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世界太吵闹。

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太嘈杂,充斥在耳边的除了各种大型机械不停运转的轰鸣声,就是为了金钱利益而引发的争吵声。即使是在深夜中紧闭双眼,也能听到一波一波的声浪不断向我们奔涌而来。盛夏的午后张开耳朵,再也听不到悠扬的蝉鸣;冷清的冬夜高仰起头,再也看不到天空中闪耀的繁星。取而代之的是超重低音炮里含糊不清的流行音乐和五彩斑斓闪烁着的霓虹灯。在震耳欲聋的流行音乐和渐欲迷人眼的霓虹灯下,有无数行色匆匆的人不停的向前行走,他们夹着偌大的公文包冷着一张脸重复着一天又一天的工作;滚滚的车轮载着衣冠楚楚的成功人士,紧皱着眉头夹着香烟去赴一场又一场心不甘情不愿的夜宴。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沉重的过去又如同如来佛祖的五指仙山,沉甸甸地压在胸口,压力不断的增大增大再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的减小减小再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的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而只有禅能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

禅本由佛教而生,注重心灵修为。在修禅之人看来,没有什么能比心更重要。外界的一切执着不过是内心的变现,而产生的一切妄念不过是由心而生。在这样一个喧嚣的世界,每个人都想要更好更好更更好的活着。可是究竟怎样才是更好的活着?难道就是更多的金钱和更大的权力?在普通人看来似乎就是这样,然而禅者眼中,生活的最高境界与这些相距甚远。

在参禅者看来,生活是一种艺术,一种不拘于任何时间、地点和形式的艺术,而唯有身心安顿才能参悟生活的真谛。修禅就是修心,在横流的物欲中寻找一叶扁舟,承载着心灵朝着自在境界漂泊,在喧嚣的滚滚红尘之中,寻觅一方乐土,可以倾听每一朵花绽放的声音,呼吸每一丝雨后混合着泥土芳香的空气,活的自由、自在、快乐、安然,不再被嘈杂干扰,在欲海沉浮中保持安然。

然而心中惶恐是现代都市人的一种病,因为过的浮躁,所以心情烦躁,又因为社会速度太快,于是始终没有办法像从前一样把一件事情做的善始善终,不断地跳槽、分手、离婚……再没有心情和时间去经营一份生活,不断忙碌的目的只是“活着”而不是“生活”。

现代的人,需要心中的“安静”。

身心的安静如同山涧中的一眼清泉,在燥热中带来清凉,躁动的思绪如同暴风雨中颠簸的小舟看见前方的灯塔,找到前进的方向就再没有什么可以恐慌。在许多人眼中,那位留着长发头顶已秃的高山族男子就像那一泓山泉、一盏灯塔,他用文字讲述生活中的禅意,清淡温婉,让遇到挫折的人能够开阔心怀,走出阴霾,继续奋斗;使那些匆忙的人,形成一颗能够发现美的心,在每一次花开的时候、落雨的时候都体会到美丽,让人生能过的丰富多彩,不再任由美好的时光匆匆而逝,让每一个人都能在人生的路途上不虚一行。

这个时代需要林清玄,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修禅使得内心安静,如此才能更好的生活,如此才能真正的生活!

菩提

凡是树,就会努力生长;凡是人,就不会无端堕落。

凡是人,就有人的温暖;凡是树,就会有树的风姿。

--《黄昏菩提》

菩提是印度梵文Bodhi的音译,通常被认为是佛教名词,意思是指不昧生死轮回,从而导致涅盘的觉悟与智慧。释迦牟尼正是因为成就这种觉悟而成正果,世称佛陀。遵从佛陀的经教可修成菩提,按小乘佛教的说法即成为大阿罗汉,按大乘佛教的说法即成为佛,所以修证菩提是佛教徒的崇高理念。传说修证菩提的人火化后,骨灰中会出现舍利子,既灰质与矿物的结合晶体。

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Pippala),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Bodhivrksha),“菩提”意为“觉悟”。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陀们还经常在菩提树下思考。

菩提树

绕过狭长的会议桌,走到长长的只有一面窗的走廊透气,从十四层的高楼俯视,看到阳光正以优美的波长,投射在春天的菩提树上,反射出一种娇嫩的生命之骚动,我便临时决定不再参加会议,下了楼,轻轻踩在红砖路上,听着欢跃欲歌的树叶长大的声音,细微几至不可听见。回头,正看到高楼会议室的灯光亮起,大家继续做着灵魂烧灼的游戏,那种燃烧使人处在半疯的状态,而结论却是必然的:没有人敢确定现代的消费者需要什么。

我也不敢肯定,但我可以确定的是,现代人更需要诚恳的、关心的沟通,有情的、安定的讯息。就像如果我是春天这一排被局限在安全岛的菩提树,任何有情与温暖的注视,都将使我怀着感恩的心情。

--《黄昏菩提》

在我国唐朝初年,禅宗六祖慧能尚是扫地僧时写下一首关于菩提树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关于菩提树的诗,流传甚广。所以,许多人都认为这只是一种比喻,世界上本没有菩提树。其实人们误解了六祖本意,菩提树是真实存在的,又名思维树。慧能所写的“菩提本无树”这一诗句,是从佛家“四大皆空”里引申而来。禅宗创建已过了两千多年,佛祖当年“悟道”的那棵菩提树经受了无数风雨,因为那段神话般的经历,被公认为“大彻大悟”的象征。我国浙江普陀山文物展览馆内至今陈列着四片菩提树叶,据说是从这棵树上采摘下来的,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倍加珍惜。

据考证,我国境内的菩提树最初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被引进的。据记载,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智药三藏大师自西竺国(印度)带回一株菩提,并亲手植于广州王园寺(后改名为光孝寺)。我国自那之后便有了菩提树,并在南方各省区寺庙中广为传播。广州海幛寺直到今天还有3株300多年树龄的古菩提树!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十分敬重菩提树,对信仰非常虔诚。几乎每个村寨和寺庙附近都栽种了许多菩提。在傣家,砍伐什么树都可以,但只有菩提树是万万不能伤害的,即使是枯枝落叶也不能当柴烧,否则就是对佛的不敬,是罪过。解放以前,在傣族封建领主制定了这样一条法律:“砍伐菩提树,子女罚作寺奴”。在傣家人的艺术思想里,菩提树象征着神圣、吉祥和高尚。每当举行婚礼时,歌手总会唱:“今天是菩提升天的日子”。少女们则会在情歌里,对心爱的男友唱:“你是高大的菩提树”或“你像枝叶繁茂的菩提树”等。另外,傣家人的谚语里也有“不要抛弃父母,不要砍菩提树”这样的词句。在西双版纳,随处可见菩提树。

1954年,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来华访问,带来一株由从成佛菩提上取下的枝条培育而成的小树苗,赠送给我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以示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后来,周总理将这棵代表友谊的菩提树苗转交北京植物园养护。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都十分重视,精心养护,使之生长茁壮,枝叶茂盛。每当国内外高僧前来时,植物园的这棵菩提树就会被请出来,接受高僧们的顶礼朝拜。“文革”动乱期间,植物园被冠以“封资修”、“花花草草”等罪名,建制撤销,人员流散,这棵菩提树也被迫离开植物园,流离失所。值得庆幸的是,有心人悄悄地把它藏起来,并用心管理,使之大难不死。十年浩劫之后,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四处寻找这棵菩提树,先后访问了几十个园林单位,几经周折,才最终把它找回来。目前,经过植物园职工的精心养护,这棵菩提树长势良好,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似乎象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永放光芒,中印两国人民友谊永存。

菩提树原产印度,也因此通称印度菩提树,别名觉悟树、智慧树,是印度国树。

在泰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它在《梵书》中名为“觉树”,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圣树,万分敬仰。

菩提树属桑科常绿乔木,大乔木。叶互生,滴水的叶尖乃该品种特征,是适应热带雨林而成,此树的根压大得惊人,在早上可以见到树叶分泌出水由叶尖滴下。一般树高15米,直径2米。树皮黄白色或灰色,皮平滑或微具纵棱,冠幅广展;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荫覆地。叶互生,近革质,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长圆形,先端骤尖,延长成尾状,基部宽楔形至浅心形,全缘或波状;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作圣树的象征。叶形美观,常用作诗画题材。花生于叶腋,不见真面目,称隐头花序成对腋生。无总梗,扁球形。雌雄同株;雄花很少,生内壁近口部,无柄,花被片3片,雄蕊1枚;雌花有梗或无梗,花被片3-4片,花柱近顶生。瘿花多数,花被片4-5片;子房有柄,花柱线形。隐花果,扁平圆形,冬季成熟,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菩提树树干富有乳浆,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入药,有发汗解热之功。它适于寺院、街道、公园做行道树。

菩提树的种植与一般花木的养护方法基本相同,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土壤肥沃,透气良好,阳光充足。浇水要求见干见湿,一次性浇透。夏季两三天干透再浇水;冬季可一周浇一次,盆栽两年换盆一次。土质可用原田土与腐叶土,松针土都可以。喜温暖多湿、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壤土为好,冬季温度低于5℃时,无冻害现象,较耐寒。

菩提树树姿美观,叶片绮丽,是一种生长慢、寿命长的常绿风景树。幼苗期盆栽很有观赏价值,常用来点缀会客厅、书房。

菩提树不仅外形优美,且实际用途十分广泛。它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既可做行道树,又可供观赏;叶片心型,前端细长似尾,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非常漂亮,如将其长期浸于寒泉,洗去叶肉,则可得到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菩提纱”,制成书签,可防虫蛀;枝杆富含白色乳汁,取出后可制硬性树胶;用树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花入药有发汗解热、镇痛之效;枝干上会长出气生根,形成“独树成林”景观;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的某些地方,人们将其气生根砍下来,作为大象的饲料。

禅宗之菩提

红尘中的修行,就是情感的修行,转识成智,转情成慧,如此而已。因此每一次情感挫伤的修补、每一次情感染着的清净、每一次情感波澜的歇息,都是红尘中的菩提。

红尘是情境,菩提在自心,红尘是永远不可能澄清的,有菩提的人却可以用澄澈的心来对待,就仿佛大海的波浪永不止息,明眼的人却能看到深海无波。如果想要找一个理想的红尘来生活与修行,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幻梦。

--《红尘菩提》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在佛经中的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类学中,菩提树的拉丁学名为Ficusreligosa,有神圣宗教之意。

据传说,2500多年前,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王位继承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后,战胜了各种邪魔诱惑。就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初升时,获大彻大悟,终成佛陀。因此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而普通人熟悉菩提,是因神秀与慧能的一次对话。唐朝初年,神秀在五祖弘忍座下修禅。写下诗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说:身是觉悟的根本(菩提是觉悟的意思,以前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觉悟成佛,后世便将此树称为菩提树),心像明镜一样,能照万物。物象来时,镜不增加,物象去时,镜不减少。这里的“身”和“心”,实是互文,意思相同,只是为了符合诗歌的句法而做的安排。慧能(后来称禅宗六祖)对写了这么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流传甚广。

在禅宗中,就广义而言,菩提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

(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

(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

(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

(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

(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

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

《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

(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

(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

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着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

禅之义

禅宗在中国的发扬因而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把极乐世界从遥远的西方拉回现实世界,把虚幻不可知的来生拉回今生,把清净的彼岸与混沌的此案打破了界线,甚至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森罗万象,乃至三千大世界于心地完全合一了。

--《今生今世》

世人皆参禅,只道禅机玄妙,只道它大彻、大悟,有无上大智慧,一心想着寻得禅意便可超脱俗世凡情,却终不得禅机。

现在的人比从前更多了几分感慨,感慨生活越来越忙,忙着学习、忙着挣钱、忙着应酬、忙着收拾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事情占去了生命里的大多数时间,自己没时间去欢喜和忧伤,没时间停住脚步看看路边的风景,甚至都没时间痛哭一场。

这个社会太浮躁、太吵闹、太冷漠、太物欲横流,很多人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需要有某种东西帮助人们在喧嚣中寻得宁静,需要某种东西拭净人们被功利主义的尘埃覆盖的灵魂。

这样的“忙”在经典里早就有的,《往生礼赞》将“人于世间奔走钻营,茫然无定,一旦无常侵逼,则受六道轮回之苦”称为“忙忙六道”,善导大师的《日没无常偈》就说到:

人间匆匆营众务

不觉年命日夜去

如灯风中灭难期

忙忙六道无定趣

未得解脱出苦海

云何安然不惊惧

各闻强健有力时

自策自励求常住

这正符合林清玄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忙”使得人心性浮动,心意不专,缺少了觉受与观照的能力,使得这种天生的觉照变得薄脆了。而禅者是对生活专一的融入,对现代人因“忙”而丧失感受生活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只有专一于一种体验,才能体验生命中的难得,得其意于一刹那,才能得其意于一天,才能得其意于一生、得其意于永生永世。

这才是人们参禅、修禅的真正意义。

所谓禅

从前讲禅宗的人,常喜欢标榜禅的超乎逻辑、超乎理性、超乎言语道断,这使得禅有一种神秘性,甚至变成没有道理可讲,有的变成“沉默大师”,有的就胡说八道了。

--《沉默大师》

想要修禅、参禅,先要理解什么是禅。

从严格的语言意义上来说,所谓“禅”这个名词,是“禅那”的简称,从巴利语Jhana音译而来。梵语是Dhyana。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是指一种精神的集中,一种有层次的冥想,小乘佛教将它分成毗婆舍那(Vipassana,意为观、慧)与三摩地(Samadhi,意为止、定、心一境性)二者。它是佛教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它也是大乘六波罗蜜之一。安世高汉译出的经典,是最早传入的小乘禅修经典。其后鸠摩罗什及佛陀跋陀罗译出更多大小乘禅修经典,但赋予它大乘的意义,是指对本体的领悟,或是指对自性的彻见,这是大乘禅观传入中国的开端。根据这些经典教授学习禅定方法的僧人,被称为禅师。他们可以被视为中国禅宗的先驱。

言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言静虑者是依体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即是“禅”。

禅宗主张修道不见得要读经,也无须出家,世俗活动照样可以正常进行,主张“人人皆可修禅”。禅宗认为,禅并非思想,也非哲学,而是一种超越思想与哲学的灵性世界。禅宗思想认为语言文字会约束思想,故不立文字。要真正达到“悟道”,唯有隔绝语言文字,或透过与语言文字的冲突,避开任何抽象性的论证,凭个体自己亲身感受去体会。

禅宗为加强“悟心”,创造许多新禅法,诸如云游等,这一切方法在于使人心有立即足以悟道的敏感性。禅宗的顿悟是指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而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感,从而“超凡入圣”,不再拘泥于世俗的事物,却依然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

在修行上,禅宗不特别要求特别的修行环境,而是随着某种机缘,偶然得道,获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无念”境界,而“无念”的境界要求的不是“从凡入圣”,而更是要“从圣入凡”。得道者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而是精神生活不同。在与日常事物接触时,心境能够不受外界的影响,换言之,凡人与佛只在一念之差。

现代中国禅宗基本教义主要记载在《六祖坛经》上,例如: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

“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但如果仅凭以上一段话,随随便便给“禅”下一个定义,那么“禅”也就不是“禅”了。若有心问禅,总不会得到这样解释就顿时开悟,理解禅的含义。

到底什么是禅?林清玄先生曾讲过一个善慧大师的故事:

有一天,善慧大师去见梁武帝,身上穿着和尚的袈裟,头上戴着道士的帽子,脚踏儒鞋,武帝看到他穿的这么奇怪,就问他说:“你是和尚吗?”

他指一指帽子。

“你是道士吗?”武帝又问。

他指了指鞋子。

“那么,你是方内的人了?”

善慧指一指袈裟。

这个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什么是“禅”。

禅并非只是从字面上理解,也并非只从某一处得来。禅综合了释、道、儒三家,它既有佛家出世的慧解,道家的自然无为观念,也有儒家的入世精神,如果仅凭借穿戴或外观这些形式上的东西来判断,那是无法领会“禅”的境界的。

举凡对佛学有点儿了解的人,都能看出这问题提的有些于理不通,因为禅是不能讲的。佛曰:“不可说。”谓真理可证知,然不可以言说诠示。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早已超越了思维言说的层次的。有些好讲禅之“神通”的人,尽是在语言、声色上打转,例如自己听见佛菩萨怎么说,例如见色见光,这些也许不是他自己的妄想,但只要有声有色,那就不知道落入第几义里了。然而,“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借言语来说明。

鼎州大龙山智洪弘济禅师,与僧之间的一段问答也极为经典。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即汝便是。”曰:“如何领会?”师曰:“更嫌钵盂无柄那。”问:“如何是微妙?”师曰:“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床前。”问:“如何是极则处?”师曰:“懊恼三春月,不及九秋光。”问:“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师曰:“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这是参禅者口中的禅机。凡有人问禅,禅师总以佛偈作答,短小几句,无限深意。飘到个人的耳里,落到个人的心里,便有各样的理解,每一个人便是一道禅。《华严经》上载:“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了。

林清玄先生认为,禅虽然不可言说、不可思议,但是在其中有一个“如如”。它之所以令人觉得不可言说、不可思议,正是因为在它的里面有直觉、超越、独断的成分,说出来会失去原意,而不是说他里面空无一物。禅的“不可说”,不是“不想说”,更不是“没有什么可说”。《六祖坛经》上说:

“善知识!冓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冓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正如林清玄先生所说的,“禅”是这样一种意思:外面看来像岩石刚硬,如孤峰绝壁一样的寂寥,其实内在是非常宽阔清凉的,还有一股不涸不溢的甘泉,在其中汹涌流动。

当初六祖慧能得衣钵,担心他人争夺,向南方潜走,被惠明追到,惠明问了法,心中仍有疑惑,问说:“上来密语密意外,不负有密意否?”

六祖说:“与汝说者,既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当六祖说“秘密就在你身边”,惠明顿时心安,他感慨道:“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典出于此。林清玄先生以为,我们饮水之时不但冷暖自知,而且是自饮自解渴。惠明的问题,禅者知道,但他给出的答案只解决了惠明的疑惑,并没有解决其他人的问题,所以这只是针对某一个人而言的“禅机”。

并且,禅是一种直观的开悟,而不是推论得来的知识。禅的智慧与一般知识的最大不同,是知识里使用眼睛与意识过多,常使宇宙的本体流于零碎的片段;而禅的智慧是非常主观的,是心与眼睛处在统一状态的整体。

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的感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必须自己亲口尝一尝。真正的“禅”并不是从别人那里听到了什么,而是自己的心中感觉到的,就在某个的瞬间,你的心中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澄澈空明,那时便是明白了禅的真正意思。

禅从来处来

……禅不是在走出因果的世界,而是找到一个清明的不被蒙蔽的心灵,开启整个人生精神上的新境界。

--《丈夫气宇如虹》

禅道从哪里来?据说是起源于一个如此美丽的故事:

经典上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拈花微笑,便是禅的来处。如此静美,只需一朵花,一个微笑,世间大意便以阐明,还有什么比这更优雅。但也正是因为它过于优雅和传奇,因此有些人只道他是一个传说,说此公案在禅宗创立之前并未见于经典。

然而不管传说也好,史实也罢,总之我们听到了这样一个如此美好的故事,考据是否有这样一件事,本就不是修禅本意,从这一公案中领会到的深意,恐怕才是这传说存在的意义。

无论如何,世人皆尊摩诃迦叶尊者为西天(印度)禅宗第一代初祖。摩诃迦叶尊者秉承世尊衣钵,将法脉传给二祖阿难尊者,法脉迭传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祖师,达摩祖师秉承师父般若多罗尊者的嘱咐,来到中国弘法,成为中土禅宗初祖。

因此,一般都认为禅宗创始于南北朝来中国的僧人菩提达摩。他在佛教释迦牟尼佛“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后另一僧人道生再进一步提出“顿悟成佛”说。

菩提达摩于中国南朝刘宋时,乘商船到达广州,从学于求那跋陀罗,后以四卷《楞伽经》教授弟子,属当时的楞伽师之一。达摩闻说梁武帝信奉佛法,于是至建康(今江苏南京)与其谈法。当时梁武帝一心钦慕佛法,不论是建寺、造经、供僧,皆不遗余力,因而自认很有功德。达摩却一语道破,告诉梁武帝毫无功德。因双方会晤不契,达摩“一苇渡江”,在少林寺的山洞中面壁九年,等待传人。后传二祖慧可(487-593)、三祖僧璨(?-606)、四祖道信(580-651)、五祖弘忍(602-675)、六祖慧能(638-713)。唐高宗凤仪二年(677年),慧能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弘扬禅宗,影响渐大。唐朝初年,僧人慧能承袭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并将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

慧能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达于极盛。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禅宗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

唐玄宗开元二年(730年),在洛阳的明定南北总是非大会上,慧能弟子神会辩倒北宗,使得曹溪禅宗树立了全国性的影响。

近代学者胡适在《荷泽大师神会传》中曾有考证印度禅的二十八祖的法脉是后人杜撰的,敦煌本《六祖坛经》没有印度禅宗二十八祖法脉的记载,在梵文中也没有印度禅宗二十八祖法脉的记载。近年来,中国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六祖坛经》的基本内容代表了慧能的思想,但其中可能也有后人增益的成分。

前面已经说过,禅来自于印度佛教,以大乘禅观传入中国作为开端。在佛陀时代之前,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带来了他们的宗教,称为婆罗门教。雅利安人与印度当地的居民战斗,经常会呼唤神灵的协助。在战胜之后,则需要感谢神灵的帮助。他们并不怕死,认为光荣战死之后可以上升天堂。因此,婆罗门教之中,充满了许多祭祀的仪式,以及赞颂神的赞美诗。这些仪式及赞美诗都收在《吠陀》经典之中,梵文是在宗教仪式中使用的唯一语言。负责宗教仪式的人,称为婆罗门。负责战斗的武士阶层,则称为刹帝利。

但是印度当地居民信奉的是土著宗教,他们的代表人物,则是沙门。沙门崇尚出家苦行,在原野独居,不结婚生子,整日端坐不动以求进入禅定。他们不相信《吠陀》中记载的神祗以及升天之说,但他们相信轮回转世,认为今生所做所为(称为业),会影响到来世的好坏。要脱离轮回,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苦行而得到解脱。《梨俱吠陀》中所说的“牟尼”,也是属于沙门中的一种。

到公元前七八世纪,兴起了奥义书信仰,它与婆罗门教信仰不同,受到沙门传统的影响,他们相信轮回业报,崇尚禅定苦行,但是他们也相信婆罗门经典,追求梵我合一。奥义书信仰以秘密传授的方式,主要流传在刹帝利阶层中,后者对婆罗门阶级不满,认为宗教特权不能由他们独占。在后世,逐渐形成了婆罗门六派信仰中的数论、瑜伽二派。

在佛教兴起之前,印度具有许多不同的宗教流派,但基本上属于婆罗门、沙门这两种传统。佛陀本人就曾经向阿蓝迦蓝学习不用处定,向郁头蓝弗学习非非想定,也曾加入苦行沙门,一天只食一颗麻麦。因此佛教兴起之初,也被认为是属于沙门团体中的一个分支。在教义上,佛教与耆那教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这也是因为他们同属于沙门传统所致。

根据南传佛教的说法,现存的巴利文是摩揭陀方言,也就是佛陀所使用的语言。但是古印度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巴利文应该是来自印度西部的方言,与源自东部的摩揭陀语不同,但它很可能受到摩揭陀语的影响,从而接受了它的某些特征。

佛教的理论是关于解脱的理论,语言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佛陀拒绝弟子要求依婆罗门传统以梵文为统一语言的传教语言,而允许弟子以自己的母语来传播佛教。因此早期的佛教经典也不以梵文写成。根据这些经典教授学习禅定方法的僧人,被称为禅师。他们可以被视为中国禅宗的先驱,但是真正的禅宗建立者,则是菩提达摩。

禅宗早期的先驱者是南朝宋中天竺僧求那跋陀罗及其门下所建立的楞伽宗,在宗义上,他们与南印度的如来藏学派有密切的关系,在修持上,他们重视头陀行与禅定。菩提达摩为求那跋陀罗门下,为最早的楞伽师之一。他将楞伽宗传播至中国北方,落地生根,成为一个独特的门派。

禅宗另一个源流则是受到三论宗与天台宗影响,在中国南方地区所发展出的般若南宗,其领导者为牛头法融,因此又称牛头宗。禅宗四祖道信,结合了楞伽宗的清净佛性说与牛头宗的中观看法,遂后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宗派--禅宗。

从中国历史上看,禅宗的发展可一分为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到六祖慧能大师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由六祖慧能门下,洪州、石头二宗,进而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由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临济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曹洞宗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此为禅宗的成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至于明朝中叶净土宗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儒、释、道三教合一,禅净合一的影响,使得当时的僧人唯以念佛坐禅为务,禅宗逐渐失去创新的生命力,为禅宗的衰落期,又称为晚期禅宗,始于晚明至清朝结束为止。清末民初之际,有鉴于佛教的衰微,虚云大师起而中兴禅宗,为近代禅宗中兴之祖。直至现代,禅宗仍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进步。

早期禅宗:

楞伽宗(又称南天竺一乘宗、南宗,胡适称为楞伽宗),始于南朝宋中天竺僧求那跋陀罗(又称跋陀)译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当时以楞伽经为传授经典的僧侣被称为楞伽师。后菩提达摩以此四卷《楞伽》传授门徒,为禅宗的开端。

东山法门(又称黄梅禅),传自菩提达摩。至四祖道信,于黄梅双峰山传授禅法,道信法师受三论宗、天台宗的影响,一改以楞伽印心的传统,开始以《文殊说般若经》传授门徒。门下五祖弘忍,住凭墓山传法,因凭墓山在双峰山之东,故号称东山法门。弘忍大师开始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及《大乘起信论》传授门人。后由慧能大师承继其禅法,为六祖,又称南宗,曹溪宗,为禅门正宗。别传神秀大师,称北宗。北宗,始于神秀大师。后神会大师将南宗传至洛阳,此宗遂衰。南宗,始于慧能大师,大弘顿法,因为起初在南方流传,故称南宗,又称曹溪禅。曹溪禅分为曹溪北宗和曹溪南宗。

曹溪北宗主要指荷泽宗,始于神会大师,承继六祖法脉,又被尊为禅宗七祖,但他的地位不被南宗各派所承认,因荷泽宗在洛阳一带传布,因此又被石头、洪州认为是曹溪禅中的北宗。

曹溪南宗:

石头禅,始于石头希迁法师。希迁法师先于曹溪六祖门下出家为沙弥,慧能去世时,年仅十四岁,后依于六祖门下青原行思,于是成为禅宗大师。荆州的天皇道悟,澧州的药山惟俨,潮州的西山大颠,皆出于希迁门下。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传说都是从石头系统出来的。

洪州禅,始于南岳怀让,但是真正光大南岳门下的,为洪州道一。道一大师住江西洪州开元寺,故称洪州宗。其门下怀海,出了沩山灵祐,黄蘗希运,为沩仰与临济二宗的根元。

保唐宗,始于成都保唐寺无住禅师。无住禅师未出家时,从居士陈楚璋学顿教法,陈楚璋为五祖弘忍门下老安和尚(嵩山慧安)弟子。无住后从六祖弟子并洲自在受法出家,又从学于净众寺无相(又称金和尚),无相为弘忍门下智诜的再传弟子。所以宗密认为他是由五祖门下分出的,但保唐宗《历代法宝记》则自认为六祖曹溪门下。

牛头宗,为三论宗的旁支,始于法融大师,其为牛头初祖。牛头宗传至六祖慧忠,鹤林玄素,径山法钦时牛头禅大盛,与洛阳荷泽神会,江南的洪州道一、石头希迁,并为禅宗重镇。后逐渐为曹溪宗所吸收。

中期禅宗:

六祖慧能门下悟道者共四十三人,各化一方,所谓“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晚唐至北宋初期,共分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沩仰宗五宗,再加上临济门下分出的黄龙、杨歧两派,合称五宗七派(或称五家七派),为唐朝以后的佛教主流。但宋朝后,仅存临济与曹洞二宗。

“五家七派”,主要出于石头、洪州二宗。沩仰、临济二宗出于洪州道一门下,曹洞、云门、法眼皆出于石头希迁门下,主要为:

沩仰宗。百丈怀海门下沩山灵祐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于湖南宁乡沩山密印寺,慧寂治所在栖隐寺(今江西宜春的太平兴国寺)。

临济宗。百丈怀海门下黄蘗希运禅师住持黄蘗寺(在今江西宜丰县)初露端倪,临济义玄从希运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今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创立。临济宗传至石霜楚圆(986-1039)门下,又分出黄龙派、杨岐派。

黄龙派。慧南创立。因其住黄龙山(在今江西南昌市)而得名。

杨岐派。方会创立。因住杨岐山(在今江西萍乡上栗县)而得名。后由大慧宗杲光大,传授话头禅法,大行于世。

曹洞宗。由洞山良价与其弟子曹山本寂创立,良价禅师治所在今江西宜丰县洞山,良价的弟子本寂(840-901)在洞山普利院学法数年,后到曹山(今江西宜黄境内)统扬师法,遂使宗风大举。由于良价住洞山,本寂居曹山,所以禅林中把师徒两人创立、弘扬的新禅宗称为“曹洞宗”。后传于宏智正觉禅师,建立默照禅法。

听林清玄讲禅意 - 第一章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