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老子思想高于孔子

中华文明论废兴,老子“奇龙”作奇功。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中国主流哲学思想文化,构成了中国哲学历史文化的根基。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可以直率地说,道家思想作为中华文明的基因已经渗透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换一句话说,即渗透到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等各种思想文化观念。

(一)道家思想的“第一小提琴手”

春秋末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作为道家思想的“第一小提琴手”,老子提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根据的“道”,创立了以“道”为中心的包括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天地自然、社会、人生哲学和养生长寿等内容的系统的哲学思想。老子的代表作《道德经》(亦即《老子》)分上篇“道经”计37章,下篇“德经”计44章,共81章5700余字。“道经”阐述宇宙万物本原,含天地阴阳变化之规律;“德经”言社会处世进退之方,蕴长寿养生之术。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历史上被翻译最多的两本书,第一本是《圣经》,第二本即是《老子》。

战国早期的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第二小提琴手”,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以“道”为本的哲学体系,他一生视高官重利如浮云,“终身不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天下篇》),著书《庄子》,内含《逍遥游》、《天道》等33篇,10余万字,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对老子的“道”学思想进行了全面地阐述和发挥,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道家学术。

司马迁认为,道家思想在先秦各派学说中,是唯一吸收了其它学派长处的优秀成果。道家从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的立场出发,宣扬“无为”,实际上是“无不为”,其主张是容易施行的。道家认为,事物没有既成不变之势,也没有永远不变之形,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司马迁说,道家的学术是“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太史公自序》)。这就是说,道家思想是依据阴阳家关于四时运行顺序之说,吸收了儒、墨两家的长处,又提取了名家之精要,随同时势的发展而发展,顺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树立良好的风俗和应用于人事,都无不适宜,意旨简明扼要而容易掌握,办事少而收到的功效多。此外,道家还非常重视养生,提倡人的精神与形体要专一,认为,精神是人活着的根本,形体是人活着器具,一句话,生命高于一切。不先安定好自己的精神与形体,请免谈所谓治国平天下的大事。

(二)儒家、墨家、法家、名家和阴阳家思想之比较

儒家学问广博,以《诗》、、《礼》、《春秋》、《乐》等“六经”为学习的根本法式,然而,“六经”的本文及其解释等著述成千上万,接连几代人也弄不懂儒家的学问,一个人有生之年也可能搞不清楚它的“礼、仪”。所以,儒家学术渊博,但缺乏治国理民的切要主张,一切“以人主(帝王)天下为仪表”(《史记·太史公自序》),换一句话说,就是一切以帝王为楷模来规范天下臣民的言行,而提倡所谓的仁、义、礼、乐等个人品德修养,花费气力多而收到的功效少。所以,儒家学派所提倡、主张的事情难于完全照办(“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史记·太史公自序》)。但儒家主张的君臣父子之礼,区分夫妇长幼之别,则是不可改变的。

墨家主张节约而难于遵从,如崇尚尧舜的道德品德,提倡君王住宿用茅草、芦苇盖的三尺高的房子,用陶簋吃饭,而且要吃糙米饭。夏天穿着葛布衣,冬天穿着鹿皮裘。墨家主张丧礼从简是对的,但提出只给死者做厚仅三寸的桐木棺材,并以此“要万民统一标准”。墨家的主张实际上是完全的平均主义,所以“俭而难遵”(《史记·太史公自序》)。但墨家提倡的家家富足,人人饱暖的思想,还是可取的。

法家主张统治者要严刑酷法而少给臣民恩惠,不区分亲疏远近、贵贱尊卑,一律断之于法。这么一来,爱亲尊上的关系就不复存了,它可以用于一时,却不可长用。所以,法家是严酷而缺少恩惠(“严而少恩”《史记·太史公自序》),但法家主张君主尊贵,使臣卑下,上下名分,职分明确,还是不能更改的。

名家专门取决于概念名称的争论,刻意烦琐,使人难于理解其意,所以说它使人受约束而容易丧失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名家使人俭善失真”《史记·太史公自序》)。但名家关于如何掌握概念,考察实际,进行比较验证,辩证名与实的关系,这种主张还是不能不予以认真考虑的。

阴阳家注重吉凶祸福的预兆,如对四时、十二度和二十四节气各有所谓“宜”、“忌”的规定,说什么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这未必是对的。所以说阴阳家使人受到约束而多所畏惧(“使人拘多所畏”《史记·太史公自序》)。但它区分一年四季运行的顺序,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运行规律,则是不可弃失的。

(三)我为什么喜欢老子道家思想

从先秦诸子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六家学术中可以看出,虽然他们都是努力探讨欲求天下太平的学派,但各自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方法与措施,也各不相同,有比较全面的,也有考虑不周到的。相比较而言,老子道家的学术充满辩证法,他从探讨宇宙天地、自然规律的变化入手,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真正地以人为本,直接从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弱者、弱势群体出发,老子之道乃弱者之道,对社会人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司马迁说它是“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这就是我喜欢老子而深入研究老子及道家思想的主要原因。

由于老子广泛而比较深刻地揭示宇宙万物、自然天地、社会和人等及其运动规律,因而是一个博大的哲学思想体系,提出了许多反映事物运动一般规律的哲学概念或名词,因而它们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成了千古名言。与此同时,它也因而获得了开放的理论品质,从而蕴涵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异域不同思想体系的融合点。

这正是《老子》深奥思想文化的现代价值所在。今天,当我们探讨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渊源关系时,面对目前人类地球村生存遇到的各种问题,怀抱“致虚、守静”的心态研究老子道家思想,深深感到能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思想智慧,并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

老子与孔子分别是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们俩同为春秋末期人。老子是道家之祖,孔子是儒家之宗。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儒道两家的思想在主体方面是严重分歧的。那么,如何看待二者思想的异同呢?

(一)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的时代特点是:诸侯纷争,天下大乱,诸侯之间的兼并和掠夺奴隶和土地的战争十分频繁、激烈,“春秋无义战”,广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老子长期担任周朝图书管理的史官,官不大,但学问大,最多是图书馆长吧,这使他有条件阅读大量别人看不到的各种图书典籍,主要是老子的天才与勤奋,使他通晓政治、历史、礼乐、天文、地理、人伦等,老子既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第一位哲学家。据说孔子曾经两次拜见老子,向老子请教道和礼,孔子回来告诉他的弟子们说:老子像一条龙!(“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庄子对老子的思想最为钦服、推崇,认为老子是“古之博大真人”。

《道德经》的结构简单,但内容博大,思想精深。“道经”主要阐述宇宙万物本原,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德经”主要论证治国安邦、为人处世进退的方法智慧,以及修身养道健康长寿之术。

老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引起数代皇帝的高度重视。汉朝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之前的5个朝代,均以老子的道家思想作为治国安邦的主流思想。之后,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道德真经》作注,特意追封老子为“太玄元皇帝”,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均曾精心为《道德经》作注,他们都以治世的观点进行阐述,从而将道教奉为最高经典,并且以宗教的观点加以领会,因此,道教将老子奉为“太上老君”。

中国共产党人与老子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渊源,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后发制人”的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是来源于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思想之一。慈:爱护、博大之爱。老子认为,最高尚的品德是水:“上善若水”,做人要学江海为“百谷之王”--大海心怀。俭:节俭、节制之意;“圣人不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谓之对待事物要道发自然,无为而治。不敢为天下先:从军事上讲是不先发制人,以防御为主,待机而动,即以退为进,后发制人。从社会政治、人事层面讲,则为“处后”--不当头,不去争第一、当龙头老大。老子认为,这是实现“柔弱胜刚强”思想的一个重要战略策略。由于它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发展规律,所以,它给弱小者战胜强大者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

1945年4月,毛泽东在回答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能够胜利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三次反共军事磨擦的经验时,曾风趣地说:首先要感谢老子,第一条出自《老子》“不为天下先”,后发制人,不先发制人。第二条出自《左传》“退避三舍”,你打边区,我先退,一舍三十里。第三条出自《礼记》“来而不往非礼也”。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后发制人确定为保卫祖国安全,巩固国防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首要原则。1955年4月,他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决不先发制人,而应后发制人。可以说,后发制人的战争指导思想,贯穿于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和建国后反侵略作战的整个历史过程。可见,老子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什么毛泽东对老子“不敢为天下先--以退为进,后发制人”军事思想如此推崇?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军事思想,揭示了弱军战胜强军的普遍规律。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列举了中国战争史上许多有名战例加以论证,如楚汉成皋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蜀魏赤壁之战等等有名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04页)。

--这也是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本质体现和核心内容。

从20世纪20年代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中国领导了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战争,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起,到1947年下半年人民军队以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向国民党军实行战略进攻(中国革命战争的转折点),迫使国民党军在战略上转为被动守势之前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一直都是弱者,处于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总是处于劣势地位及内线防御的态势。因此,弱小的人民军队如何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面临的最为迫切的生死存亡问题。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在指导人民军队进行革命战争时,用马列主义观点科学地汲取了老子“不敢为天下先”、“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后发制人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老子的思想在世界各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博士说:“我把老子认作是东方思想的代表”。美国高能物理学家卡泼勒认为:“中国老子的哲学思想提供了能够适应现代物理学新理念的一个哲学框架,中国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老子·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使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受到西方的广泛的重视,并掀起了一股《老子》热,成为全世界被翻译发行量最大的第二本书(第一本为《圣经》)。2011年6月16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获悉自己能轻松连任第二届秘书长后,发表感言时引用《老子·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以表明他要按天地自然规律办事--利物而不害物,做一个帮助世界各国人民谋利益,而决不为自己争夺的“圣人”。这说明,老子的思想正在走向世界。

(二)老子是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之道乃弱者之道

第一,老子是伟大的哲学家。他在《道德经》中不但提出并阐发了人类社会、治国安邦、为人处世的辩证思维,而且提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根据的“道”,创立了以“道”为中心的包括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天地自然及养生长寿等内容的系统的哲学思想,阐发了宇宙万物,天地自然变化的一般规律。毛泽东曾说:老子讲的这个道,是宇宙之间的普遍真理。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祸福相依、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一系列辩证法命题和概念。

老子在西方学术界有很高的地位。黑格尔认为,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老子的哲学思想代表了人类哲学的童年时代。黑格尔读完《道德经》后曾感慨:世界的哲学故乡在中国!支配这个时代的是我们在东方世界中所发现的所谓精神与自然的统一。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老子之道乃弱者之道,老子的思想本质上是为弱小者(广大老百姓)说话。秦厉公曾说:“老子这套学说,只利庶民,不利君王”。这就不难理解老子的思想在汉武帝后逐渐被排除、淡化。司马迁认为,道家思想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是唯一吸收了其它学派长处的优秀成果。道家从关注天地自然、关注民生、关注弱者的立场出发,宣扬“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其主张是容易施行的。他说:道家思想是依据阴阳家关于四时运行顺序之说,吸收了儒、墨两家的长处,又提取了名家、法家之精要,随同时势的发展而发展,顺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树立良好的风俗和应用于人事,都没有不适宜的,意旨简明扼要而容易掌握,费事少而收到的功效则多(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太史公自序》)。

比如:老子提倡大气做人,要“处厚不薄,处实不华”,抱朴守拙,即做人不世故,不圆滑,保持孩童的纯真,不作秀!

--要“上善若水”:守柔、处下、不争。学江海为“百谷之王”,培养江海心胸和肚量。

--从政者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用);要廉政(“圣人不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当领导的不要穷折腾,不要搞形象工程,(“治大国,若烹小鲜”);要关注民生,爱惜民力;关注弱者,解决好分配不公的问题(“民之饥,以其上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圣人常救人,故无弃人”),等等。

老子还提出弱小者战胜强大者的哲学方法和策略,如:大巧若拙、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欲去姑举、欲弱固强、欲取先予;知其白,守其黑,等等。

当然,老子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他提倡“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模式,虽然老子是以反对“以兵强天下”的战乱频繁的社会而提出的思想寄托,但毕竟是向后看。这种思想的局限性是可以理解的。

(三)孔子之道乃王者之道,他虽然不是一个哲学家,但他是一位有地位、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

第一,孔子的思想缺乏哲学思维。黑格尔对孔子评价不高,他认为,孔子不是哲学家,与他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相比,孔子没有一点哲学思维。他在《哲学讲演录》中说:《论语》中只有“常识道德”,思辨的哲学一点也没有--只有一些善良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更好一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西罗塞(注:古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哲学家,他是以折中主义而著名的,宣传“灵魂不死”等观点。)留下来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

第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贵“仁”。何为仁?“克己复礼为仁”。而礼,则是周礼,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孔子一生所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的就是全面地、不折不扣地恢复周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西周的鼎盛时期,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他一生所向往的是西周,梦见的是“周公”,并为此还两次从鲁国到陈国向老子求教周朝的“礼”,受到老子的批评。孔子提倡每一个人的言行都要以周礼的标准来规范自己,他要“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倡劝学、劝善,主张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要以此达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封建帝王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当然喜欢孔子的这些思想。

孔子的思想经过三次美化成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意识。第一次,原来孔子是没有著作的,后经孔子的学生子路、颜渊、颜回、子贡等人编辑《论语》美化而得到传播。第二次,汉朝董仲舒秉承汉武帝的旨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孔子的思想抬高到封建王朝的指导思想的地位而得到巩固。第三次,宋朝周敦颐(两宋理学的开创者)、程颢、程颐两兄弟和朱熹(强化封建统治,继承和发挥儒家思想--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孔孟儒家学术全面系统化、理论化,使孔子的思想得到大大扩展、强化而延续,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官方统治者占支配地位的主流思想意识,一直延续至元、明、清,它对巩固封建统治起了极大的作用,难怪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尊他为“圣人”,难怪新社会制度建立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仍然残留浓厚的封建思想意识,当然,这主要责任应该是封建统治者,而不能由孔子来承担。

毛泽东曾指出,就孔子儒家思想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禁锢人们思想,也应该受批判。对于儒家“中庸”观点,毛泽东也曾对它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中庸”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事物的安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辩证法的一个要素,但“中庸”整个(整体)地是反辩证法的,因为它害怕量变引起质变,……把旧质绝对化,即把平衡作为追求事物最高目标,否定斗争、变革等,把旧质绝对化,反对革命。所以“中庸”是维持封建制度的方法论”。毛泽东对“中庸”观念的独到见解与批判,在中国几千年哲学史上是第一人,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当然,虽然儒家思想是以孔子思想为主体构建的,但孔子思想不能完全与儒家思想划等号,许多消极、负面的儒家思想也不能由孔子一个人来背负,必须加以区分、区别,不能一起算在孔夫子头上。这是需要学者们长期静心研究的问题。

司马迁评价说:儒家主张一切以帝王为楷模来规范天下臣民的言行,而提倡仁、义、礼等个人品德修养,缺乏具体的治国理民的确实主张。我认为,儒家之道,乃王者之道,其主体意识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它压制制度内的任何改革,导致专制独裁。儒家主张君臣父子之礼,区分夫妇长幼之别,是对的,但过了度,变成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而没有人身自由,使社会停滞不前,难于接受新的思想制度。

孔子骂体力劳动者是“小人”,轻视妇女,说“小人和女子难养也。”

孔子主张搞愚民政策,他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老子是反对愚民的,他提倡对老百姓的教育要使其朴质而不诈伪(“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孔子虽然不是一位哲学家,但他是一位很有地位、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孔孟思想里面有一部分真理性、人民性的东西。特别是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比如,孔子提倡从政者要以身作则,“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主张为政要把“信”放在首位,其次是“足食、足兵”。特别是孔子第一个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主张不管富人,还是穷人,人人都应当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应该说,这是孔子对人类最大的思想贡献。在学习态度、方法上,孔子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等。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等,均有积极意义,它们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精华,我们应该批判汲取,继承发扬之。

老子之道:为人处世的智慧与方法 - 绪论 老子思想高于孔子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