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早已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已有很多学者对此做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遗憾的是,经济学家主要就金融结构论金融结构,而很少把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时至今日,有关这种关系的研究依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于是就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在现实世界中,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运行的基本细胞——企业的关系被展示得淋漓尽致,而理论却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显得较为薄弱。尤其在当下的我国,这种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奇特现象更是见惯不怪。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结构理论框架,可以说在这方面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成果。实际上,我们应从实体经济角度——企业来研究金融结构。同时资本市场与银行中介在很多功能上存在难以消除的差别,它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与绩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试图构建一个关于金融结构的完整的理论框架,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金融结构。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本书从企业发展这个角度出发,从而避免就金融结构论金融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结构理论框架。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金融结构的变迁归根结底是由企业发展引起和推动的,同时金融结构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会影响企业发展。围绕上述核心观点,通过考察企业发展与金融结构之间的关系,本书主要研究了金融结构的发展阶段、不同金融结构的比较及发展趋势、金融结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我国企业发展与金融结构现状等问题。

本书的理论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金融结构作为虚拟经济范畴,其变迁归根结底是由实体经济范畴的企业发展引起和推动的,金融结构是适应后者的发展要求而变迁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产权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就要求金融功能作出相应调整。银行和资本市场存在功能上的差异,而金融结构变迁就会扩展和提升金融功能,解决企业的产权矛盾,促进企业发展。也就是说,金融结构及其变迁是企业发展中产权矛盾的表现形式或矛盾运动形式。

2.企业发展要求金融结构相应地变迁,金融结构的变迁是生产力和企业社会化发展的体现,并为企业发展和社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提供了适当的运动形式。我们认为支配金融结构变迁的是企业社会化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金融结构的发展变迁是企业发展推动的过程,它基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排除金融结构变迁中还存在其他内在的力量和逻辑。金融结构的自身发展规律就是从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发展到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

3.通过对不同金融结构的比较研究以及金融结构与企业的适应性分析,我们认为全球金融结构出现互相融合的趋势。

4.金融结构有相对独立性,它会影响企业发展,对企业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信息处理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既可能促进企业发展,也可能阻碍企业发展。

通过本书所建立的理论框架,针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企业发展与金融结构错位问题,为推进我国金融结构改革以促进企业发展,笔者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其中包括发展全能银行、完善资本市场,实现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融合。

企业发展视角中的金融结构研究 - 内容摘要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