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经过几年的筹划和商谈,终于可以开始运作了。

中国播音学的学科发展历程是艰难曲折的,她以自己独具特色的坚定方向和海纳百川的学术胸怀,筚路蓝缕,勇往直前,在几代人戮力同心的苦苦探索中,在孜孜以求的崎岖道路上,打通了这样一条攀登的路径,开垦出这样一片肥沃的土地,在这里,有志者可以播种花果树木,可以营造亭台园林。每当我们想到“播音”,一定会心潮起伏,激情洋溢。因为事业所系,生命所系。

不论是旧中国,还是解放后,不论是靡靡之音,还是真理之声,广播的有声语言,一直没有间断过。从正面和反面,都给了我们经验和教训。有的经验是具有普适性的,任何时候都应该汲取;有的教训,尽管带有时代的局限,也会给人们有益的启示。

1940年开始的人民广播,继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黄钟大吕,既反对无病呻吟,也反对气势凌人。播放过胜利进军的战斗号角,播送过翻身解放的欢歌笑语。其间,也有过六七十年代高亢激越的“大话”和80年代后期散漫零碎的“神侃”,但那成型的主流话语形态,仍然高扬着汉民族共同语的大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与品位,感召人们传承民族精神、华夏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和昌盛而甘于奉献、勇于创新。

我们不会忘记,延安窑洞频传的捷报,天安门上庄严的宣告,阶级斗争为纲的退隐,市场经济调控的完善,政治民主稳健的步伐,文学艺术繁荣的氛围,科学教育发达的设计,国际交往成功的范例,综合实力提升的轨迹……

我们不会忘记,广播传播的巨大发展,电视传播的飞速进步,节目形态的多种多样,节目内容的丰富多彩,卫星覆盖的日益广阔,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语言文字的逐步规范,有声语言的无穷魅力,媒体竞争的激烈态势……

我们不会忘记,新闻播音的主体地位,专题节目的色彩纷呈,综艺节目的多层娱乐,体育现场的专注热烈,影视配音的动人心弦,访谈对话的机敏深刻,老年问题的深情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培育,传受和谐的人文关怀……

我们不会忘记,学科理论研究的举步为艰,学科教育实施的崎岖坎坷,学科人才培养的幽眇难传,实验机器设备的陈旧匮乏,经典示范作品的散佚流失,学术论著发表的狭小空间,学术梯队建设的耗时费力,强化语言功力的孤掌难鸣……

多少人对此情有独钟,多少人为此废寝忘食,多少人由此发奋图强,多少人因此刚正不阿……

广播电视事业的突飞猛进,广播电视节目的五彩缤纷,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精神消费中,包含着虚假和低劣的产品,令人担忧,应该给予清醒地审视和严格地批判。固然,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但是,哲学的智慧之光和生活的实践之刃不能缺席,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大众传播者,尤其不能熟视无睹!

播音教育,特别是学历教育,从1963年9月算起,至今也有43年了。起步时,是三年大专学历,到了1980年,从1977级开始,升为四年本科,属于文学学士;同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999年,可以招收艺术学的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方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从2002年起,招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中国播音学方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从2006年开始,转而进入二级学科——招收新闻传播学所属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的中国播音学方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这样的变迁,证明了两点:

其一是,播音有学。播音,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照着写好的稿子“念字出声”,她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她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镜头前“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头露面,驾驭节目进程”的创作过程。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指导,以新闻学与传播学为理论根基,以艺术学为传播重心,以语言学为规范要素,以语言功力为主体特性,以审美价值为创作理想。她总是顺应历史和时代的潮流,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吸取世界文化精华,坚持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忠于人民,服务大众,维护祖国利益,充满人文关怀。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她必须“乐于在场,勇于出席,善于发言”。因此,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该恪尽职守,集思广益,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要求,实现大众传播中的公众形象和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形象的统一;要“以播为主,一专多能”,力求做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在传播中,应该达到“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由此可见,播音学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新兴交叉学科,并不是某一单个学科的衍生物。以《中国播音学》为标志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学术价值建构,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

其二是,播音有术。播音,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她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她的实践,又有独特的操作性。在用气发声、吐字归音的训练中,有行之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语言表达上,从有声语言的特点、创作的正确道路、思想感情的调动、语言表达的技巧,到话筒前的创作状态,都有一整套规律和一系列要求。播音创作过程,是“理解内容—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应该讲求高质量、高效率,要推进民族化、风格化,体现韵律美、意境美。她强调“语言功力”——宏阔精微的观察力、融会贯通的理解力、条分缕析的思辨力、具体丰富的感受力、精妙高超的表现力、独具只眼的鉴赏力、应付裕如的调检力、体察入微的回馈力。她要求实现“以事醒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愉人”。技巧训练,先要“刻意雕琢”,然后再“返璞归真”。在节目策划、文案写作、采访编辑、灯光背景、化装服饰、体态举止等方面,也都提出了可应用性目标。这些内容,丝毫不能须臾离开实践,否则,任何理论研究都不过是“隔靴搔痒”。但是,只停留在实践和应用层面,不进行理论提升,就会作为“简单的传声筒”;或者脱离实践,凭空进行理论研究,就会成为“辞藻的编排者”,即使再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显示不出有声语言的魅力,揭示不出有声语言的内涵。

关于播音的学理和术用,现在的研究还显得稚嫩,有待进一步总结、梳理、充实和完善。

播音有学、有术,她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久远的,学士、硕士和博士们,都将从中得到多维的探索之路。我们期待着他们的丰硕成果。

到2006年7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已经有7人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可喜可贺之余,需要冷静思考。他们的研究成果,应该说是走向前沿的,具有开拓性的。我们国家的论著浩如烟海,但大多从文字语言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有声语言角度进行剖析的,或者只囿于字音、声腔,或者限于韵辙、诗律,竟很少可以参照。这同“口耳之学,幽眇难知”,也不易保存流传有关,也同人们对此重视不足,认为说话人人都会有关。尤其是长期以来,“重文轻语”,觉得会写文章就有水平,会说话却不算什么。至今,业内还有这种倾向,诸如“编辑水平高,播音水平低”、“能写稿子水平高,只搞播音必然水平低”、“有稿播音被动,没有个性;无稿播音即兴,说话主动,能张扬个性”、“声音和形象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文化”、“规范就是字音标准,播音只是会说普通话”……如此等等,似是而非,不一而足。

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不可能停留在启蒙和普泛的认知上面,而应该走向规范化的深层,攀缘审美性的峰峦,开掘独具特色的语言内涵,展现视通万里的音声风韵。于是,我们的博士生们在前辈先贤的启示下,每个人依据自己的研究课题的需要,开始了只争朝夕的深钻苦研的学术之旅。

研究的核心命题,都紧紧围绕“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研究内容,从人文精神、审美价值、诗意生存、诗性功能、生命活力、传播特质,到节目主持人本体论等等;研究范围,有广播,有电视,有哲学、文学、艺术、新闻、传播等视角;研究方法,有比较、调查、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选题的难度是既不能完全学理化,又不能陷入操作性;观点的确立必须从当下的大众传播现象中总结抽绎,实证的采集必须从纷繁的各类节目播放中捕捉提取;论证的力度,要努力避免引证的陈旧偏狭、实例的单薄脆弱,还要力求推论判断的坚实,把握历史的厚度和时代的高度;为了把创新点和前沿性论述清晰,都会集中主要精力,字斟句酌,增补剪裁,精心铺陈,数易其稿。此外,还要反复推敲标题、论题、章节序列、表述逻辑,以及讲究语法规范,正确征引原文,仔细校对注释和标点符号。

在开题和答辩之前以及进行中,都坚持广泛听取专家们的批评和建设性意见,争取当面聆听指教。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对论文、对学科、对文化观、艺术观、语言观、传播观、价值观全面吸取学术营养的大好时机。所有经过开题、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中,都饱含着各位专家的心血,都融会着他们的生命智慧和美学理想。如果说,这些论文达到了优良的学术水平,那其中,就有专家们的提携之力和教诲之功。在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起步建设的时候,我们应该向所有关心、帮助我们的专家学者,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随着播音学科的成长和成熟,我们这个学科的社会认知度越来越高了,关注、了解她和熟悉、研究她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人们从广播电视传播中,知道了播音主持工作的重要性,知道了播音主持工作的特殊性。

播音主持工作,需要“德才兼备、声形俱佳”的特殊人才,需要先天资质和后天习得,尤其需要坚实的语言功力,需要众多学科的有力支撑,需要深厚扎实的理论修养,需要社会经验的不断积累,需要具体丰富的实践体悟,需要公众形象的培植塑造,需要个人风格的不懈追求。其中,创造和艺术个性,创新和美学理想,覆盖了整个传播层面,覆盖了全部节目流程,根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轻重主次之别。理性的迷茫,认识的偏颇,必然会带来使命感的游离,必然会造成事业心的阙失。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义不容辞地肩负着针砭“识”弊的责任。如果躲进象牙之塔,不问时势,那不过是纸上谈兵,现实意义就荡然无存了,学术价值也会消失殆尽。我们的学科,就是在同各种错误观点和理论干扰的论辩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退缩和忍让是懦夫和懒汉的生存哲学,缺乏学术勇气,只会让别人指着脊梁说:“无言以对,没真东西!”陆续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毕竟证明了,我们在理论和学术上,没有沉默,没有失语,没有缺席。

从入学的和毕业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看,从已经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看,我们的学术视野还不够开阔,我们的学理阐释还缺乏深度,我们的论证方法仍然显得粗疏,我们的播音实践总不如一线的人们那样丰实。因此,今后的路正长,究竟如何走下去,确实应该深思熟虑,广采博收。

首先,还是坚持实践,争取到电台、电视台播音,真正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或者在校内的话筒前、镜头前和教学活动中,严格按播出要求训练,主要是体味有声语言的表达要求和形态变化,在思想感情不断运动的状态下,深化文化蕴涵,全面加强语言功力的整体表现力,并且具体而入微地领悟规范空间与审美空间的奥妙。这是进行播音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揭示语言传播规律的必要路径。

其次,继续吸纳相关学科的前沿成果,进行跨学科研究,努力开辟新领域,拓展新空间,夯实本体论研究,扩展分支研究。要打破封闭式、微观式、平面式、单项式研究思路,建立开放式、宏观式、立体式、综合式研究思路。

再次,充实扩大“有声语言精品库”、“有声语言赝品库”,保存和积累视听作品资料;要大力开展受众调查,整理反馈意见,建立“受众调查库”;要大量搜集关于播音学的文章、著作和各种批评建议,列出篇目,做出摘引,汇集成册,陆续编纂,有价值的,可以出版。

最后,提倡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摒弃浮躁心态,甘于寂寞;远离声色诱惑,勤于苦舟;鄙视急功近利,乐于清静;拒绝阿谀奉承,忠于真理;轻蔑拉帮结派,善于慎独;顶住围攻报复,敢于抗争;虚心接受批评,刻于座右。掌握学术话语,填充学科空白,追求澄明之境,催生语言经典,真是时不我待,任重道远啊!

我们的中国播音学,应该是“独具特色、独占鳌头”的,世界鲜有,国内领先。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全国一百多所院系,都在看着我们,并跃跃欲试地、摩拳擦掌地企望超过我们。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互相学习,相互帮助,更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在竞争中,发挥优势,凸显特色,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既授人以渔,又馈我以鱼,大家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不久,很多院系就会逐步设立播音学硕士授权点、博士授权点,播音学方向的博士们,必将人才济济,人才辈出。到那时,我们的文库收入的博士学位论文就要汗牛充栋、流传四海了!

播音学的百花园,一定是姹紫嫣红开遍;播音学的学子们,一定会并肩携手向前!

感谢审订委员会的全体专家!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系

张颂写于“三书屋”

2006年6月6日

语言传播人文精神阙失与重构 - 总序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