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在《大希庇亚斯篇》中记述了这样一次对话,那是2500年前哲学家苏格拉底同诡辩家希庇亚斯关于美的一次辩论,当时,学识渊博的苏格拉底同以教人诡辩的希庇亚斯对“美是什么”展开了一段争论。希庇亚斯一开始就认为“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但苏格拉底很快就用女神的美让其无可反驳。但希庇亚斯马上又提出:“美不是别的,就是黄金。凡是东西加上它,得到它的点缀,就显得美了。”这种提法也被苏格拉底有力地否决了。至最后,苏氏只好长叹一声说:“我在同您的讨论中得到益处,那就是更深切地了解了一句谚语‘美是难的’。”

这篇对话记录是柏拉图早期的作品。其中苏格拉底的观点充分地体现了柏拉图对美的看法。而最后苏格拉底关于“美是难的”的感叹,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人类对美的探索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美”究竟是什么?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美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是都不能准确地表明什么是美。可以说,这是美学国度的“哥德巴赫猜想”。

说起美学,不少人都会认为它有点儿“玄”,常常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如果非要用语言表述“美是什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也许有人会说美是一种感觉,美是一种心情,美是一种享受,美是一种品德,美是一种符号,也有人会说最简单的东西最美……看来,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如果要我们给一个准确的答案确实并不简单。

那么,美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又人人都爱美呢?爱美是人类的天性,追求美、创造美更是人类矢志不渝的理想。近代学者梁启超说“美,是人类生活的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的全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去,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可见,美是一种具体的东西,人类社会中处处都有美的体现,美带给我们是一种崇高的追求,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没错!美,散见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纷飞的雨中观看和倾听外界的变幻,是美;赤裸双脚在河流中徜徉,或透过飞机舷窗向外眺望,也是美;在大洋沿岸闲聊,在飞流之下戏水,更是美;日出东方,我们心潮如涌;细雨如丝,我们思绪万千,读到一首好诗,听到一段优美的音乐,都使我们感到美的存在……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我们都太习以为常,“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其实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温度、一种宽度、一种高度,而它就从最切身的周遭开始。

在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的今天,人的精神格外紧张,身心格外劳顿,如何化解?只有美!

当你消沉时,听一听美妙的音乐,流畅的旋律、跳跃的音符,它们会带你找到欢乐。

当你郁闷时,翻开一本画册,精美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曼妙的曲线,会使你不知不觉地沉醉于其中,让你的忧郁烟消云散。

当你孤寂时,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在鲜花、露珠、溪水、鸟鸣中,你会发现有许多可爱的朋友与你做伴。

契诃夫说过:“人应该什么都美,容貌、衣服、心灵、思想……”青少年朋友身心都处于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的关键时刻,对美的事物也十分敏感。让我们睁天双眼,张开双臂,去发现、去追求、去拥抱生活中所有的美吧——不求真正找到美的终极真理,只愿大家都找回那双发现美的眼睛。

受益一生的美学知识 - 前言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