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华语媒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面向当地的华语广播或电视机构。与此相反,曾经兴旺一时的对中国的华语国际广播却逐渐走向低谷。这一现象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发生变化,也反映出新技术发展对传统对外广播形式的巨大影响。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本书的11篇文章,涉及中国大陆、台湾和港澳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这些文章相互之间并无紧密的联系,只是就作者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目的是使人们对世界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和它们使用的语言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有些文章并不是严格意义的论文,只是对一些材料进行了总结归纳,作为资料提供给读者。有些文章对一些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以看做是论文。

本书聚焦的重点是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与之相关的是华语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和他们的声音。以我们的研究力量,很难对世界华语媒体的语言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但作为国内培养华语播音主持人才的中国传媒大学,理应对世界华语媒体语言有更多的研究,进而通过教学和学术交流,促进华语媒体的发展。因此,尽管力量微薄,我们还是承担了这一科研课题。

参与这一课题研究的有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师陈京生、曾志华、王婷、潘洁、宋晓阳。本课题完成后,有关专家又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使得本书的正式出版延后了一段时间。在此之前,我本人曾担负国家广电总局“华语播音中外比较研究”科研项目,其部分成果也并入本书发表,以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的看法。

本书是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项目,得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主编:陈京生

2008年4月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 前言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