

神兽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龙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

自古以来,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涵义,它占据了各个领域,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可以说从有文字以来,就有对龙的记载和崇。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管子·水地篇》中: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函于天地,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而《说文解字》上也有类似的记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可以看出,自古时起,人们就已认为龙是具有玄妙神力的动物,故在上古时代,龙就被人们奉为神。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所有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都可称为龙的传人。《山海经》记载: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东方句芒,身鸟人面,乘两。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另有书记载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左传》说龙是一种水物,《韩非子》则说龙是虫,当它温柔欢呷时,人们可以骑它,但一旦触动它喉下的逆鳞,就会杀。那么龙是否存在?是精神象征还是物质现象?这似乎至今还是一个。

现阶段,科学界一致认为中国的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鹿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龙卷风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是一种精神图。

龙,作为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崇拜现象,也就从那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具体到外形方面龙即:角似鹿、头似驼、眼如兔、项似蛇、腹如蜃、鳞如鱼、爪似鹰、掌似虎、身如。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

据文献记载:六千五百年前,太昊伏羲氏结网罟,养牺牲,由此赢得了先民的爱戴,被推为部落首。在太昊伏羲氏的率领下,这一部落先后征服了以雄鹿、鳄鱼、猛虎、苍鹰、巨蜥、红鲤、白鲨、长须鲸为图腾的八大部落,并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组成一个新的图。这个新图腾体现了华夏九州的大融合,被太昊伏羲氏命名为龙。太昊元年九月初五日,在古宛丘,太昊伏羲氏实现了华夏九大部落的第一次结。从此太昊伏羲氏始定四海之广,制九州(见《竹书纪年》。他把自己统领的九大部落,号曰龙师(见《纲鉴易知录》。这样,太昊伏羲氏便成为远古华夏的第一位帝王,被华夏后裔尊为第一代龙。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龙的造型愈来愈加多样,内涵愈来愈加深厚,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龙文。毫无疑义的是,中国人的文化兼容心理和综合思维方式创造了中国龙的独特形。所以兼容与综合是龙文化的主体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的原创精。

龙生九子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龙在其形象形成过程中,曾海纳百川地汇集了多种怪异兽的形。到后来,这些怪异兽像在龙形象发展的同时糅合了龙的某一种特征,形成了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说。但龙之九子为何物,究竟谁排老大谁排老二,并没有确切的记。民间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但对于龙生九子,影响较大的一种说法是:

大儿囚牛,平生好音乐;二儿睚眦,平生好杀;三儿嘲凤,平生好冒险;四儿蒲牢,平生好鸣;五儿狻猊,平生好坐;六儿赑屃,平生好负重;七儿狴犴,平生好讼;八儿负屃,平生好文;九儿鸱吻,平生好。

①囚。囚牛形似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有它的形。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为龙头胡琴。囚牛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

②睚。睚眦龙身豺首,性好杀,喜血腥之气,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的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

③嘲。嘲风是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于了望,喜好冒险,故多安在殿角。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

④蒲。蒲牢形似盘曲的龙,平生好鸣好吼,虽然生活在海边,但是不能呼风唤雨,相反还十分惧怕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所以古人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敲钟时,让木杵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⑤狻。狻猊形似狮子,又称金猊、灵。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狻猊本是狮子的别。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狻猊安排在佛的坐席前,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

相传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狰狞威。

⑥赑。赑屃,又名霸下、石龟,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赑屃有神灵大龟之称,民间多称为龙龟,传说当年女娲就是用其四足撑起被共工撞塌的天。因为龙龟好负重,寓意能为人挡灾煞减祸害,有镇宅兴家的作用,可福泽庇佑众。

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通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洪水制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绩,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

⑦狴。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有怪。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匍匐在官衙的大堂两。衙门长官的坐堂,行政长官的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

⑧负。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炙人口,千古称。而负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

⑨螭。螭吻又名鸱尾,也叫鸱吻、好望。形似把尾巴去掉的四脚蛇,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宫殿阶柱及殿脊,以及在民间屋脊上雕的兽头是其造。

相传大约在南北朝时,螭吻由印度随佛教传。它在佛经中是雨神的座下之物,能够灭。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文中所说的巫是术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

凤凰

凤凰是传说中的一种吉祥神奇的瑞鸟,亦称为玄鸟、火鸟。据《雨雅·释鸟》记载,凤凰的形体为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是一个集众多动物特征于一身的神鸟,象征吉祥和永。

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诗·大雅·卷阿》:凤皇,灵鸟仁瑞。雄曰凤,雌曰。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大戴礼·易本命》云: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说: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暮)宿风(丹)穴,见则天下大安。《诗经·大雅·卷阿》:非梧桐不栖息,非竹实不吃,非清泉不。可见凤的高洁,非凡俗的鸟可比。

凤凰的起源约在新石器时。凤凰的起源与龙一样,都是源于图腾文化,有关学者认为,凤凰是古代先民的一种鸟图腾崇。从凤凰的形象来看,是融合了古时各个不同氏族所崇拜自然物的特征,结果出现了凤凰这一美的图。

关于凤凰的原形,有学者说是孔雀,有的认为是锦鸡或雉,有的提出应是家鸡,有的说是鹤。在神话传说中,凤凰又叫玄。《礼记》郑玄注:玄鸟,燕。据闻一多等学者考证,燕是凤凰的原形之。《尔雅·释鸟》:郾,凤也,其雌。凤,一名。古时,郾与燕是同音。据《宋书·符瑞志》中较为具体的说法,它是蛇头燕颌,龟背鳖腹,鹤顶鸡喙,鸿前鱼尾,青首骈翼,鹭立而鸳鸯思。《韩诗外传》亦云:凤象鸿前而鳞后,蛇颈而龟尾,龙文而龟身,燕颌而鸡。总之,凤凰是孔雀、鸡、鸭等动物具有独特个性的部位拼合而成的一个虚拟的、综合的神。

麒麟

麒麟,亦作骐麟,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四瑞兽之一,被称为圣兽。主太平、长。据说能活两千。雄的名麒,雌的名麟,合称麒。麒麟性情温和,不伤人畜,不践踏花草,故被称为仁。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相传只有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时此兽才会出。有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之。

汉许慎《说文解字》: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何法《徵祥记》:麒麟者,牡曰麒,牝曰。许云仁兽,用公羊说,以其不履生虫,不折生草。麒麟高逾五丈,麋身,牛尾,马蹄,遍身鳞甲,麒有独角,麟无角,口能吐火,声音如。麒麟是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传说中人的世界有十二个国家,分别由十二个王来统。王不是以出身或功绩来评选,而是由天命来决。麒麟就是传达天命,为自己的国家选出王者的神。《神魔志异·灵兽篇》:水麒麟,蛮荒万载寒潭所出,性喜吞噬妖物,能御万水,震慑群。后传为异人收服,为灵山守。

麒麟,是按古代人民的意愿所构思、创造的神。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狼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黄。这种造型是将许多实有动物肢解后的新合拼体,它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

龟是四灵中唯一真实存在的,也是所有动物中寿命最长。人们不仅把龟当做健康长寿的象征,也认为它具有预知未来的灵。在古代,每当重大活动之前,巫师都要烧龟甲,然后根据龟甲上爆裂的纹路来占卜吉。所以,人们都称龟为神龟、灵龟。

鲧因治水无功,被舜幽于羽山,鲧羞于自沉于羽渊,化为元。禹治水,得龟相。有一次龟背一座大山帮助堵水,遇恶蛟,龟怕丢山于江中,就负大山于蛟恶斗,终于战胜恶蛟,但龟也因力竭被压山。后来历经沧桑,龟始得复出,背生绿毛,成为绿毛神龟。

神龟在中国曾经受到过极大的尊敬,在古代帝王的皇宫、宅院和陵墓里,都有石雕或铜铸的神龟,用来象征国运的久。不少人起名字时,也愿意用上龟字,如龟年、龟龄。

饕餮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秘怪。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贪。《辞海》中记载: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

饕餮相传是尧舜时四个凶恶的部落首领之一,死后变化为凶恶贪食的巨兽,其状为人头羊身,头生尖角,体发长。《山海经·北山经》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根据晋代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鸮即是指饕。《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

《左传》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而《史记·五帝本纪》注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有载),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

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吕氏春秋·先识》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揆其所说,殆亦饕。

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

浑沌

相传浑沌是尧舜时四个凶恶的部落首领之一,传说它形状肥圆、像火一样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原始的浑沌形象出自《山海经·西次三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这里的浑沌已和传说中魔兽的形象很一致。

再后来,《神异经》中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名为混。空居无为,常咋其尾,回旋仰天而。浑沌已经完完全全是凶兽的形象。

浑沌在我国古代传说中被神化、物化和人。《庄子·应帝王》中有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的句。又写道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意思为,南海的主宰名叫倏,北海的主宰名叫忽,南海与北海的中间地带由神王混沌掌。倏与忽经常在混沌的辖区会面,混沌不但能够接纳他们,还能善待他们,使他们来去方便自。倏与忽对此心存感激,都想着如何报答他的恩。一日他俩坐在一起商量,他们觉得人人都有口、鼻、耳、目,而惟独混沌没有,他拿什么视听、呼吸、进食呢?他一定很难受吧,于是,他俩想为混沌开凿七。想到这里,他们说干就干,一日凿开一窍,过七日,七窍开通了,混沌也死。

浑沌因其既混且乱,故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浑沌,《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

梼杌

相传梼杌是尧舜时四个凶恶的部落首领之一,后因怨气而化为妖魔为害人间,《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两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扰乱荒中,名梼。

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厌恶的恶人,后来梼杌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之。《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

穷奇

相传穷奇是尧舜时四个凶恶的部落首领之一,出于圭山,形状如牛,浑身长着刺猬般的毛,声音像狗吠,是吃人的魔。《山海经·北山经》有云:又西二百六十里,曰圭。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

穷奇靠吃人为。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架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因此古人也把那种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但是,穷奇也有为益的一。在一种称为大傩的驱鬼仪式中,有十二种吞食恶鬼的猛兽,称为十二神或十二兽,穷奇就是其中之。由此可见,它应该是头凶。然而有些书上又说它也不是那么坏,在古时腊八的前一天,宫廷里要举行一个叫逐疫的仪式,由方相氏带着十二只异兽游行,穷奇和另一只叫腾根的异兽,共同负担着吃掉害人的蛊的任务,于是又让人感觉它对人还是有些益处。之后神话被历史化,神鬼也被人格化,穷奇逐渐演变为天下四凶之。

后来穷奇用来比喻背信弃义之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

貔貅

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又名天。而这种猛兽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一角和两角的,一角的称为天禄,两角的称为辟邪。后来多以一角造型为。在南方,被称为貔貅,而在北方则被称为辟邪。貔貅作为传说中的祥兽,被人们认为有招财进宝和辟邪等灵性和功。最早貔貅分为雄性貔和雌性貅,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慢慢流传成为貔。

徐珂《清稗类钞·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辽东人谓之白。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连举。貔貅的造型很多,难以细。经过朝代的转变,貔貅的形态比较统一,龙头、马身、麟脚,额下有长须,两肋有翅膀,会飞,且凶猛威武,如有短翼、双角、卷尾、鬃须常与前胸或背脊连在一起,突眼,长獠。现在常见、较为流行的形状是头上有一角,全身有长鬃卷起,有些是有双翼的,尾毛卷。

貔貅凶猛威武,是中国传统的招财神兽,它的典型形象为龙头、鹿耳、羊角、狮身、凤尾、虎。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

在传说中,貔貅曾帮助黄帝打败蚩尤,古代除舞龙、舞狮子外,亦有舞貔。在我国古代,貔貅在皇宫里却有三个正式的称谓:汉武帝刘邦曾命名貔貅为帝宝,因貔貅是皇室专用之物,通常将它摆放在王陵门口、书房或是内务库,用开国昌运侵其龙脉,绝非一般官员及百姓所能使用;貔貅又名天禄,即天赐福禄之意;又因貔貅专食猛兽邪灵,故又名避邪。

金蟾

人们通常把蟾蜍叫金蟾,古语讲家有金蟾,财源绵绵。三脚蟾蜍天性喜欢金银财宝,对钱财有敏锐洞悉力,很会挖掘财。

金蟾有三只脚,背背北斗七星,嘴衔两串铜钱,头顶太极两仪,脚踏元宝山及背负写有招财进宝、一本万利、二人同心、三元及第、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合同春、七子团圆、八仙上寿、九世同居、十全富贵等字的铜。金蟾能聚财、镇财,不使金钱流。

金蟾的造型很多,一般为坐蹲于金元之上的三足蟾蜍,背负钱串,丰体肥硕,满身富贵自足,有吐宝发财,财源广进的美好寓意,所以民间有俗语得金蟾者必大富。放置此物于家居或商铺之中,可助财运亨通,大富大。

金蟾是最佳旺财吉祥物,而蟾蜍制品以玉器及铜制品为最常见,其次是瓷。玉及瓷制的三脚蟾蜍适宜摆放在五行属木及土的方。玉蟾蜍的摆放是很有讲究的,它的头朝门可以为您吸财,在它的尾部压上钱,代表可以双倍地为您滚。铜制的三脚蟾蜍适宜摆放在五行属金、属水及属火的方位,这样便能够使财运好。

獬豸

獬豸,也称解豸,是古代传说中的著名神兽,又被称为法兽。其形象为独角、龙首、狮尾、牛身、羊蹄,据说它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古代勇猛、忠直的图腾兽之。根据《论衡》和《淮南子·修务篇》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大致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据传角断者即死,有的被见到长有双翼,但多数没有翅。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

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载:东北荒中有兽,如牛而一角,毛青,四足,似。古代传说它曾协助尧时负责执掌刑狱之官的皋陶判案,如在南朝梁新安太守任的《述异记》中载有:獬豸……性知人。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又如东汉王充《论衡·是应》中有:獬豸者,一角之羊也……皋陶敬羊,起坐事。因此,从目前明陵神道上的獬豸形象结合上述文献,可以判断獬豸是中国古人创造的一种综合了羊、鹿、牛、犀牛特征的,象征公正、勇敢、忠直的神。

据说,獬豸独角高额,能分辨是非曲直,见到有人相斗,会用角触不直者;听到有人相争,会咋不正者。它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它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均准确无。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朝的推。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于头上,《后汉书·舆服志下》:獬豸,神羊,能辨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秦灭楚国后,将该冠赐给御史佩戴,遂称为獬豸冠。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的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显然,獬豸形象是蒙昧时代以神判法的遗。近代,其仍被视为法律与公正的象。

礼制

朝仪

古代帝王临朝时的典礼仪。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

古代诸侯亲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见天子称为朝聘。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朝觐

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

封禅

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封禅,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篇》,唐代张守节解释《史记》时曾对封禅进行了释义,并指出了封禅的目的,大意是说,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即《史记·封禅书》中的登封报天,降禅除地。

封禅的起源多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很大的联系,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原始崇拜,特别是在恐惧的状态下,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更是敬畏有加,于是祭天告地也就应运而生,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逐渐发展到对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对名山大川的祭祀则以泰山封禅最具代。

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地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有了封禅泰山的活动,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封建统治者的这种行为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山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必做的大事之。

宗庙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庶人不准设。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

五礼

指西周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

①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

②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

③军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

④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

⑤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

吉礼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如祭日月、祭社稷、祭山川、祭天子宗庙、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禅。历代兴革不一,但极为统治阶级所重。吉礼的要内容有:

①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

②祭地祇: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

③祭人鬼: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

凶礼

五礼之一,指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面的礼仪活动,包括丧葬礼、荒礼、吊礼、恤礼、袷礼。后特指丧葬、持服、谥号等礼。

①葬礼: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

②荒礼:指自然灾害引起歉收、损失和饥馑后,国家为救荒而采取的政治礼仪措。荒礼是历代统治者都注意研究的政治问题,规定在饥荒之年要减损礼仪,节制饮。

③吊礼:邻国遭遇水火之灾,应该派使者前往吊。鲁庄公十一年秋,宋国发生大水,鲁君派人前往吊问,说:天作淫雨,害于粢盛,如何不吊?《谷梁传》:三日哭,哀也其哀礼。

④恤礼:春秋时,诸侯之间一国遭受战乱,他国遣使表示慰问,谓之恤礼。

⑤袷礼:袷礼是会合财货的意。邻国发生祸难,发生重大物质损失,兄弟之国应该凑集钱财、物品以相救。《谷粱传》:更宋之所丧财。意思是说补充宋国因灾祸而丧失的财物,使之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

军礼

五礼之一,即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如《周礼》所举大师(召集和整顿军队)、大均(校正户口,调节赋征)、大田(检阅车马人众,亲行田猎)、大役(因建筑城邑征集徒役)、大封(整修疆界、道路、沟渠),以及《开元礼》的告太庙、命将、出师、宣露布、大射、马祭、大傩。

宾礼

五礼之。宾礼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天子受诸侯国使者表币贡物、宴诸侯或诸侯使者。此外,内个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相见礼仪,也属宾。

嘉礼

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如君主登基、册皇太子、策拜王侯、公侯大夫士婚礼、冠礼、宴飨、乡饮酒。有时特指婚。嘉礼的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

六礼

古代的婚姻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

纳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问名: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

纳吉: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

纳征:纳征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男方是在得知女方允婚后才可行纳征礼的,历代纳征的礼物各有定制,民间多用首饰、细帛等项为女行聘,谓之纳币,后演变为财。

请期:请期又称告期,俗称选日。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

亲迎:亲迎又称迎。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

冠礼

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成年时加冠的礼。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笄礼

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女子的成年。笄,即簪。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以后出嫁之前行笄。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

膜拜

古代的拜。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

九拜

古时候,在正式社交场合,人们必须严格遵守跪拜礼,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表示敬意的礼。所谓跪,即两膝着地,腰杆挺直;跪而以手碰地即为。跪拜礼有所谓九拜之。

《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

稽首为九拜中最重的礼节,用于十分正式、庄重的场合,如拜天、拜神、拜祖先、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师。顿首是平辈之间的礼节,空首拜是位尊者对于位卑者稽首拜的答拜礼,吉拜和凶拜礼行于各种祠祭及丧葬礼中,奇拜是军队中所行特殊的跪拜礼,褒拜是宫廷礼。以上诸拜主要是男子所行的礼。由于在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她们是没有资格行跪拜礼。

稽首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为九拜之。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

顿首

顿首即叩首,九拜之。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

空首

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周礼》谓:‘头不至于地为空。’空手者,对于稽首、顿首之头着地而言。它与稽首、顿首都是正。其他几种拜礼都是正拜的变。

叩手礼

以手代首,二者同音,这样,叩首为叩手所代,三个指头弯曲即表示三跪,指头轻叩九下,表示九叩首。至今还有不少地方行此礼,每当主人请糖倒茶之际,客人即以叩手礼表示感。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这就是广州人饮茶的叩手礼。

拱手礼

拱手礼属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一般情况为丧事行拱手礼,则男子为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

拱手礼始于上古,有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作对方奴。后来拱手逐渐成了相见的礼。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

作揖

揖礼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其基本姿势为双手抱拳前。周武王时,揖礼开始大行于天。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

揖让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置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

唱喏

古代男子见面礼节之。用于下属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即给人作揖同时扬声致。原为应答之声,东晋时氏族子弟开始将之用为礼节,后来开始普遍使。唐裴铏《传奇·崔炜》:女酌醴饮使者曰:崔子俗归番禺,愿为挈往,使者唱。

三朝礼

又称做三朝,一朝为十。即婴儿出生第三十天接受外婆家的赠。旧时凡产妇生头胎,娘家要送婴儿一年四季所用的衣裤、兜蓬、尿布、座车、摇篮。富有人家有送银质品,如银项圈、银手镯,甚至是金质。此外还送彩饼、红蛋、花生、橘子等,以示吉。

斋戒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

五服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的五服。

①斩衰: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

②齐衰:齐衰是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粗麻布制作,断处缉边,因称齐衰。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

③大功:大功亦称大红,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作,服期为九个。

④小功:小功亦称上红,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个。

⑤缌麻: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的熟麻布制。

守制

守制是封建时代的丧礼。父、母亡故后,正在穿孝期间须遵守儒家的礼制,谓之守制,俗称守孝,亦称读礼。守制期间,孝子须遵礼做到如下几点:

①科举时代,不得参加考。

②不娶不聘,夫妻分居不合。

③不举行庆典,如不能庆寿、给小孩办满月或百日。

④新年不给亲友、同僚贺年,并在门口贴上恕不回拜的字。

丁忧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称丁忧。源于汉。宋代,由太常礼院掌其事,凡官员有父母丧,须报请解官,服满后再重新出来任。西汉时规定在朝廷供职人员离职三年,至东汉时,丁忧制度已盛。此后历代均有规。

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即表示贬。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

席次

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

12

34

56

78

民俗

元旦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汉武帝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用到辛亥革。1911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1949年确定。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即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

春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春节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改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正旦。

1911年,中华民国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到了1949年,中国进一步明确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被正式列为中国节。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

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达斡尔等几十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带有浓郁的民族特。

人日

人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时在农历正月初。此节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日的来历与传说中女娲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

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来贴屏风,或戴在头发上的习。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每至人日,皇帝在这天往往赐给群臣金彩人。皇帝还要登高大宴群。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

元宵节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

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上元节的由来,据《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合称三元。道教又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

自从元宵节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要悬挂五色灯彩,这是我国最长的灯。

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

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二月二以后,雨水逐渐增多起来,因此,二月二这天又叫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春分时节,春回北国,冬眠动物开始复苏,这就是二月二龙抬。这一习俗的最早的记载是沈榜的《宛署杂记》: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的记载便多了起。明《帝京景物略》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辽宁地区的民俗,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同时也制作一些面食。这一天,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作针线活,以免伤害了龙的眼。

花朝节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朝节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节期因地而异,中原和西南地区以农历二月初二为花朝,江南和东北地区以二月十五为花。据说这是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应,称花朝对月夕。此外,还有一些地区以二月十二或十八为花朝。这种现象,可能与各地花信的早迟有。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因古时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所以又是生殖崇拜的节。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从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项目,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

社日

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开始有秋。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社神,相传为古代共工氏之子,名曰后土,掌管土地与农业方面的事。其风俗开始于先秦时。社日这一天,乡邻们要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对于这个节日的喜庆气氛,王驾的《社日》诗作了具体生动的描写: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

三月三

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古称上巳。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农历三月初。相传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

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同时这个节日也是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亦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儿。

三月三、踏沙滩是土家族的一种民。当地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地温和水温开始升高,浅海辣螺争相爬上滩头繁。当地人便在这个季节去沙滩拾螺,由此产生了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如今的三月三、踏沙滩,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以民俗文化活动为主体,以体育、渔业竞技项目以及歌舞、杂技节目为陪衬的特。其中的文艺表演多种多样,有跑马灯、舞龙灯、彩阁巡游。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

清明节的起源,据说始于周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在这天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一种固定的风。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节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而吃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据记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距今有700年的历。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一般在阳历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五日之间,节日一般持续3至7。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初五可以称为端。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端午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

七夕

七夕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又称这天为乞巧节、少女节或七夕爱情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

七夕来源于一种数字崇拜现。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均列为吉庆。七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乞求爱情婚姻的美满幸。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中元节

中元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为鬼节。七月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应当与地官的赦罪有。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据说释迦牟尼有个叫目连的弟子,其母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连按佛组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得以脱离恶鬼界,升入天。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将每年的七月十五定为盂兰盆节,以报答父母的恩。

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农历即阴历八月十。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的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宗教节。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腊;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

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因此,南北习俗均于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宝、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团子之类,以冀塞住灶神之口,不讲人间罪恶,世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毕,即将奉祀经年的灶君旧纸马从灶上揭下,连同纸锭等一起焚化,以示灶神上。除夕接神时,再行接灶神之礼,奉祀灶神后,再在灶上粘贴新的灶君纸。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美好祝福,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

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连的新钞票送给孩子们,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桃木符

东汉应邵在《风俗通义》中说,上古时候,有善于捉鬼的两兄弟,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用苇索把害人的鬼缚起来,投给老虎。后来,人们便用桃木制成两块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人的名字,元旦时悬挂在门旁,以为能辟鬼压。

五代末,后蜀的宫廷里开始在桃木上题联。《宋史·蜀世家》: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以后挂桃符逐渐变为贴春。

门神

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

不同类别的门神:

①捉鬼门。门神多为神荼和郁垒,金鸡和老。传说桃郁都山有大桃树,盘屈3000。上有金鸡,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伺不祥之鬼,禽奇之。郁垒二神捉到鬼后,缚以苇索,执以饴。北京人旧时在腊月二十三日后,便贴门神、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上,门左右置二灯,象征虎眼,以祛不祥、镇邪驱。

②祈福门。这种门神并非门户的保护者,专为祈福而用,中心人物为赐福天。也有刘海戏金蟾,招财童子小财。供奉、张贴者的家庭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宝马瓶鞍、皆取其各、以迎祥。

③武将门。武将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为了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故所供的门神多手持兵。如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爪、铛棍槊棒、拐子、流星。北京居民院门口的武将门神多为唐代名将秦琼与尉迟。

国学知识一本通(第2版) - 第一章 一定要知道的国学常识1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