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时统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新闻事业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新闻奖评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著有《电视影响评析》《电视批评理论研究》《收视率导向研究》等。

陈力丹 1981年底,《新闻学会通讯》约我写一篇关于新闻定义的文章。鉴于那时流行“新闻是……手段”的定义,我为此第一次读了陆定一1943年的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并用他的定义客气地否定了“手段说”。20多年后再研究陆的文章,当然就不是那样简单的定义问题了。

1979年以来,我发表各类新闻传播学的论著约800万字,其中独著21本,独编著7本。论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800多篇。1985年起主持社科院新闻理论研究室的工作18年。1993年起为正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起为博导。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吴廷俊 历任华中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副会长、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历史新闻学、网络新闻学和新闻教育学方面的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专项研究项目、教改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8项重要研究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了学术专著9部。

柯惠新 理学博士(统计学),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

在学生时代,因胆小、害羞和外表柔弱,被认为是最不合适当教师的人选,但由于时代的因素误入教育界,1969年起,从教授中学生直到博士生,逐渐成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

1962年以高分考进北京大学数学系,从未考虑过会喜欢并从事社会科学类的工作。也是由于时代的原因,1989年起,无意识地进入了一个新领域,发现传播学研究是自己可以有所作为并值得为其贡献毕生精力的一片新天地。

近20年来,在教学方面致力于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科研方面,致力于传播学研究方法、统计应用、互联网与青少年研究、奥运与媒介传播效果研究等。

曹璐 1959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至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任教,至今已经五十年。半个世纪,对一个人来讲几乎是人生事业的全部。五十年中,迎来送往一届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从中亲历和分享着莘莘学子成才的艰辛与喜悦,从中感悟到一个教师的“财富”和生命的意义。回溯五十年,我对学校的信任和培养怀着深深的感谢;也感谢我的同事、朋友们,对我的工作、教学和科研的支持、理解与包容;我更怀着欣慰,想着同学们用多种方式给我带来的惊喜与回报。一位哲人说:“爱一个人就要在他人生的阶梯上为他搭建梯子的横梁。”作为教师和基层行政领导,我们有义务为学生成才搭建人生阶梯的横梁。作为学校,五十年来为我——一个普通教师的成才搭建了多元的事业、教学和科研的阶梯。如今我已退休,仍然担负着部分课程教学和博士生培养任务。我更加意识到“在最后一班岗”的时段学生的期待和课堂的容量,也更加体会到当今教师知识更新的紧迫与超越自我的难度。我将竭尽全力做好“功课”,以更积极和建设性的心态面对学生和教学科研任务,同时将以从容心态面对逐渐老化的过程,更多从志愿者的定位参与和回报学校和同学们。因为“教育的本来功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并生活得幸福。教育体现社会主题——使人的生命过得更加充实和更具积极意义。”

杜骏飞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CMCRC)负责人。中国网络传播学会(CNMCA)会长,国家教育部2006~2010年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IAS)、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学术集刊)主编, Chinese Media Studies(中美合作)编委,《传播与社会研究》(香港)学术顾问,多家学术期刊审稿人,多家传媒机构、民意调查机构传播、管理顾问。中国传播学会(CAC)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传播与社会、新媒体、广告学、新闻理论、传播研究方法。

周小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广播电视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79年初开始学习新闻,干劲十足、意气风发;1986年留校,干起教学科研的行当。虽然教职顺利,但好像并不写意。近年常常惭愧成果不是很多,精品更少,自己不满意,但也很难如何。一是自己的命运好像拴在别人手里,总有很多不想干又不得不干的事情缠身;二来感觉科研的路好像越来越窄,理论和实践的分野越来越大——理论越做越纯粹,实践越来越务实;做理论的必处处高深,做实践的要推销有道。感觉自己都不是,就不知道如何安顿。还在寻找……什么。

丁俊杰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从学、从业于广播学院,专注于广告理论与历史、新闻传播研究,主讲广告概论,广告战略研究。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专著:《现代广告通论》,《现代广告活动的理论与操作》,《广播电视概论》;编著:《影响力营销》,《寻找广播榜样》,《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介产业化透视》,《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等。

张振华 原国家广电部党组成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高级编辑、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享受国家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现任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广协会副会长、专家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名誉院长。

著有论文集《往事如金》《求是与求不——广播电视散论》,主编《中国广播电视新论》《中国广播电视概要》《中国对外广播史上的新篇章》等。

雷跃捷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要成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

至今已出版《新闻传播学院博导自选文丛——雷跃捷自选集》、《新闻理论》等9部著作;参与编写过的教材有:《新闻理论教程》、《新闻职业道德教程》等。近年来承担完成了《首都四家新闻媒介新闻信息量调研报告》《首都六家新闻媒介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及北京地区受众反馈调查报告》《新闻宣传质量评估体系实施方案》等课题。目前正在研究的科研课题有《网络传播系列研究》和《新世纪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多种全国新闻核心刊物及其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

朱羽君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56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8年院系合并,1960年毕业于人民大学新闻系,同年开始在北京广播学院担任电视教学工作。

几十年来,我主要从事电视语言及电视节目形态方面的研究。我始终相信,有一种新的媒介,就有一种新的语言。电视自诞生以来,已逐渐形成它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表意系统,形成不同于电影的独特的电视语言。电视节目的形态也随着电视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我努力探索其独特性和规律性。

我可以说是随着新中国的电视事业一起走过来的,也曾有较长的时间参加电视节目的创作实践,所以我的理论叙述总是和许多当时的作品和作者联系在一起,和他们共同感悟电视发展的生命轨迹,也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

罗以澄 出生在抗日战争末期的1944年。从小在上海学习、生活。1961年离开上海到中国人民大学求学。1966年毕业后,先后在报纸、广播等媒体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十余年。1984年初,调入武汉大学,参与创办新闻系。1988年被评为副教授,并于当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5年晋升教授,1999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底至今,担任新组建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全国新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以及十余所高校新闻院系的兼职(客座)教授或研究机构的学术委员。

为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和首席专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985”工程二期项目、教育部“211”工程二期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重大科研课题15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8部。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作为教师,为社会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是其职责所在。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是为了创造。大学教学的关键,不在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在于激发学生主动的创造活力。”

“作为学者,独立思考之人格,超越功利之境界,理性批判之态度,自由创造之能力,追求真理之精神,理应是其为人、为文之基础和追求。”

叶凤英 笔名叶子,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6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电视摄影专业。曾在陕西电视台从事电视新闻记者、编辑工作。1979年调入北京广播学院任教至今。从事“电视新闻”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电视新闻专业创建者、学科带头人。80年代两度赴德国进修、学习,回国后把国际上电视节目创作和教学方法的新观念、新思路融入到教学与科研中。先后开设了“电视编辑”、“电视采访”、“电视新闻节目研究”等课程,并撰写了相关的教材,曾获优秀教材奖,主持及参与多个国家级、部级科研项目。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次担任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全国城市台和有线台的节目评奖评委。

童兵 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七届专家组成员。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比较新闻传播学。近年研究兴趣是媒介生态和新闻政策批评。

丁柏铨 1947年6月出生,转瞬间已年过花甲。1966年高中毕业,至1978年3月就读南京大学中文系,其间相隔近12年。1981年底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说来惭愧,这是我此生的最后学历和学位),并留系任教。虽说在南京大学任教从一而终,但供职的学系有过一次变动,即因工作需要从中文系转入新闻系。从事的专业教学和研究,也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转至新闻理论与业务,是典型的“半路出家”。出了一些著作、写了一些文章,但自己满意的不多。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12月晋升为教授。现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多年来在求学和治学道路上的感悟是:学理思考深些、再深些,对自己的要求严些、再严些,著述成稿后改得细些、再细些。

陆晔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4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法学(新闻学)博士学位。

1998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富布赖特访问学者。

2008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奖励计划”。

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组织与新闻生产、广播电视产业与节目策略、中国媒介改革。

出版专著《电视时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发表论文《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专业主义话语研究》等多篇。

多个电视新闻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奖、上海新闻奖。

涂光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研究领域:新闻评论、公共关系研究。

专著《广播电视评论学》(1998)、《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合著,2002)等;教材《新闻评论》(合著,1997)、《新闻评论教程》(合著,1998)、《公共关系案例》(主编,2004)等;论文近百篇。

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和中国人民大学“教学名师奖”(2006),中国公共关系教育20年突出贡献奖(2006),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2005、2000),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2000);作为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新闻评论”获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和校精品课程(2005);先后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和二等奖(1998),《新闻评论》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论文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中国新闻事业50年”百篇优秀论文奖(1999)。

刘建明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授提名小组成员,国家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北京政协特邀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8所高校新闻传播研究机构或院系兼职研究员或兼职教授,多种学会理事。曾任《北京观察》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第八、第九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学委会副主任。

1964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80年代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先后获新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记者、市级广播电视局局长兼总编辑,国际关系学院新闻系主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副主任。长期从事新闻学、舆论学和媒介批评研究。

陈作平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新闻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新闻业务和新闻理论。主要著作有:《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及应用》《新闻理论新思路——新闻理论范式的转型与超越》。发表论文数十篇,有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闻与传播》《新华文摘》等转载。曾主持完成了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新闻理论创新与深化研究”。2007年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称号。

研究感悟:回顾自己这些年学术研究历程,唯一觉得欣慰的,就是有时候还能让自己静下来,以诚实的态度,反思新闻学领域的一些“大问题”或“元问题”,在进行了一番具有个人“烙印”式的追问之后,每一点发现都让自己觉得惊喜。

我很高兴能够与学生、同行们分享自己的快乐,也很感谢中国传媒大学提供的宽松的学术氛围。

董天策 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学的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是,却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与教学二十年,涉及新闻传播理论、传媒经营管理、媒介文化、媒介批评、网络传播等领域,做过一些国家和省部级的社科规划项目,发表过百多篇论文,出版过几本书。目前担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等职,是广东省重点学科暨南大学新闻学带头人,先后成为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有论著先后获教育部、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并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尹韵公 1956年10月20日生于重庆。1978至198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9—1997年11月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和副司长等职;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任所长、研究员,兼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全国记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规划办新闻传播学科组评审委员等职。曾先后出版《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孙权传》《昨天与今天》《西北采访万里行》等著作,发表论文、文章数百篇;还先后出国访问、讲学10余次。

郑保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科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本科和研究生均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先后担任国际政治学院(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新闻系副主任、中国新闻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期间曾任新华社记者)、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等。

长年从事新闻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法制、新闻伦理、新闻教育、传媒改革、媒介管理与经营等。

主要著作有《新闻学导论》《当代新闻理论》《新闻长思录》《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主编)《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新闻理论新编》、《新闻法制学概论》等。

近些年来,积极呼吁要警惕“新闻无学论”对新闻学的冲击和危害,提出要客观评价和努力维护新闻学的学科地位,促进新闻学的学科创新与发展,学界誉之为“保卫新闻学”。

孟建 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担任的全国性学术职务有: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在新闻传播、广播电视、视觉文化传播等方面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孟建出版专著、编著二十余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近年来,孟建在视觉文化传播研究方面有较突出的成就。

主持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研究。如《视觉文化传播研究――对一种新文化传播形态的理论阐释》《2008奥运会:中国对外形象传播战略研究》;《2010世博会:上海形象竞争战略研究》等,并都担任了这些项目的课题组长。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曾多次赴海外访学,参加国际学术研讨活动。也涉猎影视、文学创作领域,有一批作品问世并获奖。

王武录(鹿舫) 男,1949年生,中共党员,原籍安徽。1970至1975年,任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1975年至1981年,先后在北京广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81至2002年,为人民日报社工作人员,曾担任机动记者、高级编辑、《新闻战线》杂志副总编辑以及由人民日报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办的研究生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2002年至今,为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负责党报党刊研究中心日常工作。

蔡翔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博士。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编辑出版研究中心主任、编辑出版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0年起任职于中国卓越出版公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做大众出版。1995年起任职于华夏出版社,做教育出版。2001年起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从事专业出版以及出版学的教学与研究。

出版著作多部,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多篇。获1996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2007年“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论文奖”。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赵玉明 山西汾阳人。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后转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59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至今。曾任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副院长、新闻系主任等职;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顾问、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主编等。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等;现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电视史研究会会长,以及国家社科规划评审组新闻学科组成员等。主要论著包括《中国现代广播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史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史文集》(续集);主编的重要著作有《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上、下卷)、《中国解放区广播史》等;编的工具书,如《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广播电视简明辞典》、《广播电视辞典》等。

李良荣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新闻学院分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1982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毕业,师从王中教授。主要从事新闻学理论、国际传播研究。著有《新闻学概论》《宣传学导论》《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中国报纸的理论与实践》《西方新闻事业概要》《新闻学导论》等,有的是国内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有的已成为全国新闻学统编教材和新闻学研究生教材。

方延明 1951年5月生,山东莱芜人。1977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留校任教。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1988年任南京大学校报主编,1990年任副编审,1995年任编审、教授。2003年调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任系主任,自2003年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至今。兼任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评委。

长期致力于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研究,专长于新闻文化和新闻文本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深入的研究。自1982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达80余万字。

他还发表了100余万字的新闻作品,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文汇报》等报纸上发表50余个头版头条,获得省部级以上新闻作品奖100多项,是戈公振新闻奖获得者。近年来先后出版了《新闻文化外延论》(南京大学出版社)、《数学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新闻文化外延论(修订版) 》(南京大学出版社) 、《新闻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新闻实务方法论》(南方日报出版社)、《新闻与文化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数学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等著作。

杨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新闻理论研究者。大学专科学习物理,硕士攻读哲学,博士、博士后研学新闻与传播理论;做过五年多中学教师,当过近八年新闻记者、编辑,大学讲堂上也已度过快十个春秋;已出版新闻理论研究系列专著六部,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各一部,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主持、参与各种重大科研项目多个,荣获各种学术奖、优秀新闻作品奖十余项。

在默默的但却愉快的新闻理论研究中,越来越发现,新闻学不是没有学问,而是一门巨大的学问,这是事实而非简单的信念。并且,我觉得,一般地研究新闻,要比个别地研究新闻容易;但我愿意从个别的新闻问题开始。只有个别的变得容易了,一般的难度才能真正显露出来,那时新闻研究也就进入新境界了。

总序

胡智锋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现代传播》30年的发展历程

《现代传播》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这就是以反映教学成果为主导的时期(1979—1990年)、以面向社会文化为主导的时期(1991—1997年)、以引领传媒学术为主导的时期(1998年至今)。

1.以反映教学成果为主导的时期(1979—1990年)

1979年10月,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激荡着北广校园。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教师们满怀创业的激情,提出了创办一份学报的倡议,很快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由袁方、李冲、李焕生同志组成了编辑部,康荫、田本相、时煜华、刘寿昕四位专家作为特邀编辑参与了学报的创建。四年后的1983年,学报由内部发行改为公开发行。

这一时期,学报的办刊宗旨主要是体现学校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涉及到广播电视界的部分研究内容。围绕学校的主干专业,在新闻学理论、广播电视报道、播音主持、广播电视文艺以及摄影、外语等方面刊发了大量文章,在广播电视学界和业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广播新闻编采”、“电视新闻编采”、“广播文艺”、“电视文艺”、“讲播艺术”、“教学研究”、“国外广播电视”、“书评”及“外事往来”等。刊物围绕着学校的教学,依托学校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反映着学校教学的整体风貌,这与当时大多数学报的情形是十分一致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康荫、王珏等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赵玉明等对广播史的研究,田本相等对电视文化的研究,齐越、张颂等对播音业务的研究,曹璐等对广播业务的研究,朱羽君、任远、叶子(叶凤英)、王纪言等对电视业务的研究,张凤铸等对广播电视文艺的研究,高鑫、宋家玲等对电视剧的研究……这些研究都体现了当时的最新教学成果。

2.以面向社会文化为主导的时期(1991—1997年)

1991年,学报与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研究所主办的《新闻广播电视研究》合并组建了新的学报,由此进入了学报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学报在外在形象上经历了较大的变革。1991年,由16开本改为32开本,1992年获批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94年又恢复为16开本。由于1994年创建了学报的自然科学版,同年学报更名为《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1994年8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刊物正式更名为《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这一时期的学报受到了当时社会上活跃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图通过一个个改革,让学报从围绕学校教学成果的展示,转而面向对广阔的社会文化领域的关注。这一时期是学报历史上从内容到样式、形式变动幅度最大、变动频率最高,也最为活跃的时期。从作者队伍看,学报约请了一批知名的科学文化大家如钱学森、汤一介、张光斗、李慎之、朱德生、刘吉等,并刊发了他们的大作。从内容来看,大量体现社会文化新思潮的命题被设置出来,并引发了广泛的争鸣,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其中,如“我们将化为泡沫”(关于信息高速公路对大众传播业的影响)、“文化就是力量”(关于“知识就是力量”的论争)、“现代文化批判与新现代化道路”及电视声画关系讨论等。本时期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学院论坛”、“传播文化”、“专题研究”、“共舞者说”、“绿色海盗”、“时间隧道”、“他山风景”等。从文体形式来看,除常规学术论文外还包括了访谈、文摘、报告、随笔、札记等。这一时期通过大胆的改革探索,学报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尽管在当时也出现了对于学报办刊方向的激烈争论,但在今天看来,这一时期的探索对于开拓学报的视野,形成学报的特色与个性,提升学报的社会影响力等都作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

3.以引领传媒学术为主导的时期(1998年至今)

1998年起,学报的栏目设置做了新的调整,此后主干栏目稳定延续至今。2002年,刊物由16开本变成大16开本,增加了彩页内容,同年由自办发行改为国内外公开邮发。由于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起,学报正式更名为《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这一时期,随着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跃升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也伴随着新闻传播、广播电视学术研究的日趋活跃,尤其是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逐渐深入,在教育部“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计划”,尤其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的推动下,学报获得了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这一时期,编辑部自身的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制定了更加严格和规范的一系列制度,在组稿、发稿、编稿、审稿和校稿及发行等各个环节,都明确了管理办法,实施了栏目责编负责制、三审制、统筹制和编前会制,建立了编委会,推进了编辑学者化,加强了编辑手段的现代化。刊物从外在形象到内部运行,进入了稳定、规范的发展阶段。

本时期学报设置的主要栏目有:“传媒观察”、“传播文化”、“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传媒教育”、“新视界”、“新媒体研究”等,明确了“一个定位”、“两个参照系”,实现了“三个台阶”的跨越。“一个定位”就是刊物定位为引领传媒学术,尤其是以广播电视为主体内容的传媒学术。“两个参照系”就是办刊主要参照高校学报体系和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体系,在高校学报体系中打“传媒”牌和“实践”牌,在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中打“学院”牌和“学术”牌,从而在两个参照系中形成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三个台阶”是指刊物以入高校学报主流,创行业学术期刊一流,彰显个性与特色为目标,实现了三个台阶的跨越。第一个台阶是以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为标志(1998年),第二个台阶是以成为“广播电视优秀期刊”(2000年)和“全国百强学报”(2004年)为标志,第三个台阶是以成为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2006年)、进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2006年)为标志。

30年来,学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以及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等上级主管领导的关心和提携,离不开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北京社科学报研究会的鼓励与引导,离不开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作者、读者的热忱帮助和积极参与。在此,我们要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提携我们的领导、专家和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此,我们要向30年来为学报发展付出辛苦劳动的历任编辑和工作人员李凤英、龚凤山、王求、桑秀林、朱松华、张晓晶、杨田村、张勇、姜依文、肖峰、魏丽丽、魏杏然、刘敬东、徐海涛、王强、张惠云等同志表示衷心感谢!特别要向30年来为学报做出突出贡献的历任主编、副主编袁方、李枫、郑宣沐、姜树琪、孙以森、黄勇、朱光烈、李焕生等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还要向已经过世的袁方、刘寿昕、李枫、郑宣沐同志表示深切怀念!他们为学报事业而留下的工作印迹将永远为我们所铭记。

二、关于办刊定位与办刊思路的思考

办刊定位是一个刊物的灵魂,办刊思路是落实办刊定位的关键所在,对于刊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办刊定位

30年来,学报的办刊定位和办刊方式几经调整,逐渐走向明确、走向稳定。变的是领域、视野和范畴,不变的是紧紧围绕“四个学”做文章,那就是“学校、学术、学者、学生”。

1.学校:学校是学报发展的强大后盾。在学报发展的历史上,每一次重要的转折都是在学校党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就的。从学报的创刊到学报的更名,从学报的办刊方向的确定到经费、办公场所、办公设施的配备,从编辑队伍的建设到各项奖励、荣誉的获得,都离不开学校党委、行政领导以及各院系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没有学校做强大后盾,就没有学报今天的局面。

2.学术:学术是学报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有幸赶上中国新闻传播和广播电视发展的大好时期,30年间,从新闻无学到新闻学遍地开花,从传播学被视为西方资产阶级学术遭到冷遇到传播学成为时代的显学与宠儿,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创建到发展,学报生逢其时,不仅见证着而且积极地参与了这些学科的建设。伴随着这些新兴学科的从弱到强,由小及大,一同成长、一同前行。没有30年间中国新闻传播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发展与繁荣,就没有学报今天的兴旺。

3.学者:学者是学报发展的主要支撑。30年来,众多同行学者给了我们巨大的支持,学报也和众多学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老一代学者如童兵、李良荣、黄会林、仲呈祥、王伟国、郑保卫、罗以澄、吴廷俊、刘建明、颜纯钧、赵玉明、曹璐、朱羽君、张颂、曾庆瑞、张凤铸、高鑫、任远、叶凤英(叶子)、周鸿铎、周华斌、蒲震元、朱光烈、王武录、柯惠新等;中青年学者如彭吉象、张颐武、程曼丽、俞虹、陆地、李希光、尹鸿、熊澄宇、郭镇之、喻国明、陈力丹、涂光晋、周星、于丹、张同道、尹韵公、时统宇、路海波、贾磊磊、丁亚平、张国良、孟建、黄旦、陆晔、欧阳宏生、邵培仁、金冠军、石长顺、方延明、段京肃、丁柏铨、李幸、黄匡宇、朱剑飞、高福安、丁俊杰、胡正荣、袁军、黄升民、高晓虹、陈卫星、刘燕南、雷跃捷、张晶、蔡翔、苗棣、徐舫州、闵惠泉等;海外学者如赵月枝、潘忠党、陈韬文、祝建华等;来自政府、社会和业界的领导专家如张海涛、刘习良、张振华、杨伟光、黄勇、朱虹、叶皓、叶延滨、张长明、高峰、孙玉胜、梁晓涛、郭运德、沈卫星、汪文斌、夏骏、吴涛、王甫、李向阳、李晓枫、刘长乐、张子扬、张君昌、白岩松、刘文、任学安等,这些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为学报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他们的精彩文字,贡献了他们的思想与学说,同时也为刊物的健康发展给予了无私的指教和指导,关心和关照。学者们对学报的信任是对学报发展壮大强有力的支撑,没有学者们的支撑,就没有学报今天的成就。

4.学生:学生是学报发展的不竭动力。30年来,一批又一批当年就读于校园的学生伴随着学报共同进步,如钟大年、马国力、袁正明、夏骏、刘春、何苏六等,在学报上以他们的敏感和新锐发出雏凤之声,他们的学术与事业发展从这里起步。没有他们的参与,就没有学报今天的活力。

令我们欣慰的是,30年来,历任编辑部的同仁,恪尽服务职守、搭建沟通平台,克服了重重困难,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淡泊名利,甘做人梯,为学者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为学校与学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办刊思路

在30年的办刊历程中,我们的办刊思路日渐清晰,概括起来说就是四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规范与灵活相结合。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学术的眼光关注实践,又从丰富鲜活的实践中提升理论。以许多重要的理论学术观点来阐释传媒实践,又从丰富多彩的传媒实践中提炼出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理论观点。如我们大量的个案研究、专题研究、学术沙龙等,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学报一方面注重对社会文化潮流动向的宏观把握,另一方面也注重对传媒学术发展中若干微观问题的探究。在我们的文章中,既有潮流、趋势、纵览等字眼,也有点点滴滴的心得、观察、体验和分析等文字。我们认为,单有宏观的描述和单有微观的剖析或许都不够全面,只有将宏观的观察与微观的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方能释放足够的学术力量。在学报上发表的最具影响力的文字中,无不体现着这样的结合。

3.继承与创新相结合。30年学报发展的三个时期,始终贯穿着继承与创新的主题。一方面几代学报人艰苦奋斗、恪尽职守的精神没有变,为广大读者服好务的理念没有变,以广播电视为核心的特色办刊方向没有变,在这些优良传统的继承中学报同时也坚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不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品格,不论是办刊理念还是具体运行,都随着学校、学科、学术的发展而及时调整。我们认为,只有将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打造既具有稳定品质,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品牌学术期刊。

4.规范与灵活相结合。学术期刊尤其是学术名刊必须坚持应有的规范。规范体现为学术的规范和期刊编辑的规范。规范的要求从学术上看,应有符合学术常识和学术规律的概念、逻辑与方法;从期刊编辑上看,应有符合学术期刊基本要求的程序、制度与方式。而灵活则意味着突破规范,用新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样态来表达思想与观点。由于学报所面对的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在30年间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与变动,传统的规范常常很难呈现对这种巨变中的传媒学术与实践的观察、描述、分析与解读,这必然要求我们的研究内容与形式应当伴随这样的巨变而予以灵活的反应。在学报发表的文字中,既有严格符合学术规范和编辑规范的学术文章,也有丰富多彩的、灵活的学术表达,如以访谈、对话、文摘、沙龙、报告、札记等多种形式来延伸对于新的传媒学术与实践的解读与阐释。在学报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许多文字大多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结合。如我们组织的年度对话、名家系列访谈、系列札记等等。

三、刊物的发展方向

面对未来,学报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机遇在于学校的发展和传媒学术的发展,学者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期待。挑战在于面对这些要求,我们能否继续担当起引领的重任。我们认为,学报若要继续保持学术名刊的领先地位,理应按照“四化”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与运行。这就是:

1.本土化。三十年来,我们国家最大的成就就是摸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同样的道理,学报的生存与发展,在于坚持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特色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国际化。应当以更加开放的胸襟与胸怀放眼世界,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只有在国际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的参照中,才会获得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价值与成就。

3.人文化。学报以传媒学术的引领为追求,但不等于拘泥于传媒学术本身。传媒学术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新兴部分,需要借助源远流长的人类文化,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丰厚成果的滋养。应当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使传媒学术不断提升其人文情怀与人文境界。

4.专业化。学报发表的成果应当在专业领域不断扮演着引领的角色,不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以及表达方式,都应不断在国内外的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同时学报还要在学术期刊自身的专业化上练好内功,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这“四化”是我们刊发学术成果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我们刊物继续发展壮大的新的期待。

在学报20周年刊庆之际,我们曾经组织编撰了一套《现代传播文丛》,在学报30周年刊庆之际,受第二批“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的支持,我们编辑部再次策划编撰了新的一套《现代传播文丛》。这套丛书经过一年的筹备,按照我们的栏目设置,选取了1999—2008年十年间各栏目有代表性的文字,由各栏目责任编辑主持编选,总共八卷,分别为《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张国涛主编)、《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张国涛主编)、《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张毓强主编)、《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张毓强主编)、《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李立主编)、《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潘可武主编)、《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赵均主编)、《广播电视名家访谈》(杨乘虎主编),以此作为我们刊庆30年的纪念。

新闻学十年:多元与分化 - 作者介绍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