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星宿

“星宿”不是一颗一颗的星,而是表示邻近的若干星的集合,古人把它们遐想地联系起来,给一个特殊的名称。如毕、参、箕、斗等等,后世又名星宫。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动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以北斗斗柄所指的角宿为起点,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牛、斗、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三垣

“三垣”是古代黄河流域的人们将北天星空划分成的三个区域。在北方天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薇垣;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四象

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宫苍龙”;“北方七宿”似龟、蛇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宫玄武”;“西方七宿”犹如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宫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只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宫朱雀”。因此,人们把苍龙、玄武、白虎、朱雀统称为“四象”。

五纬

“五纬”指古人观测到的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木星古名岁星;水星古名辰星;火星古名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五纬加上日、月,称为七政或七曜。

流火

“流”,下行的意思;“火”,指大火星,即东宫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有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移,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

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勺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它们排列如斗勺,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又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看起来好像它在围绕北极星转动。

北极星

星名,它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3000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而在12000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

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等分,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星纪有斗、牛两宿作为标志,玄枵有女、虚、危三宿。十二宿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

黄道

“黄道”是古人想象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就是黄道。

分野

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春秋战国时,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把某某星宿说成是某州国的分野。

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

中国最早的黑子记载,是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现象:“日中有跋乌”。不过,世界上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是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所见的太阳黑子现象,载于《汉书·五行志》:“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而欧洲直到1610年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后,才观测到太阳黑子现象。

流星雨的记载

中国很早就有关于流星雨的记载。最早见于《竹书纪年》:“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左传》有着更为详细的记载。我国古代关于流星雨的记载,大约有180次之多。《史记·天宫书》中还有“星坠至地,则石也”的记载。到了北宋1064年,沈括更发现陨石中有以铁为主要成分的。而欧洲到1803年以后才知道。

行星运行的最早记录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星占》一书,详细描述了水、金、火、木、土等行星的运行情况,还一一列出了从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到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的70多年中,金星、木星、土星的准确位置,并推得了它们的会合周期(指该行星连续两次走到与地球最近处的时间间隔)和公转周期,其精密度与现代测得的精确值所差无几。据考证,这本书的写作年代不迟于公元前170年,比古希腊权威喜帕恰斯的记录至少早1个世纪。

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1682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了一颗彗星,通过观察和推算,他预言这颗彗星将于76年后重返地球。1759年,这个预言被证实了,人们便将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其实,哈雷彗星早就被中国人发现和记载了。古代可靠的彗星记录最早见于《春秋》一书中,据该书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彗星)入于北斗”。所记载的这颗彗星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这也是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世界公认的最早的一次哈雷彗星的记录,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所云:“彗星光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根据统计,中国历代有彗星记录逾千次,是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彗星记录,这些记录资料为中外天文学家研究彗星的周期、轨道演化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木星卫星的发现

1609年底,伽利略用他发明的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卫星。而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甘德大约在公元前364年夏就已发现了木星卫星。唐代瞿昙悉达编的《开元占经》中,引用甘德的话说,木星“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是谓同盟”。这里的“小赤星”即卫星,“同盟”意即小星和木星组成一个系统。

《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由战国时期的甘德和石申共同完成。书中精密地记录了黄道附近120颗恒星的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比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希腊伊巴谷的恒星表早约200年。书中二十八宿用“距离”(即赤经差)和“去极度”(赤纬的余弧)刻画,其余星用“入宿度”和“去极度”刻画,这也就是赤道坐标系。《甘石星经》对行星速度也有精密的测量计算,其后星系体系更为全面,影响深远。

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台

“登封观星台”(现存的建筑遗迹,建于元初)是中国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最古的天文台。它坐落于洛阳东南的登封县告成镇。它由高8.5米的“测景台”、长30.3米的“星天尺”组成。相传周公曾跋山涉水,从西周首都镐京来到这里主持测量日影。至今还珍藏着公元724年唐代所立的石表,上刻“周公测景台”五个字。

中国最早的历书

《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书。《夏小正》中所用的月份是“夏历”的月份,把一年分为12个月,对每个月的物候、气象、天文、农事、田猎以及相关的农事活动都有比较具体的记载。因为《夏小正》中所记载的历法是与农业生产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的,为农民安排各个季节的农事提供了重要依据,所以人们就把夏历也叫做“农历”(俗称阴历),现在我们每年过的春节,就是夏历年的第一天。

《大衍历》

《大衍历》是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683—727)编撰的一部优秀的历法。该历法有很好的实测基础,一部分测量资料来自黄道游仪的观测,另一部分来自全国多个观测点的极高、日影和距离的丈量。《大衍历》不但有历术7篇(步气朔术、步发敛术、步日躔术、步月离术、步晷漏术、步交会术、步五星术),在历法的结构和内容上形成系统,而且还力图探讨历法原理,寻找历法本质,从哲学角度解释历法。它反映出唐代天文学家融历算家与星占家为一身的特点,对传统的天文学体系作了进一步发展。

太岁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12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12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12次相反。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史记》叫“岁阴”,《淮南子》叫“太阴”),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并用它来纪年,如“太岁在寅”,第二年是“太岁在卯”,其余以此类推。此后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12个太岁年名。

干支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即六十甲子,古人用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叫“干支纪年法”。现今夏历的年和日仍用干支纪年。

三正

春秋战国时有夏历、殷历、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先秦古籍据以记时的历法并不统一,如《孟子》、《春秋》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

农历

中国古代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

农历的一月为什么叫正月

人们习惯把农历一月称做“正月”,这是因为在我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是不同的。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一次月份次序,就把改后的第一个月称做“正月”。《春王正月》载:“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故月称正也。”意思是:古代帝王,大都在每年的头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了表示庄重独尊,便将一月改为了正月。

另据史籍记载,周朝时许多国家大事都安排在正月处理,所以正月又叫政月。到了秦代,因秦始皇出生在正月,取名嬴政,为了避他的名讳,强行规定把正字读作“征”。正月的叫法就这样一直沿用到现在。

旬,是很古的时候遗留下来的。中国农历将一个月分成上、中、下三旬,每旬10天,以10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天的名称。但是小月只有29天,下旬是9天,所以壬是小月的最后一天,下月第一天仍由甲开始。现在我们还习惯用旬这个名称,把一个月的前10天叫上旬,当中的10天叫中旬,21日到月底的10天叫下旬。

朔、望、晦

朔:阴历每月初一为朔。“朔”,意为迎接明月归来。

望:阴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为望,即满月。此时日、月、地球在一条线上。

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叫做晦。

人日

“人日”指正月初七那天。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九日为粟,十日为麦。

三伏

伏天,俗称大伏天,又称三伏天,即初伏、中伏、末伏。

我国旧历法上,使用天干、地支组合(如辛酉、壬戌……)来记载年、月、日的顺序。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规定每年按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有“庚”字的日子)起为初伏(10天),第四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后的第一庚日起为末伏(1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因而有“热在三伏”一说。

九九

我国古代将夏至后的81天和冬至后的81天各分为九个段落,每个段落9天,分别称“夏九九”和“冬九九”。排次定为头九、二九、三九……九九。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它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在采用天干配地支纪年的同时,又用十二地支各配一种相应的动物名字,表示这一年的顺序和名称,排列顺序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如辛酉年又称鸡年,这一年出生的人便属鸡。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说法不一。最主要的一种说法是:依据阴阳来确定这些动物名称,如子寅辰午申戌属阳,故用身上有奇数特征的动物表示,如鼠、虎、龙、猴、狗都为五趾,马为奇蹄;而丑卯巳未酉亥旧说属阴,故以身上有偶数特征牛羊猪(偶蹄)鸡(四爪)兔(双唇)蛇(二舌)来表示。

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含义

立春:春季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

惊蛰:开始响雷,冬眠动物苏醒。

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晴和明朗。

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

立夏:夏季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芒种忙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夏天到,此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小暑:正当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秋季开始,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处”乃“躲藏、终止”意,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白露:夜晚逐渐变凉,空气中的水汽往往凝结成露水。

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降霜。

立冬:冬季开始。

小雪:开始降雪。

大雪:降雪较大。

冬至:进入“数九”寒天,白天短,夜晚长。

小寒:气候比较寒冷。

大寒:最冷的时节。

四时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孟春”、“仲春”、“季春”;以五月、六月、七月为夏季,分别称“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时辰

古代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时辰。十二时辰用地支十二个代号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辰简称子时或子牌,相当于今2—3点到第二天1点钟。其余类推。

古代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两个小时,古人又把一个时辰分为时初和时正两部分。时初4刻、时正4刻。这样一个时辰8刻。到了清代,又把一刻分为十五分,一分为六十秒。这就和今天的24小时制相同了。

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十一时至翌晨一时。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分、未且、未央等别称。

丑时:晨一时至三时。又称鸡鸣。

寅时:三至五时。别称骑旦、平明、平旦。

卯时:五时至七时。为古时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故又称点卯。因是时正值朝阳冉冉东升,故又谓之日出。

辰时:七时至九时。别称食时。

巳时:九时至十一时。又称隅中。

午时:十一时至十三时。别称日中,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

未时:十三时至十五时。此时太阳蹉跌而下,开始偏西,故又谓之日侧,日映。

申时:十五时至十七时。别称晡时、日晡。

酉时:十七时至十九时。酉时又叫日入。

戌时:十九时至二十一时。别称黄昏。

亥时: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此时正是夜阑人静之时,故又称人定。亦称夤夜。

五更

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做“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因为夜有长有短,所以,作为夜间的计时单位,也就随之而变化了。但无论怎样变,作为夜半的三更天,永远是五更的中段,也就是俗话说的“子夜”、“三更半夜”,相当于夜23点至凌晨1点。而“初更”正是“月芽儿正偏西”,“五更”天也就是拂晓时分,也就是俗话说的“鸡鸣五更”。

一刹那有多久

梵典记载:“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据此,可推算出:一“须臾”等于48分钟,一“弹指”为7.2秒,一“瞬间”为0.36秒,一“刹那”则只有0.018秒。

日晷

日晷又名“日规”、“圭表”,古人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有时也作“日影”解,指时间。

刻漏

“刻漏”是古代一种计时仪器,也叫“漏刻”、“漏壶”、“壶漏”等。刻漏的种类较多,大致分两大类:单壶和复壶。单壶只一个壶贮水,计时短且精度低;复壶中较著名的有四个铜壶,由上而下,互相叠置,上面三个壶底有小孔。最上一个壶盛满水后,逐渐流入以下各壶,最下一个壶内装一直立浮标,标上刻时辰。

更鼓楼

古代使用刻漏这样的计时器来计时,因为漏壶较为笨重和复杂,要设置专门的更鼓楼来陈置和使用,只是宫廷和官府才有。北京故宫的神武门就是紫禁城中的更鼓楼,黄昏后钟楼鸣钟108声然后起更。民间的钟鼓楼是很多的。现在一些城市还有鼓楼,这是历史的遗迹。走街串巷的更夫就根据更鼓楼上指示的时间,完成其打更报时的任务,每一更又分为四点,即约半小时一点,更夫打一下锣表一更,敲一下梆子表示一点。

香篆

“香篆”是古人用的一种计时器,也叫“百刻香”,形似篆文。燃香长度与时间成正比,香长可分十二辰,又分一百刻,总共燃一昼夜。

闰月

农历3年一闰,5年两闰,19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有闰月的这一年就有十三个月,即383天或384天。农历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上一月的闰月,如农历丙戌年(2006年)闰七月小,只有白露,而无中气。中气即二十四节气中双数的气,如雨水、春分等。闰月也有一些规律,每隔19个农历年,闰月的月份相同或前一个月或后一个月。

北京时间

电台报告时间总是说:“现在是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又是如何而来的呢?原来,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人,看到太阳通过天体子午线的时刻(即正午12时)是不一样的。为了统一,天文学家规定东西两地相隔经度15度,时间就差1小时。地球自转一周为360度,一天分成24小时,所以地球自转15度的时间就等于1小时。国际上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我国使用的是东经120度的标准时间,属于东八区,“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时间。

世界著名天文学家

阿里斯塔恰斯(约前200):希腊人,日心说的提倡者。

喜帕恰斯(约前100):希腊人,古代最伟大的天文学家。

托勒密(约100):希腊人,在他著名的天文专著《大综合论》中,论述了喜帕恰斯的研究工作。

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即“地动说”)的创立者。

第谷·布拉赫(1546—1601):丹麦人,杰出的天文观察家。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科学家,于1609年制造出第一架望远镜,成为第一个使用这种仪器的伟大天文观察家。

开普勒(1571—1630):德国人,第谷·布拉赫的助手,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其中第一条定律指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牛顿(1642—1727):杰出的英国科学家和数学家,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为什么天体会运动,并计算出它们的轨道。

哈雷(1656—1742):曾任第二任英国皇家天文台台长,以研究彗星而著名。他指出哈雷彗星(科学家们后来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以前曾按一定时间间隔规律出现过许多次。

爱因斯坦(1879—1955):美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的相对论使许多天文学概念产生了变化。

洛厄尔(1885—1916):美国人,正确预言太阳系存在着第九颗行星——冥王星。

哈勃(1899—1953):美国人,研究银河系外宇宙空间的先驱。

日月小常识

1.太阳半径约为70万千米,太阳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2.太阳的质量为2×1030千克,是地球的33.34亿倍。

3.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600000千米。地球的近日点为147100000千米,远日点为152100000千米。

4.月亮平均半径是1737千米,相当于太阳半径的1/400。

5.月亮的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1/49,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81。

6.月球表面最高气温达127℃,最低气温为—183℃。

7.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44001千米。

地球小常识

1.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为40075千米。

2.地球的质量是5.977×1021千克,大约为60万亿吨。

3.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4.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500000平方千米。

5.地球的体积约为11000亿立方千米。

6.地球自转一周为23小时56分4秒,公转一周为365天5时48分46秒。

7.地球的陆地面积为149500000平方千米。

8.地球的海洋面积为361000000平方千米。

9.地球生物圈大气层的厚度约为2500米,其中含氮78%,氧21%,氢1%,还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10.地球的体积正在缓慢膨胀,直径每年增长约0.5毫米。

11.地球上每天来自大气圈外的陨石碎片约6吨。陨石燃烧的灰尘约0.8吨。

12.地球上每年发生地震上百万次,其中破坏力强的有10次左右。

13.过去50年间,地球原油储量减少了20%。

每天学点天文常识 (涨姿势系列丛书) - 第一部分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