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但是也让很多有识之士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那个时候,各种学说和流派并存,是文化发展中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为中国文化奠定基础的时代。

以礼治国的儒家

至圣先师孔子。(1)

孔子是我国最有名的教育家,有“至圣先师”之称,但是他最初的理想并不是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而是成为一个能够帮助君主治理国家的贤臣。

孔子本名叫做孔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关于他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据说孔子刚刚生下来的时候,他的头顶不平,有一块地方凹下去了,看上去就像一道小小的丘壑,于是父亲就给他取名叫做孔丘。那么他为什么又叫孔子呢?在那个时候,“子”是对学识渊博的人的尊称。

孔子非常喜欢古代文化,他自己也非常乐于钻研古代文化。他曾经跟随鲁国的乐师师襄学琴,一支曲子学了十几天之后,师襄很满意:“嗯,不错,可以学习新曲子了。”孔子却不满意,他说:“我现在掌握的只是曲调,技巧还不娴熟。”过了几天,孔子已经把曲子弹得非常流畅了,但他仍然不满意:“这首曲子的神韵我还没掌握,我再练习几天吧!”又过了几天,师襄笑着对孔子说:“现在你已经弹得完美无缺了,可以学习新的曲子了。”可谁知道孔子竟然说:“我还没体会出来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还没有完全掌握这首曲子的精髓,我还要继续学习这首曲子。”说完他又弹奏起来。

师襄见他如此坚持也就不勉强他了,这一天孔子高兴地跑到了师襄面前,兴奋地说:“我已经能从曲子中看出作者的样子了。他的脸膛黑黑的,个子很高,眼睛炯炯有神地望着远方,诸侯都臣服于他,这个人一定是周文王。”师襄听了,站起来对着孔子行了一个大礼:“您真是了不起啊!我的老师把这首曲子传给我时就跟我说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文王操》。”

后来孔子为鲁国的一个贵族管理仓库,很快他就被提拔为一个专门管理工程建造的小官。但是孔子的志向并不在此。他的理想是治理国家,为了找到一个赏识他的国君,他决定离开鲁国,去其他国家谋求发展。他不辞劳苦,带领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奔走游说,他到处碰壁,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

孔子与弟子们被困在陈蔡之间的那段时期是他最为困窘的时候。由于不想让孔子去楚国,所以陈蔡两国的人便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吧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和弟子们不仅行动受到限制,而且连粮食都断绝了。有的弟子都饿得站不起来了。即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孔子仍然不忘给弟子们讲学诵诗,弹琴唱歌。后来是楚国国君派兵给陈蔡两国施压才解救了他们。又有一次在郑国境内,孔子和学生们走散了,自己一个人站在城门下等候。不一会儿学生们就找到了他。原来是有一个路过的郑国人告诉他的学生:“城门外有一个人相貌奇特,一看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只是有点狼狈,那无精打采的样子有点像丧家之犬。”听完这个描述,学生们猜到这个人十有八九是自己的老师,他们向老师转述了路人的描述,孔子自嘲地说:“说我相貌奇特未必正确,但是说我像丧家之犬,这话真是对极了!”

就这样,孔子在外颠沛流离了十四年,年老的孔子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鲁国。那时候的国君是鲁哀公,虽然鲁哀公总是会打发人来向他请教治国的方法,但是鲁哀公并没有想过请孔子亲自帮助自己。孔子知道鲁哀公的心思,也没有向他提出过任何要求。从那以后,路子开始潜心研究古代典籍,编成了《诗经》,随后又完成了、《礼》、《乐》、《易》、《春秋》等著作的编修工作。孔子把这些经典书籍作为教材,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相传孔子有三千子弟,其中精通“六艺”(2)的人有七十二人,这就是后人所说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七十三岁逝世,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才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

(1)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2)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亚圣”孟子。(1)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对儒家思想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尊称他为“亚圣”,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

孟子的成长与母亲精心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带着他住在墓地附近,有一天,孟子兴冲冲地跑到母亲面前,哇哇大哭,还边哭边拜,孟母很奇怪,就问儿子怎么了。这时候孟子“扑哧”一声笑了,“那些来送葬的人就是这样的呢!”孟母听了这话,心里一惊,想道:“这个地方太不适合孩子居住了。”很快孟母就找好了地方,带着孟子离开了。这次住的地方离一个屠宰场很近,孟子很快又开始模仿屠户做买卖和宰杀牲畜,母亲很快又带着他离开了。这次母亲把家搬到了一个学堂跟前,很快母亲就看到孟子开始跟着学堂里的人学习行礼跪拜,天天嘴里都念念有词。于是母子俩就在这里住了下来。

关于孟子,还有一个他休妻的故事也流传得很广。有一天,孟子的妻子一个人在屋里,就叉开腿坐着。孟子进屋看见妻子的样子,怒气冲冲地出去了,他对母亲说:“这个妇人太没礼貌了,我要休了她!”母亲问他究竟出了什么事情竟然要休妻,孟子把事情原委讲了一遍。

孟母却说:“这不是妇人不讲礼貌,而是你不讲礼貌。我记得《礼经》上说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高声询问谁在屋里面;要进入厅堂的时候,也要先高声说话,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眼睛必须往下看。《礼经》这样说,就是为了不让人措手不及。现在你到妻子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不雅的坐姿。这并不是你妻子的过错,而是你的过错。”听了母亲的一番话,孟子认识到是自己错了,从那以后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情了。可以说,孟子最终能够成长为与孔子并列的“亚圣”,孟母的教育功不可没。

到孟子长大成人之时,正是诸侯之间征战不断的时候,不过这可苦了老百姓,孟子看到这种情况,就效仿孔子去游说各国君主,但是收效甚微,各国君主中比较重视孟子意见的人就是梁惠王了。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那么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也没有什么不同。”“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是老百姓却面有饥色,野外躺着无数饿死的人。这难道不是当权者带领着野兽在吃人吗!您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好战的梁惠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又有一次,梁惠王疑惑地问孟子说:“为什么我费尽心力治国,也爱护百姓,可是却不见百姓来归附我呢?”孟子说:“那我就用打仗打个比方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一番厮杀之后,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一个人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贪生怕死。(2)您对这个事情怎么看呢?”“都是逃跑,跑五十步和一百步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是了,虽然你热爱百姓,但是你和其他的国君一样喜欢打仗,这与五十步没有什么区别。所以百姓没有来归附。”

多年周游列国没有成效,孟子最后回到了故乡,以著书立说、培养学生作为余生的目标,他所写的《孟子》也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1)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2)“五十步笑百步”的出处。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无为自由的道家

神秘的老子。(1)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曾经向他请教过问题。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但是老子本人在历史上却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

《史记》中描述老子是一个“隐君子”,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至今没有人能够确定老子是哪里人,是做什么的,甚至是不是曾经有过这个人都有人质疑。不过,现在的学者比较认同的是老聃就是老子。

这个老聃出生在楚国的一个姓李的人家,刚一出生,人们就觉得这个孩子长相不一般:他的前额宽阔,耳垂特别大。当时的人们认为耳垂大的人有福,于是纷纷恭喜孩子的父亲,说这个孩子将来必成大器。他的父亲当即给孩子起名为“李耳”,又用表示耳垂很大的“聃”来作他的字,前面加上一个“老”字希望他健康长寿。

老子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记忆力特别好,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但是他还是不满足于自己的学识,一个人来到了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因为学识渊博,他很快就在东周最大的图书馆里担任管理员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老子有了更便利的条件博览群书,不久就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学问家,有很多人都来向老子请教问题,其中也包括孔子。孔子向老子提出了很多有关古代礼制的问题,老子淡然一笑,对孔子说:“你提到的这些人都已经死去很久了,恐怕连埋在地下的骨头都烂掉了,就剩下这些话还在世上流传,所以你没必要一味地去模仿他们,不要被这些话束缚了自己的言行。君子应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碰到机会就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有机会就远离政治,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你说呢?”

孔子很受启发,他回去跟自己的弟子说:“我以前只知道鸟会飞,鱼会游,兽会跑,但是它们都可以用工具捉住,而对于乘风直上云霄的龙来说,我就丝毫不了解了。今天我见到老子,发现他的知识如此广博,见解如此深刻,我想他大概就是出神入化的龙的化身吧。”

老子一直住在洛邑,当时的周王朝已经日渐衰微,周景王死后,王子朝与即位的周悼王之间发生了冲突,爆发了长达五年的内战,百姓生活遭到严重破坏。朝兵败之后逃到了楚国,还带走了图书馆内的很多珍贵书籍,老子非常伤心,他决定离开这个地方,去民风淳朴、国家安定的秦国安度晚年。

老子骑着青牛来到了函谷关,过了函谷关他就到达秦国境内了,老子的心顿时轻松起来。这时候,一个名叫尹喜的守城官员认出了老子,他惊喜地跑过去迎接他。尹喜非常崇拜老子,他深深地对老子鞠了一躬,然后说:“先生这是要去哪里呢?”“我准备离开这里,到秦国隐居去了。”“我听说先生学问广博,既然您来了这里,就在这里休息几天吧。您可以把您的学问见解编成一本书,这样即使您去隐居过着逍遥自在地生活,也可以用您的远见卓识来为后来人指点迷津哪!”老子被尹喜的真诚打动,于是在函谷关小住了几天,把自己对于宇宙、人生和社会各个方面的见解都写了下来,这就是流传千古的《道德经》。

老子写完书后就继续向秦国进发了,但是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知道老子的行踪了。不过人们都相信他是一个长寿的人,有人说他活了一百六十岁,有人说他活了二百岁。

(1)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逍遥的庄子。(1)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这句诗的灵感就来自庄子,庄子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关于庄子最有名的就是“庄生梦蝶”的故事。据说有一天庄子睡觉的时候,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他在花丛间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但是他醒来之后却陷入了沉思中,他始终搞不明白究竟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自己。如果是自己变成了蝴蝶,为什么自己能够体会到蝴蝶独有的飞翔之乐?如果是蝴蝶变成了自己,为什么这一切会出现在自己的记忆之中呢?

这个哲学问题不仅困扰了庄子的一生,也让人类头疼了几千年。如果你想要解开这个问题,一定要认真而系统的学习哲学知识。

还有另外一个类似的故事。有一次,庄子与惠施在桥上游玩。庄子说:“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啊。”惠施反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除了这些哲学问题,庄子还是一个淡泊名利,不愿做官的人。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之后,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偷偷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啊!”惠施听到后非常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才学远在庄子之下,就派人在国都搜捕了三天三夜。庄子听说这件事情后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从南海起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味道甜美的泉水不喝。此时有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这只鸟飞过猫头鹰面前时,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愤怒的恐吓声,害怕自己的食物被抢走。现在你就是在拿梁国的国相之位恐吓我啊!”听了庄子的一席话,惠施羞红了脸。

又有一天,庄子正在河边悠闲的垂钓,国君的三个随从来找庄子。“先生您好,君主想请您出山当丞相!”庄子听了,眼睛依然盯着水面,轻轻地说:“听说咱们国家有一只神龟,死了三百多年了,国君依然把它保存得很好,还放在庙堂里供奉。你们说这只龟是希望死后留着骨头被万人朝拜呢,还是希望活着爬在泥土里摇头摆尾呢?”三个随从不假思索地说:“那肯定是在泥地里活着啊!”庄子笑了笑,对他们说:“那你们还是让我在泥里继续活着吧。”

这一天惠施来找庄子,两人闲聊时,惠施说:“大王给了我一粒大葫芦种子。我在家精心照料种植,结出一个巨大的葫芦,有五块石头那么大。我把它切成两半做瓢,可是太大了,盛满水后一端就碎了。用它来盛别的东西也不合适,我最后只好把它砸烂扔了。”庄子说:“你为什么不把大葫芦系在自己身上,畅游五湖四海呢?为什么一个葫芦非得要做成什么才有存在的价值呢?”

惠施和庄子的基本观点不同,所以两个人经常互相看不惯,但是他们的内心对对方又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对庄子来说,虽然惠施不同意他的观点,却是唯一能够理解他的人,惠施去世后,庄子对别人说:“最懂我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1)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崇尚法律的法家

代表人物吴起。(1)

吴起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他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后世把他和孙武合称“孙吴”,著有军事书籍《吴子》。但是他为了功名不择手段,所以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吴起是卫国人,本来是一个贵族,但是到他这一代时已经家道中落了。他从小就有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人生在世,一定要当大官才能真正的成功。于是他既不经商也不参加耕种,总是带着家里剩下的钱财四处结交达官贵人,希望谋求一官半职。最后,他把所有的家财都用光了,也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邻居、同乡的嘲笑让他愤恨,他一怒之下杀死了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杀人之后,他决定逃走。临行前,他咬着自己的胳膊向母亲发誓,如果他做不到卿相,就绝不回来。后来吴起跟着一个老师学习兵法,母亲去世他都没有回家去奔丧。老师觉得他无情无义,就跟他断绝了师生关系。

吴起来到鲁国,鲁国国君觉得他是个人才,有心派他带兵攻打齐国,但是吴起的妻子是个齐国人,所以国君有所顾忌。吴起觉得这样一个大好机会不能放弃,就回家杀了自己的妻子,表明自己对鲁国的忠心。后来吴起把齐国打得落花流水。吴起心想:“鲁国这样一个小国,依靠我把齐国打得大败,这下国君一定会重用我了。”

但是他错了,鲁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伦理和礼义的国家,所以看到鲁国国君竟然让一个受到讥笑就杀乡邻,为了功名放弃为母亲奔丧,为受重用就杀妻的人掌握兵权之后,大臣们纷纷劝说鲁国国君不要重用吴起。渐渐地,鲁国国君疏远了他。

吴起并没有因为这些改变自己的言行,他转而投奔了魏文侯。魏文侯询问周围人:“吴起这个人,你们看怎么样?”“他贪慕功名,品行不端,但是他带兵打仗确实有一手,我们的名将里边恐怕没人能比得上他。”魏王就派他去攻打秦国。吴起没费多大力气,就从秦国手里夺过来五座城池。

魏文侯重用了吴起,派他去镇守边境,抵挡秦国和韩国的入侵。魏文侯去世后,魏武侯继位,魏国的大臣害怕吴起危害到自己的利益,都向魏武侯进谗言,希望武侯能疏远吴起。吴起见情况不妙,就逃到了楚国。

楚国的国君楚悼王早就听说过吴起的大名,当即就任命他做国相。吴起也不辱使命,他训练军队,提高了楚军的战斗力,还改革了楚国的政治,制定了严明的法律,把许多没有本事、夸夸其谈(2)的人赶出了朝廷,然后大幅度地削减了贵族的开支,把这些钱财投入到军事建设中。没过几年,楚国在吴起的改革下日益强大,周围的国家都担心楚国的强大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但是因为害怕吴起,谁都不敢对楚国轻举妄动。

楚国虽然强大了,但是楚国的贵族和那些被淘汰的官员都恨死了吴起。不过有了楚悼王的支持,他们也只能暗地里叫骂。终于盼到了楚悼王过世,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诛杀吴起。吴起得到消息,逃到了楚悼王停放尸体的地方,趴在了楚悼王的尸体上,他想这样那些大臣们就不敢使用兵器了。可是众人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他们只想杀死吴起,人们拿起弓箭把吴起和楚悼王的尸体一起射成了“刺猬”。后来因为射杀楚悼王这件事,被灭族的有七十多个家族。

(1)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夸夸其谈:华而不实,滔滔不绝地空谈。

集大成者韩非。(1)

韩非多次向本国君主进谏,屡屡失败;但是他的学说却得到了远在秦国的嬴政的赏识,到了秦国之后,他的命运改变了吗?

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天生口吃,不过文章写得非常好。他和秦国的丞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

两人完成学业后,李斯去了秦国,最终成为秦国的丞相;而韩非则满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回到了韩国,他要用自己的才学把韩国变成天下最强大的国家。韩国是七雄中最弱小的,当时正在秦国的威逼下不断割土求和,韩国国君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保证自己的国家不再被压缩,哪里还有心思想要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呢?所以当韩非第一次进谏的时候,就被韩王婉言谢绝了。

但是韩非没有退缩,他觉得也许是自己的口吃影响了表达,所以他决定用自己最擅长的文章来说服韩王。他感觉韩国社会的腐败落后,写下了《孤愤》;他看见韩国的官吏四处搜刮百姓,而面对秦国威逼,又只能摇尾乞怜时,韩非怒其不争,写下了《五蠹》。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只会批评社会的“愤青”,他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内外储》。他感叹自己和天下辩士的命运,又写下了《说林》和《说难》。这些书籍和文章洋洋洒洒,有十多万字。他的大名也随着书本传遍了天下,世上的每个人都知道韩国出了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叫韩非。

秦王嬴政也知道了他。他命令侍从官把韩非的书搜集齐全,开始仔细阅读。他看到《五蠹》和《孤愤》的时候,“嗖”地一下站了起来,拔出自己的宝剑,大声说道:“我一定要和这个人结交,否则我死不瞑目啊!”

此言一出,秦国马上派出了十万秦军向着韩国冲去。秦王知道懦弱的韩国一定会求和,于是就提出了要见韩非的要求。听到这个要求,韩王松了一口气,原来秦军只是想找一个没用的韩非啊!很快他就派人找到了韩非,让他出使秦国。

但是秦王怎么也没想到文采斐然的韩非竟然是一个口吃的人,沟通起来这么费劲,所以很后悔自己有些冲动的做法,秦王想:要了解这个韩非,知道他的学说,看他的书就成了。何必非看这个人呢?于是,秦王草草地结束了对韩非的接见。

韩非回到住所之后,一位秦国的大官求见。韩非很奇怪,自己现在受到了秦王的冷遇,还有谁愿意来看我呢?迎出去之后,他惊奇地发现这个大官竟然是自己经常思念的老朋友李斯。韩非著书立说期间,两耳不闻窗外事,连自己的好朋友成了秦国的丞相都不知道。

两个人见面之后,互相问候,诉说了离别后各自的经历和感受。韩非和李斯会面后,韩非觉得自己留在秦国有一点依靠了,于是他把自己没有流传到外面的书拿给李斯看,李斯看完心里很害怕,因为书的一小部分被传出去已经让秦王动用了十万大军去抢韩非,要是秦王看到了整本,那还得了?自己的地位怎么办?

李斯产生了要干掉这个老朋友的想法。机会还真让他等到了!有一次韩非上书秦王建议先攻打其他国家,再攻打韩国。李斯抓住这个机会对秦王说韩非是个奸细,始终心向韩国。秦王盛怒之下赐韩非死罪,得到这个命令之后,李斯连忙派人送去了毒酒。第二天,秦王有些后悔想赦免韩非,然后才知道韩非已经死在了前一天晚上。

韩非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掉了,但是他所写的书却一直在世间流传,直至今天。

(1)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善于用兵的军事家

承上启下的军事家田穰苴。(1)

田穰苴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比较陌生,但他是姜子牙之后最著名的军事家,孙子、孙膑等人都非常推崇他的理论,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承上启下的军事家。

田穰苴是春秋末期的齐国人,是田氏齐国的旁系子弟,他曾经被封为大司马,所以也有人叫他司马穰苴。

那么他是怎么当上大司马的呢?齐景公的时候,晋国和燕国都派兵攻打齐国,齐景公非常恐惧,就询问晏子谁能出战。晏子推荐了田穰苴,齐景公听了,就像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马上任命穰苴为将军,迎击晋国和燕国的军队。

但是田穰苴却推辞了,他说:“我本来是一个卑贱的人,现在突然之间被提拔为将军,士兵们不服从我,百姓也不相信我,还是请您派一位位高权重的人做将军吧!”齐景公听了这话,顿时蔫了下来。晏子是个聪明人,问田穰苴:“将军是不是有什么要求,不妨直说!”“如果非要我去做大将军,我希望大王您能派一名大臣做监军,以使众将士听命。”“那就让庄贾去吧!”景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个庄贾是景公面前的“红人”,是当时最受宠爱的大臣。景公安排妥当之后,穰苴与庄贾约定第二天中午在军门外会和。

第二天,穰苴早早就来到了军中,为了定准时间,他吩咐手下立起了测日影的木表,打开了测时的漏壶。而庄贾呢,因为平时骄纵惯了,被任命为监军,非常高兴,亲朋好友设宴欢送,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了才晃晃荡荡地来到军中。田穰苴生气地说:“我们不是约好了正午见,你为什么要迟到?”庄贾解释说:“这不是要和您去打仗吗?我的亲朋好友设宴为我饯行,所以就把时间耽误了。”穰苴正色说:“身为国家的将领,从接受任务的那一刻就应该忘掉家庭;在军中颁布了命令之后就要放下亲情和儿女情长;在战鼓擂响的时候就应当不顾个人安危。现在晋国和燕国已经侵入了我国国土,百姓十分恐慌,前线的战士们浴血奋战,国君都急得吃不下东西,可以说现在齐国的安危全都维系在你我的肩上,你怎么还有心思吃饭喝酒呢?”这一席话说得庄贾哑口无言,低头不语。这时候穰苴就把军内管军法的人找来问他说:“按军法,约定的时间迟到如何处置?”那个人说:“应当杀头。”庄贾听到这里,酒一下子全醒了,急忙吩咐随从去向齐景公求救。随从扬鞭而去,还没来得及赶回来,穰苴已经下令把庄贾斩首示众了,看到这种情况,将士们都知道了田穰苴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

如果你以为这事就这样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派去求救的人到了齐景公那里把情况如此这般描述了一遍,齐景公也急了,忙拿出自己的信物派人来赦免庄贾。这位特使坐在马车上,到了军门前停都没停就闯了进去。穰苴平静地对使者说:“庄贾已经被斩首示众了,请转告国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说完转头问军法官:“坐着马车在军中奔跑应该怎么处置啊?”军法官说“应当杀头。”使者听了吓得浑身直哆嗦。穰苴说:“可是国君的使者是不可以杀掉的,来人哪,把特使的随从拉下去!”然后还砍断了使者乘坐的车厢左边的木柱,杀了一匹马,叫使者回去向齐景公禀报,而田穰苴自己则带着队伍向前线进发了。

(1)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兵家之祖”孙子。(1)

你一定听说过《孙子兵法》这本书吧?他的作者孙武与田穰苴还是远亲呢,两个人都属于齐国田氏家族的分支。但是孙子不是在齐国成名的,而是在吴国,怎么回事呢?

孙子原名叫做孙武,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齐国的将军,这使他从小就能够接触到各种军事书籍,他不仅了解黄帝作战的实际情况,还知道伊尹、姜太公和管仲的用兵方法,再加上他出身将门,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他在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的齐国,内部危机四伏,崔杼杀死了国君,紧接着又发生了“崔庆之乱”,贵族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孙武对此非常反感,于是离开齐国,隐居到吴国潜心研究兵法。

孙武来到吴国后,在郊外认识了从楚国逃难而来的伍子胥,两个人相见恨晚,很快就成了很好的朋友。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夺得王位之后,得到了阖闾的重用。阖闾为了称霸天下,需要一位军事家来筹划指挥,伍子胥就推荐了孙武。

但是孙武呢,自从来到吴国之后,一边种地,一边写书,从来没有宣传过自己。吴王连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认为一个农夫能有什么大本事呢?所以未曾召见孙武。伍子胥没有放弃,反复地向吴王推荐,据说一天早晨就推荐了7次,吴王这才答应见见孙武。

孙武拿着自己写的兵法进见吴王。吴王看罢赞叹不已,又听到他讲得头头是道,心里暗自敬佩。“你的兵法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让寡人受益匪浅,但是不知道能不能用在实际中呢?可不可以小规模地演练一下,让我们见识见识?”吴王阖闾仿佛故意给孙武出难题。

几个人一起来到了练兵场,孙武看到那些“士兵”有些意外,因为那是宫中的180个宫女,带头的两个是吴王最宠爱的姬妾。吴王得意地看了看孙武,心里想:“我倒要看看你的水平!”

孙武平静了一下,信心满满地走到宫女们面前,把她们分成两队,让两个姬妾分别做队长,然后开始宣讲操作要领。安排就绪之后,孙武击鼓发令,但是宫女们对这个“游戏”感到新奇,她们根本不听号令,一个个笑个不停,根本没有队形可言。孙武召来军吏,要根据兵法斩杀两位队长。吴王一看急了,马上派人说:“我已经知道您能用兵了,但是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我吃饭都没有味道,请赦免她们吧。”孙武一口回绝了:“臣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杀掉了两位队长后,孙武任命另外两个人充当队长,继续练兵。

这一次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全都合乎规矩。孙武请阖闾检阅,阖闾心中不快,托辞不来,孙武便走到吴王跟前说:“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对士卒一定要威严,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一番解释,吴王阖闾心中暗自敬佩,不久便拜孙武为将军。而孙武也不辱使命,最终帮助吴王阖闾完成了称霸大业。

(1)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智斗同窗的孙膑。(1)

孙武死后一百多年,孙家又出了一个名垂千古的军事家,他就是孙膑,孙武的后世子孙。孙膑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那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孙膑和庞涓是鬼谷子的徒弟,师弟孙膑天资聪颖,过目不忘,而师兄庞涓虽然也很聪慧,但是与师弟比起来,就差了一大截。他们在学习兵法的时候,关系很亲密,就像亲兄弟一样。

不久,庞涓听说魏惠王正在招贤纳士,庞涓本来就是魏国人,他觉得自己开创大业的机会到了,就决定下山投奔魏惠王。鬼谷子见他去意已决,就放他下山去了。下山之前,庞涓对孙膑再三保证,说一旦自己出人头地,马上向魏惠王推荐师弟,然后兄弟俩一起做一番大事业。善良的孙膑对此深信不疑,嘱咐他多加保重。

庞涓到了魏国之后,一连打了好几个漂亮的胜仗,很快得到魏惠王的赏识,被封为将军。可春风得意的庞涓没多久就高兴不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原来他想到了孙膑。他知道自己的才干远远比不上孙膑,按照当初的诺言,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孙膑很快就会超过自己;如果不推荐他呢,万一他去了别的国家,自己真的与他打起仗来也不是他的对手。过了不久,庞涓想出了一条“妙计”。

几天之后,正在山上认真研习兵书的孙膑接到庞涓的一封信,信中邀请他赶快下山共同建功立业。孙膑觉得师兄真够意思,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觉,第二天就拜别了师傅,来到了魏国。孙膑来后,庞涓盛情款待了他。几天过去了,魏惠王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孙膑非常相信自己的师兄,就一直安心等待。

有一天,孙膑正在看书,忽然外边传来一阵喧闹声,还没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就被绑了起来,一个人宣布孙膑私通齐国,要挖去孙膑的膝盖骨,这就是“膑刑”,这也是后世把他叫做“孙膑”的原因。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他脸上刺上了字,让他以后再也没法面对世人。原来,自从孙膑来到魏国,庞涓就一直在魏惠王面前诋毁孙膑,使他遭受如此横祸。

孙膑看出来了庞涓的真面目,为了脱身,他开始装疯卖傻,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庞涓听说了这些,但是他并不相信孙膑真的疯了,就叫人把他扔到猪圈去,偷偷派人观察。孙膑披头散发,在猪圈里倒头就睡,甚至还把猪粪塞到嘴里大嚼。庞涓这才认为孙膑是真疯了,从此放松了监视孙膑。

一天,孙膑听说齐国有个使臣来到魏国,就偷偷去拜访。这位使臣从谈吐中认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就答应帮他逃走。这样,孙膑藏在齐国使臣的车子里,秘密地回到了齐国,不久孙膑就因为帮助田忌赛马得到了齐威王的赏识。

公元前342年,庞涓带领10万大军,分3路进攻韩国。韩国国小势微,就派出使臣向齐国求救。齐威王认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去救韩国。孙膑与庞涓之间一场生死较量拉开了序幕。

孙膑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方法。庞涓决定与齐军决一雌雄。不料,齐军不肯交战,稍一接触就向东退去。庞涓紧追不放。头一天,齐军营地有10万人的饭灶;第二天,还剩5万人的灶;到第三天,只剩3万人的灶了。庞涓得意地说道:“我就知道齐国的士兵都是胆小鬼,如今不到三天就逃跑了大半!”于是他传令:“留下步兵和笨重物资,集中骑兵轻装前进。”

当魏军来到一个叫做马陵道的地方的时候,孙膑指挥早已埋伏好的弓箭手见到火光就万箭齐发。庞涓听说前面的道路被树木堵塞,忙上前察看。朦胧间他看到路旁有一大树,上面隐约有字,于是派人点起了火把。当庞涓看清树上的那一行字时,大吃一惊,原来书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他这才知道中了孙膑的计谋,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埋伏在山林中的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乱成一团,死伤无数。庞涓身负重伤,知道败局已定,就拔出佩剑自杀了。齐军乘胜追击,彻底打败了魏国的军队,俘虏魏太子。

(1)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燕国名将乐毅。(1)

燕国本来是一个实力很弱的国家,但是自从燕昭王亲自打扫黄金台招揽贤士以来,燕国发展非常快,所以很多大国都对燕国虎视眈眈。即使是在这种四处受敌的情况下,燕国还是差一点灭了齐国。这都要感谢一个叫乐毅的人。

乐毅是魏国将军乐羊的后代,这个乐羊被封在中山国附近,帮助中山国复了国。但是后来中山国被赵武灵王所灭,于是乐毅就成了赵国人。不过乐毅没有赶上赵武灵王最风光的时候,赵武灵王死后,他逃到了祖先发迹的地方——魏国。

魏昭王知道乐毅是乐羊的后代,给了他非常丰厚的封赏,但是没有给他兵权,而是让他做了一个外交官。但是即使没有让他做大将军,乐毅的锋芒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其中就包括正在广招贤士的燕昭王。

机会终于来了!一次,魏王派乐毅出使燕国,燕昭王很想把乐毅留在燕国。但是,这个乐毅可是使臣,如果就这样留下了,可能会引起一场外交纷争。燕王修书一封说明情况,魏昭王得到信后,回复说愿意让乐毅留在燕国。

乐毅很快成了燕国的副国相。燕昭王得到乐毅后十分高兴,连忙向乐毅请教国事。而乐毅对燕昭王的问话全都采用了逃避的策略。这让燕昭王很不痛快。最终乐毅在燕国沉寂下来了,没了燕昭王的询问,乐毅倒是乐得清闲,他每天和朋友钓钓鱼,喝喝酒,日子过得不亦乐乎。这些消息很快传到了魏王的耳朵里,魏王笑着说:“还好我们没用他!祖上是名将,子孙可未必哦!”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燕昭王对乐毅由满怀希望变成了失望,最后已经对他绝望了。正当燕王决定给他一块封地,让乐毅出去养老的时候,他在一个深夜穿着盔甲来到了燕昭王的宫殿。

原来,乐毅之所以表现得放荡不羁,只是为了麻痹大国的神经,他想要出其不意地战胜那些虎视眈眈的大国,第一个目标就是齐国。这天晚上,燕昭王和乐毅秘密谋划了战胜齐国的计划。

第二天,燕昭王把乐毅发配到了偏远的地方,并且派了五千人押解他。其实这五千人是乐毅训练的精兵,他是想把他们带到不引人注目的地方继续加以训练。巧的是,苏秦为了报答燕王的恩情,选择了到齐国去卧底,他一方面把齐国的动态源源不断地送回燕国,另一方面则用花言巧语让齐湣王失了民心。

乐毅的五千精兵训练好后,燕国联合了秦国、楚国和赵国,一举包围了前去会盟的齐国大军。而齐国驻守本国的军队则一直盯着魏赵秦,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弱小的燕国会攻打齐国,所以一路上燕军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很快占领了齐国的七十多个城池,只剩下即墨和莒城。乐毅采取了稳守稳打的方法,想围困齐国,直到他们弹尽粮绝,自己投降。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燕昭王竟然在这个时候过世了。继位的新君中了田单的反间计,撤换了乐毅,最后燕国军队又被田单逐出了齐国。

乐毅接到了命令之后,知道新君不信任自己,回燕国恐怕凶多吉少,就回到了故乡赵国。燕军大败之后,燕国国君十分后悔,同时也害怕乐毅投奔赵国对自己不利,就派人向乐毅道歉。乐毅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表明自己不会效忠昏君的态度。不过乐毅在燕国的名誉得到了恢复,他也没有报复燕惠王,从此乐毅就在燕赵两国之间自由穿行来往,得到了两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1)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火牛破敌的田单。(1)

一千多头尾巴上点着火,身上画着五彩龙纹的牛出现了,这是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吗?不,这一幕出现在战场上,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田单是齐国的远房亲戚,最初他只是一个管理集市的小官,没有人认识他。

齐湣王时期,与齐国素来不和的燕国派出大将乐毅,联合赵国、韩国、魏国和秦国的军队一起讨伐齐国。齐国抵挡不住,连连败退,最终退到莒城(今山东省莒县)。

田单虽然不甘心做亡国奴,但是他没有职权,只能带着族人一路往东逃。在逃跑的过程中,田单发现,车子的木车轴露在外面很容易损坏车子,也影响赶路的速度。他就让族人把车轴过长的部分锯掉,再用铁箍包住。很多人因为车子受损被燕军抓住,但是因为田单的英明决策,家人顺利逃到了即墨(今山东即墨)。

这时候的齐国只剩下莒城和即墨还没有沦陷。听说齐湣王藏在莒城,燕军集中兵力去攻打。后来有一个叫淖的大臣趁机杀死了骄奢的齐湣王,拥立他的儿子为王,这就是齐襄王。襄王带领着百姓拼死抵抗燕军的进攻,坚守着莒城。

燕军见莒城久攻不下,改攻即墨。原来的守城官员在战争牺牲了,于是人们推举了善于观察、有勇有谋的田单做将军。刚好在那个时候,支持乐毅的燕昭王去世了,而新即位的燕惠王与乐毅不和。田单利用这一点想出了一招反间计。田单扬言:“现在齐王已经死了,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而乐毅与燕王不和,怕自己回去被杀,所以他想在齐国称王。因为齐国的百姓还没有归顺,所以他就放缓了进攻即墨的速度。如果现在换成另一名大将,即墨就彻底完了。”燕王果然听信了这个传言,罢免了乐毅的职务。

反间计成功后,田单就开始计划收复失地了。他想尽办法鼓舞士气,同时让燕军的防备越来越松懈。过了一段时间,田单觉得时机已到,于是他派人从城里搜集了一千多头牛,又找人给牛披上大红绸子,上面画上五颜六色的蛟龙,又在牛角上绑上了锋利的尖刀,最后在牛尾巴上拴上了一束沾满油脂的芦苇。

到了晚上,田单命令士兵在城墙上凿了几十个大洞,然后点燃了牛尾巴上的芦苇,把牛趁着夜色放了出去。五千士兵跟在牛群后面。牛被点燃的芦苇烧得疼痛难忍,疯狂地往前冲去。

燕军听到外面一阵喧哗,出了营帐就发现一大群怪物冲着他们飞奔而来。凡是碰到这些怪物的人都非死即伤;狂奔的牛群在前边开路,五千精兵跟在后边见燕军就杀;那些不能上阵杀敌的老弱妇孺,也都拿着铜盆敲打助威。燕军惊慌失措,四处逃窜。齐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黄河边上,路上经过的七十多座池全部回归齐国。随后,田单把齐襄王从莒城迎回了齐国的都城临淄。

齐襄王为了奖励田单复国的壮举,封他为平安侯。

(1)选自《史记·田单列传》。

战国第一名将白起。(1)

白起是战国第一名将,但是为人残暴,喜欢斩杀俘虏,在长平之战中更是把四十万战俘活埋,所以人们也叫他“人屠”,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典型代表。

秦国到了秦昭王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国家了,白起是当时的大将军。

白起曾经率兵攻打韩国,斩杀了24万韩军,随后秦昭王写信给楚襄王,说要与楚国决一死战。楚襄王非常恐惧,只好与秦国讲和了,还娶了秦国宗室的一名女子为妻。以后的时间里,楚襄王总是与秦昭王会盟,表示臣服于秦。

但是楚襄王的心里可不是这样想的。他总是想战胜秦国,后来又有一个主张“合纵抗秦”的纵横家来劝说楚襄王。楚王被这个人这么一激,马上派出使臣前往各个诸侯国进行游说。

秦昭王听到这个消息,气不打一出来,他决定要惩罚一下楚国,派出白起去攻打楚国。白起很快攻下了楚国的国都,焚烧了楚王的坟墓,楚王不得不把都城迁到一个叫做陈的地方,并且准备反击。但是凑来凑去也只找到了10万人,虽然夺回了长江边上的十五个城邑,但是再也没有实力与秦国抗衡了。经过秦国这一连串的打击,直到灭亡,楚国都没有再现曾经的辉煌。

还记得上党这个地方吗?没错,就是那个被韩国太守献给赵王的地方。赵王接受了这个地方之后果然惹恼了秦国,秦昭王派人去攻打赵国。赵王派老将廉颇出战,廉颇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采取了坚守不出战的策略,不管秦军怎么挑战,赵国就是不出兵。后来秦国国相范睢收买了赵国的权臣,散布流言说:“秦国最害怕的就是赵奢的儿子赵括了,廉颇那个老家伙不足挂齿,他现在不敢出战,就快投降了!”赵王对于廉颇不出战本来就颇有微词,听了这样煽风点火的话之后,他马上派赵括代替了廉颇。

“新官上任三把火”,赵括一来就把廉颇的部署全部打乱了,更改了部队的制度,撤换了大批将领,这使赵军的战斗力大幅度下降。

而秦国这边呢,他们却派出了更加勇猛的白起。这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白起的名气太大了,为了防止赵军有所防备,秦王下令:“把此次战役的指挥者是白起的事泄露出去的,杀无赦!”

毫无实际作战经验的赵括面对百战百胜的白起,结果可想而知。白起围困了赵军好几个月,赵军断粮后甚至有人自相残杀来获取食物。赵括带兵突围好几次也没有成功,最后被射死在战场上,四十万赵军投降。白起说:“这些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祸患!”于是把赵国的俘虏全部活埋,只留下了二百多个年纪小的回去报信。

长平一战,秦军先后杀死了赵国45万人,赵国上下非常悲痛。后来还是平原君求救于楚国和魏国,赵国才免除了亡国的危险。

过了几年,秦国又一次占领了上党,白起率兵围攻邯郸。韩国和赵国惊恐万状,派出了苏代去贿赂范睢:“白起一旦灭赵,他的功绩就算是周公旦、姜子牙也比不了啊,到时候您就要屈尊于白起之下了!”范睢为了自己的位置,说服了秦昭王,命令白起撤兵。

从那以后,白起就与范睢结下了仇怨。后来秦又发兵攻打邯郸,不过这次领头的不是白起,而是另一位将军,这位将军进攻邯郸很不顺利,秦昭王就想重新启用白起,白起则坚持称病不出。秦昭王碰了一鼻子灰,范睢又来请,白起更不会给他面子了,还得意地说:“当初不一举拿下邯郸,现在如何?”

昭王听说后对白起很不满,把他贬出咸阳,到杜邮的时候,昭王与范睢听说白起心中不服,很有怨言。为绝后患,昭王派人送了一把宝剑,让他自杀。白起仰天长啸:“我有什么错,竟然到了自杀的地步?”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当年长平之战,我杀死了几十万俘虏,确实该死啊!”

白起无罪而受死,秦国的百姓十分怀念他,到处都有人祭祀他。但是东方六国的人听说白起死了,都高兴得喝酒庆祝。

(1)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不抵抗将军”李牧。(1)

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2)之一,他第一个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但是方法却很奇特,那就是不抵抗。“不抵抗将军”是怎么战胜匈奴的呢?

李牧小的时候就是个“孩子王”,总是带着小孩子们一起玩打仗的游戏,不过人们很快就发现,李牧站在哪一边,哪一边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乡亲们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当将军的材料,于是在推荐贤士的时候,他们一致推举了李牧。

这个李牧虽然才能不一般,但是长相却很一般,眼睛斜视,头发很少,甚至还有些佝偻,所以赵王只让他做了一个宫廷卫队的小队长。在这里,李牧显示了杰出的领导才能,他带领的队伍每次参加比赛总能够取胜。

三年之后,赵王让李牧去驻守雁门关,打击匈奴。在这里,李牧改变了朝中设立的官职,他让这些官员管理各自的领地,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让匈奴人抢走任何财物和人民。没有战争的时候,李牧就带着雁门关的军民进行各种各样的军事训练,在他的带领下,雁门关的人们都摩拳擦掌,期待着与匈奴人大战一场。

不久,匈奴人果然来了!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李牧派人四处呼喊:“大家只可以放箭守卫,不能出战!谁的粮草有损失,我就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一时间,本来兴冲冲的人们蔫了下来,当然匈奴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双方就这样闷闷地打了三天,最后匈奴人失望地走了。不仅匈奴人失望,雁门关的军民也对这个太守大失所望,他们暗地里都叫他“不抵抗将军”。

这种事情反反复复发生了几次之后,李牧手下军官纷纷向赵王投诉。赵王派了一个又一个使臣去斥责他,每次李牧都虚心接受意见,但是下次匈奴人进犯,他还是依旧故我。“好一个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本王撤了你!”赵王恼怒地下令,派了另一个将军取代了李牧。

李牧被罢免后,没有生气也没有辩解,而是开心地回家休养了。但是雁门关的百姓却开心不起来了。因为新来的将军非常勇猛,匈奴人一来就马上出兵,可惜的是每次都大败而归。匈奴兵倒是也消灭了几个,但是自己的损失也很大,被掠走了很多财物和人民。一年下来,雁门关从一个富裕的地方变成了一个穷得叮当响的贫困之地。

这个时候,赵王又想起来李牧的好,接连下了几道诏书派李牧去雁门关,李牧都推说自己身体不适,不能再出战了。又一次雁门关被大掠的消息传来后,赵王亲自来到了李牧家里,请求李牧再次出山。李牧说:“大王如果还想任命我为雁门太守,我就还按我以前的办,您要是不同意,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回去的。”赵王同意了。

匈奴人知道李牧虽然胆小,但是他在雁门关的时候,匈奴从来没有占到过任何便宜,听说李牧回来了,他们就改去侵略其他地区了。那一年草原大旱,匈奴精兵倾巢而出,分三路去各国抢掠食物和人民,但是雁门关在“不抵抗将军”的领导下却无战事,落得个清静。

不过李牧马上就要开始行动了。他挑选了五万精兵、一千多辆战车和两万匹战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匈奴的腹地,这时候匈奴守城的都是些老弱残兵,这些老弱残兵一见赵人大军入侵,立即通报最近的一支匈奴军队,让他们派十万人马回援。

先回来的是一支骑兵,赵军遇到这支骑兵马上就落荒而逃。匈奴人这才知道原来是“不抵抗将军”来了,他们嬉笑着等待大队人马的到来,准备杀掉这五万赵军。

匈奴的十万人马赶到了,五万赵军却失去了踪迹。匈奴人正纳闷的时候,一支铁甲战车和铁甲战马组成的队伍从三面气势汹汹地包围了他们。匈奴人连忙逃向那个唯一的缺口,但是这个缺口是个陷阱,一到这里,他们就被埋伏在这里的赵军一举歼灭了。从那之后的十年里,一提起李牧,匈奴人仍然哆哆嗦嗦地说不出话来。

不过李牧的结局却很悲惨,他没有战死沙场,而是死在了秦国人的反间计下,杀死他的人是自己祖国的忠勇之士。李牧死后没多久,赵国就被秦国消灭了。

(1)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

王翦请田。(1)

王翦是秦国消灭六国时最大的功臣,除了韩国之外,其他的五个国家都是他与儿子王贲平复的。相比于其他的战国三大名将,王翦是很少见的得享天年的大将军。

王翦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不过他的祖先中并没有特别出色的大将军。年少时,伴随他成长的就是《孙子兵法》以及父辈用木头为他制作的刀枪剑戟等玩具。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一把二十多斤中的木制大刀了,年仅八岁的他已经可以把这把刀在空中抡圆了。

长平一战,不仅让白起功成名就,也让赵国上下空前团结起来。刚刚取得胜利的秦军被赵国的少年军和魏韩联军打得狼狈出逃。秦王正发愁没有白起那样的名将的时候,王翦出现了。他说:“我们不能等,韩魏赵虽然战胜了我国的军队,但是他们元气也耗尽了。现在他们更需要停战修养。而我们的元气未损,士气未衰。而且今年东方六国遭遇了蝗虫灾害,国力下降,而我国获得丰收,国力上升。现在正是我们灭掉六国最好的时机!大王,我们出兵吧!”

王翦被任命为大将军后,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着赵国出发了。因为秦国沿途州县粮草充足,只携带了轻便的武器。与白起的残暴不同,王翦是一个善于瓦解敌人内心的人。几乎没用一兵一卒,他就拿下了九个城池。他们来到邯郸之后,包围了三面,只留下了通向秦国西北的方向没有部署一兵一卒。六国也因为粮草问题,没人前来救援。邯郸被围困了三百多天之后,面黄肌瘦的赵国人出城投降了。

后来王翦和儿子王贲又接连灭掉了魏国和燕国,这不仅使东方六国感到害怕,秦王也害怕了。他担心这个手握重兵的将军谋反,于是对王翦说:“一直在外征战,相信将军也累了吧?不如这样,你暂时回家去休息休息,如何?”聪明的王翦一下子就看透了秦王的心思,他马上跪拜说:“谢谢大王关心,臣这就归隐田园。”“不不不,王将军您误会了!我不是让您告老还乡,只是不再让你披挂上阵了。军国大事上,您还要多出主意才是。”“是!臣遵命!”说完王翦就交出了兵符,回家去研究天下局势了。看着他走出去的背影,秦王满意而放心地点了点头。

秦王准备对楚国下手了。他询问各位将军的意见,当他问到年轻的李信时,李信豪气地说:“只要20万大军就可以生擒楚王。”“老臣认为至少要60万大军。”王翦平静地说。“王将军,我看您是老了啊!”秦王笑着说。

不久,秦王给了李信20万精兵去攻打楚国。一切都很顺利,李信的捷报不断从前线传回来。但是王翦却觉得未免太过顺利了,于是他不顾避讳,跑到了秦王面前,说楚国可能在诱敌深入,极有可能会伏击秦军。秦王听了,把王翦赶回了自己的封地。

过了没多久,果然传来一个坏消息,李信的军队被楚国人消灭,李信被杀。这个时候,秦王再也顾不上自己的面子了,骑上快马狂奔到王翦家里,希望他出任攻楚的大将军。王翦说:“微臣依然需要60万大军,少一万我也不敢出发。”秦王皱了皱眉头,心里暗自揣度:“60万大军……这么多人,万一他要反了,我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仿佛是看出了秦王的心思,王翦笑着说:“如果这次出征凯旋的话,请您给我一块肥美的土地,现在臣的封地太偏僻了,也太小了。同时,臣的府库也捉襟见肘,还希望王上加以充实。还有我的儿子们希望您能给他封个大一点的官。要是大王都照办,臣攻打楚国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秦王见王翦出征的目的全都是为了自己家里,就不再怀疑他了。

6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路上,王翦的副手突然问:“将军您从来不是贪婪的人,怎么这次向大王要了那么多东西呢?”“哈哈,大王见我的功劳太多,已经有点害怕了。我向他讨要土地和钱财,他就知道我最终想要的是什么了。这样他才会更加信任我们啊。去,派人再向大王讨要一些土地!”

王翦还未立功就三番五次地讨要土地,大臣们都看不下去,只有秦王没有说话,开开心心地全都答应了。两年后,楚国也成了秦国的郡县。

(1)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左右时局的纵横家

主张合纵的苏秦。(1)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游说家,他聪明无比,甚至在自己被暗算致死之后,还能抓住刺杀自己的凶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游说家,史学家又把他们称作“纵横家”。其中苏秦主张“合纵”,意思就是联合从北到南的燕、赵、魏、韩、齐、楚六个国家一起对抗秦国;而张仪则主张“连横”,就是处于西方的秦国联合东方的一个或数个国家共同制服其他的国家。

苏秦出生在洛阳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但他从小就伶俐善辩,勤奋好学。长大以后,他想依靠自己的智慧来光耀门楣,于是就去东方的齐国向鬼谷子学习权谋之术,张仪是他的同学。

过了几年,苏秦辞别了老师,出去游说,结果诸侯没有一个愿意采纳他的意见。穷困潦倒的他回到了家乡。苏秦的兄嫂们讥笑他说:“我们周人(2)的风俗就是治理产业,从事工商,你如今丢下老本行去凭嘴皮子赚钱,不是活该倒霉吗?”苏秦无话可说,从此闭门不出,把自己的藏书又翻了一遍,认真研究了一本叫做《阴符》的书。过了一年,他又自信满满地上路了。

苏秦游历了好多国家,但还是连连受挫,最后他得到了燕王的赏识。燕王还资助他车马钱财,派他去游说其他国家加入“合纵”联盟。苏秦不断游说,最后六国君主都表示愿意听从他的安排,完成“合纵”大业。他还被推举为纵约长,同时担任六个国家的国相。

有一次,他游说的过程中路过家乡,昔日嘲笑他的兄嫂都谦卑地跪在地上伺候他用饭。苏秦笑着问:“嫂子,您如今怎么如此谦卑?”“现在您地位尊贵,钱财众多啊!”他的嫂子恭敬地回答。苏秦说:“同样是我,富贵时,亲戚就敬畏我;贫贱时,他们就轻视我。亲戚尚且如此,何况那些不相干的人呢!假如我当时听了嫂嫂的话,现在怎么可能拥有这六国的相印呢?”

苏秦与燕王的母亲私通,事情败露后,燕王并没有怪罪他。为了报答燕王,他自愿去齐国担任间谍,暗中帮助燕国。到了齐国,齐宣王任命苏秦为客卿。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苏秦劝说齐湣王大肆铺张,厚葬宣王来表明自己的孝心。他还让齐湣王大兴土木,以此来显示齐国的富庶。齐国很多大臣反对他,甚至还派人刺杀他。他受了重伤逃跑了,湣王非常生气,一定要捉拿凶手。苏秦临死前对湣王说:“大王,我死了之后,把我五马分尸,对大家说我是燕国的间谍,这样凶手就会自己出现了。”齐王按照他说的做了,那个凶手果然自己出来邀功了。

值得一提的是,苏秦死后,他的弟弟苏代和苏厉想要继承他的事业,最终两个弟弟也成为当时的名士。

(1)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2)周人:洛阳是东周的都城,所以苏秦的兄嫂以“周人”自称。

主张连横的张仪。(1)

苏秦是主张合纵抗秦的,而张仪的主张正好相反,是连横。实际上,苏秦和张仪是同门师兄弟,他们为什么会持有完全相反的主张呢?

张仪和苏秦都是鬼谷子的徒弟,同孙膑和庞涓不一样,他们学习的是谋略和游说之术。张仪和苏秦学成后,分别投奔了不同的国君。

张仪来到了楚国,与苏秦的风生水起相比,张仪的日子并不好过。有一次楚国的国相设宴饮酒,宴会快结束的时候,楚相发现丢了一块珍贵的玉璧。大家怎么找也没找到,就开始分析谁最有可能拿走这块玉璧。有人说:“张仪家里穷,多半是他贪财偷去了吧!”竟然有许多人同意这个看法。张仪连忙为自己辩白,可是大家一致认定是他拿了玉璧。楚相叫人把他抓起来严刑拷打,张仪坚决不承认,最后被打得奄奄一息。

张仪忍着痛爬回了家里。妻子看见他的惨相,哭着说:“他们怎么下得去手啊?早知道今天这个样子,你还不如不去读书……”张仪勉强笑了笑,安慰妻子说:“没事,我没事……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都快被打死了,还关心舌头!”“没关系,只要舌头在,我就一定能出人头地!”

张仪在家里养伤的时候,听说自己的师弟苏秦已经得到赵王的重用,心里想:倒不如去投奔师弟,参与合纵的事业!拿定主意后,张仪就打点行装找苏秦去了。

张仪风尘仆仆地来到赵国,投奔到苏秦门下。苏秦吩咐佣人安排张仪住下,却几天都不肯见张仪。张仪有些不高兴,这样闷闷地坐了几天之后,苏秦终于有时间见他了。他整理了一下衣服,满怀希望地去见苏秦。

但是没想到,苏秦对他竟然冷冰冰的,都没让张仪在堂上吃饭,而是在院子里摆了一张小桌子,吃的东西和仆人是一样的。更过分的是,苏秦还不断地讥讽他:“张仪啊,当年咱们一块儿念书的时候,你不是比我厉害吗?现在怎么回事啊?你啊,一定是太懒了!你这个样子来找我我也帮不了你啊,你呀,最好还是回去种地吧!吃完饭赶紧走吧!”说完,苏秦就转身走了。

张仪擦了擦眼泪,心里暗下决心:“走就走!现在你想合纵抗秦,我就偏偏要去秦国拆了你的联盟!”张仪来到咸阳后,看见国富民强,心里很开心,觉得终于找到用武之地了。可是,他很快就又伤心了:“身上没什么钱,又没人帮忙引荐,怎么去游说秦王啊!”天无绝人之路,跟他住同一家旅店的一位客商来跟他攀谈。那个人对他讲的东西很感兴趣。听说他没有钱之后,客商马上送他许多财物车马,让他去上下活动。依靠这些资本,张仪很快就见到了秦惠王,还被封为客卿。

那位客商离开秦国时,张仪苦苦挽留。客商却说:“实话跟您说吧,我只是苏秦先生的一个下人。您走后,他对我说:‘这个师兄一定能成一番大事,成就会远在我之上。如果他留在赵国,屈居于我之下,恐怕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了。他的出路在秦国,我只能用这种办法把他逼走了。’还有那些钱财,也都是苏先生给您的。”

后来果然不出苏秦所料,张仪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从历史结果来看,张仪的“连横”战胜了苏秦的“合纵”。

(1)选自《史记·张仪列传》。

史记故事(导读本)(下册) - 第1章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