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兄弟争太宗废太子

十几年前,李世民通过玄武门兵变,一箭射死了大哥李建成,才得以做了太子,登上皇位。让他想不到的是,到了晚年,他自己的儿子又开始了新一轮帝位争夺战,他们费尽心机,相互倾轧,斗得不可开交。而唐太宗的做法也和父亲李渊十分相像,非但没有当机立断,解除争斗,反而犹豫不决,顾虑再三。如果说玄武门之变中,唐高祖有推波助澜的作用,那太宗在废立太子过程中所受的痛苦,也算是咎由自取。又一次的皇位争夺,又一次的废立太子,又一次的丧子之痛,这大概可算作是轮回吧。

承乾其人

唐太宗李世民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有三个,分别是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按照立长立嫡的中国传统,在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之后,立承乾为太子。当时他只有8岁。

承乾这个名字,很是特别,因为他武德二年(619年)生于长安的承乾殿,故此而得名。而“承乾”二字,也隐含着“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作为李世民的第一个男孩,而且还是嫡长子,李唐皇室上下都对他宠爱有加,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年仅1岁的承乾被封为恒山王,5岁时又改封中山王。成为皇太子后,因其聪敏,太宗特别喜爱。

为培养他处理政务的能力,贞观四年(630年)太宗下诏:刑事诉讼经尚书省判不服的,可由太子裁决,仍不服,再上奏皇帝。这年七月,太宗选择德高望重的李纲成为太子的老师,此时的承乾已经12岁了。李纲当时已经83岁高龄了,教育太子很有经验。杨坚曾让他教育自己的太子杨勇,虽然之后杨勇被废;李渊曾让他教育自己的太子建成,虽然之后建成被杀。也真难为太宗,找出这么一个太子克星来教育自己的宝贝儿子。但是承乾在李纲的教育下还是颇有成效的,最起码他对李纲是尊敬的,李纲之后的几位老师,承乾对他们就带有了明显的恨意。

李纲的教诲在贞观九年(635年)显出了成效。这年太上皇李渊去世,太宗守孝期间,安排17岁的李承乾第一次掌管朝政,他表现得颇识大体,颇能听断,获得了大臣们的一致好评。太宗对他的表现也十分欣赏,觉得自己一直宠爱的儿子也算是挺有出息,不禁沾沾自喜起来。此后,太宗外出巡行,离开长安时,常令承乾留守监国,处理一般政务,对他十分信任。到这时,李世民还从没想过他也要像隋文帝和父亲唐高祖一样要废立太子。

李承乾是个跛脚,行动有些不便,但幼时聪明伶俐,深得太宗的喜爱。然而李承乾长在深宫之中,打一出生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俗话说,富养姑娘,穷养小子,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下,长大后的承乾有了数不清的不良嗜好,他奢靡无度,不循法度,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在一次骑马围猎中,他从马背上摔下来,成了一个跛脚太子。

作为帝王家的一份子,他从小学会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技巧,这点和隋炀帝很像。他的这些嗜好,一旦让太宗知道,他就千方百计制造假象,糊弄父亲。每当代理政务时,他在前朝还和文武官员们大谈忠孝之道,回宫之后就与宫女、宦官厮混,恣意作乐。

等到闹得有些大、估计东宫辅臣忍不住要进谏时,承乾便装模作样地正襟危坐,先引咎自责一番,辅臣一看,孩子已经知错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搪塞过后,承乾依然故我,丝毫没有悔改之意。开始,因为他表面功夫做得足,朝中众臣还以为他挺贤明,但纸包不住火,太宗渐渐察觉了他的一些劣迹。

太宗为了教育承乾,花了不少心思。贞观五年(631年),承乾的第一任老师李纲去世后,太宗选了名臣于志宁、李百药当承乾的第二任老师。于志宁,出身北朝贵族,祖父为北周太师,封燕国公;父在隋朝官居内史舍人。这样的家庭背景,于志宁本人也十分好学,通晓经史,为唐初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常与太宗磋学经书,商谈治国之道。李百药也出身世代官宦,他的父亲李德林,曾在隋文帝代周立隋过程中出谋划策,并为其所倚重。李百药人品耿直,史学修养很高,撰有《齐书》。有了这样两位家世背景显赫、人品正直、学识渊博的老师,唐太宗认为承乾肯定能被他们教育好。

事实是,老师是好老师,但学生不是好学生,而且人家是储君,也不好管。李百药针对承乾嬉戏过度,特写了一篇《赞道赋》,陈述历史上储君成败之事,进行讽谏。但是承乾根本没把他的话当回事。

贞观七年(633年),太宗以杜正伦接替李百药,当太子的老师。杜正伦是隋炀帝时期的秀才出身,当时全国中秀才的也就十几个,说明此人学识渊博。他在贞观初年诤言直谏,以不畏逆龙鳞而闻名朝野,太宗很看重他的这个品质,想借助他的耿直协助于志宁共同匡正太子过失,管束正值青春期的太子。派去之前,太宗还特意嘱咐道:“朕年十八还在民间,百姓疾苦、人情真伪无不知晓,就是这样当了皇帝,处理政务时还有差失。太子从小长在深宫,小百姓的艰难他是从未耳闻目睹,也难怪养成了骄逸的脾气,希望卿等能好好管束他。”

杜正伦当时听说当太子的老师,还觉得挺光荣,这就是以后的帝师啊,是要受百官尊敬的。但是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个活可不好干,李承乾同学的骄奢淫逸程度,根本不是两位老师能劝住的,于是杜正伦向太宗奏明情况。太宗觉得小孩子嘛,难免顽劣,就悄悄叮嘱杜正伦要细心观察,要是有什么不对,通通告诉上报,自己会对太子进行惩戒。一次,承乾又任意胡为,杜正伦劝导无效,万般无奈,于是他利用太宗的私嘱对承乾进行威慑,希望能使其改过自新。不料承乾非但不领情,还反咬一口,写表告诉了太宗,太宗一看,杜正伦竟然私泄旨意,当下把他贬出京师。

杜正伦走了,太宗又给承乾选了孔颖达作为他的老师。孔颖达就是那位编写《五经正义》的大师,是当代的大儒,有一帮追随他的儒家子弟。孔颖达和前几位老师一样,也属于铁面无私型的,当承乾犯错时,他就直接批评,不留情面。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说他这样对太子有些过分,孔颖达凛然答道:“深受国恩,死无所恨。”但是谏诤愈烈,承乾愈反感,孔颖达所谏基本没有成效。

孔颖达之后,太宗又给承乾请来了张玄素作为他的老师。张玄素为人忠直,常常对太宗诤谏,太宗也是看重他这点,觉得他能管束太子。一次,承乾因为贪恋游猎,导致学业荒废,张玄素劝诫道:“福祸来临,都是由小到大,如不谨言慎行,您就会失去储位。”贞观十四年(640年),一次,承乾在东宫击鼓作乐,声闻宫外,张玄素不停地在殿阁外面敲门,劝他停止。承乾心中不快,竟然当着张玄素的面把鼓砸坏,然后连着一个多月不见任何官员。张玄素苦谏道:“朝廷选俊贤辅佐殿下,但殿下动辄月余不见宫臣,如何纳谏补缺。”但是承乾一概不听。

太子的老师虽然换得勤,但是有一位始终没换,他就是承乾的首席老师于志宁。于志宁也没闲着,见着承乾不对,也是经常批评:李承乾在农忙季节征用民工,营建宫室,他劝谏;承乾宠昵宦官,疏远宫臣,他劝谏;承乾违背制度,超期役使在东宫服役的民工达半年之久,不让轮换,他也上书劝谏。为了使李承乾绝淫逸、远小人、近君子,于志宁还撰写了《谏苑》二十卷。太宗为此重赏,提升于志宁任太子詹事,激励他尽心辅弼。

别的老师都还好,像走马灯似的不停地换,于志宁一直坚守东宫,不见挪地,天长日久,李承乾非但没有感激老师的谆谆教诲,反而积怨越来越深。一天晚上,承乾竟派自己的亲信张师政、纥干承基前去行刺。这两名刺客潜入于志宁府中,见他身穿麻衣,头枕土块,睡在草垫上,原来他正在为母亲去世而守丧。刺客徘徊许久,终不忍下手而离去。

其实承乾的做法挺让人不解。他是父母的嫡长子,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关系很好,家庭关系融洽。他自己呢,从小聪明伶俐,17岁料理国事就能让众臣夸赞,他是有治国理政之才的。他为什么就这么顽劣,以至于太宗认为他难堪大任呢?难道青春期的叛逆就这么严重?反正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李泰的希望

太子李承乾整天骄奢淫逸,拒谏不改,声誉日坏,再加上身体残疾,逐渐失去了太宗的喜爱。太宗不想整天和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置气,于是对四子李泰的恩宠则与日俱增。

李泰少年就有才气,写的一手华丽的文章。贞观十年(636年)正月被封为魏王。按照惯例,皇子成年之后,都应该去封地,不能长期待在京畿。可其他皇子都去封地走马上任了,唯独李泰却留在长安,让属臣代理封地事宜。李泰能这么做,显然是唐太宗默许的。

太宗还特降恩旨,说李泰喜好文学,可以在魏王府开设文学馆,随自己意愿招揽文人学士。亲王开文学馆是循李世民当秦王时的旧例,他那会儿就是用此方式集结了一批谋士,为取代太子李建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这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和权力,而且还是一种暗示。唐太宗在暗示魏王泰要把人才网罗在自己身边,至于干什么,自己想去吧。

李泰这个人体胖肚大,年纪轻轻竟然胖到下拜都有些困难。唐太宗心疼儿子,也不说让魏王泰减肥,反倒特准他乘小轿上朝,当时连拥立有功的老臣都是走路上朝的,魏王泰获此殊荣,难免让人浮想联翩。其实,朝中敏感之人根据这些特殊的安排和宠爱,也能推断出,太宗这是动了废立储君的念头。而太宗的这些举动在魏王泰心中又掀起了涟漪,刺激了他夺取太子之位的野心。

贞观十二年(638年),苏勖出面,以自古贤王多引宾客著书为名,提议李泰撰写《括地志》,李泰随即奏请获准,于是大开馆舍,广延时俊,人物辐辏,门庭若市。苏勖是隋文帝丞相苏威的孙子,唐太宗的妹夫,他此时站到了魏王泰这一边,为他争夺储位助一臂之力。

魏王泰风头正盛,但是一些正直而敏感的官员却不得不向唐太宗提醒,您现在的做法不是和当年您父亲是一样的吗?这是在玩火。先是赐予权力、地位,让魏王萌生当太子的念头,然后呢?就算贵为皇帝,您就能保证废黜承乾之后,就能立魏王为太子吗?您就能保证要废黜承乾吗?在都是未知数的时候,为什么要给魏王不该有的希望?于是,礼部尚书王珪上奏,说最近的一个新规定,三品以上公卿途遇亲王时下马拜见,不符合礼法规定,请求取消。太宗就是为了魏王泰才出台这一规定的,于是当即反驳道:“人生寿夭难料,万一太子不幸,诸王他日就成了各位之主,怎能轻视藩王!”这几乎赤裸裸地昭示了大臣们要以李泰作新的皇储。这时魏征挺身力谏,强调只有坚持立嫡以长的宗法原则,才能堵塞祸乱根源。太宗听后虽采纳了王珪的奏请,废除了拜见之礼,但对李泰的恩宠仍有增无减。

李泰编书、招揽人才都需要花钱,唐太宗就不断地提高他的俸禄,最后竟然超过了太子承乾。谏议大夫褚遂良认为这太不合乎礼制了,上书谏道:“圣人制礼,尊嫡卑庶。庶子虽爱,不能逾嫡,以此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若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巧佞的奸人,会乘机钻营。”褚遂良认为,太宗这样就是自己主动调唆兄弟俩反目,这样做对谁都不好,但是太宗虽然表面听从了褚遂良的进谏,实际却并没有纠正。为了堵住群臣的嘴,太宗下诏:“自今皇太子取用库物,有关衙门不要限制。”两个都涨工资了,别人也说不出什么了。

太宗甚至还让李泰迁居到武德殿去居住。武德殿在东宫西面,过去是齐王李元吉的住所,政治寓意非常明显,朝廷内外议论纷纷。魏征上书谏阻道:“陛下宠爱魏王泰,常想使他安全,就应抑制他的骄奢,不应让他住在这种嫌疑的地方。”太宗也觉得齐王惨死,对魏王泰不吉利,就算要立他为太子,也要选个更好一点的地方,这才让李泰搬回原来的府第。

放弃废立

李泰虽好,但是非嫡长子,承乾虽坏,但只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唐太宗对废立太子陷入犹豫不决的状态。一次,太宗向群臣询问:“当今国家何事最急?”褚遂良针对当时太子失德,魏王泰受宠,朝臣生怕站错队,思想混乱,于是尖锐地提出:“今四方安定,谁敢为非!但太子、诸王须有定份,陛下也应为子孙树立传嗣的万代法典,此事最急!”

太宗心中也知道,如果再不决断,那么玄武门之变说不准哪天又会上演,也赞同褚遂良的看法道:“你说得很对。朕年近五十,已觉衰怠,但是如果以承乾为储君不变,他的才能不足以治国,而他的那些弟弟和叔叔一大堆,都是他的麻烦啊!一想到这些,我就很忧虑,生怕自己死后国家会发生动荡。”

但是由于朝中重臣倾向于承乾这边,魏征、褚遂良等人坚决主张立长立嫡,太宗暂时性地决定再相信承乾一次,不再提废立之事。为了给这场自己造成的争执一个结果,太宗决定让魏征担任东宫的最高辅臣,太子太师。魏征是立嫡立长一派主张最坚决、威望又高的朝中重臣,太宗选择魏征,也就向世人表明了自己不变储君的决心,同时也缓解了朝中大臣的派系分化。

太宗是下了决心保承乾,可当时魏征年事已高,又重病稍愈,根本没有精力当太子的老师,因此上表辞谢。太宗于是又把自己的心思重申了一遍,他特下手诏晓谕魏征和众臣道:“周幽王、晋献帝,都因废嫡立庶,危国亡家。汉高祖也几乎废太子,多亏四皓护卫,汉室才转危为安。我今托公重任,就是此意。知公有疾,可卧而辅弼。”也就是说,你不去东宫亲自坐镇也行,我就是借你一个保嫡派的名头,帮我下定保太子承乾的决心,也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君臣之间,本就是相互借力,共同治国,魏征一看在自己死之前,还能做一件利国顺君的好事,于是不顾老病,接受了这一重任。

但是魏王泰被太宗扶持多年,羽翼渐成,他们不甘心因为褚遂良、魏征的几句话自己就失败了,于是在朝中散布流言,拉拢朝臣。朝中大臣在理政之时还得为立储之事伤脑筋,心理压力很重。太宗看在眼里,但又不忍心打压自己亲手培养的魏王泰,只好训诫朝臣道:“朕听说外面流传着我要废立太子的说法,说太子是瘸子,而魏王泰聪明,常和朕巡察四方,随侍左右,于是就有这样的流言飞语产生。我现在明确地告诉你们,这只不过是一些搞政治投机的小人附会猜疑罢了。太子虽然有残疾,但还不至于不能行走,而且礼法规定,嫡子死,立嫡孙。太子承乾的嫡子已经5岁,所以朕决不会以庶代嫡,致使藩王夺嗣,国家混乱,朝政动荡。”

太宗究竟心里怎么想的,我们现在也只能推测。要说他因为承乾是嫡长子,所以保全其太子之位,很难让人信服。太宗自己就是次子,靠着政变夺取了储君的位子,他心里对立长立嫡之类的说法应该是不屑的,不过是拿来糊弄外人罢了。

太宗心里想立魏王泰为太子,但是理智告诉他,困难重重。魏王泰除了文章写得好,书法写得好,史书上还真没记载他有什么别的优点。而且他本人是没有辅政经验的,这点他明显比不上承乾。这次太宗明确表示没有废立皇储的想法,力图断绝魏王泰本人和他的党羽非分之想,也是给自己混乱的思维一个交代,就选承乾吧。

派系渐分

但是事情的发展却不受太宗的控制,太子承乾继续叛逆胡为,而魏王泰和他的党羽根本也没消停,一时间局势混乱。

我们先说说太子承乾。贞观十六年六月,太宗刚下诏不限制太子取用府库财物之后,他就恣意浪费,奢靡无度,不到六十日,花销超过了七万。东宫辅臣张玄素上书直谏,批评他骄奢已极,亲昵群邪,恶声已闻于外,劝他要居安思危。承乾看见这封劝谏书信之后,恨从心中起,命令手下的奴才在张玄素早朝时,于暗中用大棒猛击,张玄素没有防备,果然中招,险些丧命。

李承乾对魏征比较尊重,魏征在世时,说他几句他还是能听进去的。但是贞观十七年正月魏征病逝,再也没人能劝住承乾了。

这年他制造了八尺铜炉,六隔大鼎,招募一些无赖,盗窃民间马牛,在宫内亲自烹煮,和亲昵的奸侫们一起大吃大喝。贞观十七年,承乾已经25岁了,难道宫里断他吃喝了吗?他为什么要频频胡为,招致太宗的厌恶?而且他也没干什么大逆不道之事,就是恣意妄为而已。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太宗给他找的老师,除了李纲和魏征外,没有一个是选对的,他们都对承乾的胡作非为束手无策。

李承乾的老师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都对他的胡作非为连续苦谏,他早就烦了这些人的唠叨,又派人暗杀于志宁和张玄素,但仍未成功。事后承乾愤愤地说:“我当天子后,要纵情享乐,有谁再敢在我耳边唠叨,就地斩首,杀他几百人,自然就无人敢多嘴多舌了。”

太子承乾不堪造就,辜负了太宗的良苦用心,而李泰这边呢,却一直在为夺取太子之位做准备,从来不曾放弃。他借着文学馆,折节下士,博取声誉,集结党羽,在自己身边笼络一大批谋士。

李泰不仅以重金笼络了开国元勋柴绍之子驸马都尉柴令武,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等二十余人为心腹,而且拉拢了重要朝臣韦挺、杜楚客。韦挺时任尚书右丞,很得太宗赏识,杜楚客是杜如晦的弟弟,太宗亲自请他出山为官。有了这些人站在自己这边,魏王泰就开始扩充羽翼,大造舆论,一时间朝中又重新流传起了魏王泰聪慧、当做储君的风声。

李承乾虽然叛逆胡为,但是也感受到了李泰的野心,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他暗中指使人假冒魏王府属吏,秘密上书太宗,满纸都是揭发李泰的罪状。太宗一看,这是政治斗争的手段,于是下令缉拿背后主谋,主谋是他的长子,所以这件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承乾的这次出手,却给当时政局引起很大的震荡。之前他一味的骄奢胡为,仿佛根本没有把储君之位、废立太子的事情放在心上。这次他上书诬告,虽然没对魏王泰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他摆明了自己的态度,一时间文武群臣,各有附托,皇亲贵戚,分为朋党。

承乾被废

一向没什么反应的承乾,开始了一系列的作为。首先他为自己充实人马,搜罗党羽。

当时,兵部尚书侯君集因为平定高昌国时私贪了许多珍宝,被弹劾下狱。后来太宗虽免罪释放,命他任吏部尚书,但侯君集仍旧十分不满。他自认为有功不赏,反受侮辱,太宗对他是兔死狗烹,过河拆桥,所以一直怏怏不乐。

李承乾知道侯君集对太宗不满,而恰巧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在东宫当卫士,便多次令贺兰楚石邀请侯君集到东宫密谈,问如何才能巩固太子的地位。侯君集本来没有想帮承乾,但是看到他如此顽劣,就起了轻视之心,想利用他作为傀儡,然后自己夺取帝位。他打定主意之后,就开始劝承乾谋反,一次说得兴起,还举起双手道:“我的这双好手,就是为殿下夺取宝位而长的。”他见承乾犹豫,进一步煽动道:“皇上宠爱魏王泰,天下人都知道,恐怕殿下有隋朝太子杨勇被废之祸,要早做准备啊。”这句话说到了承乾心坎里,他就是担心这个,于是他把侯君集视为心腹,赐予重金,让他刺探太宗的心意变化。

之后,承乾又用重金收买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让他负责观察太宗行动,为政变做准备。李安俨原是太子李建成的宫臣,玄武门政变时建成被杀,他为建成报仇而力战,太宗以为此人品德忠贞,便当做亲信使掌宿卫军。此时他已完全投靠了李承乾。

汉王李元昌也劝承乾发动政变,像太宗一样夺得帝位。李元昌是太宗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经常违法乱纪,受到太宗的训斥,心怀怨恨,此时他也支持承乾发动政变,他甚至还憧憬了承乾掌权后的美好画面,说:“我前些天看见皇上身边有个美人,琵琶弹得真妙,望举大事成功后太子能赐予我。”

太子一派中还有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赵节的母亲长广公主是太宗的妹妹,杜荷是宰相杜如晦的儿子,太宗的女婿。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东宫派中,大多是皇亲国戚,手握兵权;魏王派中,大多是文人谋臣,控制着舆论。

东宫派中,凡是密谋政变之人,都割臂出血,用白帛揩吸,然后将血帛烧成灰,和在酒中一起饮下,誓同生死,一有机会就要率兵攻入太宗居住的西宫。杜荷还提出了第二套方案,道:“殿下可诈称身染暴病,皇上一定亲临探视,那时动手夺取帝位,可不费吹灰之力。”

就在太子集团紧锣密鼓的准备发动政变之时,齐王李祐却在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抢先举兵谋反。李祐是太宗第五子,为阴妃所生,但他性情轻浮暴躁,亲小人而远君子,尤喜游猎。贞观十年外出任齐州都督后,他的母舅阴弘智常说:“你的弟兄众多,皇上百年后难测吉凶祸福,应及早蓄养壮士自卫,才能保全自身。”李祐在山东经营几年之后,就想割据一方,于是发动叛乱。

承乾开始听到李祐在齐州谋反的消息,心中暗喜,以为自己可以趁机网罗党羽,到时太宗外患未平,内忧已起,或者逼他主动退位。但是承乾没有想到,齐王李祐却成为自己的掘墓人。没过多久,齐王的叛乱失败,承乾也不以为然,他觉得自己政变的条件远比李祐优越。他对心腹纥干承基说:“东宫西墙,离皇上住的大内不过二十步,要论谋划大事,李祐怎么能和我比!”

不料,纥干承基与齐王李祐也有勾结,审问李祐谋反案时被牵连出,逮捕入狱,谋反乃是大罪,当时有司判其罪当斩首。纥干承基不想死,于是他揭发了承乾的谋反内幕,以求立功,能免除一死。

太宗听说之后,非常吃惊,他没想到,自己厌恶的儿子,自己眼中那顽劣不堪的儿子,竟会做出如此举动。于是立即令元老重臣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徐茂公、孙伏伽、岑文本、马周、褚遂良共同会审。会审结果表明,承乾确实准备发动政变,人证物证俱全,事实确凿,太宗也不得不信,于是问左右侍臣该如何处治承乾。

承乾虽然准备发动政变,但是毕竟还未成行,而且他是太宗的儿子,虎毒不食子,太宗也不愿自己的儿子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朝中重臣没人敢贸然发言。沉默良久,通书舍人来济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能得善终,就是良策。”

太宗一看也只能如此,于是点头同意。贞观十七年二月初六,太宗正式下诏废太子承乾为庶民,幽禁于右领军府。而他的东宫派诸人都受到惩处,其中赐汉王李元昌在家自尽;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人都判斩首;辅佐太子的官僚张玄素、赵弘智、令狐德棻等以劝谏不利为由免职为民。整个东宫派只有于志宁、纥干承基二人幸免,太宗因于志宁敢于直谏,不但没有治罪,反而慰勉一番;纥干承基因反戈一击有功,太宗没有食言,任命其为折冲都尉,爵平棘县公。

李泰落马

在东宫、魏王两派斗争白热化之时,承乾获罪被废,储君位空缺,魏王泰觉得真是天助自己,太子之位必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于是他早晚入宫侍奉父亲,格外殷勤。

太宗一看,承乾已经被废,自己之前就有立魏王泰的想法,如今他又这么孝顺,于是当面许诺立他为太子。太宗在立太子这个问题上,基本上都在走父亲李渊的老路。先是不控制局面,一味地给一方希望,之后又是口头承诺,最后基本全都落空。

但是此时,朝中重臣中在立储的问题上,又分成了两派。宰相岑文本、刘洎劝太宗立李泰为储君;但元老重臣又身为国舅的长孙无忌则坚决主张立晋王李治,专司规谏皇帝的谏论大夫褚遂良也站在长孙无忌这边,支持李治。李治这个人在后世的形象一贯是懦弱无为,长孙无忌支持他而不支持魏王泰,可能是想在太宗死后,自己能独揽大权。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他根本看不上李泰,觉得他华而不实,还不如老实的李治靠谱。

李泰也知道朝中重臣之间的分歧,于是故意撒娇,投入太宗怀里说:“臣今日才真正成为陛下爱子,就像重活一次一般。臣只有一个儿子,臣死之日,为不辜负陛下爱晋王之心,要杀子传位给晋王。”太宗当下很受感动,把李泰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侍从大臣,而且自己也表态,李泰如此大仁大义,自己不忍另立别人为储君,就让他做皇太子吧。

但是魏王泰这谎却撒得一点也不高明,褚遂良当即提出疑问说:“陛下此言大错,还请您好好想想,不要受了魏王的蒙蔽。试想,陛下万岁之后,魏王一旦继任皇位,怎肯杀掉爱子而传位给晋王?陛下当初既立承乾为太子,却又恩宠魏王,以致酿成兄弟争位之祸。这都是您一手造成的,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一定要立魏王为储君,愿先把晋王安置好,这样才不会像隋文帝的几个儿子一样,无一善终。”太宗听褚遂良说到一半,其实就已经明白李泰说什么杀子传位给晋王,不过是哄骗自己罢了,凭他对这个儿子的了解,自己死后,李泰肯定会杀掉李治,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但是他已经答应了李泰,就如同李渊当初答应了自己一样,现在反悔,父子之情可能会荡然无存。太宗想到此,不禁潸然泪下道:“我不能这样做呀!”随后痛苦地起身入内,身后留下了早已分化为两派的朝中重臣。

李泰刚一听到风声,就十分郁闷,自己处心积虑地编了个谎话,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一开始他根本没把九弟李治放在眼里,现在也不得不考虑如何对付这个弱小的弟弟了。他见了李治就恫吓他说:“你和李元昌关系不错,如今他犯了谋反大罪,你以为自己会没事吗?”当时李治不满15岁,本是长在皇宫之中的一个不被重视之人,心思单纯,现在见自己和谋反扯上了关系,整日愁眉苦脸。太宗见了之后,感到奇怪,多次询问,李治才把实情相告。太宗一听,火冒三丈,没想到李泰竟然如此阴险,假如自己死后,他当了皇帝,李治和其他儿子定是死路一条,于是开始后悔不该当面许诺立李泰为太子。

太宗想到这,突然记起了被废黜的承乾,连忙召其前来面见,太宗当时还比较生气,用训斥的口气责问他为什么急不可耐地发动政变,承乾回答道:“臣贵为太子,还有何求?但因李泰千方百计图谋储位,逼得我不得不与朝臣谋划自安之策。朝臣之中的奸佞小人乘机教臣行为不轨,以致酿成大罪。臣虽罪该万死,但今陛下若立李泰为太子,正中了他的圈套。”

其实这事太宗也并非今天才知道,只是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已,现在这话从承乾口中说出,自己已经不得不面对了。

不几日,太宗在两仪殿坐朝听事,政事处理完之后,群臣俱出,只命长孙无忌、房玄龄、徐茂公、褚遂良和李治留下。他把李泰恐吓李治的事告诉了四位重臣,然后悲痛地说:“都说隋文帝诸子下场凄惨,现在我三子一弟(指承乾、泰、祐和元昌)竟然重蹈覆辙,我的心都碎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说到这里,突然倒在床上,抽出佩刀,就要自杀。长孙无忌急忙上前抱住太宗,褚遂良把刀夺下交给李治,四位大臣一起询问究竟想立谁为太子,太宗才说:“我要立晋王。”长孙无忌马上说:“谨奉诏。谁有异议,臣请斩谁!”太宗对李治说:“你舅舅许诺保你当太子了,还不拜谢!”李治连忙下拜。太宗还有些不放心,询问四位重臣:“诸公已经同意,不知外界舆论如何?”四人齐声回答:“晋王仁孝,天下归心已久,请陛下召百官试问,若有反对的,臣等愿受欺君之罪。”

于是,太宗转驾太极殿,召见六品以上文武官员,当即宣布道:“承乾悖逆,李泰凶险,都不可立为太子。朕欲在诸子中选储君,谁最合适,望卿等明言!”群臣一听,太宗的嫡子总共就三位,两位已经被否定,李治又得长孙无忌、褚遂良的支持,太宗心中的人选定是晋王无疑,于是齐声道:“晋王仁孝,当为太子。”

正在这时,有人报告说,魏王泰带一百多骑兵到了太极殿南的永安门。太宗下令将全部随骑拦在门外,只放李泰一人入内,随即把这个儿子幽禁在太极宫北的北苑中。

李治胜出

贞观十七年,太宗下诏,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并大赦天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李治这个太子位得来全不费功夫。

太宗向众臣解释道:“我若立李泰,承乾和李治性命都难保全;而立李治,则承乾和李泰都可安然无恙。自今以后,凡是太子失德,藩王窥伺储位,则二人一起废黜。这个原则要传及子孙,作为永制。”

太宗为稳固李治的太子之位,让朝中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徐茂公、于志宁、褚遂良等都兼任东宫,给李治组织起了强大的幕僚团队,而且还把李泰远迁到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居住,永徽三年(652年),李泰在此地去世。李承乾也在贞观十七年九月迁徙到黔州(今四川彭水),贞观十九年死在该地。

李治虽然胜出,但是太宗对他并不看好。一天,太宗秘密地和长孙无忌商议:“公劝我立李治,可他懦弱,恐不能守住江山社稷。而吴王恪英明果断颇似我年轻的时候,改立他为太子如何?”吴王恪是太宗第三子,母妃杨氏是隋炀帝的女儿。他文武兼才,名望很高,虽是庶出,但很受太宗喜爱。长孙无忌一听太宗此言,当下表示反对,太宗讽刺他道:“难道就因为李恪不是你的亲外甥吗?”

确实,长孙无忌不同意吴王恪肯定有这个原因,而且,让李恪当太子,那就是未来的皇帝,他的母亲是前朝公主,这不就等于间接复辟了隋朝吗?而且储君一再更换,对朝政十分不利。太宗也打消了再次更换太子的念头。

太宗想改立李恪为太子不成,恐他不服李治,造成时局动荡,自己也落不得好下场,于是告诫道:“过去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被辅臣霍光杀掉。你要小心谨慎,免遭杀身之祸。”太宗的顾虑还真对,李治继位后不久,长孙无忌就借谋反的罪名把李恪杀掉了。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一代英主李世民病逝,享年50岁。李治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辅佐下顺利地继承帝位,在贞观之治之后,开创了承上启下的永徽之治。

隋唐传奇.下 - 第一章 兄弟争太宗废太子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