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朱元璋百战建大明

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率军进占徽州。部队休整期间,邓愈领着一个衣冠简朴的读书人进了朱元璋营帐。邓愈是朱元璋手下一名忠勇得力的干将,他向朱元璋介绍,来者朱升是个隐士,本事见识,堪称当世孔明。朱元璋听邓愈对朱升这样推崇,又见来人气宇不凡,很高兴,命人给朱升看座敬茶,主客之间少不得寒暄几句。

这个时期的朱元璋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但还远不能说羽翼丰满,他自己就能掂量出来。而且,长年累月地这么你杀过来我杀过去,战局胶着,时局不明,百姓涂炭,民不聊生,朱元璋心里也着实焦虑。

朱元璋向朱升请教对时局的看法,朱升微笑着说:“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将军将有天下之福,但也有眼前之忧。”几句话全说到朱元璋的心坎里,他顿时肃然起敬,做出洗耳恭听的虚心状。

接着,朱升开始分析时局,如今天下大乱,元朝虽然走向没落,但元军的战斗力依然不可小觑。造反的义军虽然气势汹汹,但义军首领拥兵自重,离心离德,各怀野心。朱元璋连连颔首。

朱升最后说,要从这种险象环生的乱局中胜出,应该先图存,再图强,为今之计,莫过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豁然开朗,不由以手加额,大有相见恨晚的架势。

正是有了朱升、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一干谋士悍将的辅佐,朱元璋才从一个贫寒出身的放羊娃,摇身一变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

身世飘零

朱元璋的祖籍在江苏沛县,和汉高祖刘邦是老乡。他的祖上因为生计,一直在不停地迁徙,先从徐州沛县搬到江苏的句容,又搬往盱眙境内的洪泽湖边(泗洲),最后才流落到了安徽的凤阳。朱元璋爷爷的坟墓,明祖陵,在盱眙;他爹的坟墓,明皇陵,在凤阳。这个陵那个陵,都是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追认的,这也可说明朱元璋的这些亲人多是客死他乡的。朱元璋的父亲去世后,17岁的朱元璋甚至找不下一块坟地埋葬父亲。

朱元璋很小就跟随父亲朱五四到了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朱五四给地主当长工,家计稳定下来,还供朱元璋上了几年私塾,不过,念了几年就念不下去了,因穷辍学,放下笔杆子,拿起放羊鞭,开始给地主家放羊。17岁那年(1344),淮北大旱,并发瘟疫,从四月初六到四月廿二短短的17天里,他的爹妈、长兄和大侄子等四位亲人就相继病饿而死。

对于朱元璋来说,17岁的四月最黑暗,在那个昏天黑地的四月里,他不停地挖坑,埋人。就算他是铁石之人,哀绝的心肠也应该寸断寸灰,也许,他还会惨笑一声:苍天啊,痛快些,来斩草除根吧。

哀莫大于心死。当时的朱元璋不会想到造反,面对排山倒海的苦难和悲痛,他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放羊娃出身的朱元璋没有穷生歹意,有点像是传染上羊群的绵善了,幼弱无助的他穷途末路,只好出家当和尚,他谨慎地选择了庙宇这个首善之区。

朱元璋出家的地方叫皇觉寺,这座小庙暂时成了朱元璋的容身之所。

庙里的粥饭虽然淡薄,却能倒映天光,晴和之夜,还能观赏到下凡到稀粥里的星星月亮。可惜稀汤灌大肚,哄嘴不顶饱,正在长身体的朱元璋经常半夜饿醒,望着黑黢黢的夜空,忍着饥肠,慢慢挨到天明。

天亮了,就有三顿饭。

饥馑之年,柴粮珍贵,皇觉寺里的僧多粥少,不养懒僧,朱元璋在庙里做苦工,什么砍柴烧火、担水扫院、七零八碎的粗活儿勤杂,他都得干,好在他从小干过活,干了就有饭食,倒也以苦为乐。

管事务的大和尚很快就发现,新来的凹脸小和尚打扫过的庙堂特别干净,包括靠墙站殿的四大金刚塑像背后的犄角旮旯,那里头积攒的不知多少年的尘串蛛网,居然也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就让他纳闷了,这些地方,笤帚是进不去的,--扫帚打扫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他又没有吸尘器,--想打扫干净,必须得挪开这些好几百斤重的泥塑木雕丈二金刚。可这断无可能的,别说不可能,他也不允许,万一跌倒,磕了碰了,少一根指头掉一只耳朵什么的,他也交不了差。

这样一来,大和尚就多了个心眼,早晚跟踪,想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天大早,他暗自尾随凹脸小和尚到了大殿门口,小和尚挥帚洒扫,他就潜在门外,悄悄窥视,刚看还不打紧,往后再看,惊得他是目瞪口呆:那凹脸小和尚扫到那些泥塑金刚脚下,就用扫帚拍一下金刚的脚踝,呵斥一声“抬脚”,那金刚就听话地抬脚,等小和尚打扫干净,说声“站好”,那金刚才敢落脚。打扫到死角,小和尚竟喝令金刚“挪开”,腾出空地儿方便他打扫,那金刚竟会乖乖地转过一边,等他扫完,再转回原地。

大和尚转身就跑到方丈那里汇报,方丈也是吃斋饭熬出来的素和尚,哪里肯信。翌日与大和尚结伴,悄悄看了小和尚操练金刚,这才信了。

没过几天,皇觉寺通知僧众,由于庙里缺粮,部分僧徒需要离庙云游,化缘自养,渡过难关。朱元璋名列其中。

朱元璋哪里知道,方丈认定他是一尊救世的佛祖,怕皇觉寺庙小,养不起他这尊天神,才决定把他放养到江湖里去的。

和尚云游情状很像流民,四处漂泊;托钵化缘的情状几乎就是讨吃要饭,形同乞丐。朱元璋的祖上是流民,但他和他们不一样,他现在是佛门中人,不用再操心那种绳枢瓮牖的柴门了。

和尚云游还有一像,就是像闯荡江湖的隐士游侠。社会是个大课堂,朱元璋云游的那几年,正是元朝统治者把百姓推向水深火热的黑暗岁月,他在底层接触和感触到的,丰富和复杂不消说,肯定还有巨大的心理落差,而这种落差激荡起来的心情肯定是不平的。

至正八年(1348),朱元璋又回到了皇觉寺,这个时候的他,也算饱经沧桑了。20来岁的他当托钵僧,也算有了两大笔财富:一笔是磨难,一笔是阅世。

头角峥嵘

至正十一年(1351),元朝腐败透顶了,民不聊生,江淮一带的百姓开始扯旗造反。第二年二月,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打下了濠州城,队伍里有个军官叫汤和,是朱元璋儿时的玩伴,他写信拉朱元璋入伙。

想活命,就革命,革命是条不归路,所冒风险不可与苟延残喘同日而语。朱元璋25岁时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已经是成年人了。

命运就是关键时刻的选择。历史证明了朱元璋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句废话如果颠倒时空,回到朱元璋看信的当时,就是一桩难以决断的悬疑了。--看来并非是历史选择了他,而是他选择了历史。龙争虎斗的峥嵘岁月,在朱元璋25岁的时候,终于开始了。

朱元璋有胆有识,参军后发展势头良好,他打仗勇敢,还识文断字。这在农民起义军里不可多得,很快就得到头领郭子兴的赏识,郭子兴还把义女嫁给他。这个义女可不是普通裙钗,她就是后来史上留名的大脚马皇后,朱元璋的贤内助。

跟着郭子兴打了几仗,朱元璋就看出老郭还是改不了地主的天性,占个小地盘儿打个小算盘还行,长远来看,跟这种人出生入死肯定没啥希望,弄不好还可能死于起义军自己的大火并。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要独立,就要拉起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这些计划当然不敢在郭子兴面前露出端倪,只能藏在肚皮里。

至正十四年(1354)六月,朱元璋主动要求出战,带着自己的24位贴身兄弟,南下攻打定远,郭子兴想到自己不分兵就能把地盘扩张到定远那么远,没啥不允的。再看朱元璋带走这24个人,有徐达、汤和、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郭兴、郭英等,这些人都是忠勇敢死的猛士,活下来的都是明朝的开国元勋。

朱元璋在定远设计收编了张家堡驴牌寨的3000民兵,这是第一步,紧跟又收编了缪大亨在横涧山的20000多义军,两步走下来,朱元璋就有了攻打定远的资本了。

打下定远以后,投奔朱元璋旗下的人就更多了,来者不善,身份复杂,大致分为三等:等而下之的饥民或游民是来当兵吃粮的;稍微复杂些的投机分子则是想浑水摸鱼的;但也有一些的功名不遂却自命不凡的读书人,是来一展身手的。

朱元璋在定远的最大收获不应该是地盘儿和武装,而是三个点拨起他当皇帝的野心的文人,他们就是李善长和冯国用、冯国顺两兄弟,冯家兄弟还是带着队伍来投顺的。所以说,一个人成功的起点要选好。定远,决定了远大的目标,这真是朱元璋的好兆头。

朱元璋开始盘算怎么夺天下了。

同样怀有野心的人还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一批草头王,郭子兴那样据城便想称王的,还真不作数。

天下大乱,荼毒最深的是百姓,朱元璋抱负远大,他约束军纪,努力建设一支纪律严明的正义之师。战事不停地变化,各方力量也在不断地消长、变化和整合,元朝快被拖垮了,各路义军的势力日益强大,个个拥兵自重,人人虎视眈眈,都想独霸天下。

角逐天下

郭子兴病死后不久,朱元璋当了元帅,完全掌握了兵权,他在徽州见到了名儒朱升,出现了开头那一幕。后来,他完全采纳了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至正十八年(1358),他专设营田使一职,兴修水利,恢复生产,并分拨部分将士开荒屯田,以劳养武,几年下来,军用粮草就可以自给了,军垦减轻了百姓负担,百姓都给他叫好。

手中有粮,能打胜仗,朱元璋手下的猛将常遇春、耿炳文、吴良、汤和、邓愈、胡大海等转战于浙东和皖南,攻城略地,两年下来,元朝在浙西的统治区大部分被朱元璋攻克,他在江南的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朱元璋的势力增强,惊扰了他的西邻陈友谅。陈友谅的势力范围在两湖、江西和皖南等大片地区,是朱元璋最强硬的对手,陈友谅也视朱元璋为夙敌。因为战事发展到当时,彼此的棋路全摆明了:都想消灭群雄,都想夺取皇位。

陈友谅是一个无毒不丈夫、翻脸不认人的枭雄,他本来是徐寿辉的部将,后来夺了徐寿辉的权,还将其杀死。当然,这种争权夺利的血腥倾轧在起义军里时常发生。反正都是造反派,无所谓名不正,也无所谓言不顺。反正是天下大乱,造反有理,负负得正。

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陈友谅称帝,不久就和张士诚联络,准备一起收拾朱元璋。

大战在即,朱元璋召集谋士筹策,他说,这一仗早晚得打,他不来,我也得打上门去,只是苦无必胜的良策。

军师刘伯温分析道,陈、张联手,但各怀心思,他们不过是互相利用,不足为虑。张士诚胸无大志,只图保地盘,一旦爆发战斗,他肯定会来个坐山观虎斗,不会轻易出兵助陈的。为今之计,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对付陈友谅。然后,又向朱元璋献了一条计策。

朱元璋派康茂才诈降,这个康茂才曾是陈友谅手下,投奔朱元璋以后,一直与陈友谅保持秘密接触,当然,他与陈友谅的一切往来是在朱元璋授意下进行的。康茂才提供的情报,陈友谅从不怀疑。

陈友谅果然上当,掉进朱元璋的埋伏圈,损兵折将,吃了大亏。朱元璋乘胜收复太平,攻克安庆、信州(今江西上饶)、袁州(今江西宜春)等地。

这场战役中,张士诚没有出兵助战。陈友谅气急败坏,写信质问他为何言而无信,不守誓约,张士诚掷书于地,不屑一笑,让信使带话回去,和不忠之人,没什么信义好讲。

不过这张士诚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趁朱、陈两军在江南血战,发兵攻打驻扎在安丰(今安徽寿县)的小明王。这等于在朱元璋门前放火,也等于策应陈友谅,朱元璋亲自率兵驰救小明王。

吃了败仗的陈友谅也看到了战机,至正二十三年(1363)四月,他率领60万兵马,卷土重来,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城头矢石横飞,城下尸横遍野,都督朱文正和参政邓愈、元帅赵德胜都披挂上阵,带领洪都军民严防死守,众志成城。陈友谅挥兵猛攻85日,洪都城没有攻克,他也被拖住了,这都是他悔之晚矣的冒进造成的。

七月中旬,朱元璋亲率20万水军救援洪都,兵至鄱阳湖。朱元璋马上派兵封锁了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截断陈友谅的归路。他要在鄱阳湖上彻底消灭陈友谅。

陈友谅根本不怕朱元璋,他站在高大的兵舰上观看朱元璋的水军船只,给部将说,那些小船怎么敢和我的兵舰抵敌?我们把船开过去就把他们挤碎了。

陈友谅在观看,朱元璋也在观敌撩阵,他看见对方用兵舰排列成的整齐的阵容,那些兵舰船头高昂的,严阵以待,好像铜墙铁壁,心里不免胆怯。等他慢慢看清串联在船只之间的铁索,心里大喜。--这个场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这不是赤壁之战的再现吗?

朱元璋马上想到了火攻,他几乎是抄袭了那场烈火熊熊的战斗。

敢死队驾小艇,艇装火药和芦柴。小艇顺风而下,纵火烧船,樯橹灰飞烟灭。

陈军被烧溺而死者无数,陈友谅只有突围一个办法。八月廿七,陈友谅的船冲到湖口,遭到弓箭兵的阻击,一支铁箭射入他的眼睛并贯穿头颅,一命呜呼,他的部将拼死抢出尸首,带回武昌。

鄱阳湖一战,朱元璋消灭了头号敌人,地盘一下覆盖了两湖两广,势力也无敌于天下了。

朱元璋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消灭了张士诚,张士诚的大本营在平江,他苦心经营多年,城坚粮足,号称围城十年也不担心,但那是他的打算。至正二十七年(1367)平江城破,张士诚被活捉,随即被押解到应天,多人劝降无效,自缢而死。平江改为苏州府。

张士诚和陈友谅一死,朱元璋轻松多了,不过他惦记起一个人--小明王,当初搭救小明王,图的是打起这块政治招牌,现在招牌没用了,就该抛弃了。他命人去滁州迎接小明王到应天,船到江心,突然倾覆,一起船翻人亡的事件发生了。

悠悠江水,掩盖了一切阴谋。

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廿一,朱元璋命徐达和常遇春率兵北伐。次年八月,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带着后妃太子等逃往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元朝宣告灭亡。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北伐胜利,在一片劝进声中,朱元璋在应天登上皇帝宝座,立国大明,建元洪武,将应天改名为南京,并定为首都。

明朝传奇 - 第一章 朱元璋百战建大明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