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转眼,老了,退休了,人生进入暮年。没有了工作压力,但新的压力又随之而来。此时,体力智力日益衰退,生活节奏减慢,社会交往减少,心中的孤独和寂寞以及疾病,困扰着许多老年朋友的生活。

日出东方,隐匿西山,是自然规律,人生也是如此。青年是初升的太阳,老年是西下的夕阳。朝霞蓬勃热烈,蒸蒸日上;晚霞更加美丽绚烂,充满遐想。虽然您已经退休,但这只是人生位置的变换,那深山的花朵或许比阳台上的更为鲜艳;虽然您满头银发,但这只是人生岁月的印记,那绚丽的夕阳或许比日中骄阳更加炽烈。

退休退休,不是万事皆休,只是退出工作岗位,而不是退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您同样需要有追求:追求健康,追求安逸,追求幸福,追求使自己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人生的阶段在许多时候不能一概以年龄来划分。百岁笑嘻嘻,九十不稀奇,八十多来兮,七十小弟弟,六十摇篮里。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要知道,有八十岁的老少年,也有十八岁的少年老。

首先,要感谢自己,感谢自己的身体,是它承载您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人生。

人体如同一部机器,经过几十年的运转磨损,出点儿问题是常有的事。当满头乌发悄然染上白霜,额头上的皱纹肆无忌惮地纵横延伸,您千万不要沮丧,这只不过意味着一个新的生命历程的开始。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到老年。您能走到老年,本身就是一种成就,一种幸福,一种财富,一种自豪。只要您对身体这台机器勤检修,重保养,多挽留一些岁月华年并非是不可企及的奢望。

对于老年人来说,疾病就像一位不速之客,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降临。此时,您需要掌握一些身心健康的智慧,才能享受生活,享受幸福,享受晚年,享受不生病的快乐人生。

每个老年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许多人生病后都希望有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物来治病。但是,健康绝非仅靠医生和药物来维持,真正高明的医生不在医院,而是您自己;真正的灵丹妙药不在药房,而在您身体之内。

高明的人不是去治疗已经形成的疾病,而是在疾病未起或有苗头时就去保养治疗。同管理国家一样,不是等战乱形成时再治理,而是在战乱还没有形成时就去治理。病已经形成了,再用药物治疗,也不可能完全康复如初。

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生病或死亡。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大量、过度地使用药物,对人体自愈能力的伤害是毁灭性的,所以,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对药物的依赖,重建对身体的自信,求医不如求己。要想获得不生病的智慧,就要把健康的基点放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这是老年朋友必须掌握的健康理念。

其次,要感谢子女,感谢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孝心。接受孩子的关爱和孝心,晚年才会过得幸福快乐。

“孝”是一个会意字,下“子”承上“老”,意思是说人老了,行动困难,需要子女扶持与关爱。因此,关爱父母是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父母的健康是子女的福分。子女最大的安慰,莫过于父母拥有健康的身体,孝敬父母应从关爱父母的健康开始。

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而忽视了对自身的关爱。对子女而言,关爱父母,不仅要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还要帮助老年人“老有所悟”。对于相当一部分老人来说,仅有充盈的物质生活并不等于幸福和快乐,他们还需要精神上的充实,需要子女教会他们健康的理念,懂得不生病的智慧,掌握科学的方法,努力使自己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最后,感谢您阅读这本书,感谢您和您的子女选择书中不生病的健康细节和理念,它们将是您获得幸福晚年的全部秘诀。

身心健康才能使老年人拥有美好的桑榆晚景。夕阳无限好,莫道近黄昏。风是秋后爽,瓜是苦后甜。风雨沧桑路,醇美是老年。老年是厚重的诗,老年是隽永的画,老年是宽阔的海,老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希望您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来延年益寿,有一份愉快的心情来安享晚年。

疾病就像一位不速之客,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光顾降临。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对药物的依赖,重建对身体的自信,求医不如求己,获得不生病的智慧,把健康的基点放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这样才能享受生活,享受幸福,享受晚年,享受不生病的快乐人生。

老年人不生病的智慧 - 前言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