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拯救自己的评论

  • 存在

    存在 2019-05-21

    “如果真有令人钦佩之事,那就是看到天性愚笨的人受到上帝的恩赐,得到诚恳、真挚、勤勉的培育。<br />”“避免慵懒,用严格有用的劳作来充实每一点时光;无所事事使得欲望增加,如果有事可做,人们就会勤勉、健康;因为劳动中体力劳动最为有用,也最益于驱除心魔。”<br />精力旺盛和持之以恒的人细心利用每一次机会,在懒散者不屑一顾的时间里通过自学而获得的成绩之大令人惊讶不已。<br />“只有劳动,才配得上优秀这一殊荣。”“成就是时间和努力的结果,而绝不是靠异想天开得来的。<br />坚决反对“任何散漫杂乱的读书态度”,人生中一半的失败是由于缺乏自信心、不敢尝试造成的。“五花八门的学习方式和吸烟一样有害,而这也正是其长期蛰伏的原因。它最使人滋长惰性,也最使人软弱无能。”<br />“劳动是快乐的。”<br />从书本中获得的经验,尽管宝贵,实质上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取之于生活的经验才是智慧之源,其价值要比前者大得多。<br />我们必须把生活当做最好的启迪,将行动作为最好的思想;<br />“我已尽己所能,无愧于心了,任何人都不应该再向我要求更多。”<br />”我会自尊,也会尊重别人,而别人也必将会尊重我。<br />“虔诚而公正地尊重自我乃是一切有价值的美德之开始。”<br />良好的阅读习惯便成为最大的快乐之源和自我完善之途,以最好的结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整个的性格与行为。<br />如果你履行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义务,你就不会愤世嫉俗。<br />“年轻时期本性的力量能跨越障碍直至他的暮年。”<br />《阿道菲》<br />他在追求知识中失去了双眼,却从未失去过对真理的热爱。<br />在世界上还有比感官享受、财富甚至健康本身更美好的东西,那就是对知识的献身与追求。 ”<br />“我的道路与上帝之路一样宽广。<br />困难是我们最好的老师。<br />“一个屡遭挫折却百折不挠的人,将比一个一直坦途的人更有可能取得成就。”<br />最伟大的事物——伟大的思想、发现和发明——通常是在艰苦中孕育出来,在悲伤中思考出来,在苦难中产生出来。<br />内心坚强的人不会害怕听到反面的意见,他们更有理由去害怕的是不恰当的赞誉和过于友好的评价。<br />《伊利亚》<br />“失意乃是通往天堂之梯。”<br />“困难是位严师,困难使我们更了解自己。<br />一次努力的尝试要远胜于一千次的许愿。<br />“继续前进吧,先生!相信信念和力量即将向你走来。”<br />“功夫不负有心人”<br />现在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拜我自己所赐。”<br />应趁年轻的时候,自由地锻炼其体能,拥有强壮的体魄,走上自我教育之路,小心地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坚忍的品质。<br />行动就是力量。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教育和启示人。<br />“友爱他人是最珍贵的人类之爱”。<br />”许多人的成功和幸福往往就与父母的这些看似细小琐碎的事情有机联系着,父母对小孩好的影响往往能对他的成长起巨大的促进作用。<br />世界渺小是因为我母亲太伟大。”<br />父母亲教育子女的全部内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改善和提高自己。<br />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极其重要而庄严的使命——继承过去,开创未来。<br />平凡人的一言一行有时能改变一个伟大的人物,但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往往在于他善于向平凡的人学习。<br />切都在于人自己,在于你能否充分地利用一切机会。<br />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一个人能否主宰自己。<br />干什么事情,光说是不行的,关键在于行动。<br />对于品格正在形成的青年人来说,慎重择友是十分重要的。<br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br />一位正直而富有才学的朋友就是一座圣洁的图书馆,只要你是他的好朋友,你就随时可以进入这座图书馆中。<br />真正的大艺术家总是互相欣赏而不是相互嫉妒的。<br />天才的灵感往往在互相砥砺中涌现出来。<br />重温这些前人走过的足迹,会促使我们改变生活,创造生活。<br />我们应该读最好的书,依照最好的榜样,不断地完善自己。<br />《普特切斯的一生》<br />与其成为一个抑郁的富人,不如拥有一份愉快的心情。<br />一个正直、朝气、勤奋的人能极大地影响和带动他周围的许多人,其成就也会鼓舞周围的人。<br />一个人最大的快乐就是能为他人做点什么,<br />品格,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br />品格是最好的人性,<br />道德的力量比物质的力量强大十倍。<br />“我的人生之路肯定是通过自己的品格获得权力,我不愿走其他的路。虽然这条路并非捷径,但它是最靠得住的。我对此充满自信。”

返回自己拯救自己评论列表>>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

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