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孝的经典 第1章 经典重温——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孝道

《孝经》中讲:“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论语》中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弟子规》中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中华孝道的传承是与这些经典孝道读本分不开的,它们不仅是青少年的启蒙老师,更是青少年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标。

《孝经》中的孝——做人与治国的基础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孝经》

提到“孝道”,很多人都会联想起《孝经》这本书。我们若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可以从这本书开始。

什么是“经”?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其中有一类被称为“经”,如“四书五经”、“十三经”、“金刚经”等。

孔子之前,文献典籍由于战乱、语言文字和书本材质等问题,大部分都没有保持下来。孔子要学习古代的历史,能够查到的资料是非常有限的,他也常常向别人请教,很多知识都来源于口耳相传。孔子开始办私学的时候,常用一些古代书籍来教授学生,古代书籍便开始流传。

孔子教授的书籍主要是三千年前的周朝到当时流传了几百年的著作,包括《诗》、《礼》、《易》这四本,和孔子自己编写的《春秋》。汉代设立学馆后,将这五种书并称为“五经”。经过孔子的整理,这些书成为当时学习的权威,也就是“经”,前四本书改名为《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孝经》是晚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与《论语》、《尔雅》一起加入经典系列的。

“经”即是“常”,也是“纲”,是国家民族最根本的立国精神,在古代社会往往比法律更具有约束力。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法典,但是同时几乎都沿用这些经典,因此可以说,这些经典更加稳定。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治家,保持爵禄。

值得一提的是,《孝经》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中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也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从这本书的分章来看,《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身份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是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应“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孝经》提出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自汉代至清朝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做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社会纲常和维护社会太平起了很积极的作用。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孝,他便不会以宽容之心和人相处,不会用“仁”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人、事或物。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孝,民众便无法拧成一股绳,国家也会因此涣散,《孝经》中的孝告诉我们,孝不仅是做人之道,更是治国之道。

十三经: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周礼》《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其形成过程为:汉立《诗》《易》《礼》《春秋》于学官,为五经;唐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合为九经;至唐文宗开成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合为十二经;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

《论语》中的孝——中国人的孝心共识

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周书·谥法》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以上四段出自《论语》,孔子与四个学生论孝,也就是“四子问孝”。

孟懿子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之后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这件事时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之后,则要依礼来安葬及祭祀他们。

为何孔子在此要分两段解释无违呢?有学者以为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贤而好礼,所以孔子认为只要孟懿子做到不违其父之志向行为就可以算是孝了。但是一般人的父亲言行未必一定合礼,此时子女就不是以不违背父亲为孝,而应该以不违背礼为孝了。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让做父母的只因为子女的疾病而忧愁烦恼。此章言外之意是说因为疾病并非人力所能控制,其他各方面则人的主控力所起作用较强,所以做子女的必须在其他各方面勤勉努力表现良好,尽全力做好每一件可以做好的事,使父母不会因为除了疾病之外的事情为子女操心担忧。

子游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也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分辨这两者呢?

子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晚辈长期保持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当有事时,年轻人去做,有丰盛美食时,由长辈吃,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综合“四子问孝”可知,孔子认为: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保有和悦的神色;行为要合义合礼;另外也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以尽量减少父母为自己担忧;父母过世之后,丧祭亦应合义合礼,且必须时常缅怀他们,并效法他们合义合礼的言行,若这些都能做到,才算是孝吧。

孔子的思想中,孝是最明显的一个主题。他要求青少年首先做到孝,才能谈人生志向和美德。那他自己又做得如何呢?青少年朋友们都知道孔子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其实,他也是一个很孝顺的儿子。孔子三岁时,他的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孔子的母亲颜徵年轻守寡,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抚养和教导孔子之上。为了养育孔子,颜徵吃了很多苦,身体健康也损耗了,在孔子十六七岁时,她也去世了,当时的年纪还不到四十岁。孔子因为自己没有机会好好地尽孝于父母,因而一提到孝的话题就非常痛心,于是常告诫弟子,一定要记住父母的生日年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的弟子宰予问孔子:“听说父母去世了,要给他们服三年丧(古代的礼制),是不是啊?可是我觉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干吗要那么长时间呢?一年也就够了。”孔子说:“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便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宰予说:“能心安。”

孔子气得脸色发白说:“你要觉得那样做心安,你就做去吧!一个有德行的人在守孝期间,心里念念不忘的都是父母,吃美味也不觉得爽口,听音乐也感觉不到快乐,所以才不那样做。你既然心安理得,就去那样做好了。”

宰予退出去后,孔子对大家说:“宰予说了些什么话!小孩子生下来后,爸爸妈妈要在怀里抱他三年,然后他才脱离怀抱。所以子女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宰予难道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抚吗?”

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根本树立了,“道”就出现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华夏民族是一个孝的民族,这是所有中国人的共识与心声。

《论语》:《三字经》中介绍说“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说的是《论语》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了孔子的一些授课内容和生活故事,例如身边的学生向他请教什么是孝,什么是仁等。《论语》是最直接体现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主张的典籍,据国学家考证,《论语》不是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面完成的,而是由不同的人先后记述而成,最后成书在战国初期,据今天已经有两千四百多年了。

《弟子规》中的孝——孝顺的行动指南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

提到蒙学,青少年朋友们随口就能说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蒙学经典。其实,除了这三本书之外,还有一本非常重要的蒙学读物,就是近几年开始得到人们关注的《弟子规》。《弟子规》中教导人们怎么去行孝,它是孝顺的行动指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在山西绛州做教书先生,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很少,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他一生都在钻研《大学》、《中庸》等儒家典籍,《训蒙文》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

《弟子规》的名字是一个名叫贾有仁(或者是贾存仁)的人对李毓秀的《训蒙文》加以修订之后确定的。它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为中心,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幼童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和《三字经》、《千字文》中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不太相同,《弟子规》主要从言行上对孩子有所要求,与前二者相比,它更加具有操作性。钱文忠老师在讲解《弟子规》的时候说,如果《三字经》更多的意义在于传授文化,那么《弟子规》所看重的则更多的是文明。一个人既要在知识储备上有文化,也要在言行上体现出教养和文明。

《弟子规》这本书把孝悌放在首要的位置,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告诉孩子们要通过哪些规矩来体现“孝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这些是从对待父母的态度和自我要求上讲如何行孝。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这些是由孝敬父母延伸到敬重兄长具体该如何做。

从上面这两部分的选文中可以看出,《弟子规》不像别的经典那么关注历史人物榜样和道德要求,而是从问答、请安、见面、行礼等日常生活细节来给孩子们立下规矩。其实我们看看史料,包括外国人对清朝时期中国百姓生活的描述,可以发现这些行为规范其实是深入民间的。“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这正是传统的中国人认为最得体的举止。“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这是培养孩子们敬畏心和自律精神的准则,即要做到“慎独”。

在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几章中,其所包含的行为要求虽然看起来与“孝”的关系不大,更多是侧重于待人接物上,但实则是对“孝悌”的扩展,也就是一个孝子除孝敬长辈外还应该在哪些方面自我要求、自我约束。可以说,整本《弟子规》从开头到结尾都是中华孝子的行为指南。

三、百、千:三、百、千指的是给蒙童学习汉字、读书知礼的三本最有影响力的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顾名思义,就是按每三字来读的一本经典,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样三个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孩童跟着大人复述、背诵。相传,它是南宋时一位名叫王应麟的学者编写的,共一千多字,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百家姓》,是记载着我国大部分姓氏的一本书,但并不包括中国所有的姓氏。这本书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同样易学好记。

虽然三部启蒙读物中《千字文》排名最后,但它是出现年代最早的一本书,距今有大约一千五百年的历史,编者是梁朝的一位官员周兴嗣,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知道确切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本书。

《礼记》中的孝——人格形成的路径

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

——《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仪礼》的文章选集,它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其中还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礼记》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时期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日常生活、历法等诸多方面,是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的精华。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也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它们合称为“四书”,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五经,四书五经就是这样来的。

前面我们说过,《礼记》是一部儒学杂编,从这部书里可以看到儒家对人生的一系列的见解和态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谓大同”。著名的“大同世界”的构想就出自《礼记·礼运》中这一段描述。

《礼记》中也有不少篇章是讲修身做人的,像《大学》、《中庸》、《儒行》等篇就是研究儒家人生哲学的重要资料;《学记》专讲教育理论,《乐记》讲音乐理论;《曲礼》、《少仪》、《内则》等篇则记录了许多生活上的细小仪节,从中可以了解古代贵族家庭成员间彼此相处的关系。

记述丧祭内容的篇章占《礼记》很大的比重。这类文字虽琐碎、难懂,却是学者们了解先秦文化的重要资料。《礼记》中还有不少专篇是探讨各种礼仪制度的深意的,例如《昏义》一开始就解释了为什么要重视婚礼,之所以要在家长主持下完成一套隆重礼节,是因为婚礼将密切两个家族的关系。结婚是家族中的一件庄重的事,不仅仅涉及两个人的幸福。先秦时“昏礼不贺”,是因为结婚后的传宗接代意味着新陈代谢,虽然新的生命即将孕育诞生,但也意味着祖辈的生命将会终结,身为后辈,不能无所感伤。

孔子生活在一个非常讲究“礼”的时代,人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坐的朝向、与人说话的态度、看望生病的朋友时应该站的方位都有明确的礼制规定,而孝是“礼”的重要内容,更是规定得细致入微。但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受到各种各样的道德约束和舆论压力,还是有许多人不懂得孝的真实含义。

于是,孔子就把赡养双亲与犬马相比,人养犬马以供消遣和使唤,说明了只做到“养”不是孝,更重要的是有一份孝敬的心意。正如《弟子规》中所说: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礼记》是一本专门记礼的书,却同样有着丰富的孝道思想,阐述了礼与孝的关系。

首先,从其产生来看,礼与孝均是中国伦理史上出现较早的观念,而且,二者均是与祭祀活动相互依凭、相伴而生的。

一方面,礼体现孝,教人以孝,另一方面,祭礼、丧礼等又是从孝之自然亲情中产生出来的,祭礼、丧礼所表现出来的孝道意义,亦皆出自人的自然亲情。

其次,二者在强调“敬”这一点上,其精神实质是完全相同的。孝的第一要义是子对亲之爱,子对亲之爱必须包含并体现出敬,不表现为敬的爱就不是处于下位的儿子对父亲的爱了。也就是说,亲与尊之间是紧密相连的,爱亲须以父子上下尊卑有序为前提。

《礼记》中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步骤,这些思想一直流传到今天。

《礼记》中的孝道思想涵盖面也非常广,既论述了孝之起源、地位与作用,孝与忠、礼、政、教的关系等宏观理论问题,又有关于孝道本身总体与个别义项和孝行的微观具体论述。

《礼记》或早于或与《孝经》为同时代之作品,内容上《孝经》相似于《礼记》之处较多,但作为一篇专门论孝的文篇,《孝经》在系统性上、易于传播推广方面要优于《礼记》。两者同列十三经。

《孝经》不足两千字,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推广、玄宗御注等使得普通百姓都有机会接触到它,而《礼记》只能影响有一定儒学文化修养的读书人。《礼记》中孝行部分则融于《二十四孝》、《弟子规》、《女儿经》等诸多童蒙与家训之书而得以流传,长期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因此我们不可低估《礼记》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力。

玄宗御注:“注”指的是对经书做注解,将古代用字中难懂的地方说明一下。后来,由于时代变迁,“注”也变得难懂,或者是含义深邃难解,于是就有了“疏”,即对“注”的解释。唐代皇帝玄宗李隆基亲自为《孝经》作注,并命元行冲作疏,颁行天下。

《二十四孝》中的孝——动人的亲情经典

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

——《百孝经》

《二十四孝》是青少年必读的蒙学读本,它主要讲述二十四个孝子行孝的故事,它以故事的形式把尽孝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感人肺腑,进而将孝道精神发扬光大。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作者是元代的郭居敬,也有人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和《孝经》、《女孝经》在思想上进行教化的方式不同,《二十四孝》是从历代孝子中选择二十四位行孝的故事集而成。

二十四孝子的记述版本不尽相同,根据历史文献和近代发现的墓葬内装饰图,可以判断有十四位孝子是公认的孝子,他们分别是虞舜、曾参、闵损、仲由郯子、陆绩、王祥、郭巨、杨香、老莱子、蔡顺、姜诗、丁兰、孟宗。

由于明清的印本大都给故事配以图画,故这一时期的印本又称《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通行版本的二十四孝故事,在以后的文章中将详细叙述这些故事,它们分别是:

1.孝感动天——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舜每每死里逃生,事后毫不记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后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对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戏彩娱亲——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七十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3.鹿乳奉亲——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治疗,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误以为他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情况告知猎人,这才免除被误杀的危险。

4.百里负米——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u)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负米,哪里能够再做到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啊!”

5.啮指痛心——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6.芦衣顺母——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闵生母早死,父亲后来又娶了一个妻子,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闵,冬天,让两个弟弟穿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战,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从被打破的衣缝里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掉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待他如同亲子。

7.亲尝汤药——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8.拾葚异器——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蔡顺只得靠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其偶遇赤眉军,赤眉军士兵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亲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二斗白米,牛蹄一个,以示敬意。

9.埋儿奉母——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郭巨,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分别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对母亲的供养,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二人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0.卖身葬父——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11.刻木事亲——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视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2.涌泉跃鲤——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爱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地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3.怀橘遗亲——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橘,遗母报乳哺。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做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4.扇枕温衾——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侍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5.行佣供母——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6.闻雷泣墓——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生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为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声,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哭竹生笋——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18.卧冰求鲤——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王祥,琅玡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其的坏话,使他失去父亲怜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地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扼虎救父——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0.恣蚊饱血——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的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1.尝粪忧心——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想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2.乳姑不怠——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洗。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23.涤亲溺器——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24.弃官寻母——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致使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二十四孝子,有很多都走向了礼教的极端,如郭巨埋儿、老莱娱亲,鲁迅先生曾专门就此讨论过他眼中的《二十四孝》,并对这种礼教持否定态度。但不可否认,这本书之所以出现和流传,体现了整个社会对孝子的认可,渴望为社会树立孝子的楷模,使整个社会趋向和谐和团结。同时故事里的人物更是广大青少年应该学习的榜样,青少年应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成为一个敬母孝父的好孩子。

刘向:约前77~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他和儿子刘歆共同努力整理古代文献典籍,是我国古文献学史上的开创性人物,他的《说苑》中记载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动物之孝——禽有五常,人亦从孝

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本草纲目》

人来自动物界,人的孝有动物性,而动物也有五常,也有孝。在学校里,老师常用乌鸦反哺、黑鱼(孝鱼)和羊跪乳的故事来教导我们,动物界尚存有孝,更何况人类?我们需要以孝来滋养自身的人格与品德。

乌鸦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不祥之物,它通体潦黑、面貌丑陋,遇到乌鸦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事情,但它也有一种被人称赞的美德——养老、爱老。

《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乌鸦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飞不动时,成长起来的乌鸦便将觅来的食物喂到母亲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很多人在幼儿园阶段都曾学过一首歌:“妈妈老了不能飞,眼里含着泪哗哗。想起妈妈喂过我,拍拍翅膀飞天下,捉来小虫我不吃,亲亲妈妈喂给它。”这首称赞乌鸦懂得报恩的儿歌,也在教育孩童将来长大应和乌鸦一样照顾年老的父母。

清代一位官员就曾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教育发生纠纷的家庭,这个官员的名字叫做邓钟岳,字东长,号悔庐。他博览群书,尤对《周易》、《礼记》有深入的研究。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举人,十三年之后登进士一甲第一,入翰林。邓钟岳两次充任江南正考官,在浙江时,曾训示诸生:“耻为羞恶之本,干谒标榜、颂辞连篇,或因细故,骨肉成隙,耻何在焉。”

有一对沈氏兄弟因为家产而对簿公堂,邓钟岳所写批文如下:

“鹁鸽呼雏,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聚其众,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罗网以为食,蝼蚁塞穴以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燕非社而不至,信也。禽兽尚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乎!以祖宗遗产之小争,而伤弟兄骨肉之大情。兄通万卷应具教弟之才,弟掌六科岂有伤兄之理?沈仲仁,仁而不仁,沈仲义,义而不义!有过必改,再思可矣!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遗产何须争?一番相见一番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沈氏两兄弟看到邓钟岳的批文,又羞又愧,旁人便将这则文章记录下来,传给后人。邓钟岳所引用的动物的各种美德,也成为我们所称赞的楷模。唐朝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慈乌夜啼》,来歌颂孝顺的鸟——乌鸦。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那些不孝顺的人连乌鸦都不如,在母亲逝去之后,乌雅还一直守护着母亲生前待过的林子,夜夜悲啼,就像在懊悔自己没有尽到孝顺母亲的责任一样。李密在《陈情表》中也曾写“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以此来表明自己辞官回家侍奉祖母的决心。

动物的孝顺,也许只是一种本能和天性,而我们为人的天性和本能中也应该有孝、仁、信、义,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违背自己的天性和良知,甚至做出残忍的举动。

明初文学家宋濂在其著作《猿说》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福建武平地区,盛产一种猿猴,这种猿猴的毛像闪闪发光的金丝,看起来十分漂亮。小的猿猴性格特别温顺,从不离开母亲,而母猴非常机敏,猎人很难接近,对小猴子保护得非常好。

有一次,猎人在箭上涂了毒,趁着母猴放松警惕的时刻,一箭射中了它。母猴知道自己活不长了,就拼命地挤出自己的乳汁,洒在林间的石头上,以留给幼猴吃。当母猴把乳汁挤尽后,自己也气绝身亡。

为了抓住幼猴,猎人就用皮鞭打母猴,小猴看着这个情景,就哀叫着从树上跳下来,从而落入了猎人的圈套。小猴每天只有枕着母亲的皮才能睡着,有的抱着母猴的皮心痛地乱蹦乱跳,直至死去。

猿猴尚且知道有母亲,人也有母亲,却利用动物的母子相顾之情设下陷阱谋取私利,何其残忍!而对年老的父母不管不顾,又何其冷酷。

用动物的生存智慧启发人的思想,自古有之。庄子《逍遥游》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而动物们身上的智慧、美德,是帮助我们回到纯真年代的重要一课。

非洲有一种山羊,懂得尊敬“长者”。年轻的山羊绝不会盛气凌人,去欺负年长的山羊,而是处处表现出对长者的尊敬。只要有一头年老的山羊在场,其他的山羊都不会躺倒在地上。如果偶尔有不懂礼貌的小山羊躺倒在地,周围的山羊就会督促它赶快站起来。还有的小山羊对长者十分尊敬,会亲昵地走上前去,为老山羊舔毛。

山羊反哺的举动众所周知。当老山羊行动已经老迈迟缓的时候,小山羊绝不会丢下自己的父母不管,而是主动承担起照顾老山羊的责任。尤其在百草枯萎、食物难觅的时候,小山羊从不会独享自己历尽艰辛找来的食物,总要先拿去让老山羊吃。

小山羊反哺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作为子女,如果你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如果你有爱你的父母,那么一定要珍惜这其中亲情,用自己的力量来供养父母,像乌鸦反哺一样。

我们对老人不仅应做到物质上有保障,还要使其精神上有慰藉,竭尽全力地为辛劳一生养育我们的父母营造一个美好的晚年。

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每个青少年,都应树立这样的观念:倘若有一件衣,应先给父母穿;倘若有一口饭,应先给父母吃;倘若有一间房,应先给父母住;记住,人生天地间,孝为百行首。羔羊能够跪乳,乌鸦尚且反哺,何况人乎!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著作,但并非所有内容都是李时珍原创的,他对前人的药方进行了实验验证,同时也增加了新的医学观点和材料,是一部整理汇编的作品。全书记载了1892种药物(在前人成果上新增374种),分成60类,是一部总结我国16世纪以前主要药学成就的作品,同时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意义。

《本草纲目》是一部汇编作品,其中有很多并不是原书抄录的,修改了古人的一些不严谨的观点。比如南星与虎掌本来是同一种药物,过去却被误认为两种药物;葳蕤和女萎本是两种药物,结果却被认为是一种,这些都在《本草纲目》中得到校正。除了这样的修正之外,本书还载叙了大量宝贵的医学资料,除去大量附方、验方及治验病案外,还包括一些有用的医学史料,兼有史书的价值。

孝道(青少版) - 第一卷孝的经典 第1章 经典重温——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孝道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