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创造前传,农村小子打造摩托车王国1

1.下海攫取人生第一桶金

1963年6月25日,李书福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县石曲乡李家村。

台州地处浙江省沿海中部,南靠温州,东濒东海,西连丽水、金华,北接绍兴、宁波,位于上海经济区南翼。现在的台州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而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还未开始腾飞的台州,却是我国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区。当时的台州经济主要靠农业支撑,农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60%。然而,台州境内多山地丘陵,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种地理环境严重限制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七山二水一分田”,台州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不到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平均水平的1/6。可以说,农民的生活一度相当贫困。

李书福家与众多台州农民家庭一样,每年都指望着那几亩田地有好的收成。然而,即便如此,五个子女,还是让李书福的父母不堪重负。

李书福,原名李胥福。在上小学的时候,他觉得父母起的这个名字读起来有些拗口,就改成了李书福。书福,即书生有福,既有祈福的意味,也反映出小时候的李书福就很喜爱读书,颇有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意味。

当时,由于家境的关系李书福的读书梦想几乎成为一个奢望。1982年,19岁的李书福高中毕业,而且高考成绩也不错。然而,虽然哥哥几年前就开了一家小五金店,但是这仍然没能改变李书福一家贫困的窘境。因此,他不得不暂时中止上大学的梦想。

李书福从学校走出来的这一年,改革开放已经4年了,农民也早已跳出农田,另寻其他生计、自谋生路。李书福与很多人一样,他也不愿意过那种父母已经过了一辈子的辛苦种田的生活。

李书福向父母表达了自己想去社会上闯荡的意愿,父母当然十分理解他的想法,并且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来,父亲好不容易凑齐了120元钱,并将这笔钱郑重地交到儿子手中,用作他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此前一直在学校读书的李书福,并没有学到很多灵巧的手艺,这让他十分苦恼,不知道自己可以在哪个行业谋生。

思虑很久之后,李书福买来了一台“海鸥”牌照相机。他选择照相作为自己的第一个生意。

买了照相机之后,李书福并没有多余的钱去租店面开照相馆。于是,他只好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行在大大小小、宽窄不一的街巷中,给人照相。这与今天我们很容易在一些旅游景点看到的那种即拍即得的照相生意一样,李书福当时也经常去人头攒动的景点兜揽生意,替人照相。

尽管李书福手中拿的照相机并不昂贵,但它与国营照相馆通用的“海鸥”牌照相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而生意颇好。尽管李书福走在大街小巷中为人照相,留下了他们生命中最难得的珍贵而美丽的瞬间,尽管他洗出来的照片的效果很好,但是在那个年代,李书福还是受到了一些人的冷嘲热讽。因为他没有国营的牌子,不是安稳地坐在照相馆中等待客人的光临,而是四处游荡着给人照相,所以当时有人戏称他的照相方式为“野照相”。从中可见,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几年之后,思维的惯性还是让人们用较为轻蔑的眼光看待他这种营生。那个时代,在人们的心中,拥有正式身份的工人、干部地位很高,而经商者地位却很低。尤其是个体户,被很多人瞧不起,因为一般只有没有其他正当生活出路、没有社会地位的人,才迫不得已去做买卖。

也许现在很多人都会问,浙江台州市场经济那么发达,工厂遍地都是,有着高中文化水平的李书福根本没必要去忍受他人的轻视,为什么他不找家工厂,去做工人呢?事实上,李书福的家乡台州与台湾省相距不远,当时的国家政策是要加强巩固大陆的海防,所以政府在台州投资建厂并不多。因此,即使有着高中文化水平的李书福,也没有多少机会走进工厂。

我们不知道李书福当初选择这种当时人称“野照相”的营生方式,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野照相”给他带来了不少的收入。李书福的收入不仅远远超过那些仍然留在老家务农的同乡,而且比一个国家正式职工还高,甚至还高于干部的收入。一年下来,李书福赚到了200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当年一个技术人员的月工资才不过五十元左右,一年的收入也就六七百元,李书福的一年所得相当于三四个技术人员的工资。

李书福起初只是想每月能赚到30元钱就很满足了,他并没有想到会通过“野照相”的方式赚得第一桶金。他选择走街串巷给人拍照,是凭着内心的那股勇气。他说:“因为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来城市就是要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我来的地方是台州的一个农村,你应该知道台州在浙江省,但是你知道我所在的那个小山村吗?台州是个多山的地方,我就是从大山中走出来的。我从大山间的田野中来,你知道田野吗?城市中心是没有田野的,而那些绿地也算不上田野,要想看到真正的田野必须远离城市到郊区去。田野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说滑溜溜的泥鳅、呱呱叫的青蛙、吓人的毒蛇和活蹦乱跳的鱼。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你说我从各种各样的恐惧中走出来还会怕什么?失败对我来说根本没有关系,我可以回我来的地方去。我可以种种地、养养鱼、养养虾,对不对?我可以去承包两亩地,一亩地用来种菜,一亩地用来种水稻,够自己吃的就行,我会怕什么呢?有吃有喝地过我自己的生活。”正是因为心里没有其他的顾忌,他才在被人瞧不起的“野照相”中尝到了赚钱的快乐。

“小时候,我七八岁的时候吧,那时候我已经有点懂事了。但我现在也分辨不出是出于好奇还是本性使然,我曾与小伙伴们一起赌过钱。如果我赢了一块钱,我会将它全押下去,它就会变成四块钱;我仍然继续将它全押下,它就可能变出八块钱来;如果我坚持把这些赢回来的钱全押下,那么它就可以给我带来十六块钱;就这样,我总是尝试一些大胆的、冒险的押注,赢得别人总也赢不了的那么多钱……而他们总喜欢在赢了一块钱之后,就收回去五毛,如果他们赢了两毛钱,甚至可能只会拿出一毛钱用来下注,这样一来,他们赢的钱总是比我少得多。”李书福曾经这样说到自己小时候的一段赌钱的经历。小时候的赌钱虽然只是一种游戏,但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书福的性格和野心。

握着前一年“野照相”赚来的2000元钱,李书福并不满足。他心中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赢了一次他还想赢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不断地赢下去。他不仅想要赚得更多的钱,而且还要摆脱掉“野照相”的帽子,更加有面子地挣更多的钱。

他并没有抛弃照相这个行业,但他更不想维持现状。于是,他心中产生了一个愿望,即开一家和国营照相馆一样神气的照相馆。

然而,开照相馆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李书福此前因为手中只有父亲给的那120元,迫不得已才去“野照相”。现在虽然手里有了数千元钱,但是相对于开一家照相馆所需的开支,还是远远不够。这几千块钱,远远不够开一家照相馆。当时要开一家照相馆,李书福的摄影技术和人们心中对于照相的固有观念都要求他必须购买一些专业的摄影器材。

虽然李书福手中的“海鸥”牌照相机仍然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但是,他还必须购进冲印设备、反光器材等一系列设备。为了买到最便宜且质量最好的摄影设备,李书福还特地去了一趟上海。

他千辛万苦地在上海找到了一家名为“冠龙”的摄影器材商店。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一件设备动辄就要上千元,甚至几千元,他带的钱根本不够买下开照相馆所需要的设备:买了冲印设备就买不了反光器材,买了反光器材就无法买冲印设备……好不容易从台州跑到上海,却因身上带的钱太少而无法购进所需要的设备,这让李书福心中充满了无奈。但他并不想空手而归,最后,他从上海带回了一些在照相时用得上的灯泡。

买不到所需设备的李书福并没有轻言放弃,他坚持要开一家照相馆。他想,既然没钱购买那些器材,为什么不亲自动手将它们做出来呢?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而且俗话说:人穷志不穷,穷人自有穷人的办法。于是,李书福开始动手制作那些设备。

“那个反光罩我不买,因为它太贵了,我记得那时候一千多块钱一个。我去我们那个地方找了一个敲铁皮的,让他给我照着样子敲出一个类似的东西,比拿钱去买反光罩便宜多了,两块钱就敲出来了。这个东西其实是很简单的,当然还需要再装个灯,那就更容易了,加根管子装起来不就有灯光了吗?对于照相机,说实话我就买过那一架“海鸥”牌照相机,但照相馆就一架照相机确实有些不够用。后来,我就动手制造照相机,这个制造过程其实也很简单。当时我就买了一个镜头,然后买了个皮老虎,又买了一个装胶片的东西,齿轮完全可以自己做。这样自己一组装,几百块钱就可以做一个照相机,比去市场买的动辄几千元的照相机要便宜多了。”设备就是这样被李书福一个个地制作出来了,照相馆也真的开成了。

“质量其实与那些照相机拍出来的没什么不一样,我认为几乎是一样的。照相机成像的根本原理我没有破坏掉,只不过我做的这个照相机比较难看而已,这一点我是承认的。为了不吓着来拍照的客人,我用一块黑布把它罩起来,但是照出来的照片确实是不错的。”显然,李书福对他的“小创造”的效果很是得意。

就这样,李书福的照相馆不仅开成了,而且生意还相当不错。很快,这家照相馆又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然而,李书福在这间照相馆中,攫取的并不仅仅是替人照相获得的收入。他在照相馆的大部分时间都浸泡在显影房中,也正是在这里,他发掘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他在无数次洗相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让人惊奇的赚钱方式。

每天,李书福都要在显影房中替人冲印照片。偶然的一次,他发现这些冲印照片的显影液里面含有银的成分。李书福心里开始琢磨,银是贵金属,如果有办法将显影液里面的银分离出来,自己不就能赚更多的钱吗?李书福运用在高中学过的知识总结出:通过在显影液中加入氯化钠的方式可以提炼出纯度相当高的银。这个过程很简单,就是在显影液中加入氯化钠,通过化学作用,银离子以氯化银的形式从显影液中被分离出来,然后再从氯化银中轻松地提炼出金属状态的银。

每当李书福从显影液里提炼出一定量的银,他就会将这些银背到杭州的市场上去卖。显然,这种方法赚钱更多而且更快,李书福尝到了提炼金属所带来的甜头。

后来他又想,自己可能是台州当地发现这种技术炼银的第一人,为什么不专门从事炼银呢?尽管照相馆为李书福带来的收益相当可观,但是始终不满足于现状的李书福还是毅然决然地将照相馆关了。

1983年的一天下午,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炼银的项目中去,李书福拿着那架给他带来第一笔财富的照相机走进了当铺。当铺老板看他心里着实想将照相机当掉,便咬住50元不放。李书福知道这架照相机虽然不是全新的,但也有九成新的样子,肯定不止值50元。但是老板就是咬定50元,他没有其他办法,也只好狠下心来将照相机递给当铺老板,委屈地接受了那50元钱。

关掉照相馆后,李书福很快就将炼银这项新业务扩大到全台州。他跑遍了台州市内大大小小的照相馆,无论是国营的还是私营的,都有过李书福进进出出的身影。有人回忆当时李书福这种不顾一切炼银的干劲儿时说道:“李书福把全台州的显影液都收购走了。”

尽管如此,李书福仍然不满足。不仅仅是显影液,就连废旧电器也进入了李书福的视野。“我们那个地方有很多卖旧电器设备的,他们只知道做一些比较表面的生意,将收回来的旧设备、旧电器卖掉就算了,其实那里还有一些好东西呢。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开发这些好东西,怎么去利用这些有潜在价值的东西。而我只不过比他们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小聪明。我发现电器里面有黄金、有白银,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分离,怎么把它们变成真的黄金白银,而我知道。那些黄金白银,有些是电镀镀上去的,有些是镶嵌在各个地方的,我把它们从电器上弄下来,然后卖掉没用了的电机,而黄金白银则可以卖更多的钱。”李书福发现了他人不知道的致富之道,这让他的钱比别人赚得越来越多。他将收购废旧电器的目标范围从台州本地扩大到了温州,业务也从提炼白银扩展到了其他贵金属。

可以说,李书福很快就通过提炼金属赚得了第一桶金。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一段时间之后,他终止了自己提炼金属的业务。“当然后来人家也懂了,我一弄人家也学了,学就学吧,我就不搞了。以前我的胆量也比较小,觉得这交易黄金白银也是犯法的,我不太懂嘛,就让人家去搞。”李书福这样回忆道。

以李书福一贯不服输的心态来看,他突然从这个赚钱又多又快的业务中收手,确实有些让人意外。但是联系到当时的黄金白银交易环境,他的这次中断也在情理之中。解放初期,上海的一些投机倒把分子曾经在黄金白银市场里兴起过惊涛骇浪,政府为了稳定还未完全恢复的市场,对民间黄金白银交易下达过长时间的禁令。尽管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放宽做活经济的措施,但这一禁令仍然没有被废除。李书福提炼黄金白银去市场交易的做法,其实一直都游离于有关法律法规的边缘,他担心自己交易黄金白银的做法会遭到打击也是理所当然的。

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其中,李书福就是下海潮流中的一员,但他没有被汹涌的下海大潮吞没,而是做了这一潮流的弄潮儿。短短的两年时间,一个高中毕业的年轻人,就出人意料地在商业王国中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

2.冰箱业中的沉浮往事

李书福开创吉利集团的传奇经历还是后话,现在要讲的是李书福在中断提炼金属的业务之后,又觅得了电冰箱这个赚钱的好项目。

关于李书福是如何进入电冰箱这个领域的,在吉利集团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亦真亦假的小故事:在一个下雨天,李书福发现自己的皮鞋破了。于是,他想找个家庭鞋厂定做一双既便宜又结实的新皮鞋。后来,他找到一家鞋厂,却惊奇地发现里面的四个工人正在做一种异型铁片。一问才得知,他们是在做一种冰箱的元件。稍加打听,李书福便看到了这种小小的元件里透射出来的诱人商机。

1984年,改革开放已经有6年了,国民经济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国营企业(1992年后称“国有企业”)纷纷开始涨工资,而且幅度不小,就连农民们的收入也跟着上涨。经济条件明显好转之后,人们的眼光开始瞄向了家用电器,被誉为“新三件”的电视、电冰箱和洗衣机代替了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老三件”。

而其中,电冰箱的需求越来越旺,电冰箱的元器件当然也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于是,李书福很快就在自己家里开起了小工厂,为冰箱厂配套生产配件。李书福一人身兼厂长和工人,并没有聘请其他工人,实际上这还是他自己开的小作坊。李书福整天在工厂里的小板凳上琢磨,一会儿用这个工具夹一下,一会儿又用那个工具锤一下,钻啊、磨啊,不停地敲敲打打,再过一会儿,他已经收拾好一个大帆布袋准备去台州冰箱厂了。

可以说,这一段单干经历极具传奇色彩。随着生意做得越来越好,李书福的几个兄弟也都加入了为冰箱厂生产元器件的队伍。

很快,李家四兄弟共同成立了台州石曲冰箱配件厂。为了消除心中对私自办企业的顾虑,他们甚至还去乡工办申请办理了乡镇企业的执照。在厂里,李书福的大哥李书芳担任厂长,而李书福主要负责销售。

这家冰箱配件厂,与台州众多的小工厂一样,经营者主要是自己的家人亲戚。除了李家的四个兄弟,李书福的姐夫、小舅子等几人也都参与其中。当时配件厂里生产的元器件,主要是销往杭州的几家大型冰箱厂。

由于家电在国内越来越热销,李书福的销售头脑又十分灵活,而且李书福家的配件厂主要生产冰箱的主要元器件--上蒸发器,所以李家的这个配件厂每天都要开足马力运转,才能勉强完成电冰箱厂家的订单。很快,配件厂的销售额就达到了相当规模,有数据显示为900万元。

当时,为数众多的类似于李书福家开办的这种小工厂,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政府的注意。李书福家开的这家配件厂由于规模和销售额都较大,因而得到了政府更多的关照。而政府也在担心,合股办厂可能会带来利益纠纷问题。李书福及其兄弟,还有众股东都表明了在合股制企业中因为各自投入了资金,定了股,每个人都直接承担着风险,所以干得比在集体企业中更认真,他们有信心吸引到更多有技术、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加入工厂,把工厂办得越来越好。他们这种表态,也获得了政府的信任。

最后,李书福的这家电冰箱配件厂果然越做越大,生意越来越好,不仅为他个人创造了财富,同时也为乡邻带来了工作岗位,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对李书福个人而言,石曲冰箱配件厂是他在创业经历中迈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个配件厂,不仅为他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回报,更让他积累了极为重要的创业经验。

1985年,石曲冰箱配件厂经营得十分红火,厂里的生产规模、销售额和利润收入都翻了几番。然而,李书福觉得自己开的这家冰箱配件厂虽然利润很可观,但毕竟只是生产一种配件,相对于电冰箱整机生产来说,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他想,自己既然能生产电冰箱的关键元器件,为什么就不能生产产值及利润空间更大、前途更为光明的电冰箱呢?

就这样,生产电冰箱的欲望在李书福心中越来越强烈,终于有一天,他鼓起勇气向其他几位股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然而,他的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大多数股东的反对,甚至有人指责李书福是个疯子,放着利润这么大的配件生意不做,非要冒险去生产电冰箱整机。

股东们的指责是有道理的,确实,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他们自己生产电冰箱几乎是只有疯子才会有的幻想。电冰箱是由国家统一管制的产品,都是由国营企业生产、经营、销售,民营企业绝对不可能获得生产许可证。没有生产许可证,就不能办厂生产,而无法生产,当然也就无法销售,更谈不上利润。即使勉强生产出电冰箱,由于台州地区多山地,铁路当时还没有通到那里,公路也只是绕来绕去的盘山路,电冰箱整机运送十分不便,送出一批货就要支付很大一笔交通费。更为致命的是,此前李书福他们都只是生产配件,根本就没有生产整机的经验,更没有生产整机所需的技术和人才,而且掌握先进技术的人肯定会流向杭州、上海这类大城市,几乎没有人会选择来台州这种穷乡僻壤。小小的民营企业想与实力雄厚的国营企业竞争,在当时看来无疑是拿着鸡蛋碰石头的疯子之举。

然而,李书福就是有着常人不能理解的疯子式的思维。即使面对众人的反对,他仍然坚持要生产电冰箱。当然李书福也十分清楚,要想实现这一愿望并不能一蹴而就。

之前,石曲冰箱配件厂主要生产冰箱的关键元器件--上蒸发器。李书福发现当时市场上流行的电冰箱已经从单门冰箱转变成了双门冰箱。而双门冰箱与单门冰箱不同,它的关键元器件,同时也是躲不掉的难关,就是下蒸发器。

其实,当时李书福开办的冰箱配件厂本来也只是生产一些十分普通的冰箱配件,后来他特意跑去上海请了专家攻克技术上的难关,又请了一个在化工厂工作的同学帮他试造冰箱蒸发器,最后才成功地制造了上蒸发器。而生产下蒸发器,当然也难不倒李书福这个机械兼化工天才。1986年,李书福与二哥李胥兵一起组织了一批人生产下蒸发器,并开始研制冰箱。

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就成功研制出了下蒸发器,并创办了黄岩制冷配件厂。这家配件厂就是为了生产电冰箱而做的准备。1987年下半年,冰箱真的被他们成功地生产了出来。这时,李书福又将工厂改组为黄岩北极花电冰箱厂。

李书福为黄岩北极花电冰箱厂注册了商标,随即开始了电冰箱的生产。因为当时的电冰箱仍然处于需求旺盛的时期,李书福的冰箱厂效益良好。

1988年下半年,李家四兄弟又走向了联合。到1989年5月,冰箱厂的销售额已经达到4000万元。李书福及其兄弟们看到自家冰箱在市场上的卓越表现,都对冰箱厂信心满满,认为能够在以国营企业为主的冰箱生产领域占得一席之地。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李家四兄弟很快就找到青岛红星厂,与他们合作,为他们生产冰箱、冰柜。

然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从1985年开始,家电市场被人们普遍看好,全国各地政府纷纷支持家电企业。单单是冰箱厂,几乎全国每个省都有一家品牌冰箱厂。比如说,北京的“雪花”、天津的“可耐”、江苏的“香雪海”、安徽的“扬子”和“美菱”、广东的“科龙”和“万宝”,而李书福所在的浙江省更是有“友谊”、“西泠”和“华日”三家。由于冰箱厂过多,生产出来的冰箱不能很快销售出去,从而造成产品积压严重。为了缓解这种状况,政府决定压缩冰箱生产。

李书福的冰箱厂也就是在这次压缩中陷入了绝境。由于拿不到定点生产的批文,李书福只能将冰箱厂关闭。这一次打击,又让重新团结起来的四兄弟散了伙。

李书福始终不想放弃辛辛苦苦创办起来的冰箱厂,但他无力与政策较劲。关掉冰箱厂的李书福对此久久不能忘怀,在回忆关闭冰箱厂这段痛苦经历的时候,李书福经常会用“后悔”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确实,事业成功后的李书福当然会对当时乖乖关掉冰箱厂感到后悔。那时候的李书福还不到30岁,人生阅历还不够丰富,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寻求老牌国营企业青岛红星厂的帮助,只要挂靠在国营企业的牌下,自己的冰箱厂就不会惨遭关闭的厄运了。

“我那时候还太年轻,竟然将工厂、库存、土地连同厂里的存折都上缴了。”李书福感慨道。现在在我们看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李书福关掉了一家冰箱厂,却成了汽车业的巨人。正所谓上天在给你关掉一扇门的同时,将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假如李书福的冰箱厂仍然继续在运转,我们有可能看到一位名叫李书福的家电业大佬,却很可能就看不到一个汽车业的巨人了。

3.镁铝曲面板中寻财富

放弃了冰箱厂的李书福,选择了去深圳的大学进修,也算是圆了自己多年未能实现的大学梦。

有一天,他看到宿舍已经有些破旧了,于是就联合了几个室友准备将宿舍好好装修一番。他们来到建材市场,想要挑选一些装修用的材料回去。可是事情就是这么巧,在逛建材市场的时候,李书福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叫做镁铝曲面板的建材。

国内市场上卖的这种用作装饰曲板,主要是由台湾的厂家生产的,售价每张高达220元人民币。此时,生意头脑灵活的李书福看到了这种建材里面蕴藏的无限商机--本来成本很低的一块板,却能在市场上卖出不菲的价格。有过生产冰箱配件经验的李书福觉得自己肯定能生产出这样的面板,甚至可能比这种更好。此时此刻,他心中的赚钱欲望被镁铝曲面板再次点燃。于是他决定放弃学业,回台州老家重新开始创业。

因为李书福在深圳上学,而深圳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他看到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房地产市场也越来越红火,买房的人越来越多。除这些表面的现象之外,他还看到了背后隐藏的商机。即人们买了房子之后,必然会将它装修一番,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装修就要用到大量的装饰材料,其中,镁铝曲面板就是很常见很好用的装饰材料。

李书福看准了镁铝曲面板中蕴藏的无限商机,立即离开了学校。1990年,他回到台州,准备从事镁铝曲面板的生产加工业务。

李书福再一次找到他的二哥李胥兵。二哥一向欣赏李书福超凡的胆识和卓越的生意头脑,很快就同意与李书福合伙开一家镁铝曲面板的生产加工厂。俗话说不能人云亦云,李书福知道,做事更不能仅仅满足于跟他人做一样的。因此,他和二哥李胥兵随即决定自行研发一种镁铝曲面板的新品种。

1990年5月4日,李书福拿出之前做冰箱生意赚来的钱投资办厂。李书福将厂名定为黄岩市吉利装潢材料厂,“吉利”,意为大吉大利,此后它一直伴随着李书福的事业。

将吉利装潢材料厂办起来后,还不能立即开工运作。因为李书福要的是比他人更好的、更先进的镁铝曲面板。他着力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引进高科技设备,遍访国内各家同类型厂家的生产工艺和产品,全力做高端的镁铝曲面板。

而他的二哥李胥兵,则专门负责带领一批技术人员在厂里闭门研制,他们要的是一种新型的镁铝曲面板,要超过目前市场上所有的同类产品。研发新东西总归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而且人员严重不足,资金也没有全部到位,工作条件也是相当差。

起初,他们只知道要研发一种镁铝合金的曲板,但是他们手上既没有现成的技术材料作为支撑,又没有别人做好的样品拿来仿造。从研发到制作,所有的工作都要厂里的几个人一点点不断地摸索。可以说,开始就意味着失败,而失败后又重新开始,然后再次失败……

就这样在经历了千百次的失败、重头再来的反复循环之后,终于在1991年7月,他们研制出了第一块新型的镁铝曲面装饰板。

在这整整一年零六个月的日子里,恐怕参与研发新产品的所有人都会刻骨铭心,当然李书福兄弟二人对这段时间的辛苦更是记忆深刻。厂里请来的所有的研发人员不仅仅是技术员,而且还要当操作工,每天他们的衣服上都会沾满油污和汗水。当时参与其中的人回忆说:“那个时候,我们几个人每天都坐在生产流水线旁,几乎不分昼夜地研发理想的新产品。每天都可以见到我们几个人不顾脏乱,用沾满油污的手抓宵夜吃。而要是有谁确实累得扛不住了,就随便蜷缩在某个角落睡一觉,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这种新型的镁铝曲面装饰板很快就在国内的装潢市场上打开了销路,而且由于国外材料价格始终处于高位,李书福推出来的这种装饰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1991年,李书福的工厂中生产的镁铝曲面板就获得了800多万元的销售额。第二年,这种装饰板走进了更多的家庭,工厂销售额突飞猛进到了7000多万元。

李书福传 - 第一章 创造前传,农村小子打造摩托车王国1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