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非常惭愧站在这里给大家做演讲。我从来没有当过冠军。首先是我的体育成绩不太好,尤其是在我年轻的时候,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我都没有得过名次,从跑步到打乒乓球到打篮球。现在呢,我有一些体育运动方面的爱好,但只是爱好而已,从来不和别人比赛。比如说我喜欢骑马,而且骑得相当不错,可以和草原牧民在一块儿跑;我喜欢滑雪,不仅会滑单板,而且会滑双板,我的单板是在42岁开始学的,三年以后现在的我觉得我的单板滑得相当不错。也就是说,我身上有挑战的勇气,但是从来没有把事情做到第一名过。不单是在体育上我没有得过第一名,在学习上我也没有得过第一。我从小学到中学一般还能混到20名左右,还算是班内的中等水平,但是从北大毕业的时候,我是全班倒数第五,是一个“悲惨”的结局。我也得过奖状,是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得的奖状都是千篇一律——劳动能手。比如说我在14岁时就获得了“插秧冠军”的荣誉称号,后来又获得了“优秀手扶拖拉机手”的称号。所以站在这里,我觉得对我来说冠军是个非常陌生的概念。但是我也可以讲,冠军不是一个名次,冠军不是你在某个运动场所获得的第一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运动员在获得冠军以后生活就堕落了;我们看到有的运动员为了第一名服用兴奋剂,这个第一名就来得非常卑鄙;我们也看到有的运动员,在得到第一名以后,精神便再也振作不起来了。

所以,我宁可把冠军定义为一种精神状态,也就是说,只有具有一种冠军的精神状态,我们才能像冠军一样走路,才能像冠军一样挺起头昂起胸,觉得对得起自己的一辈子。我认为能否对得起自己的一辈子,绝对不是一个名次的问题,而是一个你到底有没有勇气继续走下去的问题:有没有勇气在别人讽刺你、打击你的时候走下去;有没有勇气在整个社会都看不起你的时候依然走下去。在你走下去的同时,你有没有一个目标,值得你去迎接挑战、值得你去闯荡、值得你去攀登?所以我认为冠军精神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我曾经写过一本散文集,这本散文集的名字就叫做《永不言败》。当你站在失败的累累尸骨面前,依然不愿意低头,当你摔倒了一万次,在一万零一次的时候,你还要再爬起来,那就是冠军。不存在你是第几名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冠军在未来都有可能被人超越,任何人跑出的速度在未来都有可能被另外一个人以更快的速度超越。但是,任何一个人的精神,另外一个人是不可能取代的。每个人的精神都是一种坚强,每个人的精神都是一种勇气,每个人的精神都是一种人格。当你拥有这种精神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就一定会有你的位置,这个世界上就一定会有你的地盘,或者说一定会有你前进的方向。我觉得这就是冠军。

常常有人问我关于成功的问题。因为我从来不认为我是成功的,所以我通常不太愿意讲成功。如果说成功的话,也仅仅是在某一点上取得了一点成绩而已。成功有两个概念,大家一定要分清。第一个概念,任何一个活着的人讲成功都是愚蠢的。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个活着的人,他的生命还要继续。对未来的生命,没有任何人可以预料到:再坚强的人,他也无法预料在未来他的精神是不是会有崩溃的一天;再脆弱的人,他也无法预料在未来他是不是会有变得坚强的一天。所以我觉得活着的人讲成功,常常会变成一个笑话。有不少人曾被媒体赞扬和吹捧,最后却突然被发现是一个反面角色;有不少人曾受到历史的质疑,但是最后被证明是英雄。所以对我们来说,成功很简单,就是不断地向前走。

常常有人说,俞老师,你做新东方是成功的。我说,错了,新东方是每天都在做,我们每天都在做事情,而且努力把事情做好,但是不能叫成功。为什么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今天我能买一斤猪肉,和家人分享一顿简单的盛宴,那也许就是一种成功。但对像我这样的人来说呢,成功和失败都得由社会去评价了,这对我来说,压力是非常巨大的。理由很简单,人们不断夸奖你是成功者,而这成功的背后,可能是一个大失败。比如新东方成了一个教育集团,每年培训一百多万学生,还成了美国证券交易所最好的交易上市公司,表面上看都是成功的,哈佛大学还把新东方变成了MBA教学案例。但是在这一切的背后,我面对的压力和社会对我提出的要求,是非同一般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大部分人都在用赞扬的口吻说新东方,但是如果有一天新东方突然做倒了呢,突然没有了呢?哈佛大学的案例肯定不会被拿掉,而会变成新东方是怎么做倒的,继续进行研究。也就是说,我站在这个位置上,任何一个失败,都可能被无限放大,任何一个成功也可能被无限放大,因此它就不再真实。面对这样不再真实的东西,作为当事人,你就一定要有冷静和充分的认识。对我来说,我的冷静和认识还是比较不错的。比如说,今天我站在这里,还算是成功人士,题目就是“什么造就了冠军?50位成功人士奥运论道”。但是,如果我真人模狗样地把自己当成功人士看待就完蛋了。一定要把自己看成一个普通人。理由非常简单,我考虑的是到新东方失败的那一天,或者说我被社会当作反面教材的那一天(这个一般不太可能发生,但是失败是有可能的),我能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样的现实,实际上这就体现了我有没有冠军的素质。

我觉得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我应该还是拥有这样的素质的。如果事情来到了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我现在有这样的心态做这样的准备。比如说新东方倒闭的那一天,我还会走进这个礼堂,来继续为大家讲述新东方的故事,只不过讲的题目换一下,换成我是如何把新东方做没了的。我想当我讲这个话题的时候,对大家的教益应该比今天大得多,因为只有从失败中间、从错误中间,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悟,人们才能告诉别人真正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成功带来的只是一种被包裹的虚幻。所以第一个概念,如果你觉得一件事做得很顺利就是成功,这是错误的。如果面对一大堆失败的尸骨、面对失败的结局,你还敢挺胸昂头向前走,那叫做成功。所以,大家要记住,成功是没有止境的。

有一次,我在耶鲁大学的校园里看到有一个学生的T—shirt(T恤衫)的背后,用大大的红色的字写了一句话叫:Success Is Never Final,就是说成功无止境。我们说曹雪芹是成功的,因为不管哪个时代都会承认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我们说牛顿是成功的,因为不管哪个国家都会承认牛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这些人死了以后盖棺定论了,可以去论是否成功。这就是活着的人不能讲成功的原因。

那么,第二个概念就是成功到底以什么为标志?整个社会对成功的看法是浅薄的。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当人们有钱的时候,没有人会问这个钱是怎么来的,只会觉得有钱人就是成功,所以富豪榜排下来的时候,当你在榜上,人们或多或少会认为你这个人很厉害。财富能不能变成衡量成功的标准呢?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标准之一。但它不是一个必然的标准。假如我们在座的所有师弟师妹们都以自己有钱为标准的话,你未来一定会有钱,但你可能会丢了你自己的灵魂和精神,我看到过很多有钱人丢了灵魂和精神。大家都知道世界上自杀比例最高的人群也是有钱人,也就是说财富只是成功的标准之一。

在社会上,名声也被当作成功的标准之一。这个人有名,就会变得成功,而且这个现象在年轻孩子中间更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比如说超男超女现象,尽管我不反对,我觉得这是一种娱乐,但是把超男超女捧成成功人士,倒过来会出现把他们毁掉的现象,这种现象比比皆是。那么,这样的成功如果变成一个社会标准的话,就会对年轻的孩子产生比较坏的影响。如果说把一个人的名声无限地放大,不管什么情况,只要攫取名声就算成功的话,那么中国就到处都是芙蓉姐姐。我也很想当芙蓉叔叔来着,只不过自己长得太瘦了。当然,追求名声,是人进步的动力,这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获得。这是第二个标准。

第三个标准呢?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所以有很多人认为当官就是成功。为什么呢?当官了以后,美食美色全有了,所以可能会是成功。但是,当了官以后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没有对精神、灵魂的尊重,就会出问题。大家知道,很多当官的最后就走到了枪口下,或被判了终身监禁了。每年因为贪污腐败等原因受审的官员有上万。这些人在大学的时候,清一色都是学生精英。理由非常简单,学生精英更多的是进入官场。那为什么在大学,很多是学生领袖的人物,到了官场以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就是因为对成功的概念理解得太狭隘,而且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其实社会需要成功。我们要不要当官?要。要不要有名声?要。要不要有钱?当然要。这么多的好东西凭什么不要?凭什么要给你不给我?我们当然要,但是在我们要的同时,哪怕是你使用手段的同时,依然要保持自己的价值体系和灵魂精神的纯洁性。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可能走到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可能做到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就被关进看守所或监狱了。

在我的心目中,成功分成两种状态。一种我把它叫做临时成功,就是短期成功,有钱有名,未来可能还会变得没钱没名。就像运动员如果第一次跑了冠军不再锻炼的话,就不可能第二次跑出冠军。大家看到许多奥运会的冠军在得了一次冠军以后,就觉得自己了不起,然后就在社会上到处做形象广告、做宣传,就忘了锻炼了,结果冠军从此与他无缘。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的,你要是坚持持久的理念、持久的价值观,你可能就能把事情做得更久一点。所以,另一种状态就是长久的成功。

什么叫持久的理念、持久的价值观呢?首先要确立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描述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当你一个人面对目标,而这个目标又对社会有好处的时候,这就已经有了正确的价值观。获得奥运会冠军,无论是对你本人还是对社会都有好处。一个企业利己利民,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这就是价值标准。如果你在利己的同时考虑到利民,那么这个价值体系就会对你产生重大作用。比如说,我做事情的时候会对自己有一个要求——一定要做对自己有好处对别人也有好处的事情。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别人并不仅仅指我的家人,也指整个社会中的成员。这样的话,你就不会遇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就拼命去干,你一定会有第二个考虑因素。当然这个东西你要放在心中才行,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你会考虑利己利民,但是有巨大利益的时候你会忘记的,有很多人就是把这个忘了以后才出问题的。所有的政府官员平时都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对自己有好处,对人民也有好处,但受到巨大诱惑的时候,一些人可能就控制不住了,就忘记了。所以最重要的价值体系是你时时要遵循,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

其次,你做一件事情,用什么精神做,是浅尝辄止,还是坚忍不拔,这也非常重要。如果你抱着坚忍不拔的态度去做,你迟早会成功。我觉得这一点得益于我在农村的生活。我生命中的前18年完全是在农村度过的,我对自己的目标或者想要做成的事情是带有一点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也得益于我不太聪明。我的脑袋的运转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当然不能算低智商,但也不能算高智商。很多人都认为我记忆水平很好,我能记住三四万个英文单词,目前为止应该还有两到三万个英语单词在我头脑中,当然很久没用了,但那是跟时间搏斗的结果。当你不够聪明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如何用时间换取你的智慧和才能。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当别人在一个星期内能把这本书背完的时候,你可能需要两到三个星期。这是记忆能力上的差别,也是智商的差别。但是恰恰我所看到的成功人士,往往不是聪明到极点的人,往往是需要自己努力才能成功的人,他们养成了一种努力的习惯。绝顶聪明的人不需要努力,比如他们在期末考试的时候,看几天书就能考第一名,因此他们发现很多东西他们都能够轻易得到。但是等到你毕业以后真要做大事的时候,绝对不是靠你的智商和绝顶的聪明,而是靠你对社会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和坚忍不拔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做成事情,而这一切对绝顶聪明的人来说就很难。北大的学生在这方面是要引起警惕的,因为北大学生不少都是绝顶聪明的人。而大家也可以看到,北大尽管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精英在这里学习,但是毕业以后,真正做出大事业的人并不比其他大学的比例高。原则上北大的同学应该每个人都能做成事情,因为他们都是极端聪明的人。然而,如果没有做成,原因就是极端聪明以后很容易有轻而易举得到的心态,而这样的心态导致后来在走向社会、有无数艰苦等他的时候,他就不敢闯了,他可能会凭自己的聪明,谋一份相对比较安稳的职位。因此,北大人大部分都变成了白领或者金领,但是像我这样艰苦创业成功的人却不太多。

有同学问,那你怎么就做成了呢?北大还有一位做上市公司的校友,挺有名的,比我有名得多,就是百度的李彦宏。他现在是新东方的董事。我跟他是好朋友。有一次我问他,你是不是学习的时候特聪明?他说他在北大的时候,甚至在高考的时候,也一直没有进过前五名。后来,我们分析了一下,发现北大的很多相对比较笨的人,后来做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因为这些笨人面对聪明人没有办法,只能拼命地学,学到最后他们的韧劲就出来了,吃苦就变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当你把有目标且愿意吃苦变成自己的习惯的时候,成功实际上就不远了。我从小到大其实就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比如说,我从小学到高中从来没有进过前20名。我在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背语文课文,很多同学第一天就背完了,我背不出来。我要求老师多给我两天时间,最后我背下来了,但比别人用的时间长。当然老师也不表扬我,老师没法表扬最后一个背出课文的人。但我也不会因为老师是否表扬我而决定背不背,反正你背不背都是自己的事。现在我就养成了一个不表扬我也能做事情的心态,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根据别人的价值判断和赞扬与否做事情,那你离成功就越来越远,因为你是在按照世俗标准做事情。老师表扬你就高兴,不表扬就不高兴,在小孩时候是可以的,进了北大是不行的。进了北大,同学说什么,老师说什么,你做事情成功与否,不应该影响你。但另一方面,在为人处世上,他们提出的建议,应该是对你有帮助的。上小学的时候,正是因为这个状态,最后导致我的语文成绩比任何其他成绩都好,直接导致了我学文科的倾向。就是因为我背课文背得慢,产生的结果就是背得慢忘得也慢。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同学都要重新背课文,结果我发现我不用背,因为每篇课文我都能背出来。在记忆学上有一个原则,速度与遗忘成正比。一篇课文一天背出来了,一个星期后一定会忘记,但是如果你一个星期背出来,可能一年以后才会忘记。这直接导致了我高考考了三年才考上。当然,我当时没有设立北大这个目标,我只是要进大学,走出农村。但是即使这样的话也没戏,因为第一年我的英语才考了30多分,第二年英语考了50多分,第三年考了90多分,结果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超过了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我们是分数下来以后才填志愿,等分数出来以后,我发现超过了北京大学的分数线17分,所以我觉得应该填北大,它要不要我就不是我的事情了。实在不行的话,我就去地区师范上学。后来北大还是要我了,而且我不知不觉成了江苏省外语高考冠军。

进了北大以后,我努力学习了五年。在大三的时候,我得了肺结核。为什么会得肺结核病?我曾经和医生探讨过,医生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学习过分刻苦,但是看不到成绩有希望。我觉得这个还是挺符合我的状态的。第二个原因,尽管学习很刻苦,但是没有一个女孩子喜欢上你。我发现这个更加符合我的情况。因为自从我进了北大以后,从我们班到整个北大没有一个女孩喜欢上我。尽管我喜欢上了所有的女孩子,但是一点希望都没有。因为在当时,北大农村的孩子还是比较少的,那时农村孩子显得更加朴素。我的朴素体现为不会讲普通话,不会讲英文,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以至于我的体育老师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叫我名字,就说那个大补丁,出来做个动作看一看。这样的话你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自卑心理。人一旦自卑就会出问题。

我有过好多年的自卑,从进北大到出北大11年,我一直在自卑。直到我离开北大以后,我才发现,北大是我自卑的原因。但是自卑有好处,在自卑中间你学会两个本领。第一个是察言观色的能力。自卑就要看人脸色,因为你不相信自己,总要揣摩别人在怎么想你,因此看到别人的眼色、眼神、动作,你就会琢磨他的心理状态是什么。后来我发现,这个用在新东方的管理中非常有效,因为你管人的时候就得揣摩员工想要什么,要揣摩怎么发展。这是在北大11年的自卑给我带来的好处。第二个好处,因为你自卑就不把自己当人看,到最后就算你做成事情了,还能保持不把自己当人看的心态,你就不太会出大事。人最怕的就是飞起来的感觉。你太把自己当人看了,动不动就会得罪人,动不动就会瞧不起周围的人,有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情。所以,可以说到今天为止,尽管我对自己的能力,包括对自己的英文水平、中文写作水平还是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信,但是我在每天做事情的时候依然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我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心态。当然自卑也有不好的地方。自卑的人有些在成功之后会反过来报复别人,但我恰好不是这样的人,我是个没有报复心理的人,要是有的话我们班的人现在全给我剁了。所以我们班的同学演讲的时候说俞敏洪当时就是马加爵的状态,好就好在俞敏洪没有马加爵的心态。

我在北大得了肺结核住了一年医院再出来,更加觉得自己不像个人了。原则上到大学三四年级你已经变成大哥哥了,同班同学骗不了,但是骗骗一年级的小妹妹还是可以的,但是当时完全没有这样的可能性。别人都会说得了病的人还想谈恋爱吗?这种感觉是很难受的。尽管我的爱情生活也是在北大完成的,但是是我在大学毕业做了两年老师以后,找了我同系的一个师妹,比我低三年。这个故事已经流传很广了。那时我已经25岁了,没有任何一个女孩子在我身边,从生理上到心理上全面变态的感觉是非常明显的。当时我觉得与北大任何一个女孩子交往都可以。当然我还是有自己的审美眼光,不至于去跟踪每一个女孩子。最后我爱上了一个女孩子,我觉得这个女孩子长得不错,好像人也挺善良,后来我就跟踪了她三个月。因为她每天都到北大图书馆看书,我就每次坐在她三个桌子远的地方,但是就是不敢走上前去。我们这一代人和你们这一代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当时要是看上一个人的话,经过半年的思想斗争,再经过无数次的鼓足勇气,最后走上去说,还有可能被对方一个耳光打回来。

我一直特别感谢北大图书馆,感谢北大图书馆的电当时不是很好。有一天晚上保险丝断了,我看见那个女孩子也在找书包准备走,可是没有火找不着。当时我在北大又抽烟又喝酒满口袋都是打火机,没想到打火机派上了用场。我就走过去说,是不是找不到书包?她说是。我说我可以帮你找书包,然后她就跟我一起找书包去了。找完书包我们就开始聊天,结果一聊才发现还是同一个系的,她是学德语的,我是学英语的。第二个星期,我就邀请她到北大后面的圆明园划了一次船。过了两个月以后,这个女孩子觉得我这个人还是挺老实的,结果就谈上恋爱了,大学毕业以后就跟我结婚了,到今天为止还是我的老婆。但是当时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感觉,这是我后面的故事。

到北大毕业的时候,我刚刚说了,我是全班倒数第几名。毕业以后,我们那一代人不需要担心工作,因为都是国家分配,只要你能毕业,成绩再差,国家也一定会给你分配工作。当时我期待离开北大,因为在北大成绩从来没好过,同学从来没有重视过我,还得了肺结核(北大是个人都知道我得过肺结核),也找不到对象。完了,我不离开北大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就一心一意想要离开北大。我填的志愿,当时填的工作志愿,全都是北大以外的工作,但是没想到那些单位没有一个要我的,最后我被北大给留了下来。为什么留下来呢?当时成绩好的同学都跑到外面工作去了,新华社、《中国日报》那样的单位。北大刚好开始四六级考试的公共英语培训,从本来只有英语系的人要学英语扩展到全北大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学英语。那你想一下北大这个英语老师的缺口有多大,最后凡是外面找不到工作的统统留下来在北大当老师了,结果我就被留下来了。不过这个也是老天安排,如果不被留下来呢,就没有了我后来做老师的职业生涯,也就没有了新东方的今天。

在我留北大的时候,心里就比较郁闷,因为我记得我的同学找的工作都比我好,感觉也都比我好,而且家庭背景也都比我好。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气馁过。我这个人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就是不管是自卑状态也好,成绩差的状态也好,被人瞧不起的状态也好,我从来不气馁,我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努力,而且我心中总有一股气,这股气也许来自我小时候的经历。我刚刚讲到我小时候的经历、高考的经历、还有来自农村的经历。我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困境,比如小时候家里没饭吃点野菜也能吃饱。这样的各种经历,让我总觉得人的难关总能过去的。其实,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你们这帮人能五年干出那么好的业绩,你们五年学到的东西我就学十年。我一直有一个本领,就是用我的时间来打拼我的智商。你们五年干完的我干十年,我比你们笨一半也能和你们干到同样的程度。那么你们十年干完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完的我干四十年。再实在不行,我就想办法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尽可能活到八十多岁,比你们长寿。同学们,你们要知道这也是一种冠军。这是长寿冠军。

当然,我从来没有预料到从北大出来会把新东方干得这么成功。最后我的同学本来都快把我忘了,后来发现我做了新东方,就又回到我的身边在新东方工作,大部分都是原来领导我的人。我大部分就挑当时领导我的人我来领导。在我们80级二十周年聚会的时候,我们国内国外五十多个同学都回来了。那些从来没有跟我讲过话的女同学,说你不是我们班的吧?因为我当时跨了两届嘛,我是80级,后来得肺结核住医院一年,回来时就进了81级了。后来我的那些同学都觉得我不是他们的同学。他们在毕业照和通讯录上都没有留我的名字和地址,当然现在全加进去了。我去参加二十周年的聚会,结果所有的女同学都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后悔她们当初没下手似的。

我讲这些东西是为了证明一个问题:就是当你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当你为了一个目标敢于慢慢地去努力,用时间去争取自己未来的时候,往往最后你取得的成就比那些跑得最快的人还要多。可以用体育来比拟。如果你用一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你跑到一千米的时候肯定就累垮了,尽管你用的时间很短。但是,人生往往不是百米冲刺。如果人生百米冲刺跑完了,你就可以睡大觉,你可以用这种速度去做事情。但是,人生有一句话叫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恰恰是你活一天,你就得战斗一天,你就得努力一天。既然这样的话,我们着急干什么呢?佛教有一句话叫“急事慢做”,就是你越着急的事情可能越是大事,越是大事你越着急越做不好。因此,你要慢慢地做,把事情做完美了,这样才可能把事情留下来。既然人生不是百米冲刺,那就不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也不能用马拉松的速度去跑。我是跑过马拉松的,但是我没有跑完过,因为跑到最后跑不动了。我是很喜欢徒步的。身上背着十几公斤的包,每天徒步走十几公里,我能走十天。尽管脚上出泡了,但是我觉得没有问题,慢慢走嘛。实在累了,就歇一歇,看看周围的风景,目标不变就可以了。这样的话,说不定你走出来的距离会远得多。

我做新东方的过程,和自己平时做事的过程,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心态。你在新东方基本就没有看到过我着急的时候,从来没有看到过我发火的时候,但是所有新东方的人都会看到我在努力。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否认的。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新东方要做大,从来没有想过新东方要做到全中国去,也从来没有想过新东方要到美国去上市。我只是觉得,我就是想做好这么一件事情。至于上市后价格是高还是低,这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当有人问我今天新东方股价是多少的时候,我是从来都回答不出来的,因为我从来不看新东方的股票价格。新东方最高价格到九十的时候,我没卖我的股票;新东方最低跌到五十的时候,我也没买我的股票。因为我觉得这个价格跟我没关系,当然它的未来跟我有关系。我真的要把股票换成钱的时候,我是要用这些钱去干一些事情的。

总而言之,当你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有目标地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你心也宽了,天也宽了,地也宽了,你成为某个领域的冠军的资格也就有了。冠军肯定不止运动员嘛,在各个领域都有冠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域,像陈景润、聂卫平,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成了冠军。像很多企业家,不管是李彦宏还是马云,不管是牛根生还是江南春,他们在自己这个领域也都是冠军。很多文学家,不管是贾平凹还是陈忠实,当他们写出一部人们喜闻乐见或者是喜欢阅读的作品的时候,他们就是冠军。不管是钱鐘书先生还是朱光潜先生,他们也都是冠军。我们这一代人比较有幸,我们还听过朱光潜先生讲课呢。我们进北大的时候还有老一代的文学家、哲学家,比如说我还去过宗白华家进行采访。朱光潜先生后来坐了轮椅之后,我们班的同学还轮流每天推他到北大校园里散步。像我们系的系主任李赋宁先生,以及后来的杨周翰和季羡林先生,我们都是听过他们的课的。当然并不是说你在大师底下听课你就是大师了,只不过是与大师有亲近的机会了,这样幸福感倍增。

回过头来说,当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如果有不急不慢的心态,可能更容易成功。其实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他心中那个冠军。你不一定要在世界上有名,要在中国排第一第二,甚至都不一定要让你的同学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概念呢?自己的心灵因你做的事情得到满足,这样就足够了。但这也是有一定的前提的,就是对自己有利、对社会有利。心理满足可以通过吸毒或每天打游戏机实现,但是这危害了父母、危害了社会,所以你也是不道德的。要做有道德的事情,能让自己的心理满足的事情,能有目标去追寻的事情。我觉得这就叫做冠军心态。有了这样的心态,就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加成功。

那么,最后一个话题,也是学生常常问我的一个问题,他们说:俞老师你说不追求名利,只追求快乐,这是你的宗旨,但是你现在有钱了啊。这里面我有一些感悟。当你真正专注于金钱的时候,钱是一定不会来到你身边的。新东方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靠我交到的朋友的帮忙,绝对不是我一个人努力的结果。我交朋友还是很严格的。我认识的人很多,手机里存有4000多个人。但是我真正把他引为我朋友的人,一定是在价值体系、精神状态、兴趣爱好方面跟我兴趣相投或者是能让我学习的人。虽然我本领不行,但是我交到的真正的朋友一定都是水平比我高的人,从这些朋友身上,我就可以学到很多。新东方真正开始腾飞,是在我做了一个新东方基础之后,把国外的一批朋友邀请回来的结果。而这一批朋友,全都是北大的人。在北大时我学习成绩不好,我一般不是以领导者的身份去与人交朋友,而是以请教者和学生的身份,即用一种谦卑的态度去融入别人。只要你不提太过分的要求,别人一般愿意接纳你进入他们的圈子,所以我就进入了一些人的圈子。

新东方的另三位创始人,王强是我当时班上的班长和团支书,徐小平是我当时西方音乐史的老师,还有包凡一,睡我上铺的兄弟,睡得比我高。为什么与他们交朋友呢?这三位,首先人品很好,这是前提;其次,三位在某一领域都比我强。比如说王强,有很多天才的地方,模仿能力强,讲中英文的水平极高,在北大广播站当了四年的站长。这些我都学不到。他的读书精神,我是一直都比较欣赏的。他到北大就把自己的生活费一分为二,一半用来买饭菜票,一半买书。就算他把饭菜票全都吃光了,他也不会动用买书的钱。如果实在没有饭菜票,他就借,借不到他就“偷”饭菜票。后来我就觉得这个值得我学习,我当时是拿的国家的助学金,每个月22元。于是我也把钱分为两半,11元用来吃饭,11元用来买书。当时的书啊,包括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只要8毛4分钱就上下两册。所以一块钱就可以买两本书。我不大懂得买书,所以当时就跟着王强,他买什么书我就跟着买。他们家的藏书有近6万本,我要少得多,大概1万本也不到。但是他一直是我的读书老师,因为我没时间到书店去逛、去看哪本书好。因为他是在新东方搞教育研究的,所以有很多空余时间跑到图书馆或书店去。他喜欢的书的种类跟我是一样的,所以他每次发现好书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好了,就是给我发短信推荐,我呢,就到当当网上订购。没时间逛书店,但是大量的精华好书我都能读到,这就是有朋友的好处。

朋友,一定要有一方面能成为你的老师。就像徐小平,当时在北大是我的老师。他上课时又唱又蹦又跳,完全没有逻辑性,但是每十句话就让你觉得有一句话我得记下来,然后又是一堆废话,然后又是一句话要记下来。你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话而一直在听。好在他的表演能力很强,搞音乐的嘛,我就很喜欢这个老师。但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是有距离的。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是这个老师有个习惯,每到周五晚上就把一群年轻的教师叫到他家里侃大山,一侃就是一个通宵。你想一群年轻老师所侃的东西是学生们无论如何都想听到的东西。因为这些老师都是学文史哲的,所以他们讲的东西你肯定都想去听。后来我就专门到徐小平家去拜访,还买了礼物给他,这样他就不好意思拒绝我了。最后,老师侃大山的时候,他其实是有一点想让我走的意思,因为学生坐在那里,老师就不知道怎么侃了。后来我就说能不能让我在这里听你们侃大山,他也没好意思让我走,因为他刚收了我的礼物了。当然,后来我就坐在旁边听了,徐小平说仅此一次。人有的时候是要自己发现机会的。当时老师们在那里侃得唾沫横飞,也没有矿泉水,没有人去煮水泡茶;到了11点大家肚子饿了,也没有人可以去给他们做夜宵。于是我就买了方便面给他们煮夜宵,他们就发现我很有用。第二个星期,我又去给他们煮水泡面,第三个星期我又去。结果他们就接受了有我这么一个学生在场、作为一个服务员的状态,以至于到后来没有我就不行了。到了第五个星期,我就故意没有去。为什么呢?我觉得一个人在该显示他的重要性的时候就要显示出来。结果徐小平打电话过来说:“你个兔崽子怎么还不过来,我们都快渴死了。”我想这一下我就成功了。从此以后是他们离不开我了。当朋友做到这种地步的时候,一定就能长期交往下去了。做朋友要有一种心态,就是为朋友服务的心态,这个很重要。

包凡一跟我一个宿舍,我从他身上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完全是塑造我人格的东西。包凡一是一个极具自我批判精神的人。他的父亲是浙江大学的教授,所以他古文是非常好的。据他自己说,他5岁就能把《离骚》背下来,8岁就能通读《金瓶梅》。大家想嘛,一个8岁通读《金瓶梅》的人到了18岁一定就把人生看穿了,有40岁的人的自我批判精神。还有他极其邋遢。当时北大是一个月发四张澡票,结果他三个月洗一次澡。他从来不洗衣服,每次衣服脏了就丢到床下;都穿过了,就把衣服都扒拉出来,不是洗,而是看哪件比较而言更干净再穿上;实在没有办法了,他才把衣服丢进一个大盆中,然后用脚踩着洗。我当时就说:你怎么不用手洗啊,你看那领子还脏脏的。他说:“老俞啊,男人的手绝对不是用来洗衣服的,是用来拥抱女人的啊!”这是在我们宿舍整整流传了四年的一句话,可是我们宿舍到毕业了也没有一个人有过女朋友。他是一个能把自己生理上和心理上所有的缺陷全部暴露在你面前然后让你审视的这么一个人,这样是需要最大的勇气的。但是全都摆出来,自己反而是没有心理负担了。反正你们想说我的也没法说了,反正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就这样摆在你面前了,我就是这样真实。但是问题是,我们这群人才刚刚成年,而他8岁就成年了,所以对我们来说心理上有不可承受之重,就是我们很想维护自己的面子,想让别人说自己的好处和优点。但他就是这样一种人,能把你的缺点和心里的阴暗全部揪出来,把你弄得绝对没有藏身之地,所以我们就极其痛苦。然而,一旦痛苦就有反击力,于是我们宿舍就形成了互相打击、互相讽刺甚至于互相侮辱的风气。到最后呢,大家觉得互相攻击没劲了,于是大家就自我侮辱,你说我是猪,我说我连猪都不如呢。结果我们宿舍四年就一直在互相批判中度过。大家都知道,新东方有一个特别有名的文化,就是批判文化。新东方开任何董事会议都是不赞扬的,一定是把对方的缺点错误揪出来狠狠批判。所以呢,这些家伙回来以后,一直到今天为止,我在他们眼中,从来都不是人物。但是我很敬重他们,因为是他们在新东方创造了这么多的业绩。但是,我们之间有缺点错误互相批判,是一点情面都不留的。这样做反而有好处,丑话都说在前面了,这样大家能更团结,因此背后就没有了各种风言风语。大家都知道,到了社会后各种言语甚至是侮辱都会有的,但我们都没什么感觉,我们唯一的感觉就是不够啊。

其实身边有一群朋友很好的,比如说王强的读书精神,徐小平的思想,包凡一的批判精神,这些都在我身上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塑造了我的性格,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马加爵为什么杀人呢,很简单,他的同学中一定没有形成这种批判精神。结果一上来,他的同学说了一句很重的话,突破了他的心理防线。就是因为他玩牌时做了一点小动作,他的同学就说“你怎么那么卑鄙啊”,再加上马加爵本身也有一种自卑心理,他就受不了了,结果结束了五条性命。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我想说的是,身边有好朋友的话,可以开阔你的心胸,带来你的眼光,增加你的思想,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交朋友千万不能交那些喝酒吃肉、不能给你的生命带来意义的朋友。

还有一点,常常有同学问起:当新东方上市之后,北大的领导还专门宴请了你一顿,你的那些钱怎么办?意思很明确,就是给我们北大算了。我当然是愿意给北大的,因为我在北大成长了很多,在北大我得了肺结核,在北大做过老师,在北大受过处分。当然我不是要求解除我的处分。北大给我处分其实很简单,就是1991年时我在外面教英语的时候打着“北京大学著名托福教育专家”的旗号,与北大英语系培训班冲突了,于是给了我一个一级行政处分。这件事直接导致我后来从北大离开了。其实,我当时还是有些怨气的,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还是很感谢北大的。北大用处分的方式培养了我。如果说没有那次处分,我绝对不会离开北大的;如果没有那件事,我现在就是在北大做一个教授,绝对不会有今天这么多感悟或者是成长,或者倒过来有能力给北大做更多的贡献。北大一直是我的心灵家园。你们都难以想象,每到下雨的春天或秋天,我一定会开车到北大,在未名湖边坐上一两个小时。那个年代我在未名湖畔孤独地转过了几千圈,却没有见过一个雨中佳人,所以我现在看到北大学生成双成对从我车旁经过,就有一阵欣慰感。

还有就是新东方的办公地点,最后选择了中关村的最核心的那栋楼,就是为了有时候能看北大一眼,看博雅塔一眼,这些在我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们这一辈人当时都是背着诗歌长大的,对生命充满了诗意的渴望。我们当时背的诗歌,现在依旧有人在背,如“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这些都在我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们也是写着诗长大的一代。我的同学中有著名的诗人西川,真名叫刘军;我们曾经跟卧轨自杀的海子一起写过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海子最后没有能承受住心理压力,我们都觉得很可惜,因为他如果坚忍不拔,像我这样死皮赖脸地活到今天,一定会很有成就的。这也是我不能成为诗人的原因,我就是再痛苦也在想象未来。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自杀,虽然差一点被杀。诗人就是要在绝望中看到更加深刻的绝望,我的口号就是要从绝望中寻找希望,这是新东方的校训,所以我注定无法成为深刻的诗人。但是我很欣赏在我身边的诗人。如果海子没有自杀,他活到现在可能不是著名的诗人,但是他一定会有一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就算他自己买不起,我也会给他买一幢。当然诗歌与现状永远是冲突的,海子选择了用生命去诠释他的诗歌,我则选择了未来拥有一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来支持我拼搏的道路。坦白说这两条道路没有什么高下,都是用生命面对世界的勇气。

再回来讲最后一个话题,就是有人问我这些钱怎么办。首先,我不算很有钱。其次,我还在拼命多赚钱,这就是我现在拼命做新东方的原因。我原来只是把每年收上来的学费给员工分发下去作奖金,这个都是小钱,能买一套房子一辆车就可以了。后来新东方上市了。大家都知道股票的价格是成倍增长的,这就是为什么富豪榜上会出现我的原因。股票在美国股市是可以换成现金的,尽管有一些限制,时间比较长。把新东方做好以后,如果真的股票可以变成现金的话,我一定要给这些钱一个说法,这样我才能给我的生命一个很好的交代。这个方法当然很简单了,可以给自己买游艇,可以留给子女,交完国家的税后个人的钱怎么使用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重要的是意义,这是北大人的臭毛病,有了钱也不敢说钱,花钱也要寻找意义,花钱也不轻松。

当然,我也是有自己轻松的花钱方式的。第一,我要走遍全世界,坐着飞机的经济舱也行,徒步旅行也行,但绝对不是奢华的旅行。还有就是要买很多书,有一个合适的房子可以装这些书,让自己老年的时候看到这些书觉得很舒服。还有希望给自己的孩子留下足够的学费和一段时间的生活费。还有给我老婆和我两个人留下老年够花的钱。这是我给自己的第一个交代。

我的第二个交代也正是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每年能支持一些贫困的大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业,帮他们交学费。我订了一个十年计划,并且钱已经交给了团中央,因为我自己找不到一千个学生。刚好团中央有一个五四基金会,我就把钱捐给它了。我需要的就是它每年把名单交给我,这样我就可以打电话确认钱有没有给学生了。

第三件事情,是我自己永远永远的梦想。我做了十几年的新东方,口袋里也没有几个钱,本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但是新东方突然上市了,让我觉得我的梦想又死灰复燃了,就是办一所私立大学。这所私立大学跟北大一个性质,一个主题,就是人文色彩。我要求也不高,500亩地,每年1000个学生,四年4000个学生。我的目标是慢慢做,我做的模式是世界上已被证实的最好的私立大学的模式,即基金会模式。我把所有剩下来的钱捐到中国私立大学基金会,然后用这个资本运作,钱就会越来越多,用这个钱去帮学生付学费。我招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农村的孩子。这是我的最后一个梦想。这个梦想要花很多钱:在北京现在买块地再把学校建起来大概要八到十个亿,就需要我卖掉很多股票;基金会要养活4000个左右的学生大概要20亿人民币。按照新东方现在的股价,我把股票卖出去,刚好,恰到好处。当然我现在在拼命鼓动我身边的富豪朋友,其中有一个已经答应投10亿元人民币到这个基金会中。这样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良好的、免费的教育,因为学生没钱来上课,而我们要邀请高水平的教授和教育专家。知识分子虽然追求的是钱以外的东西,但你不给他足够的钱,怎么叫他去追求钱以外的东西?那么,我就希望我能请到世界级的好教授。因为完全是非营利性的,当然不能在新东方内运作,因为它是产业型集团,只能是用个人的全部的东西来做。我相信我应该能够做成功,这有很多先例。哈佛大学在前十几年,它的基金会有十几亿到二十几亿美元,但是现在是300多亿美元,耶鲁的大概是280亿美元。耶鲁大学非常敏感,新东方一上市,他们就持有了好几百万股股票,他们专门请了资本运作专家来帮助他们做这件事。哈佛大学今年发出的通知说年收入十万美元以下者免学费,以前都是五万,那就意味着哈佛大学基本上每个人都不用交学费了,只有极少数的富翁家的子弟才要交学费。这相当于哈佛大学在实行免费教育。如果将来我真的有这样的机会的话,那将能成就一个真正的私立大学。我觉得中国未来的历史,尤其是教育历史,如果没有私立大学这一环,会是非常遗憾的。虽然公立大学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已经是世界顶级大学,但我觉得这对未来的教育还是不够的。而且我认为,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如果仅仅是公立大学,还缺乏一些挑战。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会像狼一样跟在后面,能把北大、清华的速度真正提起来。我这辈子不一定能完成这样的使命,但是只要有这样的理想,去为这一理想而奋斗,生命就会是有意义的。做事并不一定要看结果,所以说曾国藩的那句话是很有意思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当然,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办不成,那么照我跟北大校长说的话,我会连人带钱回到北大!这就是我对北大的向往!

北大微讲堂:像水一样的生命流过 - 正文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