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航天精神:见证中国“飞天梦”圆

第一章 伟大的民族孕育伟大的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满载着中国人的梦想和骄傲

登天、飞天,是人类的一个千古大梦,也是中国人民的一个千年的希冀与梦想。离开地球,飞向太空,是人类世世代代的憧憬与追求。

两千多年前,中国便有嫦娥奔月的神话;六百年前,中国就有万虎坐在自制火箭上试图送自己登天的真实故事。1958年,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从此开启了中国飞天长达半个世纪的漫漫征程。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成千上万的几代航天人投身其中,呕心沥血,奉献终生。

1970年,4月24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当《东方红》响彻天宇时,无数的中国人热泪盈眶,九州大地被欢呼声包围。艰难的新中国,在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黑夜中无知的婴孩,摸索着前进的路途和方向。无数中国航天的先行者,经历了多少伤痛,挥洒了多少血泪,凭着中国人特有的坚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让世界刮目相看!

航天精神体现出中国航天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神速的科技进步让中国人无不骄傲!以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历程为例,从1999年11月中国的神州一号发射升空,到如今的神州八号直入苍穹;从最先的不载人实验飞船,到载一人、载两人、再到如今载三人并太空行走,航天事业的发展让世人看到,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用短短时间的孜孜以求,努力提高,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才走过的艰难航天道路!

航天精神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辉煌篇章,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奏响的又一壮丽凯歌,也是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和荣耀。

航天精神满载的更是那些航天人的骄傲。在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的自述专著——《天地九重》中,他这样写道:

记得2003年10月15号早上5点20分,在酒泉发射中心的问天阁,胡总书记为我送行,并说:“相信你会果敢坚毅的完成任务”。我也表达了我的决心:“请总书记和全国人民放心,我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当我从问天阁走出来时,我看到总书记又往前走了几步,眼中饱含着关心和激励。从问天阁走出后,向总指挥李继耐报告时,我充满了信心,这也是一种精神激励。

当我第一次能把束缚带解开,我迅速漂浮到舷窗边去看外面的世界,去俯瞰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蔚蓝的地球上空飘着淡淡的白云,非常漂亮,无比壮观,这一刻,我深深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这一刻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了不起。我们用自己研制的航天飞船,把自己培养的航天员送入太空,而以前我们只是在电视上看到其他国家的航天员飞上天,而在今天,当我们的科技、经济、综合国力使飞船进入太空,给我们的冲击是什么?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当我能够第一次把手套摘下来,第一次拿起笔写字的时候,我在工作日志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第一次来抒发一个航天员、一个中国人当时的心情。写完之后,放在飞船的摄像头下,希望所有的中国人和我一起分享这份骄傲和自豪,分享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现在我的日志在国家博物馆收藏。在那一刻,中华民族在我心中是多么神圣,对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无比的热爱,当时的感受、那种震撼无以言表。

神舟,中国飞船的名字。独一无二,举世瞩目。一次次,这凝结着民族智慧与光荣的宇宙飞船,在浩瀚太空中铭刻下了中国人的印记。

自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成功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先后成功实施4次无人飞行试验、3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6位中国航天员成功送入太空。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凝聚了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汗水与心血,更倾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光荣与梦想。

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步伐之所以能够历尽磨难艰辛而信念愈坚,源自于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与生俱来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勇气,源自于我们民族底蕴中那种永不泯灭的民族精神。

回望浩瀚无际的太空,还有无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这条路也许会有坎坷,但自强不息的脚步却永远向前,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中所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必将引领我们去实现新的梦想,去创造新的辉煌。

当梦想成了现实,成功又激励着新的成功。神八已经突破无人飞船对接技术,神九、神十有人对接正在进展中,技术将有新的革新,我们的梦想也将因此踏上新的征程。

光阴如水,淡去了昔日的辉煌;时代变迁,褪却了英雄的光环。然而航天人身上那种无形却极有力度的精神却一直引领、支撑着我们,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走向了太空,让炎黄子孙的足迹在浩瀚的宇宙中向着更远的地方延伸。

正是这种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魂魄的航天精神,使朴实不凡,使生命永恒,使困难止步,使梦想成真!航天精神,已不仅仅是航天人的精神,它早已印在了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中,早已被各行各业的人们所传承。

航天精神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体现

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印证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一个矢志复兴的民族来说,发展是第一要务,自主创新是掌握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我国航天工程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的航天工程发展道路,使我国加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载人航天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它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科技水平的发展。同时,它也影响这整个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并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促进和推动了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科技产业水平,如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控生保技术、通信、遥感以及测试技术等诸多方面。它也能体现这个国家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水平。没有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发展,要想把人送进太空并安全、健康而有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

美国赫赫有名的“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共花费240亿美元,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

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能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中国科技力量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我国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突破了很多关键技术,也验证了很多创新尝试,这些都足以让它在历史长卷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由于任务的特殊性,天宫一号的研制攻克了三大难关:

一是在轨工作时间长对飞行器高可靠性提出严峻挑战。天宫一号将创我国载人飞行器的服役纪录。在两年的服役期内,天宫一号要相继完成三次交会对接任务,即要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进行对接。

二是诸多新技术将在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接受检验。以电源分系统为例,其特点迥异于前7次飞行。本次任务将100伏高压供电体引入其中,将极大地提高飞行器用电效率;此外,半刚性太阳能帆板将有助于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减重”,为今后大型空间飞行器开展大型空间试验打下技术基础。

三是作为目前国内在研型号里重量最大、体积最大的飞行器,天宫一号给运载火箭系统在整流罩设计等方面带来了新的适应性难题,此次飞行任务将会验证大型飞行器对运载系统的多项适应性改进新技术。

天宫一号与神八的对接成功再一次证明,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民族,是自强不息、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民族;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作为最先发展起来的航天大国,美国、前苏联对航天技术的垄断和封锁,众所周知。我国航天事业是在西方封锁、前苏联不肯给予支援的情况下艰难起步的。从一开始,我国就坚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航天事业的决心。正是在这一正确原则的指导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我国才从最初拥有自己研制的液态火箭开始,逐步拥有了自己的卫星,直到今天成功发射自己研究设计的载人飞船。如果没有自发研制并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实力和经验,也许今天我们就没有自己设计的“神舟”飞船。

只有自强,才能合作。和平开发太空是大势所趋,中国也参加了一些国际合作,例如与欧盟合作开发卫星导航系统。但是航天事业中的国际合作多数是强强合作,合作各方都具有相当的实力。例如,俄罗斯可能计划与美国合作开发“和平—2号”轨道站和空天飞机;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空局11个成员国正在联合执行阿尔法号永久性国际空间站计划等。这些国家和组织都具有相当的科技实力。如果我国没有自己的实力,没有具有自己产权和特色的技术和优势,国际合作又从何谈起?

航天技术的开发和突破不仅对于航天事业本身的发展非常关键,而且对于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和产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0年来,我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了我国航天科技及相关学科的水平,特别是信息、材料、能源等21世纪新兴学科领域的整体水平,不仅为航天工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空间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广泛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这些基础和后盾的坚实就在于我们坚持了独立自主。

中国从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航天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航天技术在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中的应用逐步扩大,取得了初步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作为其中产生重大的能量的航天精神,在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科技进步,增强国防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等方面,正在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的强音

2011年9月29日,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历尽千难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火箭、卫星、飞船,在走向太空的征程中,中国一次又一次地引起了世界的瞩目。成就可以振奋人心,胜利可以凝聚力量。

从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又一个创举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英国天空电视台撰文称,中国八年前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三年前,中国宇航员实现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中国承诺“和平开发外层空间”,耗资数百万英镑的中国航天“921工程”有着巨大的民族感染力。

中华民族历来就具有不畏艰险、团结一心、勇攀高峰的勇气!

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再到嫦娥奔月工程,大漠深处的每一次腾飞,都凝聚着千百万人的奋斗和创造,都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和协同。第一颗卫星发射的时刻,动用了全国60%的通信线路,仅守卫通信线路的群众就达60万人。在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中心,遍及全国的卫星测控网上,每一根电线杆下都站着一个值勤的民兵。

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时候,我们看到航天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一个生产一度陷入困境的企业,当接到为发射“神舟”飞船的火箭生产配套元器件任务的时候,企业已连续3个月未发工资。为火箭生产配套元器件,需要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钱从哪里来?工厂决定借贷30万元,职工们自发集资了12万元,生产如期开工,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了协作配套任务……

按照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计划,飞船着陆场设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草原上。通向飞船着陆场仅有一条泥泞小道。自治区领导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调集人力、物力进行抢修。修“通天路”的消息在草原不胫而走,牧民们纷纷带上工具,自发地加入到修路大军中。一条长60公里的简易公路,仅用一个月就修通了……

这只是航天人为了民族复兴做出的一些努力。回顾中国载人航天走过的历程,作为一项科技尖端项目,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空间应用、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7大系统,涉及许多科技领域和众多部门。离开了团结合作、协同攻关,就没有“神舟”飞船的连续四次成功升空。

齿轮咬合般的协作,在全国各部委、各军兵种、各省市自治区的配合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凭借着这种强大的力量,我们扫清了飞天之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障碍。

迈向太空的征程,国人殷殷期待,次次惊喜,世界注视着中国“追赶”的脚步。几代航天人用自己的艰辛与探索,书写出“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信,以新强国”的航天核心价值观。正是有了这种核心价值观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才有了今天“热爱祖国、为国争光;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科学求实、严肃认真;同舟共济、团结协作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航天精神。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想和追求和平、文明、进步的理想,正在一步步迈向现实。

航天精神孕育形成,拥有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航天人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以发展航天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勇于战胜困难,勤于刻苦创新,展现出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是成就一切伟业的重要力量源泉。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过程中,航天人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祖国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展现了对祖国的赤胆忠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使爱国主义始终成为激励我国各族人民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

团结就是力量,协作凝聚希望。中国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注定是更为艰苦的努力和付出,是更加坚毅的决心和意志。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一往无前,敢于胜利。当前我国各项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要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严细慎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就要大力倡导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共同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从火箭、卫星到飞船,中国航天人创造的一系列辉煌业绩昭告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只要我们独立自主、艰苦奋斗,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就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奋进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和塑造的载人航天精神,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时代的最强音。

航天精神是中国为人类利用太空作出贡献的体现

太空属于全人类,航天活动是人类的活动,各国取得的成绩都是人类的成绩。

美国对月球、火星、太阳系的认识,都是人类的认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说,这是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人类通过航天这个阶梯走向宇宙。

中国国家航天局确定的方针是:开发太空,造福全人类,和平利用空间。中国的成就表明人类在探索空间上,又有了一支新的生力军。中国的航天力量,作为国际航天力量的一部分,将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发挥我们自己的作用。

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目标,这是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航天活动是人类开发宇宙空间、宇宙资源、造福人类的必由之路。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意义深远。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

2008年9月25日21:10分,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神七升空,举世瞩目。从神五到神六再到神七,从“一人”到“两人”再到“三人”,太空飞行从“一天”到“多天”,并进行首次空间舱外活动,这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重大跨越,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行走俱乐部”。短短5年间,6位中国航天员相继翱翔太空,中国迈向太空的步伐坚定且从容。中国进行航天飞行科学实验,打破了世界上极少数国家垄断航天技术的局面,既彰显了雄厚的综合国力,也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有助于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缓解地球面临的自然压力。

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它是人类向深空进军的重要试验平台,许多关键技术需要在空间站进行验证。同时,空间站也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造福地球的重要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对建设空间站给出了这样的阐释。

我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其中,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天宫一号已经飞天,历经55年跨越式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终于向载人空间站时代迈进了一大步。未来,航天人将凭借伟大的精神箭指苍穹,筑起中国的“太空家园”,为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做得更多。

走向太空、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太空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疆域,空间资源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载人航天是人类进入太空的阶梯,也是人类开发宇宙空间、利用太空资源的必由之路,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航天技术涵盖了许多尖端科学技术,航天技术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如果能够有突破性成果,那么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将可能出现质的飞跃,其价值更是用数字无法估计的。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这是美国、欧洲多家研究机构采用不同模型和方法的评估结果。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共获得了3000多项专利,并使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受益匪浅。有3万多种民用产品得益于研制航天飞机发展出的技术,其人工智能、遥感作业等技术的转移又带动了整个工农业的繁荣。

1984年,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今天,通信卫星已被广泛用于电视、广播、长途电话、电视教育、金融、电力等部门。1987年以来,有800多个品种的植物种子乘坐我国发射的返回式卫星进行了太空育种试验,一大批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从新药品到新材料,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已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于通信、纺织、石油、交通运输、医疗等行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中国航天是中国的,然而科学没有国界,世界各国所取得的航天成就都属于全人类,中国的航天成就理所当然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当今世界,国际航天合作越来越多,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中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为人类探索太空增添了一支生力军。中国航天作为世界航天的一部分,必将为人类探索太空事业发挥积极作用。中国航天事业的终极目标就是和平利用太空资源,最终造福全人类。

中国是火箭的故乡,中华民族一直在为实现飞天梦想而不懈地探索和努力。神七升空,太空行走之后,航天器交会对接、建造大型空间实验室、月球探测、深空探测……中国在太空中的脚步将会越走越远,对人类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

航天精神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体现

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和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0万航天职工的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跨越发展,出了成果、出了效益、出了人才、出了精神,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航天技术的成就和进步,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航天事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也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航天事业需要大量资金储备。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体现了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优越性。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和科技地位日益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优越性。

航天事业最先进的技术。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中国五十年来,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逐步发展,正向世界第三航天大国迈进。

航天事业是庞大的优秀人才托起的。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踊跃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一批以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盘等老一辈专家为代表的领军人物,一批以孙家栋、王永志等科技专家为代表的技术带头人,一批以型号和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为代表的中青年科技专家,一批以罗健夫、王振华、杨敏达等为代表的优秀科技人才,一批以魏文举、顾大明、唐建民、高凤林等为代表的优秀技能人才。拥有了一支数以万计的航天科技队伍和20万航天产业大军。各类人才不断地新老交替,形成了梯次,他们在弘扬航天精神中,“身经百战,百炼千锤,基础扎实,能打硬仗”,胸怀报效祖国的理想,肩负为国争光的使命,为推进航天事业的腾飞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伟大祖国的复兴献力献策。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正是航天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所说,航天,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捆上了火箭,已经和必将继续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动力。

纵观空间技术的发展史,空间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近半个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空间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工具是各类应用卫星和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应用卫星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服务的人造卫星,是当今世界上发射最多、应用最广泛的航天器。按其用途可分为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等。按其服务领域又可分为军用卫星和民用卫星等。

随着卫星和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空间资源开发及推广应用,在短短几十年内硕果累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今,空间技术的发展,空间资源的利用,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空间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近50年来,空间技术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从主要为军事和政府部门服务,逐步走向为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大众消费者或商务人员服务,并在民用和商用空间领域逐步形成空间高技术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卫星制造、卫星发射服务、卫星应用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业。而卫星通信产业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刚开始步入产业化轨道。

航天队伍锻炼成长,增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力量。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经过选调、补充、新老交替、在实践中锻炼,建立和培养起来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顽强的航天科技队伍。航天工程是大批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广阔舞台,航天人才在大胆使用中成长起来,不仅对那些社会背景复杂的知名老专家,而且对那些有强烈事业心的优秀年轻科技人才,大胆提拔使用,压担子、加任务,在工程实践中快速成长。鼓励具有绝招绝技的老师傅传帮带,培养大批技能人才,提高了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事业凝聚人才,实践造就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成长,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造就了一批能担当大任的航天领军人物和技术带头人,培养了一批科研一线的创新队伍和创新人才。

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在此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再一次说明,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就能不断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大胜利。

第二章 伟大精神,风雨见证

航天精神是坚定的爱国信念

航天工程实施多年来,参加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同志们始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牢记重托、不辱使命,以国家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视祖国的航天事业为生命,以崇高的追求和执著的信念,顽强奋战在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线。

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载人航天事业,这是中国航天人矢志不移的选择。航天人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艰难险阻,不坠为国争光之志;任重道远,不变报效祖国之心。他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增添了光彩,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中国航天50年的史册上,有一根红线贯穿始终,那就是航天人高尚的爱国情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布了新中国的诞生。同一天,一艘横渡太平洋的轮船上,正在归国途中的年仅26岁的梁思礼得知了这一消息,惊喜万分。当他听说国旗是五星红旗,但不知五颗星如何放置时,便找来一块红布,中央放置一颗大黄五角星,四角各放一颗小黄五角星,与旅伴们一起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庆祝仪式。7年后,梁思礼成为国防部五院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

五星红旗,是一面旗帜,更是伟大祖国的象征。在这面旗帜的感召下,钱学森冲破重重藩篱,于1955年回到了祖国;在这面旗帜的感召下,陆元九、庄逢甘等一批海外学子踏上了回国的路程。而在更早一些时候,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告别优越的海外生活,满怀“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理想,回到多灾多难的祖国。当1956年,新中国为了发展导弹和航天事业成立国防部五院的时候,他们又听从祖国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项振兴中华、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并成为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专家。

在航天人的心目中,国家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上世纪50年代,航天人以满腔热情投入第一枚导弹的仿制;60年代,航天人战胜艰难困苦为“两弹”结合鏖战在戈壁荒滩;70年代,航天人亲手把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太空;80年代,航天人响应“军转民”的号召走向国民经济主战场;90年代,航天人以大无畏的精神勇闯国际商业服务市场;进入新世纪,航天人亲手打造“神舟”、“神箭”,把中国的航天员送入太空……这一切,无不是为了祖国的安全和强大,无不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安康。

我国航天事业创建无视多年来,“以国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企业的企业文化,成为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新时期弘扬航天精神,就要继承航天人的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精神,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倍加珍惜航天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将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给予的崇高荣誉化作前进动力;就要清醒认识航天科技工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找准我们与航天强国的差距,把握航天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把保质量、保成功、保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认真履行航天企业的政治责任、安全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兑现对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就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志存高远,甘愿奉献。

信念是奋斗的思想基础,信念越坚定奋斗的脚步就越坚定。热爱祖国、为国争光,是中国航天人的坚定信念,也是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和每一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的。

我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航天人那样,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追求,把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自觉增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凝聚起巨大的力量,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航天精神是锐意开拓的进取意识

中国航天事业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这和中国航天人具有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是分不开的。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体现在知难而进、锲而不舍。

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前沿和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与世界航天大国相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晚,差距大。为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就明确提出,坚持起步晚但起点高,投入少但效益高,项目少但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凭着强烈的进取意识,航天人勇于攻坚,顽强拼搏,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非凡的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这种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精神,不仅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所应具有的宝贵品质。

1957年秋后的一天,几辆汽车驶出北京西南的城门,在城外的土路上颠簸。车里坐着老五院的领导和苏联专家,他们几次到郊外奔波,为的是选一处适合建设火箭试验站的地方。不久后,试验站的创业者们来到了北京西南郊的一座荒山上——最后选定的火箭试验站站址。这里仅有几间简陋的房子,周围杂草丛生,买粮买菜要到山下很远的地方,主食是玉米面窝头。物质生活简陋,精神生活匮乏,没有商店,没有活动场所,也没有通往城里的公共汽车。创业者们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开始了建功立业的征程。

“在厕所里搞发动机试验”,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上世纪60年代中期,067基地(现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创建之初,试验室基建跟不上型号研制进度,而型号研制任务又迫在眉睫,11所的科技人员只好因陋就简,把山坡上一个闲置的厕所改装成简易的小型发动机试验室。在这个简易的试验室里,他们先后进行了二十多台份的各种试验,我国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工作条件是艰苦的,生活条件更加艰苦。60年代固体发动机研究院刚从四川泸州搬到内蒙古基地的时候,职工宿舍和办公用房尚未动工,只有四幢单身宿舍楼。职工们只好六到八人挤住在一小间单身宿舍里,到几条苇席围成的“食堂”里就餐,吃的是玉米面和“老三样”白菜、土豆、胡萝卜。生活是清苦的,但为航天事业奋斗的心是火热的,因此,没有人怕苦,没有人沮丧,没有人退却……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体现在勤于探索、勇于创新。

面对一系列全新的领域和技术难题,航天人坚持不懈地把探索和创新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不仅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也有力地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卓越的创新能力。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我们才能带动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起步晚,但不能落后;成本低,但质量要高。在其他国家的飞船上天40年之后,中国载人航天该如何起步?“中国飞船”从起步那天起,就注定了要走一条创新之路。

载人航天起步之初,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提出两种方案,一种认为,应该从飞船起步;另一种认为,要搞就搞技术先进的航天飞机,一步到位。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的主持下,专家们经过反复论证,逐渐达成共识:中国载人航天应该从飞船起步。

专家们认为,苏联和美国从发射无人飞船到建立长期性空间站,历时30多年,但都走过一些弯路。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缩短自己的研制过程。通过无数次的计算、论证、验证,他们提出飞船的总体构型应为“三舱一段”,即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一个附加段构成。

实践证明,这个方案既具有中国特色,又有较高的起点。和苏联、美国的飞船相比,“神舟”飞船科技含量较高:返回舱是世界上已有的近地轨道飞船中最大的一个;轨道舱具有留轨利用的特点,可以继续进行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制导、导航控制和数据管理分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提高了飞船的安全性;飞船上安装了自动和手动半自动两套应急救生装置,万一自动装置出现故障,手动半自动系统也完全可以应付;飞船上许多系统采用了大量而又先进的计算机智能管理。

在五十多年的中国航天史上,广大科技人员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向未知的领域挑战。他们不畏艰难,拼搏进取;他们不断追求,勇于探索;他们矢志创新,百折不挠。航天事业每前进一步,航天科技水平的每一点提高,都是航天人克服障碍、锲而不舍的结果。

无垠的太空有无穷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八”将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展望未来,任务十分繁重,前景无比美好。我们深信,中国航天人必将继续以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登攀科技高峰,续写新的辉煌。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航天人那样,面对科技高峰不畏难,面对尖端技术敢攻关,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争创一流,追求卓越,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

航天精神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前沿和最具挑战性的领域,涉及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众多学科。“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半点浮夸,是科学就必须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这是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深刻体会。

多年来,我国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努力提高航天工程技术水平,不断寻求关键技术突破。他们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的前沿,依靠科学,尊重规律,不懈探索,反复试验,终于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获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在这个意义上说,航天事业的成功,是科学精神的成功,是科学求实的结果。

载人航天是极其复杂的系统科技工程,为了保证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功,航天科技工作者把提高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重中之重,进行了细致周密的规划、科学严格的管理。他们以极其严肃、极端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行程序、每一个部件,真正做到了严细深实、有条不紊、精益求精、万无一失。他们十几年如一日,视质量如生命,确保所有环节无质量隐患,无人为差错,无状态错误,无错漏装检。功夫不负有心人,回报航天科技工作者高标准、严要求的,是神舟飞船连续飞行的圆满成功。

航天任务大多是规模宏大、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国家重大工程。因此,针对系统复杂、技术密集、风险性大、研制周期长的特点,创造和推行系统工程管理方法,发挥综合集成优势,实施科学管理。经过不断完善、提高和发展,形成了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决策体系、以专项管理为核心的组织体系、以工程总体设计部为龙头的技术体系,制定了一套综合统筹的计划协调体系和系统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这种系统工程的管理体系保证了航天任务的成功和航天事业的发展。

这种系统工程的管理模式,包括:确定以科研试制为主的型号院,创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总体设计部,建立相应配套的专业所、厂和总设计师制度,加强技术指挥系统和行政指挥调度系统,制定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产品发展路线,实施型号通过方案、初样、试样、定型以及论证、设计、生产、试验、交付的程序,建立航天工程型号研制的质量保证体系等。这种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和适应市场需要管理的系统工程方法,为航天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条件。

中国航天能取得成功,是与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航天人的品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要大力弘扬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是载人航天工程获得成功的可靠保证。载人航天工程作为一项高风险的重大科学试验活动,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载人航天的成功,每一次操作都事关航天人的安危,要做到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必须要有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航天人坚持把政治热情与科学态度相结合,把开拓创新与求真务实相结合,坚持不懈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持续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把握新特点新规律,为航天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是载人航天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贡献给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工作作风的价值,不仅仅限于航天科技领域,而且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无论哪个领域,无论什么工作,无论何种岗位,都离不开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步入新的发展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像航天科技工作者那样,用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作风去探索、去创造、去完成自己担负的工作任务、去对待自己的工作职责。这样,就可以汇聚成无比巨大的力量,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航天精神是坚定的大局观念

航天工程是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参与这项工作。我国航天工程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取得历史性突破,靠的是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奋斗。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大局观念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这种力量不仅为神舟系列飞船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也为我们做好改革建设各项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1975年研制发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协作项目就达4800多项,涉及21个部委、25个省市自治区的1300多个工厂、研究所和高等院校,返回式卫星直接参加研制的单位就有81个,分布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1980年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就有30多个部委、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个单位参与协作,动员了10万人参与试验工作。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直接参与研制的单位有110多个,配合协作的单位有3000多个,涉及数十万科技人员和工人。全国有关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协同攻关,解决了航天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元器件、各种设备,提供有力的保证服务,从而创造了航天事业的一个个奇迹。

航天事业是全国各行各业的共同事业。每一项航天工程,都有上千家单位、几十万科技人员承担研制、建设、试验任务。在系统内和系统外单位之间,主研制单位和配套单位之间,同一单位的各部门之间,不同岗位的员工之间,没有大力协同精神,也不可能完成好航天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在完成一项又一项科研生产任务的过程中,航天人学会了协作,并将大力协同的精神发扬光大。可以说,我国航天事业一创建,“大力协同”就被摆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上。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夺取各项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无论是抗洪抢险、抗击非典,还是航天,都充分体现了这种大局观念。

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坚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组合,形成统一的决心、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行动。

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都要像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那样,不论前方后方,不论什么岗位,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齐心协力,相互支持,紧密配合,协调行动,做到局部服从全局,部分服从整体,当前服从长远,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像航天科技工作者那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大局观,是一个人的修养、品德、学识长期积淀而成的。有什么样的大局观,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前途。放眼世界,哪一个成功人士不是胸怀全局、目标远大?尽管奋斗之路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利益选择,会面临着许许多多痛苦的抉择,他们在权衡利弊后毅然决然服从了大局利益。中国航天人正是在这样的大局观下,才能同舟共济、团结协作,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航天人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要在各项工作中增强这种意识,树立这种观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航天精神是为事业献身的崇高品质

我国航天事业凝聚着几代中国航天人的艰辛和奉献。他们时刻准备用鲜血和生命报效祖国,忠实履行祖国和人民赋予航天人的历史使命,把心里装着祖国、时刻为了祖国、甘愿为祖国牺牲奉献,视为航天人最大的光荣和最高的荣誉,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以国家荣誉为先,以国家利益为重,以献身载人航天事业为荣,不损国威,不忘责任,不辱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的一次次成功,就是中国航天人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铸就的通往太空之路上的一座座里程碑。

航天工作者能够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源自他们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强信念。航天事业是一项十分艰苦、非常复杂、风险极大的事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航天人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有人以为远洋航行十分浪漫,其实不然。船上的空间有限,收不到电视广播,几乎与世隔绝,船员们只能长时间待在潮湿狭小的舱室里,生活十分枯燥,还要时刻面临狂风大浪的袭击。每次执行任务,海上生活少则一月,多则数月,最多时一年有半年在海上度过。任务期间一般不靠港,不补给,船员们吃不上新鲜蔬菜,洗不上澡,睡不好觉。一个航次,最多要跨越8个时区,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遇到大风浪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要晕船呕吐,有的连胆汁都吐出来了,但是他们一边吐一边还要坚持工作。

船上最艰苦的地方是主机舱,这里是船舶的心脏,马达轰鸣,最高温度达到58摄氏度,最高噪音110分贝。凡是在这里工作3年以上的船员,都不同程度地患有耳膜内陷、心律不齐的职业病。“远望三号”船轮机长李德胜在这种环境下已经有很多年,他不知道自己在机舱里留下了多少脚印,更不知道洒下多少汗水。

“远望号”上80%以上的船员电脑的桌面或者屏幕保护都显示着孩子或爱人的照片,他们在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远方亲人不尽的思念。为了祖国的远洋测控事业,许多“远望人”不仅默默地奉献自己,还默默地奉献了家人应该得到的天伦之乐。

曾任“远望一号”船轮机长的刘国安结婚多年,因妻子患有习惯性流产,连续三次都没有保住孩子。当35岁的妻子第四次怀孕的时候,刘国安又因为出海没能在家,得不到丈夫的照顾,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刘辉峰是“远望三号”船上的测控工程师,他刚刚出生的婴儿因为缺氧而生命垂危,还没有脱离危险,但是,为了历史性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任务,他二话不说,毅然出海了。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不仅仅是“远望人”巡海追天,在其他领域的工作者同样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但是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中华儿女的千年梦想在他们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花在他们心中绽放。

航天工作者能够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源自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光荣传统。老一辈航天工作者在国外同行难以置信的简陋的条件下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用奉献精神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坚实起点。航天工程发展的几十年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贯穿始终,被一代一代航天人传承发扬。在一个团队里,一旦形成一种优良传统,就会持久地影响着这个队伍里的每一个人,成为他们始终奋发向前的精神动力。

航天人的实践告诉我们,辉煌的业绩与崇高的精神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平凡的岗位上可以孕育不平凡的英雄。广大航天人几年、十几年如一日,淡泊名利、默默奉献,舍小家顾大家,像螺丝钉一样把自己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拧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为祖国谱写了一曲曲“追星牧舟”的凯歌。同时,航天工作者也在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命价值,享受到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愉悦、胜利的欢欣,成为令全社会尊敬的航天英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呼唤着强劲的精神动力。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鼓舞着全国人民的信心,伟大的航天精神振奋着全国人民的志气。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航天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像航天人那样,热爱祖国、为国争光,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科学求实、严肃认真,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未来。

第三章 传承精神之火,奋斗永不停息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

英雄人生:

钱学森,作为为新中国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人民科学家。

1938年至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在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尽管在美国有着优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然而,功成名就的钱学森却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发展。就在钱学森想要回国的时候,却遭遇了种种阻力。然而,一切都无法改变钱学森回国的志向。其中,关于他有一份感人至深的审讯记录。

美国检察官讯问钱学森:“你忠于什么国家的政府?”

钱学森回答:“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所以,我忠于对中国人民有好处的政府,也就敌视对中国人民有害的任何政府。”

检察官又问:“你现在要求回中国大陆,那么你会用你的知识去帮助大陆的共产党政权吗?”

钱学森答:“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决定给谁就给谁。”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即使拘役的磨难和生命的威胁也不能改变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决心。

到北京后的第二天清晨,钱学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全家来到天安门广场。面对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激动地说:“我相信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

1955年冬,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陈赓拍案大呼:“好!就要你这句话!”钱学森说:“就这一句话,决定了我这一生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

爱国主义总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结合在一起。钱学森把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兴旺,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56年2月,在周恩来总理的鼓励和支持下,钱学森起草了《建立我国国防工业的意见书》,为我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同年3月,钱学森又参与起草了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并主持起草了建立喷气和火箭技术项目的报告书,为推动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工业、农业、国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任院长。

那是新中国导弹事业起步维艰的年代。钱学森给刚分配来的156名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这些人当时对什么是导弹一无所知,但后来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火箭、导弹技术人才。1960年,在他具体领导下,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导弹。之后,他又亲自主持我国“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和试验工作,于1966年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1965年,他向中央提出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于1968年兼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新中国终于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之后,钱学森又担任了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全身心投入到国防科学技术领导工作,从更高层次思考其他领域诸多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思想,为中国科学技术攀登一座座高峰作出了重要贡献。

航天情怀:

钱学森通过自己一生的实践证明:一个知识分子,只有把自己与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也只有在为国家奉献、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才能赢得祖国和人民的尊敬与爱戴。正如钱学森自己所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平生无意求虚名,惟尽百年赤子情。”钱学森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在新中国科技、经济、国防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更有蕴涵其中的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在这些精神财富中,最首要、最核心、最闪光也最令世人铭记在心的,就是贯穿于钱学森一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国情怀。

凭着这份情怀,在新中国物质技术基础极其薄弱,人才极度匮乏的年代里,钱老以科学独到的卓越智慧和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带领中国航天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攻破一系列重大技术难关,实现了“两弹一星”伟大壮举,为航天事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及自己的贡献,他却谦逊地说:“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钱学森一生对党高度忠诚、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热爱。弘扬钱学森的精神,就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

英雄人生:

2010年12月15日,星期三,成都双流机场,一位81岁的老人搭乘上了飞往西昌的CA4469次航班。他就是孙家栋,“两弹一星”元勋、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这次去“月亮城”,是坐镇指挥北斗导航系统第七颗卫星上天。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这是孙家栋的口头语。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多个航天器中,由孙家栋担任负责人的就有34个。这样一位资深的航天专家,却并非是航天专业出身。他学过土木、汽车,1951年,他被选送到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读书,专业是飞机设计。

在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七年里,孙家栋各科成绩年年是优秀,并获得了“斯大林奖章”。1958年4月,孙家栋登上了归国的列车。“我在苏联学的是飞机设计,当时并没有考虑更大更长远的目标,就想着回来后在空军好好工作。”

但是,孙家栋没能实现造飞机的宏愿。

其时,中国正在谋划发展导弹事业,新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急需技术人才。孙家栋二话不说,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

一无设备,二无资料。当时发展导弹事业可谓一张白纸,两手空空。自己学的是航空专业,导弹是什么样子,怎么设计,怎么制造,孙家栋心里一点儿底也没有。

那就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孙家栋跟着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搞了9年导弹,并且由导弹总体设计员、总体组长、总体设计室主任一直升任为总体部副主任。其间,中国导弹、核导弹先后研制成功,孙家栋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导弹专家。

1967年7月29日,一个炎热的夏天。孙家栋正在办公室伏案进行导弹设计。

一道调令,让孙家栋又一次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中央决定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负责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孙家栋再一次放弃了自己已经熟悉且建树颇丰的领域,担当起卫星研制的重任。这一次,孙家栋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再也没有离开过。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太空响彻《东方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得知卫星发射成功的那一刻,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孙家栋顿时感到浑身疲惫无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探月热潮的兴起,我国也于2004年启动了“嫦娥一号”探月工程。

在此之前,中国的卫星最远只到过8万公里的太空,而月亮离我们有38万公里。此前我们所有的卫星,都只需要考虑地球和卫星之间的运动关系,而探月需要考虑地球、月亮和卫星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加一个变量,情况就要复杂得多。

时年75岁的孙家栋,接下了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

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这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里,大家全部从座位上站起来,欢呼雀跃,拥抱握手。而孙家栋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偷偷擦眼泪。

“嫦娥一号”圆满成功以后,孙家栋卸下了“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担子,但他依旧无法“安享晚年”,他仍然担着国家另一重大科技专项北斗导航工程总设计师的责任。

闲不住的孙家栋,始终在思考中国航天的未来。

“如果身体可以的话,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航天员登上月球,能看到中国的深空探测器飞到火星去。”这位81岁的老人语气中满是期盼和祝愿。

航天情怀:

孙家栋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一面旗帜。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为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为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已至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战在航天工程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孙家栋的奋斗历程,是航天人发扬伟大航天精神的缩影。

孙家栋视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始终保持低调,从不居功自傲。他的境界里,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他的荣誉里,“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自己”。学习孙家栋,就是学习他看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扎扎实实干工作,默默无闻作贡献,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全心全意耕耘在工作岗位。

民族需要脊梁,人生需要信仰。孙家栋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爱国奉献的崇高信仰,始终是他人生的坚固基石。当每个人追寻人生意义、当民族复兴需要脊梁挺起,树立爱国奉献的理念是一切的开始。这是孙家栋给我们的最珍贵的启示。

杨利伟:中国第一位太空人

英雄人生:

在举世关注的目光中,一段历时21小时23分钟的完美太空飞行,让全世界记住了他的名字——杨利伟。伴随着他的成功返航,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得以实现,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998年1月,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员,杨利伟来到了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他从《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和《星空识别》等课程学起。最初两年,每天夜里12点之前没有睡过觉。在做超重耐力训练的离心机项目时,杨利伟在承受8个G的重力负荷的同时,还必须保持头脑的清醒,敏锐及时地作出各项正确判断。

此外,还有体质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等,杨利伟的各项训练成绩都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在被确定为首飞梯队后,杨利伟更加努力地全身心投入到强化训练之中。那段日子里,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飞船模拟器里,熟悉舱内的各种设备和电路,牢记飞行指令。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他获得了2个99分、3个100分的好成绩,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排名第一。正因为杨利伟对飞船飞行程序和操作程序烂熟于心,在21小时23分钟的飞天之旅中,他的全部操作没有出现一次失误。

时光回到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走去。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出发!”随着总指挥庄重下达的命令,杨利伟大声答:“是!”一个标准的军礼,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

火箭腾空而起,驶向浩渺的太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准备聆听来自太空的声音。大家没有预料的是,在飞船升空的过程中,杨利伟面对了严峻的考验。

自传《天地九重》中杨利伟说:“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压力在渐渐增加。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我的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还是这个新的振动要叠加在大约6G 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我担心的意外还是发生了。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在归途中,杨利伟有遇到了挑战:“先是快速飞行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通红的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它就开始剥落,它剥落的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我知道这个原理,看到这种情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接着看到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块一样,眼看着它越来越多……

当时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嘛,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条裂缝,然后高温就让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先是右边舷窗出现裂纹,等到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着头一看左边的舷窗,它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了:哦——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这种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不高。”

20多个小时后,杨利伟在做完飞行的最后一个操作动作——割断降落伞伞绳后,轻松地跨出飞船返回舱,为中国人首次太空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杨利伟迈出舱门时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一天。”这位航天勇士在太空安全飞行21小时23分、60万公里,成为飞入太空的中国第一人,也是日行最远的中国第一人。随着这一飞,中国成为世界载人航天舞台上的第三个成员。

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

“是祖国和人民送我上太空,光荣属于祖国,光荣属于人民,光荣属于千万个航天人。”面对荣誉,他谦虚地说。

航天情怀:

爱国奉献是再创航天事业辉煌的动力源泉。爱国奉献是一种荣辱观,也是一种政治信念,它是一个人投身事业、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续写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必须不断培育爱国奉献的精神。

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根植于忠诚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凭着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航天人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祖国需要、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以报效祖国、成就航天事业为最高荣誉。

记者曾问杨利伟:“你对航天员的职业怎么看?”他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

作为航天员,杨利伟和他的同行们深知,自身现有的素质和本领还不能完全适应未来航天飞行的需要,必须不断升华人生追求,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牢固树立爱国奉献的人生观、荣辱观,立足航天员的本职岗位,磨砺思想,增强素质,苦练硬功,增长才干,以精湛、高超、过硬的素质和本领,时刻准备服从祖国需要,听从祖国召唤,高标准地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航天飞行任务,为续写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业绩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叶培建:“嫦娥一号之父”

英雄人生:

6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制队伍,用短短3年时间完成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书写了中国航天器研制历史上的传奇。

叶培建与“嫦娥”的缘分起始于2001年。当时国防科工委找到已经“功成名就”的叶培建,要求他担任嫦娥一号卫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可他并没有一口答应。“当时手上有两个大的项目正在进行,工作压力很大,再加上夫人刚刚去世,心情也不是很好。”叶培建记忆深刻。

不过,犹豫再三之后,他还是决定出马:“有一个机会作为深空探测的领军人物,很难得。”

可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过去卫星在地球附近飞,只有一个轨道,现在要让卫星从地球飞到月球,完全是两个概念。”三年内要设计出一个全新的航天器,步步都是困难。

拿轨道来说,三个轨道如何拼接?“光验证就进行了三轮。”只有当最后一轮国防科技大学等三家单位分头计算出来的结果一致时,他们才放心。对叶培建来说,挑战越大,动力也就越大,毕竟他已不是第一次领略这样的艰难。

1996年,叶培建担任资源二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时,就带着不服输的精神攻克了几道难关:最高分辨率、最大存储量、最大传输速率、最长久寿命等等。

在技术攻关的同时,叶培建还要带领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团队完成另一项重任:对各种设备的性能周而复始地检测。

“对于其他型号出现过的问题,嫦娥一号卫星项目都自动对号,认真举一反三,绝不轻易地说‘没有’。”叶培建回忆,2010年嫦娥一号卫星总装时,他们提出对发动机安装情况进行复查。结果真发现了问题,消除了一个重大隐患。

对叶培建来说,航天精神就是一丝不苟。“神舟三号”发射前,卫星已经运抵发射中心,即将发射。但叶培建却发现一个插头有点问题。“这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个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小问题,但在航天上却不行。”尽管有人建议,为了保证发射,只要更换插头就行。但“神舟三号”最终被运回了北京拆卸检查,并重新生产了一批零件进行更换。

1985年8月,叶培建获得了纳沙太尔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刚刚完成学业的他,毅然回国。叶培建马上参与了“红外热轴探测系统”的开发工作,为铁路运输系统提供现代化的设备,这在当时是一个开创性的科技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他确定了轴承滚动和滑动的模式区别方法,并且编写出软件,当时的研究条件很差,他和技术人员一起背着各种仪器搭乘火车。在晋煤外运的线路上,一站一站地采集数据,修正模型。

叶培建还是我国卫星应用领域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利用卫星做股票交易,也取得了显著的市场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深圳证券交易所曾以40万元的年薪聘请叶培建,却被他婉言谢绝。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李祖洪经常对年轻人说:“你们这叶总啊,如果不是为了让卫星上天,早就是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了。当时,面对才2000多元的月收入和年薪40多万的巨大差距,他真的做到了心如止水,平静如常。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不是天生就有的。除了军人家庭的熏陶,也跟他瑞士五年的求学经历有关。1980年,叶培建赴瑞士纳沙太尔大学微技术研究所读博士研究生。”“那5年的学习,让我体会到了瑞士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敬业精神,做事只有‘行’和‘不行’,没有‘差不多’”。

叶培建回忆,他们曾经为了一次极其偶然的现象做了7000次实验,就是为了确保这种现象不会发生。“航天精神就是要一丝不苟。”据他介绍,我国的航天着陆场设计了100公里,但“神舟五号”着陆偏差10公里,“神舟六号”的着陆偏差只有1公里。

此后,这样的严谨精神被他带到了嫦娥计划得工作中。在为“嫦娥”奋战的3年多时间里,叶培建和他的团队几乎没休过一个节假日,“有一年除夕夜我宣布10点钟下班,大家都很惊诧——今天下班怎么这么早?”这几乎已经成为叶培建和他带领的团队工作中的常态。

正因如此,当嫦娥飞天成功之时,与他的同行戚发轫一样,叶培建虽然欣喜,但却平静,那时,他考虑的已经是,嫦娥二号的事情了。

航天情怀:

叶培建至今还工作在科研一线,他说:“搞科研就要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归纳起来就是严、细、慎、实。我在后面还要加一句,就是:追求极致。”

他解释说,“极致”就是一种追求,一种理念,是目标。航天是个高技术、高风险的领域,每个细节都要想到,作出最大的努力,在做出了全部努力之后,即使失败了也不后悔,鼓足干劲再努力。嫦娥一号卫星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器,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任务,自发射至今未发生一个问题,是我们更严、更细、更慎、更实地按集团公司和五院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并争取把一切该做的做到“极致”的结果。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航天工程是高风险的尖端科技实践活动,风险始终伴随着。航天人本着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从头做起的科学态度,始终把质量建设作为工程的生命。

在任务实施中,不断强化讲质量就是讲政治,保质量就是保成功的观念;不断强化发现问题是能力、正视问题是素质、解决问题是政绩的观念;不断强化严上加严、细上加细、精益求精的观念,从设计源头抓起,从精心生产抓起,从科学管理抓起,进一步健全质量建设的有效机制,实行严格的质量建设责任制,努力做到组织指挥零失误,技术操作零差错,产品质量零隐患,设施设备零故障,从而为每一次的航天任务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可靠的质量基础。作为航天工作者,要向叶培建学习,将这种发挥到极致的科学精神运用到工实践中。

航天精神 - 第一卷 航天精神:见证中国“飞天梦”圆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